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学堂会议确定开展暑期社区社群生活系列公益活动,初
定活动方向。
7.1-2 日常工作中兼顾商议活动内容, 7月2日晚确定由黄生平执
笔撰写方案。
7.3 基本确定五大系列活动(经典传习班、影片放映、评书播放、义诊养生、地书学习),确定由学堂总体协调、由新老义工负责各子项目具体开展的组织方式。学堂提供老义工及相关活动信息,开始联系老义工商定暑期时间安排、活动意向及计划等。
7.5 确定黄生平为总项目协调人。基本确定三大系列活动(文化学习班、影片评书欣赏、义诊养生)各子项目,其中文化学习班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历史故事》、晨读地书、古诗词吟诵、书法学习、国画欣赏、童话读书会、唐诗兴趣小组等10各子项目。拟定方案初稿。部分子项目已初步确定负责人及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打算在学堂本部、承泽园、蔚秀园、畅春园、朗润园、畅春公园、香山公园。但尚未联系居委会及公园管理处,未确定活动地点。
7.6 学堂网站发布义工招募通知,并通过邮件群发。此后陆续收到报名回复并与之沟通参与意向及时间。
唐鼎峰、黄生平拜访承泽园居委会安主任,安主任
表示支持,但只能在承泽园范围内。建议联系燕园社区。
黄于网上搜到燕园社区服务中心通讯录,与服务部谷主任
联系。谷感兴趣,即约见于超市前,唐、黄送学堂通讯与
光盘,谷要求到学堂参观,表示将回去沟通,希望能支持
并合作。
7.7—7.8 继续联系义工及调整方案。
7.9 上午致电燕园社区服务中心谷主任,称非其职责所在,此次活动无法合作,但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并祝活动顺利。
考虑到多个居委会逐一联系耗时低效且缺乏联动,下午黄生平持社区合作方案连同学堂通讯、光盘拜访燕园街道。当时一无电话,二不知街道主任姓甚名谁,想来亦甚是冒昧。所幸张书仁主任十分平易近人,热心社区工作,素喜传统文化,称年轻人有这份热情这种行动让其十分感动,虽因离任在即、似不适宜为接任者接下合作项目而对是否合作稍作沉吟,但仍慨然应允次日召集“三大巨头”(承泽园、蔚秀园、畅春园三位居委会主任)面谈,将尽力协助。并粗略介绍附近园区居民构成、社区工作特点,谓文化工作需要长期坚持,要有心理准备。
7.10 上午黄生平、唐鼎峰、陈京通、陈明军如约到燕园街道,张书仁主任、民用科张科长、承泽园安主任、蔚秀园张主任、畅春园王主任均在。因目前居委会工作重心在房屋普查,将占用大量人力与时间,故确定由学堂负责活动组织、义工师资,居委会协助宣传发动居民参加、活动当中维持现场秩序;并根据各园区特点,初步议定园区活动侧重点,即承泽园为传统文化学习班、蔚秀园为影片评书播放及儿童传统文化学习班、畅春园为养生讲座。
下午到各居委会实地了解活动场所及时间安排。
7.11 根据学堂总体思路、工作计划、义工时间安排、活动意向及居委会活动侧重点、场所安排,统筹协调各项目开展时间、地点、负责人,敲定整体活动方案。传统文化学习班调整为《三字经》诵习班、《弟子规》诵习班、《千字文》诵习班、《名贤集》学习班、童话读书会、历史故事、诗词吟诵班、书法学习班共8个班。
7.12 群发邮件至各项目负责人及报名义工,通知于7月14日下午2:30在学堂西屋召开启动会议,附《2007年暑期社区生活系列公益活动通知》(义工)。
《2007年暑期社区生活系列公益活动通知》(社区)提交三个居委会,张贴在社区宣传栏。开始接受学员报名。
7.14 下午学堂西屋召开启动会议。确定活动定位与目的,介绍活动整体安排、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要求各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海报与课案并尽早提交学堂,交流各自想法及需要协助的地方。
晚上蔚秀园小操场播放动画片《过猴山》、《哪吒闹海》。
暑期社区社群生活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
活动陆续展开,并根据情况变化作相应调整。具体活动计
划及实际情况见下表。
7.15 将会议纪要群发至各项目负责人及报名义工邮箱。陆续收
到各项目海报、具体方案,学堂进行适当调整、制作、复印
并逐步提交居委会宣传张贴。
7.31 “2007年暑期社区社群生活系列公益活动”系列报道之一上传学堂网站,并以邮件群发至各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义工。
8.1 CCTV新闻频道来采访学堂暑期社区公益活动,并拍摄《弟子规》诵习班上课情况。
8.5 CCTV新闻频道“天气*资讯”栏目播出学堂暑期社区公益活动,呼吁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8.16 “2007年暑期社区社群生活系列公益活动”系列报道之二上传学堂网站,并以邮件群发至各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义工。
8.31 群发邮件至各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义工,要求做好活动总结并提交学堂,通知9月8日召开总结会议。
最后一次电影播放。“2007年暑期社区社群生活系
列公益活动”结束。
9.8 学堂西屋召开活动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