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几个修养
一 、不是由于偏狭和无知的冲动,而是通过理解的自然环节使纷繁复杂的世界成为自在的、简单纯一的;同样,也不是由于幻想和狂执的断定,而是通过理解的自然环节使鲜明具体的事物成为他在的、蕴义无限的。或者,无限的东西在不失其丰富性时简洁为可理解的单一事物;而纯一的东西在不失其明晰性时生发出可理解的整个世界。这种多能为一、一能致多的心灵的内在力量是哲学研究者的基本教养,且由此而
  

  二 、并不把那熟知的当作已知的,不把那陌生的当作异己的。即心灵所面对的一切东西,事实的或思想的,都是有待于重新开始与重新结束。在面对之前,还没有已经就开始了的与已经就结束了的;那时,历史与现实还都不在。在偏狭的起点中不断增长着的是热诚的向往;在对结果的狂执时愈加明白的是自己的本无所知。心灵的自如如此之必要,以至“面对”这关乎人类的地上生活之全部幸福的方面必须退而其次了;由之,我们才会“看”、会“听”、会“说”、会“写”,否则,所谓“看的”、“听的”、“说的”、“写的”不过是溃裂而成的无底的、无把着的、黑的一个深渊。这种自如可被意会为
  

  三 、语言的运用自如。即当身处不同的语境及同一场景的不同话语方式中,心灵仍持续其内在的安详;或者,既能使若干词及其衍生词凝缩聚集于某个词之下来支持其为中心词,又能疏离日常用语中凸出、固化了的语族为若干毫不相干的无意义点。意识到自己有了这样的素养的心灵,会拒绝什么吗?会恐惧什么吗?会缺失什么吗?那么,这无非是说,
  

  四 、每一个词在心灵面前其地位都是平等的,都被一视同仁。这种平等与其理解为进行标准的取舍之后慷慨施予,莫如说它根本地只是心灵对语言的漠然,即无限制的关怀、无索取的默认并承认其自身的权利。因为在剪裁了的原则、在已先有意识活动的基础上不会有这里的平等。在心灵与语词的这种展示中,词的出现、联结被设置为无穷的,“说”仅仅为“说”而“说”,因每个词的出现的力量由其无所依恃而无穷之大。这种状况警示我们“面对”被首要重视无有其内在的必然及必要,而恰恰是就事物本身而进行应该是成为第一位的。由之而有,其实,
  

  五 、事物从未与思想发生显现的牵联,思想也从未与事物发生显现的牵连。思想的任何原味中都不包括针对性的、批评性的,它不是带着怒气或怨恨心产生的,甚至,思想也不是从问题中诞生的。思想的出现首先有它的属于自身的使命,“吾道一以贯之”,自己的圆融完满是它自我追求的源泉、动力、目标。一种好的思想、真正的哲学在人面对事物时并非夹在中间,而是自动地隐退开来,留出事物存在的地盘,也留出可以使人从容回旋、进退自如的空间。哲学不是倚仗,更不是可以四处挥舞的棍棒。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