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与我们
1、制度是什么?1〉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工作制度、财务制度;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制度与人:制度有人制定,什么人制定?功能;影响;变革;人。
3、制度与我:命运;遵从;违反;创新。
4、教育制度: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包括施教机构系统、教育管理机构系统、人才选拔系统。
5、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育人制度(官学、私学、书院);管理制度;选才(士)制度。起源:五帝时代——成均;虞舜时代——上庠、下庠、米廪(学官:司徒、秩宗、典乐);夏:庠、序(射也)、校;商:序、庠、学、瞽宗(祭祀乐祖的宗庙),教育内容:宗教、伦理、军事;西周:学在官府,官守学业,政教一体,官师合一,(闾)塾,(党)庠,(州)序,(乡)校,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稷下学宫;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设三老以掌教化;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兴教化、正万民,建太学,改革选士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育人制度
1、官学制度:太学(唐以后设国子学、隋设四门学,并置国子监管理三学,宋增设广文馆、辟雍、武穴、律学、小学);鸿都门学(书画)与宫邸学(外戚);地方官学(郡、县、道、邑、乡)。特点:不断世俗化、多样化、扩大化。
2、私学制度:春秋时期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百家争鸣。私学特点:独立专门的学术教育团体;宣传本派学术政治主张(儒、墨、道、法);师官分离;有教无类;开放式;大师辈出,成果累累。私学分:高等私学、蒙学、家学。
3、书院制度:追求人格完善;自由讲学;自由择师;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倡导争辩与学派交流;学规严密;重视特色。
三、中国古代的选才制度
1、察举: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向上推荐,经皇帝策问依成绩授官。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孝廉、秀才、明经、明法。
2、九品中正:曹丕(陈群),设大小中正官,依家世和才德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下下)。门阀横行。
3、科举:隋大业三年(607-1905),依考试成绩给官,八股取士。
四、反思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1、对现行教育的影射作用
2、如果你对已有制度不满意,你可以进行创新。
推荐书目:
1、 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 郭齐家:《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中国历史知识全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3、 程方平、刘民:《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何晓夏、高奇:《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 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