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工作准备:
1. 问卷调查阶段
l 问卷设计文档来源:网络上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新闻调查;
结合本校2006年上半年的晨读情况;
参考了逄飞老师提供的意见。
l 问卷调查对象:低年级学生,以1、2年级学生为主。
l 问卷调查过程:结合问卷的主题,调查对象学院来源多样性,及时间、人力
等因素,事先调查了全校性选修课程(主要为人文历史类课程)的上课时间表及所在课室,并选取部分课室为调查场地。中间调查过程得到了晨读老成员及选修课任课老师、同学等的大力支持,问卷调查工作得以初步完成。
2. 问卷统计分析阶段
l 问卷统计:李燕清、黄颖媛、黄小军等老成员参与统计工作
l 统计结果分析:(数据结果见末页附录二)
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喜爱传统文化并能接任华农本校的晨读工作的同学。
从数据结果看,多数同学还是很支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对通过晨读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给与了肯定。第20题的结果,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参与晨读活动的,藉此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及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意思的是,比较一下第13题和第20题的结果发现,持肯定意见的比例提高了10.4%,问卷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两道题存在重复的一面,但是结果出来了,而且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说明部分同学做问卷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也算达到了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之一。
另外,第4题,只有约4.66%的人知道一耽学堂。我觉得,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一耽,了解晨读,回归传统文化。
问卷设计的不够严谨。统计阶段,工作量比较大,由于交待不清未能保证数据均是来自有效问卷,部分数据存在误差,但在统计方法上也作了相应的处理。所以,这些数据结果大体上还是可以反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和晨读活动的态度的。
二)后期工作开展:
3. 晨读工作开展(成员主要为06级学生,小部分05级学生)
l 跃进区:
该区晨读得以开展主要靠吴华同学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晨读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人数多的时候有20多人,但流动性比较大,后期坚持下来的约15人。韦娴平同学在稳定成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该区的同学大多能积极主动的交流,并且给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不足的是,因为是集体读为主,速度较快。后期增加领读,速度才有所放缓。其中,刘相杰同学的朗读很不错,后期让他担任了领读。
l 五山区:
五山的晨读开始得较跃进区的晚些,主要由赵文霞同学负责。每周一、三、四为晨读时间,以领读为主。参加过的同学有18人,后期坚持下来的有6-8人。坚持下来的同学都已经熟读了《大学》,都能自觉地学习《大学》的内容,赵文霞同学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不足的是较缺乏主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