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已从柏林禅寺回,感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自当精进,以后有机会愿大家都能去体会一下。我们在此送上迟到的新年祝愿,并祝大家考试顺利。
以下是师大小组第3此活动的一个简单记录:
一耽学堂北师大小组26号上午9点——11点半在南院综合楼进行了第三次学习。
这一次内容主要是三项:
1、三字经的学习
在学习开始之前一起诵读《三字经》,然后由张眉介绍了一些三字经的总体背景知识(具体材料太多附件放不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我们要)。穆西晗解释了第一段,主要是疏通文义和简介涉及到的文本背景(主要是从网上查到的,见附件)。紧接着大家针对三字经第一段提出疑问然后一起讨论、切磋。
感觉由于知识所限,未能充分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中的中国的玉文化,“义”、“礼”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
2、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
很自然的我们过渡到了孝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谈到了“现在孝的观念的缺乏”、“愚孝的存在”、“联系自己想想父母对待儿女的心理”、“家乡祭祀仪式”、“孔子家族的延续”等。由于没有专门记录(似乎也不必要),也只在此列出几个当时引申出的问题:“西方文化是不是不讲孝?”、“贵族传统是不是反映了他们的家族观念?”。一篇摘录网上的文章见附件“清明节有感——兼论“孝”在中华新道德重建中的地位.htm”。
3、最后叶菁引领我们进入了陶渊明诗中的意境(材料见附件)。
我们也遗留下一些问题,如果能把孝那个问题再讨论透彻一些,达到想说的都说了,但又有余味可能是最好。另外我们这次进行的项目有点多,时间不大够,我想以后不应该多于3项。
张眉&穆西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