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义
 
《礼记》曰①:将适公所②,宿齐戒③,居外寝④,沐浴,史进象笏⑤,书思对命⑥。既服⑦,习容观⑧,玉声乃出⑨。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玉藻》篇。   
②     适:往。公所:君王办公的地方。  
③     宿:先,早先。齐戒:即“斋戒”。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整洁心身,以示虔诚。 
④     外寝(qǐn):中门外的房屋,斋戒、居丧的住所。 
⑤     史:掌文史者。象笏(hù户):古代臣子上朝拿的象牙手板,把重要的事记在上面,以防遗忘。   
⑥     思:所思告君王者。对:所拟回答君王者。命:君王的命令。
⑦     既服:穿好朝服。   
⑧     容观:容貌、风度。  
⑨     乃:方、才。
 
《曲礼》曰①: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②。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③,则必下堂而受命。
注释
①     曲礼:《礼记》中的篇名。 
②     君言之辱:谦词,意思说自己不配跟君王说话,君王的话到自己这里受到侮辱。 
③     反;同“返”,还,回。
 
《论语》曰①:君召使摈②,色勃如也③,足躩如也④。揖所与立⑤,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⑥。趋进⑦,翼如也⑧。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乡党》章。  
②     摈(bìn):同“傧”,导引宾客。  
③     勃加:兴起、庄重的样。  
④     躩(jué绝)如:疾行的样子。 
⑤     辑(yī衣):拱手礼。 
⑥     襜(chān掺)如:整齐的样子。 
⑦     趋进快步前进。   
⑧     翼如:象鸟的翅膀。
 
入公门①,鞠躬如也②,如不容。立不中门③,行不履阈④。过位⑤,色勃如也⑥,足躩如也⑦,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⑧,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⑨。出降一等⑩,逞颜色(11),怡怡如也(12)。没阶趋(13),翼如也(14)。复其位,踧踖如也(15)。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乡党》章。公门:朝廷,君主办公的地方。  
②     鞠(jū居或jú)躬:曲身以示恭敬。  
③     中门:门中间。  
④     履:踩。阈(yù玉):门槛。   
⑤     君王的座位。  
⑥     勃如:庄重的样子。  
⑦     躩(jué绝)如:疾行的样子。  
⑧     摄齐:古代穿长袍,升堂时将衣服略略提起,防止跌倒,表示恭谨有礼。摄,提起。齐,衣下部的缝。   
⑨     屏气:抑制呼吸不出声。  
⑩     等:台阶的一级。   
⑪     逞:放。  
⑫     怡(yí移)怡如:和悦的样子。  
⑬     没阶:下完台阶。趋:跑,快走。 
⑭     翼如:象鸟的翅膀。 
⑮     踧(cù促)踖(jí及):恭敬,局促不安。
 
《礼记》曰①: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中的《玉藻》篇。   
②     弗:不。
 
《曲礼》曰①: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篇。  
②     ②怀:怀藏,藏在怀里。
 
御食于君①,君赐余②,器之溉者不写③,其馀皆写。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篇。御食:侍食。 
②      余:剩余的食物。   
③     溉(gài丐):洗涤。写(xiè谢):移置,倾倒。
 
《论语》曰①: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②,必熟而荐之③。君赐生,必畜之④。侍食于君,君祭先饭⑤。疾,君视之,东首⑥,加朝服拖绅⑦。君命召,不俟驾⑧,行矣。吉月⑨,必朝服而朝。
注释
①  见《论语》的《乡党》章。   
②  腥:生肉。  
③  荐:献,进。   
④  畜:养。
⑤  祭:祭先代。
⑥  东首:向东
⑦  绅(shēn伸):束在腰间的大带。
⑧  俟(sì似):等待。驾:驾车马,套车。
⑨  吉月:农历每月初一。朝;臣子拜见君王。
 
孔子曰①:君子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②。故上下能相亲。
注释
①     本文见《孝经》的《感应》章,《小学》文字略有不同。  
②     匡救:纠正。匡,正。
 
君使臣以礼①,臣事君以忠②。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八佾》章。  
②     事:侍奉。
 
