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义工徐丹2009年3月1日来信

逄飞老师:

    您好!
    
新的一年开始了,跟您问个好!有个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向您请教。
    
是这样的,眼看实习毕业了,找工作忙于解决生存方面问题……社会充满挫折与艰难,需要比在校时更多的勇气和奋进的精神力量去面对……
    
金融风暴前段时间也影响到我的工作,通过努力现在还算是稳定下来。看着邮箱里学堂发给我的每份资料,看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热血沸腾的青年大学生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所做的工作,很是感动!……心里想继续为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做更多的事情。
    
很怀念当年为创办励志时政社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不顾一切去努力奋斗的那份激情,在28期通讯里看到现在学弟学妹们还在为学堂和社团继续做着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感动由心生!最近细读完您送我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收获甚多,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我们都该尽自身的最大的努力,为共同的美好生活。人生路还有很长,现在即使工作了,我想还是有机会用一定的方法,以一个社会人的角色来参与青年文化公益事业……
    
我现在大部分业余时间在南京图书馆读书。我发现市民群众非常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
书本阅读以大学生和中老年为主,经常性的公益讲座也聚集了许多老年人……在此处文化和学习的气氛很浓,我想市民公益健身晨读活动如果开展起来,将会更加增添城市人文的色彩!
    
图书馆位于中山东路189号,市中心新街口附近,交通方便,人流量大,大都是喜爱学习的人士,正门是市民休息广场,步行区,有足够的场地和气氛!

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不只是高校大学生,社会的人群也同样更需要,虽然……组织起来的难度较大,但如果那些现已毕业的从事过学堂晨读工作的各地青年义工,能够通过学堂的平台相互认识、鼓励,继续围绕“晨读”一起学习和探讨,共同解决思想难题……那就太好了!
    2009
,祝学堂新的一年越走越好,“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山高水长,一路同行!”——这句话引导着每位义工在这条道路上一起努力!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