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教授一年级一班《三字经》,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即“人之初,性本善”到“此十义,人所同”。
在教授过程中,我主要以经书内容为线索和顺序,在讲解经书的同时,穿插介绍相关的历史或寓言故事,尽力将经书讲解的富有趣味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听课的兴趣而避免艰深枯燥的理论介绍。同时,在讲授与经书有关的如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样的学生们熟悉的故事时,我会先看一下有没有学生可以讲,如果可以,我会尽量先让他们讲,再做适当的补充,同时,我比较喜欢联系经书给学生们讲一些书外的东西以扩展他们的知识,同时引导他们去看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比如讲到窦燕山实际名字是窦禹钧,而燕山是他的家乡时,我就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并问他们知不知道张飞每次出场时自称什么,同学们一听到张飞时,很是激动,都争着说话,但又没人能说出答案,于是我又引导他们想赵云的称呼,并进而告诉他们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飞,常山是赵云家乡,而张飞是燕山一带的人,燕山在北京的北边,所以张飞和窦禹钧都是北京这边的人。这就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又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同时,我发现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一定的认识,并都很感兴趣,所以每次课在讲经书内容的时候,我常穿插些《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或者自己讲或者让同学们讲,比如夏侯淳啖目、单刀赴会、空城计、草船借箭、左慈戏曹操等,很多同学争着讲自己了解的内容。因为我觉得《三国演义》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同学们应该了解的,我现在给他们介绍一些典型的故事既是和经书联系讲书中的孝悌,忠义,勇气,智谋,胆略,以丰富《三字经》的内容,也是想引起他们阅读和了解中国传统典籍的兴趣,我想这对他们的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
同时,我还尽量向他们介绍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讲六谷、六畜这些东西时很是枯燥,我就联系一些好玩的东西,比如六谷,通常又说五谷,我就让他们说一些和五谷有关的词语,同学们的回答很丰富,甚至答出“五粮液”。然后我就问他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显然他们都看过,然后我就考他们说在有一次(我也记不清是打哪个妖怪了)在一个庙里,猪八戒问孙悟空隔壁房间是干什么的,孙悟空答了一个和五谷有关的话,谁知道他怎么答的?在同学们唧唧喳喳说了半天后我告诉他们孙悟空说那是“五谷轮回之所”,继而告诉他们就是厕所,于是台下一片哄笑。还有讲到六畜时,我问他们见没见过牛和马,继而问他们知不知道牛或马怎么蹲下去又怎么站起来,一个同学答出了马是怎么蹲下的,即后两条腿先跪下,然后前两条腿再跪下,于是我继而告诉他们,马站起来的时候是前两条腿先站起来,后两条腿后站起来;而牛和马是正好相反的,也就是蹲下去时前两条腿先倒下,后两条腿再倒下,而站起来时后腿先站起来,然后前腿再站起来。其实这也是我在当天早上才在书上看到的,觉得很好玩又新鲜,所以就讲给他们了。而当班上最闹的同学都静静的坐好看着我听我的故事和答案时,我心里真的很有成就感。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不能很好的维持班上的秩序,还有就是不能控制好上课时间,会有下课铃响故事还没讲完的情况,但我想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和改进。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义教让我受益匪浅,既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表达的能力。同时我更发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是件非常愉快的事。而教授过程中,我主要是丰富讲课内容不束缚在《三字经》一书上,而是努力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传统典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