大臣以道事君①,不可则止②。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先进》章。事:侍奉。 
②     止:停止侍奉君王。
 
子路问事君①,子曰②:“勿欺也,而犯之③。”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宪问》章。子路:仲由(公元前542年—前480年)字,一字委路,孔子的学生。在卫国做官司,为卫大夫孔悝邑宰,因不愿跟孔悝迎蒉为卫公,被杀。事:侍奉。  
②              子:孔子,孔丘。  
③              犯:冒犯,触犯。不怕冒犯君王而规劝。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③,无所不至矣④。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阳货》章。鄙夫:卑鄙浅溥的人。与哉:语助词。   
②     患:忧虑,厌恨。  
③     苟(gǒ狗):假如,如果。④无所不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孟子曰①:责难于君谓之恭②,陈善闭邪谓之敬③,吾君不能谓之贼④。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离娄》章。  
②     责难:以难事勉人。  
③     陈善闭邪:陈述善道,禁闭邪心。  
④     贼:败坏,伤害,杀害。
 
有官守者①,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②,不得其言则去。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公孙丑》章。官守:以官为守。
②     有言责:以向君王进言为责任,如谏官之类。
 
王蠋曰①:忠臣不事二君②,烈女不更二夫③。
注释
①              本文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王蠋(zhù竹)(一作王蠋):战国时齐国昼邑人,燕国初破齐国,乐毅听说王蠋贤,令军队离昼邑三十里即停留,备礼请王蠋。王蠋谢不住,燕人劫王蠋,王蠋上吊而死。   
②              事:侍奉。  
③              更:易,换,改嫁。
 
 
夫妇之别
 
《曲礼》曰①: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②,非受币不交不亲③。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④,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⑤,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⑥。
注释
①     曲礼:《礼记》中的篇名。  
②     行媒:媒人往来行走,故称行媒。媒,婚姻介始人。  
③     币:聘礼,钱帛。  
④     斋戒: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宿,整洁身心,以示虔诚。   ⑤乡党:乡邻,邻居。僚:一起做官司的人。友:朋友。⑥卜:用灼龟甲等方法预测吉凶。
 
《士昏礼》曰①:父醮子②,命之曰:“往迎尔相③,承我宗事,勗帅以敬先妣之嗣④,若则有常⑤。”子曰:“诺。唯恐弗堪⑥,不敢忘命。”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⑦,夙夜无违命⑧。”母施衿结帨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⑩。”庶母及门内施鞶(11),申之以父母之命(12),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13),夙夜无愆(14),视诸衿鞶。”
注释
①    婚礼:《仪礼》中的篇名。   
②    醮(jiào叫):婚礼时举行的一种仪节。    
③       相:妻。相,助,妻助夫,所以妻称相。
④              宗事:宗庙之事。  
⑤              勖(xù序):勉励。帅,倡。先妣(bǐ笔):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祖先。  
⑥              若:你。常:始终。 
⑦              弗:不。堪:能。     
⑧              戒:警戒。    
⑨              夙(sù肃)夜:早晚,始终。
⑩              衿(jìn禁):又作“襟”,衣带,衣服的交领。帨(shuì税)佩巾。
⑪              宫事:闺房内之事,家内之事。 
⑫              庶母:父亲的妾,众母。鞶(pán盘):束衣的大带。   
⑬              申:重,重复。  
⑭              宗:尊。
⑮              愆(qiān迁):过,过失。
 
《礼记》曰①:夫昏礼②,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③。币必诚④,辞无不腆⑤。告之以直信⑥,信事人也。信,妇德也。一与之齐⑦,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挚以相见⑧。敬章别也⑨。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郊特牲》篇。   
②     夫:语助词。
③     附:托。厚别:重视男女有别。  
④     币:聘礼,钱帛。  
⑤     腆(tiǎn填)丰厚,善。 
⑥     直:正直。信:诚实。  
⑦     齐:结合,一起生活。  
⑧     挚:同“贽”,见面礼。婚礼用雁。
⑨     章:同“彰”,明。
 
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①,思嗣亲也②。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曾子问》章。取:同“娶”。
②     嗣(sì寺):继承,接续。
 
