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读不久,学力尚浅。有一点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晨读之前:清早起来,身体需要舒展开。可以在从宿舍走到湖心岛的路上活动活动筋骨,或之后在石舫上跟大家一起作准备运动,
二、晨读之中:在学堂组织大家诵读的时候,要站姿端正,可以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内扣,能久站不累。其次,注意调顺呼吸,把握朗读节奏,声往上发,气往底沉,做到声音洪亮,悠远绵长。读时需全神贯注,尽量沉浸到文本中去。晨读前后,都需要收敛心神,放松凝气。
三、晨读之后:是指学堂的诵读内容《大学》、《老子》之外,可以自己读一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孙文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三、百、千》、《心经》、培根的《论读书》等篇章或者一些英文经典诵读篇章。诵读时可以慷慨激昂,可以端庄肃穆,可以轻松愉悦,与文章气势自然对应即可。
四、晨读之外:可适当地查阅一些必要的辅助资料,如释义、注疏,作者、背景简介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多了,往往会发现新的一层层意思,自然就有了新的体会。
另外,我曾尝试在诵读的时候用背景音乐(民族乐曲,如梅花三弄等),发现背景音乐比较适合不发声的活动如静思、观景、练功等,却不太适合诵读。或许细节上还可以有改进,能使效果更理想一些。
(2004年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