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 (安阳)(2007-12-30 )
今天上午我和中明一起来到洹水读经,我们先读了一遍《中庸》,又一起诵了《大学》,然后开始讨论传统文化的价值,聊得很开心。
我建议中明和一耽学堂联络一下,一起加入他们提倡的青年读经公益活动中,这样就更有号召力了。
儿童读经已经开展很久了,现在应该大力提倡青年人读诵经典了,方式要有所变革,读诵的同时要结合讨论,如切如琢,如琢如磨,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经典转化成可操作的人生智慧,青年读经才能收到实效。
2008-01-13 13:12:00 弘毅 (安阳) 今天上午我们在洹水举办第二次青年晨读活动,参加人数有9位之多,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计,幸好康老师多带了几本《论语》,刚好人手一册。我把自己带的《家和万事兴》分发给大家,期盼人人都能从家庭和谐做起,进而把爱心传递出去。
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的情绪很高,我们一起诵读了《论语》前三章,然后展开讨论。关于“学而时习之,不异悦乎”应该如何解释,为什么“有朋至远方来,不异乐乎”,大家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是“快乐”,如果学了很多知识却感受不到快乐,那就说明学习中存在问题,要反省了。
常老师分析了“朋”和“友”的不同含义,志同为朋,道和为友,从志同到道和需要深入的相互认识,相知渐深方能真正志同道合。
相聚的时间总是觉得那么短暂,有事的朋友先走了,我们几个继续在公园边走边聊,相约以后每周日相聚一次,不再另行通知了。
2008-01-20 16:34:15 弘毅 (安阳) 振衣亭上读论语 怡心楼中话人生
踏着厚厚的积雪,迎着猎猎的寒风,我们四个年青人一大早来到洹水河畔的振衣亭,继续我们的共读《论语》活动。
天气虽然寒冷,但年轻的心却是火热的。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这点雪怎么能挡住我们学习圣贤教诲的决心呢?
有朋至远方来不异乐乎!读完了《论语》前三章,又陆陆续续来了四位朋友,大家又共同读了一会儿书,决定找个茶楼叙谈叙谈,首次国学沙龙就这样开始了。
怡心茶楼的老板也个热心人,无偿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着热气腾腾的香茶,一边畅谈各自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其乐融融。
魏老师指出,不能再沿用“国学”的名称了,因为中国文化是不能以“国”来自我设限的,她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明认为汉本位是用文明来划分的,也不是局限在某个民族,只重外表的形式而没有虔诚的信仰,那是舍本求末。我也现学现卖,向大家介绍了利天生老师对“仁”的重新阐释,所谓仁是指大人和小人的道,小人不是我们常说的卑鄙小人,而是指普通的民众,小人之道的核心精神是自立自强,做不到这一点,不是真小人,也不可能进而做君子乃至大人。大人是指那些社会精英们,他们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应该主动地去帮助普通民众,大人之道重点是奉献爱人,不肯助人爱人,不是真大人。黄老师也讲了自己在用经典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读圣贤书的价值,感到自己本身的获益非常大。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自己受益,才能逐步影响到周围的人群。要想知道茶的味道,必须自己去喝去品才有体会,光是赞叹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