昏礼不贺①,人之序也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郊特牲》篇。错:同“婚”。
②     序:代。
 
《内则》曰①: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②。男不入,女不出。男女不同椸枷③,不敢县于夫之楎椸④,不敢藏于之箧笥⑤,不敢共湢浴⑥。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襡器而藏之⑦。少事长⑧,贱事贵,咸如之⑨。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⑩。
注释
①     内则:《礼记》中的篇名。  
②     阍(hūn昏)寺:即阍人与寺人。阍,守门人。寺,掌管内人的禁令。
③     椸(yí)枷(jiā)架:衣架。  
④     楎(huī灰)椸:悬挂衣服的竿架。  
⑤     箧(qiè切)笥(sì寺):装东西的竹器。  
⑥     湢(bì必):浴室。  
⑦     敛:收藏。簟(diàn店):竹席。襡(dú独):收藏。器:器重。 
⑧     事:侍奉。  
⑨     咸:都,全。  
⑩     御:女与男同居。当夕:古代妻妾与丈夫夜处各有一定的时间,占据别人的时间叫当夕。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②。其相授,则女受以篚③。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④。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⑤,不通寝席⑥,不通乞假⑦。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入内,不啸不指⑧。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⑩,女子由左。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内则》篇。内:女人的事。
②     授:给予。  
③     篚(fěi匪):圆形的可装东西的竹器。  
④     奠:安放,安置。  
⑤     湢(bì必):浴室。  
⑥     通:共,共用。  
⑦     乞:求。假:借。  
⑧     啸:蹙口出声,吹口哨一类。  
⑨     拥蔽:遮掩。拥,障,掩。  
⑩由:行走。
 
孔子曰①:妇人,伏于人也②。是故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人从夫③,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④。教令不出闺门,事在馈食之间而已矣⑤。是故女及日乎闺门之内⑥,不百里而奔丧。事无擅为⑦,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⑧,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⑨,夜行以火,所以正妇德也。女有五不取⑩:逆家子不取(11)。乱家子不取(12),世有刑人不取(13),世有恶疾不取,丧父长子不取(14)。妇有七去(15):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妬(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16),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凡此,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姻之始也。
注释
本文见《大戴礼》。  
伏:屈,服从。  
适:嫁。
自荐:自专,自作主张。  
馈(kuì愧)食:祭祀鬼神,以牲、黍稷为祭品进献。   
及日:终日。   
擅(shàn善):自作主张,任意。   
参知:禀告使知道。   
昼:白天。庭:中庭。 
取:同‘娶“。 
逆:叛逆。 
乱:乱伦。 
刑人:犯法的人。 
长子:长女。   
去:休,离婚并令其回家。  
更:经过,守。
 
《曲礼》曰①:寡妇之子,非有见焉②,弗与为友③。
注释
①     曲礼:《礼记》中的篇名。   
②     见:同“现“,才德表现出来,并为世所知。   
③     弗:不。
 
长幼之序
 
孟子曰①:孩提之童②,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尽心。章。   
②     孩提之童:小孩子,儿童。孩提,在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以提抱的孩子。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①,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②。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告子》章。徐:慢,缓,弟:同“悌”,善于事奉史长叫悌。  
②     疾:快。
 
《曲礼》曰①:见父之执②,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注释
①     曲礼:《礼记》中的篇名。  
②     父之执:父亲的朋友。
 
年长以倍父事之①,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肩随:并行而稍退。
 
谋于长者①,必操几杖以从之②。长者问,不辞让而对③,非礼也。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操:持,拿。几(ji机):几案,可供老年人凭靠。杖:手杖。   
③     辞让:推辞,谦让。对:回答问话。
 
从于先生①,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②,趋而进③,正立拱手④。先生与之言则对⑤,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邱陵,则必乡长者所视⑥。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从:跟随。   
②     遭:遇。  
③     趋:跑,快走。 
④     拱:(gǒng巩)手:两手沓合以示敬意。  
⑤     对:回答长者问话。   
⑥     乡:即“向”。
 
