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心动,让我拨通了一耽学堂的电话。从此走进了湖光塔影中的琅琅书声,也认识了一群为了振兴国学而默默努力的青年。晨读,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早上六点半起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居然也坚持下来了。我想吸引我的除了晨读本身,还有清晨的北大所展现的迷人风貌。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宁静,与我平时所见的校园截然不同。每天穿过春意正闹的小径,向蔡元培先生敬个礼,我总能感受到身为北大人的幸运与自豪。早上的北大,呼吸起来是清凉的。
第一次来晨读,其实心里不是不惊讶。我本以为国学已经在青年中式微了,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参加晨读。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我发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就是对我们伟大文化的崇敬与渴望。我想,我找到知音了。
展开《大学》,诵读着来自千年之前的圣贤的教诲,心情也逐渐变得沉静。这里没有“成功哲学”,没有“厚黑学”,没有纷纷扰扰的浮躁道理,只有圣贤们对生活的领悟。朴素而真实,简洁而深刻,古老而长久,在千年之下,仍能带给我深深的启发。我想,真理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有时会站在石舫边上,看着未名湖在日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湖底卧着雕花的石头,是在那场屈辱的大火中滚落湖底的石舫的残骸吧,现在已经披上了一身青苔。书声琅琅,念诵着过去的声音。石头若有知,会回忆起那些逝去的时光吗?在这个曾经叫畅春园的地方,曾有高官的豪宴,玉人的歌舞,也曾有才子的吟哦,学者的辩论。这里上演过太平盛世的纸醉金迷,也涂抹过兵荒马乱的血泪斑斑,以及国破家亡后的萧瑟败落……而今,我们这一群年轻的后生在这里生活着,迷惘着,感悟着。石舫无言,湖水无言,唯有我们的读书声在这里回响。站在石舫边,我恍惚间搞不清究竟是生活在现在,还是过去,仿佛时光的琴弦正在悄悄地共鸣着,向我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们还会举行一些讨论,从文字到哲理的各种问题都会被拿出来议论一番。大家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对于这些问题却都同样的热心,各抒己见,互通有无。在切磋中我们增长了见识,加深了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不管是发言的还是聆听的,都有着愉悦的心情,因为,我们是知音,对国学的相同热爱,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参加晨读社的另一个很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耽学堂。“人文日新,从青年起”,一耽学堂所做的不仅仅是大声的疾呼,更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是一个公益的组织,它的成员完全是志愿者。这些人在勤勤恳恳进行着没有报酬的劳动。在这个追逐实利的社会里,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实在太可贵了。向你致敬,一耽学堂!
对于一耽学堂的活动,我还有一些拙见。首先,我觉得一耽学堂的宣传做得还是不够的。虽然在北大的三年里,曾数次听到一耽学堂的名字,但竟一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想一耽学堂应该参加每年的社团招新,并且多印一些关于学堂的介绍和学堂所做过的事的资料发放。应当让更多的人了解一耽学堂,可以在未名bbs和ytht开自己的版。每次的讲座通知最好能贴到三角地,通知本身也能做得更醒目一些,而不是简单的白纸黑字。其次,背诵很重要,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就能理解书中的道理,但我们可以先把它背下来,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体会。所以,在有限的晨读时间里,宁可压缩一些讲解讨论的时间,也要保证有一定的背诵时间。
零零散散地写了这些话,全为了记录一份感动。感谢一耽学堂组织了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并祝一耽学堂越办越好,愿我们的国学早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