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义工为定位,主动、自觉的做工作;
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平等、快乐的做工作;
以学习修身为内容,朴素、踏实的做工作。
培养高尚的言行
培育大爱的胸怀
培护善念的种子

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
集体朗读,共同学习,
丰富市民社会的精神文明生活。
社区公园晨读义工基本工作介绍
一个新义工(准备做义工)需要的过程
①报名;阅读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义工培训学习资料;
②做好一个人走出去开拓一个公园的心理准备;
③自己体验一下诵读;学习相关材料的背景和注释;
④提前勘察,选好一个晨读点;
⑤第一次尝试;在现场宣传晨读;体验组织晨读的方法和尺度;
⑥总结现场经验,寻找更简单、更方便、更轻松的办法;
⑦提高现场“主持能力”;
⑧寻找朋友;
⑨进入稳定状态,固定晨读时间和地点,有帮手协助;
⑩连续四次开展,自信心增加,晨读过程丰富而流畅;
进入“种子选手”行列…… …… ……
持续四个月,效果良好,影响和带动城市中其他公园的晨读,成为真正的义工…… …… ……
社区公园晨读义工的主要任务
①宣传——真诚、感召和传递的过程;
②组织——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
③现场领读——按照集体的节奏一起学习和进步。
现场领读的注意事项
①字正腔圆,准确清楚;
②声音响亮,语气贯通,分而不断,连而不粘;
③用心诵读,读出字里行间的意蕴;
④速度必须放慢,慢才出韵味,慢才能回味;
⑤声音清澈安定,中、正、平、大;
⑥不一定都用普通话,可以用方言,照顾大多数人发音;
⑦平时加强对“义”的体认和学习。
诵读的内容和进度
根据学堂多年实践经验,结合社区公园晨读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早起健身和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我们根据以下三个标准来确定社区公园晨读内容的拣选和相关进度安排(请各个晨读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现场需要适当调整):
① 音声诵读的次第(从三言韵文开始);
② 文化学习的次第(从历史常识开始);
③ 生活伦理的次第(从日常修身开始)。
一、基础阶段
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
作用:正音声,调呼吸,培养语感。
进度:建议开始4次主要是诵读,然后再每次诵读后分段简单讲
解,以每篇文章全部讲解完为该篇文章的诵读结束。
备注:“三、百、千”是基础,相辅相成,要反复读。
基础稳定后可辅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
二、 巩固阶段
内容:《弟子规》、《大学》为主。
作用:树正气,立根本,修养身心。
进度:参照第一阶段的进度,诵读阶段长短可以适当调整。
备注:可辅以《朱子家训》、《名贤集》、《正气歌》等传统道德修
养精粹。
三、 提升阶段
内容:《中庸》、《论语》
作用:音声、体会、义理兼得。
进度:与以上两个阶段大致相同。
备注:可根据大家兴趣选取儒学经典章节、历代优秀诗文等等。
关于诵读材料
每次发放资料以“一页纸诵读资料”为主,A4纸张复印,准备50份为宜;也可以采用“挂板”;经常参与的可以成本提供学堂编印的《正蒙初编》和“晨读版”《四书》;可以根据组织者个人爱好从传统文化、诗歌、散文等编辑“一页纸诵读资料”,适合群众朗读、朗诵和相互探讨交流即可,题材、内容可以宽泛。
开展晨读活动注意事宜
1社区公园晨读以诵读健身为目的,以公益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服务;
2遵守公园相关规定,不与任何人争占地盘,不占用道路;
3不参加各种无端争论,创造和谐的公共文化生活氛围;
4注意每次晨读发展新义工,欢迎更多同仁加入文化公益事业;
5北方晨读4月初始,10月底结束,南方晨读或室内晨读可适当延长;
6每次朗读前可以做几节体操活动身体,以及数次深呼吸。

一、主动邀请 聚拢人气
在公园选一片临近行人过往的空地,把学堂“公益晨读”的小旗
帜和展板悬挂起来。主动向过往的行人介绍晨读和晨读的内容,同时把晨读资料发给有愿意参加晨读的人。

