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6.19中央电台 《午间一小时》
主持:则华
嘉宾:一耽学堂总干事 逄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主任 杨团
则华:听众朋友,欢迎您继续关注正在直播的《午间一小时》节目。今天是《午间一小时》每周四的固定栏目“公益时间”,我们将再次为您介绍 “一耽学堂”。
冯雅:对,所以说再次,是因为我们《午间一小时》曾在2001年关注过它。那么两年过去了,这个民间公益组织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呢?又有多少孩子通过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喜爱、更了解了呢?一耽学堂现在的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我们今天就请到了“一耽学堂”的总干事逄飞,请他来和大家聊一聊。此时呢,逄飞就坐在我的对面,逄飞你好。
逄飞:你好。
冯雅:而且我们今天还接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的主任杨团,听听她对逄飞创办的“一耽学堂”的一些想法。那么首先呢,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一耽学堂”。
(音板1:2000年12月,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逄飞辞去了工作,开始义无返顾地着手创办一所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学堂,并给学堂起名为“一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逄飞孤身一人四处奔走,张贴海报寻找同道者。现在,学堂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研究生院等院校在内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组成的国学义工近40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而义工的路费及其他费用全部由自己负责。目前,每周授课的中小学对象超过3000 人,授课内容选自《诗经》、《楚辞》、《周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三字经》、《唐宋诗词》等等。)
冯雅:好,听众朋友,刚才我们介绍的是“一耽学堂”初步的情况。刚才我们介绍的“一耽学堂的”总干事逄飞就坐在我们直播间的现场,同时我们还接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的主任杨团。杨团你好。
杨团:你好。
冯雅:我们先来问问逄飞,从刚开始创办到现在,也有两年半快三年的时间了,你觉得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逄飞: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通过我们“一耽学堂”认识了一批有志于参与到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具体的、在教育层面的实践操作,表现出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理想,也感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大众层面、社会层面对这个文化建设的需要,对我们的工作也是鼓励和认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则华:我还记得2001年的时候,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想法,说这个“一耽学堂”不会太长久的。因为现在做事都要先看看市场,看看是否有利可图。而你们定位自己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那么大家就会问:你们有什么利呢?
逄飞:这也是我做的这两年半时间里不断有同学,关心我们学堂的人问你们为什么做这个事,初衷是什么。其实我们两堂两年多经历了很多磨练和坎坷,也经历了许多诱惑和考验,我们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一大批的热血青年,他们勇于奉献,做事第一,静默为主,他们以对社会的文化职责和使命感为出发点、立足点。当我和大家两年半一起走过来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会白手起家,没有任何支持,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开展这项事业?为什么在艰难困苦中我们还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为什么我们还希望它将来继续发挥作用?在我思考的过程中,我的心里也慢慢很清楚的浮现了四个字,“为国分忧”,这是我们一大批热心青年的一个初衷愿望,是我们的动力源泉。当我们每个人去做事,去交流的时候,我跟这些青年朋友,我深切地感受到我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朋友都涌动着一片赤子之心,爱国之情,这就是我们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耽学堂的想法。在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民族复兴大的时代要求下,在我们有了一定经济复兴,这个国家的经济壮大繁荣之后,我们需要青年人做事的时候,有这样一批青年,出于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之心来为国分忧,这是我的想法和感受。
则华:对于你的初衷,我想没有人会怀疑的。我现在就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有一股国学热,大家就会说逄飞刚毕业的时候是一个热心青年,是因为一时冲动就做了这个事吗?甚至更有人会问一耽学堂还会坚持多久。
逄飞: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在问。当青年人有了文化理想,要担当社会、国家、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时候他怎么落实下来,这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对于我们公益组织它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地方,第一就是我们这样非典型或者非常规的建立方式,它不同于其它的公益组织,就是说我们立了一个项目开始抓钱找钱,而是我们要做什么的时候马上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是一种做事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点始终支撑着我们在两年半时间里,是我们一个核心性的东西。另外一点,我们对于面向公众、社会层面的公益化的操作模式是如何考虑的呢?我们操作的领域其实主要在教育领域。我们参与了大中小学的各种活动,我们也参与到了其它校园之外的一些活动工作,所有的这些都是从文化建设需要的角度来看待思考和确定我们如何在教育方面把它落实操作下来。我们这个组织它有三个根本性的要素:文化加公益加青年。文化的理想落实到公益的形式,以青年为主的主要参与的人力资源方式上,落实到公益和青年的层面上,青年通过追求这种文化或者投身于文化的实际建设,他也采取一种公益的形式操作,对青年是一种锻炼。对于这种文化的目标和青年主要参与的公益的模式,我认为它增加了我们整个社会的一种鼓励,它是我们国家目前公益事业能够发挥更大社会效应的一种比较深层的形式。
则华:逄飞,我们今天还接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的主任杨团的电话,下面我们来听听杨主任是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
逄飞:好。
则华:杨主任,您对一耽学堂这件事情怎么看?