长者与之提携①,则两手奉长者之手②。负剑辟咡诏之③,则掩口而对。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提携;牵扶。  
②     奉:捧。   
③     负剑:角带剑一样。   
④     辟咡(èr二):偏着头到别人口旁。辟,偏。咡,口旁。诏:说话。
 
凡为长者粪之礼①,必加帚于箕上②,以袂拘而退③,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④。
注释
①     帚;扫帚。箕(ji机):盛东西的用具。  
②     袂(mèi妹);袖子。拘:遮,障。敛取,收拾起。
 
将即席①,容毋怍②,两手抠衣③,去齐尺④。衣毋拨⑤,足毋蹶⑥。先生书策琴瑟在前⑦,坐而迁之,戒勿越⑧。坐必安,执尔颜⑨。长者不及⑩,毋儳言(11)。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12),毋雷同(13)。必则古昔(14),称先王。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即:就。 
②     容:容貌,仪容。毋(wú无):不,不要。怍(zuò作):惭愧。 
③     抠(kōu)衣:提起衣裳。 
④     齐(zì资):衣服的下摆。  
⑤     拨:拨开,张开。  
⑥     蹶(huì桂):急行。   
⑦     书策:书。   
⑧     戒:警戒,防备。勿:不,不要。 
⑨     执尔颜:保持你的脸色正常。   
⑩     不及:没有说到。  
⑪     儳(chàn忏)言:别人未讲完话,从中插话。  
⑫     剿说:照搬别人的话。  
⑬     雷同:附和别人的话。  
⑭     则:效法,法则。古昔:古代。
 
侍坐于先生①,先生问焉,终则对②。请业则起③,请益则起④。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侍坐:陪伴尊者或长者坐。   
②     对:回答问。   
③     请业:请教、问学习(学业或工作)的问题。  
④     请益:继续问未尽的问题。
 
尊客之前不叱狗①,让食不唾②。侍坐于君子③,君子欠伸④,撰杖屦⑤,视日蚤莫⑥,侍坐者请出矣。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叱(chì斥)“呵斥。
②     唾(tuò拓):吐,吐口水。   
③     侍坐:陪坐。   
④     欠伸:打呵欠和伸懒腰。  
⑤     撰(chàn转):持,转动。屦(jù具)鞋子。  
⑥     蚤莫:早暮,早晚。蚤,即早。莫,同“暮”。
 
侍坐于君子①,君子问更端②,则起而对③。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侍坐:陪伴尊者或长者坐。  
②     更端:更易事端,别的事。   
③     对:回答问话。
 
侍坐于君子①,若有告者曰“少间,愿有复也②“,则左右屏而待③。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少间:请稍给个空隙。等一会儿。  复:告,禀告。 
③     左右:左右的人,身边的人。屏(bǐng丙):退避。
 
侍饮于长者①,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②。长者辞③,少者反席而饮④。长者举未釂⑤,少者不敢饮。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尊所:酒杯所在的地方。尊,饮酒的器具。所,地方。  
③     辞:止。  
④     反:同“返”回。   
⑤     举:举杯,犹言饮。釂(jiào叫):喝干杯中的酒。
 
长者赐①,少者贱者不敢辞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辞:推辞,不受。
 
御同于长者①,虽贰不辞②,偶坐不辞③。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御;侍奉,奉进。
②     贰:重肴膳,丰盛的席。  
③     偶坐:对坐,相对而坐。
 
侍于君子①,不顾望而对②,非礼也。
注释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下篇。  
②     顾望:还视,观望。
 
《少仪》曰①:尊长于已踰等②,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③。遇于道,见则面④,不请所之⑤。侍坐⑥,弗使不执琴瑟⑦。不画地,手无容⑧,不翣也⑨。寝则坐而将命⑩。侍射则约矢(11),侍投则拥矢(12)。胜则洗而以请(13)。
注释
①     《少仪》:《礼记》中的篇名。  
②     踰(yú余)等:超过一个等级。意思是父亲或爷爷一辈的人。  
③     燕见:个人拜访,私访。将命:传命,把话传进传出,传达主人和客人的话。 
④     见则面:叫见面就见面。  
⑤     不请所之:不问(长者)到什么地方去。 
⑥     侍:侍奉,陪。  
⑦     弗:不。执:拿,鼓(琴瑟)。  
⑧     手不为容:把手弄成各种形状,摆弄手。 
⑨     翣(shà):雉(野鸡)扇,用雉的毛羽做成。不翣:不挥扇子。 
⑩     坐:跪,古人的坐就是跪着。 
⑪     约矢:拿好规定的箭。 
⑫     拥矢:抱着箭。  
⑬     洗:洗好饮酒的用具。请:邀请。
 