二、身体力行 带头领读
只要有三人以上即可以开始诵读,请大家站立,围成宽松的圆圈,
并把晨读资料分发给参加者,请他们随时邀请旁观者加入。朗朗诵读马上就会吸引更多的行人,只要递出我们手中的晨读资料,他们就会欣然加入我们的行列。
三、来去自由 氛围宽松
诵读时的连续性很重要,如果中途有人离去也不要中止诵读,以
开放的心态尊重每一位热心参与者,给他们随时加入和离去的自由。
对年龄稍长的人,我们可以主动请他们就近坐下诵读。
四、持之以恒 风雨无阻
诵读资料上写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组织者一定要保证每次必到,能提前些到达最好。如果调整时间或改变地点,一定要尽量提前通知到老朋友。
五、适当讲解 有感而发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做适当讲解,不要求参与者必须听讲解。有愿意发表感想的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但要善于把握和引导,不要偏离我们公益晨读的出发点。

六、偶遭拒绝 坦然面对
我们在开始热情邀请别人参加晨读活动时,有时会遇到被对方拒绝。对此我们事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所做的是一件好事、光明正大的事,但也允许人家的不认同或质疑。心态平和、微笑面对,表示理解和感谢。不仅不会受到伤害,而且还会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七、互相感谢 共同分享
每次诵读完毕向所有参与者致谢,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诵读后的自由交流会增加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尤其是诵读之后的共同分享阶段,由于不同的人生阅历带来丰富的注释和理解,人们不只是会加深认识,而且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人们内心的良知会激发起来,提振正气,培养我们生命的力量。
只要心诚 ,人人都会收获美丽!
(宋文华天通苑组织晨读图解)


