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通过一个好友认识一耽学堂的。老实说那天她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是有些兴奋的,那时的心情的确可以用兴奋来形容,因为我一直坚持早起读书,早上起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走过校园时听着树间鸟儿的鸣吟,精神抖擞的一天就开始了。
到了大学,学习上放松了,精神开始呈现疲软状态,能早起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朋友在谈及大学时总说没有了从前的那种激情,每天都浑浑噩噩的过着。我想晨读正是改变这种心境的好方法。
当晚我跟宿舍里的朋友说起这见事的时候,就有人说:“这种思想很不错,但很难做到,早上起床确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有人说:“我在思想上支持你,但在行动上我无能为力。”
有种被泼冷水的感觉,但也不乏令人欣慰而感动的声音:“好,我也要开始读书了,明天早上你喊我吧!”“你什么时候发宣传单,我帮你”。
确实我身边也不乏积极的同学,但第一天早上就让我有写失望,原来班上有七八个热心的,但只有四个同学来。他们跟我说:“真抱歉,今早上怎么也起不来。”我们宿舍的有一个,我喊她后她又睡着了。我跟他们说:“慢慢来吧。一旦形成习惯,就不那么难了。”但我还是挺高兴的,来的同学告诉我“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总是有两种声音出现在我的脑际,积极的声音鼓励了我,使我更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消极的声音让我更觉出这见事的必要性,越是得不到支持我们做的才越显得重要。
4·23读书日这天,我们自己写了宣传单,我发短信给很多朋友,让他们转发。有个朋友回我“读了,今天读完《蜡笔小辛》了”,让我到吸一口凉起,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跟他解释。我还要了很多同学的的邮箱,让他们帮我转发学堂的通讯。
来的同学忽冷忽热,来几天又不来了,有朋友对我说:“你真能坚持”,我说:“这不是一种坚持,而是一种习惯。”一开学我就一直早起,我不想松懈,这中好习惯我不想丢弃。
我去复印了《弟子规》《大学》《三字经》给宿舍的同学,他们说很难懂,而且好象没什么意义,他们更乐意去读英语来应付四六级考试。我是没有能力去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但他们能早起读书,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我最想写的是武汉的一个同学,他知道这件事后,就让我每天都喊他,早上起床后,我给他打电话过去喊他起床。我真的很高兴,朋友相隔再远也在相互支持着,相互鼓励着。
朋友,早起来!读书去!或许刚开始是件难事,或许你会觉得毫无意义,但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你得到了,你得到的或许是知识,或许是更重要的——激情。“激情”这个词不该被我们淡漠,带着激情开始每一天,并一直走下去,你会看到平淡中的精彩。
当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也就变成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