《王制》曰①:父之齿随行②,兄之齿雁行③,朋友不相踰④。轻任并⑤,重任分,颁白者不提挈⑥。君子耆老不徒行⑦,庶人耆老不徒食⑧。
 注释 
①     王制:《礼记。中的篇名。   
②     齿:年齿,年龄。 
③     雁行:象雁一样行,并列而稍后地行走。  
④     踰(yú余):超越,越过。      
⑤     任:负担,背、担或抱的东西。并:兼并,全部。 
⑥     颁白:即“斑白”,头发、胡须花白。提挈(qiè切):带领,携带。  
⑦     耆(qí奇)老“老提人。古代六十岁叫耆,七十岁叫老。徒行:步行。  
⑧     徒:仅,只。徒食:只有主食。
 
《论语》曰①:乡人饮酒,杖者出②,斯出矣③。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乡党》章。  
②     杖者:拄拐杖的人,老年人。  
③     斯:乃,于是。
 
朋友之交
 
曾子曰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②。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颜渊》章。   
②     辅:辅助
 
孔子曰①:朋友切切偲偲②,兄弟怡怡③。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子路》章。  
②     切切:责勉,恳切勉励。偲(cāi猜)偲:互相勉励督促。  
③     怡(yí仪)怡:和悦,和顺。
 
孟子曰①:责善②,朋友之道也。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离娄》章。  
②     责善:以善相劝勉,劝勉为善。责,要求,劝勉。
 
子贡问友①,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②,不可则止③,毋自辱焉④。”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颜渊》章。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字子贡(也作子赣)。春秋卫人,孔子学生。曾任鲁国、卫国相。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千金。所到之处与王侯贵族分庭抗礼。  
②              善道:善说,以好的方式说。  
③              止:终止,停止。   
④              自辱;自讨侮辱,自讨没趣。
 
孔子曰①:居是邦也②,事其大夫之贤者③,友其士之仁者。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卫灵公》章。  
②     是:此,这是。邦:国。  ③事:侍奉。
 
益者三友①,损者三友②。友直,友谅③,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④,友善柔⑤,友便佞⑥,损矣。
注释 
①     本文见《论语》的《季氏》章。  
②     损:伤,害,有害。   
③     谅:诚信,诚实。  
④     便(pián骈)辟:精通威仪而不正直,逢迎诌媚。  
⑤     善柔:善于柔媚。  
⑥     便(pián骈)佞:花朵,谄媚邪恶。
 
孟子曰①:不挟长②,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注释 
①     本文见《孟子》的,万章》下章。  
②     挟(yié协):倚仗,恃以自重。
 
《曲礼》曰①:君子不尽人之欢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欢:好,欢心。
 
凡与客入者①,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②,主人请入为席③,然后出迎客。客固辞④,主人肃客而入⑤,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⑥,客就西阶。客若降等⑦,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⑧,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⑨,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寝(qǐn门);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里面的门叫寝门。内室的门。  
③     为:布,铺席:坐席。 
④     固辞:再辞,坚决谦让。  
⑤     肃:揖。导。  
⑥     阶:台阶。  
⑦     降等:身份低。 
⑧     让登:谦让先登。  
⑨     拾级:沿着台阶一级级上登。聚足:前后脚相合。进步:脚步相继。
 
大夫士相见①,虽贵贱不敌②,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注释 
①本文见《礼见》的《曲礼》下篇。敌:相等,相当。
主人不问①,客不先举②。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曲礼》上篇。   
②     举:举言,说话。
 
通论
 
孔子曰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②,故顺可移于长③。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故行成于内④,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释 
①     本文见《孝经》的《广扬名》章。  
②     弟:同“悌”,弟顺从兄。  
③     长:长官,官比自己大的官。 
④     内:家,家里。
 