杨团:我了解了一耽学堂整个成立的情况,我自己觉得很受感动。而且能在今天这样的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有这么一大批热血青年在一耽学堂的组织下坚持不懈做了这样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的本身很值得发掘。就好比在抗日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年代,那时候的有志青年,那时候他们是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他们的理想是要追求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解放而战斗。今天这一代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是要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他们在用自己能承担的一切来进行这种理想的实践。所以这实际说明青年真的是社会的希望。有这样一代青年,这样努力去做事情,这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在这一点来说他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
则华:逄飞,听到了吗?杨老师对你们做的这件事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逄飞:杨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冯雅:我也很感动,因为我也是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的做事想法都不一样。我从知道逄飞他们开办一耽学堂心里就很感动,我很想问逄飞一个问题,因为你们一耽学堂是免费的,很多人是义务做工的,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是大受裨益的。您觉得除了学生还有哪些人受益呢?
逄飞:我觉得学生是从身份上定位的,更明确更清楚的讲是青年受益。因为当时我在定位我们学堂和实际操作中都一起这么认为,因为青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志愿者,我们做文化建设的公益形式的事情,青年尤其是主力军。在做事中青年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因为他通过做事可以检省自己的不足和学问的缺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并且通过他实际的成长去感染别人。因为文化的建设是双方面的,教育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一个青年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成长能与时代的成长、社会大众的成长同步挂钩、共同考虑、共同进行的时候,在这里是整个社会受益。但是它的一个重心和核心就是青年自身的受益。虽然我们这里面也有社会各界的参与,包括我们很多大学的老教授,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也都非常关注,也部分参与我们的工作,给我们很大的指导。把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的收获落实下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青年自身的变化。
杨团:关于受益我也想说点我的看法。实际一耽学堂是这个事情的规划者,提供的是他组织的这批青年义工,受益首先是学生,然后是家长,然后是整个学生家长延伸的社会,学校本身也是受益者。
逄飞:不只是学生和参加他们活动的义工受益,社会上更广泛的,比如家长-……
杨团:义工提供的这个服务,直接受益的是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包括我们整个教育系统都有受益的成分。同时义工在提供这样的服务中自己也受益。逄飞刚才也说得很清楚了,我很赞成他的说法,其实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在这个活动中都受益。
冯雅:我想起来一句话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节目《午间一小时》,我们正在为您介绍的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一耽学堂”。参与我们节目的嘉宾一位是一耽学堂的总干事逄飞,还有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的主任杨团。
则华: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醒您我们是一个互动型的节目,您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我们联系,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手机短信的发送方法是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送到9500123或者发送电子邮件cnrtalk@cnradio.com,相信您的参与会让我们的节目更精彩。
(音板2:一耽学堂的定位就是“文化+公益+青年”,以中华文化的建设与复兴为目的,以广大青年尤其是在校青年学生为参与和实施的主体。按照一耽学堂义工们的话说就是:“一耽学堂就是要感染我们周围更多的年轻人去奉献、去觉悟,用实际行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未来。”)
则华:逄飞,你觉得做这件事情难吗?
逄飞:分两方面吧。这也是我们创立两年半,因为这段儿非典所以学堂有些活动停了,也可以反省总结一下。感觉我们碰到的困难如果归纳总结可以分两个方面讲,一个是当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落实下来它需要一步步做,这中间有很多磨难坎坷,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要求,要求我们面对每件事情,每个规划,每个操作方式都要尽心尽力。这个方面我想我们这两年半我自己切实的感受是我们周围的核心成员经历住了这样严峻的考验。从外界的条件来讲这是我们两年半面临的比较大的困难。我想它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当我们这群年轻人铺好了可以迈上更高台阶的起始点之后,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国家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二是希望社会各界帮助和支持,因为毕竟文化是整个国家社会的事,大家的事大家做。这是当我们走出第一步之后面临的问题。我两年半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来扩展我们这两个方面,跟国家政府各个方面接触,还有民间社会人士,我感受最深的是特别需要他们的帮助。
则华:遇到这样的困难,你自己包括和你并肩战斗的义工们打算怎么应对?
