本课程共10次,学员年龄集中于4岁至7岁。前两次由刘焱老师负责,后因有事需回老家,由唐鼎峰代上一次,自第4次起到结束,均由我负责。
刘焱老师对课程的设计为:
1. 内容:《弟子规》与生活如何紧密结合.
2. 进程:五个纲领,两次讲一纲。
3. 次第:指导集体诵读《弟子规》全文(可以理气);主持解诂典出(方便解意);自由讨论如何落实(谆谆致用);每课指名发言并即兴表演。
4. 思路:以《弟子规》为纲领和线索依据,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求学等场合,待人接物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具体指导如何将好习惯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根据之前与刘焱老师的沟通,参考其设计的教案思路,及与唐沟通学生情况,当时设想如下:
一、 目的:
1.诵读感觉传统,培养汉语语感
2.讲解理解义理
3.课堂、游戏、课间、课后学行结合,融入生活
二、 方式:
1.诵读:老师领读、学员领读、齐读、轮读、快读、慢读等
2.讲解:字面义、故事、学员事例与感受分享
3.实行:学员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做到与做不到结合,表扬与批评结合
三、 组织:
能者为师,顽者为长(组长)
1. 分组:一则加强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二则便于课堂组织
2.能者为师:以一带多,活跃课堂
以能带不能,共同进步
注意后进者的进步,加以鼓励
“师”指多方面,既可课堂诵读,也可故事分享
3.顽者为长:顽者多个性突出,以其为组长加强其责任感,鼓励其争取团队认可
四、 辅助手段:
1.课前静坐:孩子易动不易静,课前静坐数十秒至数分钟,让其数呼吸,助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游戏:蒙眼分物、捧水接力、互助护水等,培养专注力、崇敬心、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敏感度、对他人的体贴帮助、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等。(加强对“执虚器,如执盈”、“事勿忙,忙多错”、 “宽转弯,勿触棱”等的理解和应用)
3.功过表、赞扬与批评的手势:引导小朋友形成对他人、对自己赞扬与批评的习惯,注意强调和引导:赞扬是全方位的,批评则针对态度不针对能力。(加强对“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等的理解和应用)
4.“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五、 其它:
1.应急药箱
2.个人名牌:既是自信地亮出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和体贴,同时方便课堂组织
3.联动宣传其它活动,发动家长、小朋友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