天子有争臣七人①,虽无道②,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③。士有争友④,则身不离于令名⑤。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争于父⑥,臣不可以弗争于君。
注释 
①              本文见《孝经》的《谏诤》章。争:同“诤”,直言规劝。争臣:即“诤臣”,敢于直言的臣子。  
②              无道:暴虐,没有德政。  
③              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④              争友:即“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⑤              令名:美名,好名。  ⑥弗:不。
 
《礼记》曰①:事亲有隐而无犯②,左右就养无方③,服勤至死④,致丧三年⑤。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⑥。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⑦。
注释 
①     本文见《礼记》的《檀弓》上篇。    
②     隐:容忍。微谏,好言规劝。犯:冒犯。犯颜直谏。冒尊长的威严而规劝。  
③     左右:在左右。就养:奉养。无方:没有比。   
④     服勤:服劳,勤侍奉。   
⑤     致丧:守丧。    
⑥     方丧:象亲丧一样。象亲丧一样守孝。方,比。  
⑦     心丧:没有服丧的表示(如穿孝服),心有哀痛之情。
 
栾共子曰①:民生于三②,事之如一③。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④。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⑤,故一事之⑥。唯其所在,则致死焉⑦。报生以死⑧,报赐以力⑨,人之道也。
注释 
①     本文见《国语》的《晋语》。  栾(luán峦)共子:栾成,晋国大夫。   
②     民:人。   
③     事:对待,侍奉。一一样,相同。  
④     食;使食,供给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指给俸禄。  
⑤     生之族:这都是直接关系着生存的事。族,类。   
⑥     一事之:一样对待。  
⑦     致死:献出生命。  
⑧     报生以死:用死报答生身养育之恩。  
⑨     报赐;报答别人的赐与。
 
晏子曰①:君令臣共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③,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④,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⑤,礼之善物也⑥。
注释 
①              本文见《左传》的《昭公二十六年》。晏子:晏婴(公元前?—前500年)字平仲(或说谥平仲,或为字仲,谥平),春秋齐国夷维人。继其父弱为齐卿,后为景公相,善辩有才,节俭力行,名扬诸侯。   
②              君令:君王发布命令。共:即“恭”,恭敬。  
③              姑:婆婆,丈夫的母亲。妇:媳妇。    
④              箴(zhēn真):规谏,劝诫。  
⑤              婉(wǎn宛):和顺,柔顺。    
⑥              善物:美事。
 
曾子曰①:亲戚不说②,不敢外交③。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④,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⑤。亲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⑥,虽欲悌⑦,谁为悌?故孝有不及,悌有不时,其斯之谓欤⑧!
注释 
①     本文见《大戴礼》五。  
②     亲戚:父母,亲属。说:同“悦”,高兴。   
③     外交:与家外的人相交。   
④     审:仔细观察,研究。    
⑤     复:再,还。施:做,办。    
⑥     耆(qí奇)艾:年迈,年老。古代六十岁叫耆,五十岁叫艾。  
⑦     悌(tì替):敬爱兄长。
⑧     斯:此。欤(yú余):语助词。
 
官怠于宦成①,病加于小愈②,祸生于懈惰③,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云:“靡不有初④,鲜克有终。”
注释 
①     本文见刘向《说苑》卷十《敬慎》。宦(huàn唤)成:官居高位,做大官。   
②     加:加重,增加。小愈:病稍好,稍减。
③     懈(xiè谢)惰:松驰,懒惰。   
④     靡不有初二句:见《诗经·大雅》的《荡》。靡:没有,无。鲜:少。克:能。
 
荀子曰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②,是人之三不祥也。
注释 
①              本文见《荀子》的,《非相篇》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荀况,战国时赵国人,游学于齐,在稷下当祭酒(官名)。又到楚国,为兰陵令,即居住兰陵,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一书。  
②              不肖:不才,没有才德。
 
无用之辩①,不急之察②,弃而不治③。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④。
注释 
①     本文见《荀子》的《天论》篇。察:观察,考核。
②     治:理,做。   
③     切磋(cuō):相互研讨。   
④     舍:停止: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