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的晨读大概是从3月底开始的,经过差不多一学期的实践,感想也不少,收获也挺大。
“快不是本领,慢才显功夫”。晨读的时候不能一味求快,一旦求快,就变成了追求速度,追求的是尽快读完,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几遍,追求的是量。阅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来读这几遍书,而是通过读来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质的追求,是为了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我们的生命意识。只有慢慢读,细细品,才能融入,才能理解,才能共鸣。
读书要精一。开始的时候来晨读的同学还是不少的,但随着发现这个晨读始终只是在读一本《大学》时便陆续有人退出了。大家不理解,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为什么始终只读这一本呢?其实,晨读的时间是有限的,也就半个小时到40分钟的样子,即使一周3次,一学期累积下来的时间也不多。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遍读群书,那更是蜻蜓点水,一无所获。因此,读这一本《大学》,首先是从篇幅上考虑,短短几千言,方便大家反复诵读。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本书的诵读来提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让人从内心产生触动,从而自觉地去读更多的典籍,吸收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精一之道。只有把一本书读通了,才能触类旁通。做人做事也是这样,只有把一件事做精专了,才能有大的收获。
“大学之道”。最大的学问是人生,这门学问不是多读几本书就能搞清楚的,也不是1年2年就能学得通的。因此,对人生的体悟应是终生不懈的追求,也是条没有终点的学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