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晨读负责人:王女士 晨读现场
2009年7月香山晨读活动视频纪实
2007香山晨读活动视频纪实
晨读点位置:香山平台 时 间:每周日9:00联 系 人:义工王女士 电 话:13911595041
经过香山的公交线路: 318路 331路 360快车 360路 634路 696路 698路 714路
2009年暑期健身晨读阶段总结
一、概况
今年的香山读书自3月始,至今约16次左右。每周日上午九点在香山平台开展,主要采取领读方式,游客自行参加。除读诵之外,会发放一些学堂的新闻报道和通讯。每次读书(包括简单讲解或交流)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
二、读诵内容
从“三百千”、《弟子规》和《大学》等内容简单、以往常读的文本开始,每周更换新的内容,基本不做讲解。后来开始读《论语》,每周读一篇,每篇读两次(两周),现读至《里仁第四》,底本以《正蒙宝典》系列之《论语》读本为主。
《论语》第一、第二篇主要是读诵,基本未做文义讲解。因《八佾第三》关于礼乐的内容与今人太隔膜,增开讲解的环节。具体做法是:领读之后,择其中几段话做一文字疏解或背景介绍。
每周读书之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参看钱穆的《论语新解》。
三、游客参与情况
每次参与人数十到三十人不等,游客参与人数的多寡与天气、现场氛围和读诵的文本有关。其中有三四个人相对稳定,大多数参与者是来爬山偶然碰到并被吸引而参加的,不过,对于香山平台有人带着读书这件事好像有不少人知道,因此每次我们不用太解释什么就可以开展起来。
四、组织者(或主持人)的情况
我做这件事基本上还是沿袭以往,没有显著的开拓和进展,上半年还因为准备一个考试,对此没能十分投入。
五、感受与总结
在社区公园带领群众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件简便易行而有益的事,但目前的影响有限。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这件事要稳步和深入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于公益晨读组织者的成长和不断进步,得有扎根于群众中的人。听说过玉渊潭郭老师那边的情况,他应该是组织者中比较投入的一位。从投入程度、时间分配以及客观条件上,我均不及。
香山公园的情况与社区公园的情况有些不同,这里的游客大部分远道而来,外地的且不说,就是本市的人也大都需要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有的人如果参与读书,需要克服时间、空间、天气甚至心理的障碍,做到连续稳定并不容易,流动性很大。
回顾这一两年的情况,我作为组织者感到做这件事还像以前总结过的那样“顺便做了一件事”,并没有太多进步。
香山公园简介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距城20公里,占地160公顷,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
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 这里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这里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堂”;这里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这里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这里有世纪伟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双清别墅;这里有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及孙中山衣冠冢。
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这里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妆素裹。特别是香山红叶最是闻名。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词时游人倍增,曾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