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有强授课心得

我在同小学生一起读经的过程中,对有些话印象明特别深:

《弟子规》“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这句话让人看到了对国民大众进行文化普及思想启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也昭示着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在实践过程中,除了孩子们的天真无知外,令人切心的是相当一部分成年人的刻意抵制。因为他们的头脑中一些思想认识已经定型,所以给他们解释起来尤其困难。若不加抵触,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听你说并与你交流,那真谢天谢地了。

《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短短十二个字,让人振奋,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已绝不应把自己囚于书房学校这一小天地,而的确应该并且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中一显伸手。并可以肯定,只要认真且环境允许,定会有所作为。

对于读经活动本身,我还有些想法。

应不应该与能不能不是一回事。做事之前尤其不能忽略后一点。目前在农村,单凭某些人的热情去搞文化与教育实践,尤其是单枪匹马,阻力太大。还需要的条件有: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政策舆论环境。而且在我国,我觉着像文化这类非短期有可切实利益可见的事,宜由国家自上而下去推行。

其次,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代特点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否则容易误导人将其与现今农村一些陈风陋俗相提并论。

再次,定位不能太高,仅在于培养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亲近感。其他的都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

最后,希望社会上饱学之士及各种力量不要光顾着“探讨”“研究”“签名”等的空喊口号,而要切实做起来,要像小平学习“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凡做一件事,不能未做之前就惧怕错了怎么办,只有做起来,好的坚持,错的纠正,才是真正的研究探讨,那些喊口号的未必不知此理,多半是不悄或懒于做小事实事的。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