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逄老师:
您好!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上次端午广中医大学相聚,已将近一年不见,不知别来一切可好?这学期以来,华农的晨读主要由我负责,负责即担当,而一方面由于一直忙于上课和做实验,另一方面,或许习气太重,自己的心似乎一直在寻找,在流浪,未能真正安定下来。半个学期以来,小组除每天晨读,并未有较大的发展,晨读人数也一直寥寥几人,并未能吸引更多同学,深感自己做的实在不够。每次读完学堂发来的新闻简报,总深感惭愧,惭愧自己未能真正做到“走出书斋,走出小我”,去践行学堂的公益理念。
目前华农晨读分两个区进行着,跃进区每周一至周五早6:45-7:15,晨读内容有《大学》,《中庸》,《弟子规》,主要由我负责。五山区每周一,三,五早6:45-7:15,晨读内容有《论语》,《弟子规》,主要由肖云与蔡志鸿负责。比较遗憾的是,环境最为清幽的华山区却由于缺乏组织者,从上学期至今一直中断着。 考虑到“独学而无侣,则孤陋而寡闻”,从去年以来,小组一直与我们学校的鄱阳湖读书小组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经常一起交流学习,唐老师对小组一直很支持。而每学期一般又会有一至两次走出学校,与城市职业学院的国学讲习团,广中医晨读小组等外校国学爱好者交流,一方面在相互切磋,一方面在相互勉励。5月10日,小组与鄱阳湖读书小组,广州技术师范学院的女生读书会,城市职业学院的国学讲习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中医晨读小组在麓湖畔晨读交流,讨论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展(总结在附件)。
另外,我们学校有一个关于暑假“三下乡”的活动,由同学自行组队参加。一直想走向社区,传播经典,却一直没真正着手去做。顺着这一机缘,我们晨读小组准备组队在暑假到韶关仁化的一所小学教一些小朋友学习传统经典,目前正在方案的策划筹备当中,由于经验的缺乏,故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指导。
愿学堂越办越好,愿您和学堂的义工及老师快乐安康!
华南农业大学 吴升鹏
200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