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力古北口七日(十一修学记)

445分闹钟响了起来,窗外有淅淅沥沥的雨声。把响铃取消,便又睡下。5点后匆匆起床洗漱完毕,背上包下楼。路灯还亮着,橘黄色的灯点缀在夜幕上,柔和的光撒落地面,溅起一路的雨花。没有车,没有喧闹,一片静谧安详。世间好像也只剩下雨声合着鞋子踏落的哒哒声,随着伞的移动遗落在万泉河边的小路上。

先到学堂东屋,见余王琴已经在那里。又去西屋,拿上资料和旗帜,与鼎峰一行五人便从承泽园出发往五道口与其他几人会合。到五道口天开始蒙蒙亮,抱着行李一路快步而行,六点多到达清华园火车站。雨差不多已停了下来,车站看上去空空的,有些清冷,也许小站历来就是这样吧。

六点三刻火车出发了,鼎峰唱苏武牧羊,大家跟着,曲子雄浑舒展壮烈,在车厢内荡漾开来,随着列车飘散在野外的秋风里。窗外满眼初秋的景致---田里剩下的微黄浅白的玉米秸秆、湿漉漉的山岭树木野草、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柿子树上初红的叶子。自然的造化竟是这样的美好,美的让人无言以表,或许只有赤子之心才可以与她相应感、相契合吧。

黑山寺、老爷庙、果木园一路落在身后,古北口便到了。车站距河东村还有五华里左右的路程,大家一路徒步止语而行,有快有慢,时聚时散。途中山景、枯河、田野、断墙、石桥、新路点缀,景色醉人。一路行、一路望,忽而鸡犬声相闻,小村便豁然在目了。四围皆山,郁郁葱葱,只有小路蜿蜒其间,三三两两的院落依偎在马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在秋光里摇曳,院外菜圃一片碧绿,三五只鹅摇摇晃晃的在路上大摇大摆地走过。我们的房屋依山而建,面南背北,红砖青瓦。屋前是邻家院落,院内种满了花和果树,门子旁边挂着火红的辣椒,分外亮丽。

一点开始午饭,饭后打扫室内室外卫生、安装固定床铺、整理被褥。十一个人一起干,倒也麻利,听说要四点起床吃了一惊。五点半晚餐,餐后看孔子传,然后书法日记,九点多钟休息。早晨四点闹钟响了,第一次起床这么早,昨晚很晚才睡着,但洗漱之后便没有了困意。天上的星星还在熟睡,夜色如墨,秋风阵阵。四点半默诵苏东坡之前赤壁赋,六点天开始发亮,往村东小水库的堤坝上练习发声,读大学。下午步行去卧虎山,晚爬长城,中间不意竟又错路,卧虎山山势险峻,咫尺之外便是悬崖峭壁,直插潮河,一路惊险,直至卧虎脖项。八点多下山,顺路探去,还好走对山间小路,有惊无险。过了千层塔,大家兴奋起来,争相拍照。九点多到山下,边走边聊,十点半回到住处。第三天,照例四点起床,早默诵心经,六点林中晨读,下午四点爬蟠龙山,经二十四眼楼与鼎峰探金山岭路,一路虽皆残垣断壁,亦难掩长城巍峨雄姿。四日,晴有雾,早默诵礼记礼运篇,又登蟠龙山,日出东山,云雾缭绕,如农家炊烟布满四围山野城墙,人如嵌在画中。

五日上午雨,学习埙乐,鼎峰做了示范,大家便开始呜呜吹奏起来,埙声如天籁般长久地回荡在秋雨中,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这是遥远的呼唤!在迩而不逼,远而不背的音色中,恍如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埙,以其七千年的古老历史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悠久沧桑,更以其独具魅力的天籁之音彰显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其独特的音,亦给人以神圣、典雅、神秘的精神感受。下午,天气晴朗,在树林中习唱《阳关三叠》,且拾柴颇丰,拉了一车方回。

六日三登蟠龙山,不过这次爬的是西山,为看日落。此处视野极为开阔,马山、桃山、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尽收眼底。丽日西下,紫霞壮丽,天作画布,神来笔墨,满天云彩泼洒。巨幅水墨、千变万化,时如牧马陌上,时如青牛归耕。美哉斯,洋洋乎,恐画圣再世难为!

七日默诵王羲之《兰亭集序》, 早饭后,先到火车站,又转乘汽车过密云水库,返京转地铁回学堂。路边卖山货的小贩摊位颇多,车上闲聊小眠,便忘了窗外秋景。

七天时光,很快过去。修学的经历如生命中一缕清新的风,为心灵的学习和体察开启了一扇明窗。在古北口自然、简单、规律的生活,渐渐凝成一粒散发着暖暖生命气息的种子,无声地植入心中。 

即使多年以后,我想只要提到古北口,在这个山间小村修学的记忆——晚上洁净明晰的星空、淅淅沥沥的秋雨、朗朗的书声、《阳关三叠》的古琴曲歌和埙乐古朴悠扬深邃的秋音,依然会瞬间在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还有那美味的野菜、残荷、山果、晨雾、水墨画、林间茅屋、修长城的大爷……

王海力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六、十七日草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