逄飞:我们是有一点想法的。因为从我这两年半的操作经验来讲,对于我们国家目前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需要的。我曾经看过十六大的文件,里面有几句话对我影响非常深。它其中有一个说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重法治与德治,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都是十六大文件里对我影响很深的话。这时候我已经感受到我们国家对这种文化事业,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操作形式它会非常支持,我们也感受到社会上下同心来关心文化建设,我们自己又有点经验,所以我们特别想把它做成社会的文化工程。比如有国家政府的支持,比如我们北京人文奥运,我能不能想办法把它联系上,有这种社会国家的工程平台来接纳我们,使我们有更好的机会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我现在在寻找这样的渠道。
冯雅:逄飞,你刚才说你们也遇到了困难,那有没有人因为困难止步?
逄飞:有的。毕竟作为我们这代,我是70年代生人,我们中间也有很多是80年代的。我们这代人在文化学习和教育接受程度上是有方方面面局限的,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心态,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心态和解决办法,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恰恰也让我感觉到青年是整个社会的希望,也恰恰是最需要方方面面帮助的。
则华:听了逄飞的困难,我们都很理解。在社会上要做公益事业、文化的活动确实是不易的。不管怎样,我们刚才也提到了逄飞一耽学堂的成果。我们现在就来听听他们具体的成果。
(音板3:小学生的朗诵)
冯雅: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节目《午间一小时》,我们正在为您介绍的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一耽学堂”。参与我们节目的嘉宾一位是一耽学堂的总干事逄飞,还有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室的主任杨团。
杨主任,这样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且不说做了多少贡献,就说这群年轻人的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现在他们遇到困难了,那么就他们现在的这个组织的运作模式,您能不能给提些建议?
杨团:我想首先有两个问题要让逄飞说得更清楚一点。你刚才说希望让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你说第一个需要支持的就是要有一个做文化工程的平台,能够接纳你们的想法或者把你们现在的项目在这个平台上扩大,还有什么?你能把你现在的困难的问题,能够明确的提出来吗?
逄飞:这个从国家政府支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法律地位的认可支持,另外就是具体的国家工程的项目合作与支持。从社会各界的支持主要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各种各样文化信息的提供,信息类的帮助,还有就是实际的资金支持。
杨团:你们现在的资金是靠什么呢?
逄飞:我们学堂成立这么长时间我一直是通过我的做事感染了一批认识和不认识的年轻人,他们是自愿主动地捐款。
则华:杨主任,能不能就他具体的问题提点建议呢?
杨团:好的。他是一个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我说的组织不是指他法律登记注册的地位资格,而是他现在已经做了两年多,而且很系统,有一套自己的规划,有它服务的对象,就这项来讲它已经具备了组织的一些基本要素,所以我说它是民间的、非营利的公益组织。那么它的问题是,这种民间非营利公益组织和政府像十六大已经提出来的,我们国家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文化教育建设方面的任务怎么衔接,实际就是民间和政府怎么衔接。大家是一个目标,为了社会更美好,为了我们的孩子和青年更好的成长。如果这个事情是政府做的,政府会资金帮助。那么是民间做的,政府有没有可能也来支持和帮助他解决他这个过程中包括他的资金成本中的问题呢?实际是这样的问题,如果是政府做的就没有问题了。但就是政府和民间之间的桥梁现在没有搭起来。要想搭起这个桥梁,我想第一个就像逄飞说的,首先要让这个组织不但要有组织的形式,还要有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就是说需要登记注册成正式的社团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现在登记社团需要有一个社团的名称,比如什么协会,登记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我觉得就用一耽学堂这个名字就可以了。
则华:杨主任为逄飞提出了很具体的建议,就是登记注册,走上正规化的道路。我这里也有一个手机尾号是8416的听友发来短信说“‘发扬国学,正我民风,星火点燃,功德无量’。我是浙大的研究生,很想为你们一耽学堂做点什么”。
杨团:好啊,又有新的义工愿意来了。
则华:好的,在节目的最后,我想用一耽学堂的一位义工郝光明的话来结束我们的节目。他说:“人活着总要有一种信念,统一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我们这群人都发现自己心底里的信念植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在一耽学堂过程中我们真的体会到了巨大的快乐。”好的,感谢逄飞和杨团主任参与我们今天《午间一小时》话题的讨论。
逄飞:好的,谢谢两位主持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