组织晨读的“三字经”和“四字经”
义工郭玺铨撰写
方向定 须力行。无跬步 何千里。长或短 看实践。一人单 三人坚。
选新点 毋急成。闹与静 密与疏。细勘查 多比较。离门近 便于找。
先行者 树楷模。后来人 更要勤。今走弯 明日直。失败者 成功师。
他山石 作明鉴。学人长 补己短。常交流 教学长。参差状 须整齐。
正音读 勤苦出。高且缓 闻者远。有抑扬 和者广。宋跑跑 韵味好。
我一耽 经费少。毫分厘 当吝惜 。重点发 宜收回。 谢支持 请再来。
唱诗班 宜发展。读唱兼 形式鲜。易聚人 精气神。唱与读 相互辅。
宣传品 我窗口。书卷气 可改进。对大众 平铺叙。扬初衷 简而精。
培训事 宜当先。从一耽 至经典。学府读 公园诵。两条线 不混谈。
大学生 作先锋。布衣群 为基本。略与术 宜兼顾。一管见 供参考。
首要是力行,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以后。迈出第一步,以后遇到
各种情况,才会思改进。晨读体认简述如下:以义领航。义者,有正义、公益、义务、责任等含义,既为义工就要尽责,责无旁贷。
服务为先:热情邀请,主动宣传,
适时交流,听取意见,
代表学堂,不可怠慢。
教学相长:读者为师,他人为师,
书本为师,老者为师,
各点常转,取长补短。
团队协作:三四五人,两人中坚,
某处力单,互相支援,
保证勤务,遇事早报。
自学自乐: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听圣贤教诲,若日出雾散,
若居高临下,若俯览众山。
深圳莲花山晨读经验(一)
(罗海珍2008-11-2)
1. 选择公园晨读的地点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晨读地点是在公园正门进来二三百米的一片椰林区,空旷阴凉,周围是草地,这是游人去湖边的必经之路, 人流量非常大。选择这样的地点好处是:一、在树阴下读书凉爽;二、吸引游人,方便参与。
2. 每个周日心情都非常开心。保持期待、轻松愉悦的心情组织每一次晨读, 虽然不知道每次是谁或有多少人来参加,但始终以一种恭敬的心情欢迎每一位朋友。
3. 义工们轮流领读。人人都参与,都得到锻炼提升,听到周围人群的跟读声音,领读者会增加对自己的信心。
4. 邀请小朋友参与。有家长带小朋友来读书,适当的时候邀请小朋友参与领读一段,效果很好,小小童声很好听, 会吸引很多人,特别是能吸引其它带小朋友的家长们参与。现场一派人人向学的氛围。
5. 我们每周日在莲花山晨读,时间从上午8:30至11:30左右,持续三个小时,晨读内容有《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论语》、《道德经》等,用的都是单页纸印刷材料,游人读完可自行带走。我们只对围聚前来的游人发放晨读资料. 也会在一个空位上放置我们的晨读资料供游人自行取阅, 不必刻意邀请无兴趣或无时间停留的游人, 每读毕一项内容,中间休息15分钟左右,利用这个空隙和游人聊聊天, 谈谈感受, 字音纠正、解答游人问题等等。但会注意把握方向,不做无谓的争论或离题的交谈。
6. 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有时会来一些推销的朋友,没关系,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用刻意避开,但清楚他们的目的, 他们自然会走开。
7. 对有意向的游人朋友互留联系方式,回头可以发些电子资料等,保持联系。
深圳莲花山晨读经验(二)
(李细成2008年10月26日)
1、公园晨读是一项净化社会风气、唤醒本性、广结善缘的有效方式,
哪怕仅仅只是看似随意散漫的朗读,也要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
切忌好高骛远、强人从己,尊重他人、乐得自在是第一行为准则。
2、公园晨读不仅要在横向上考虑到以点(有心个人)带面(居民小
区),以小(孩)带大(人),一而十、十而百的长足后效,而且
要在纵向上注重“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形式创新,保障一部
分读书朋友的日有所获、日有所长,使长期参与,同时不断提高
义工团队建设、提高自身讲读素质。
3、资料发放、活动介绍的深浅要看人说话,有三类人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神气”之人要敬而远之,这类人宗教气息非常浓郁;第二,“高亢”之人要“警而远之”,这类人“事业心”太重,善于宏大
建构与产品包装;第三,“传情”之人要“静而远之”,过分热情
必然有求于人,只要采取学堂“静默为主、做事第一”原则即可。
4、有一类人我们务必时时坦诚以待,这就是初看起来传统文化底子
薄弱、身上无甚亮点但学习认真踏实的淳朴憨厚之人,这些朋友
正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对象,主动与其建立一种源水到渠成的修学
关系,加强相互了解,深入时代反思,共同进步。
5、公园晨读经典要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先后次第、轻重缓急。比如我
们一上午先读《三字经》、《弟子规》,再读解《论语》、《孟子》,
最后以齐读说理严密、气势恢宏的《大学》《中庸》收场,动人心
魄、感人至深。长此以往,坚持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优秀义
工们都能够独自讲解一经、普通参与者能够系统理解一经的可喜
成绩。
6、制度建设是每个义工义不容辞的“家务事”,建议义工朋友们都常
做随想录笔记与阶段性文字总结,小组定期汇编成册,以备来日
或者各界同仁参考反思,大家群策群力来推动学堂工作质的飞跃。
2008年春夏香山公园晨读工作计划
(王军丽2008年1月1日)
本计划以春夏两季(3月到8月)为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每周日到香山组织游客读书。形式上同以往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此阶段的晨读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也就是作为组织者的我要主动,要用心。
春夏晨读工作的定位:
有意识的把公园晨读工作开展地更好,更有生机(这一点要求每周活动开展前都要做好各项准备);
记录和积累公园晨读的开展情形和实际经验(具体操作见下文);
注意发现可以独立主持晨读工作的“种子选手”。
基于以上定位中第二点的计划:
坚持写晨读日志。
1记录日期、天气和具体时间。
2记录所读文本。
以往读的比较多的是《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这三篇,以后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这样的可以多读些。另外,也要随时注意搜集一些其他适合室外集体朗读的文本。
3记录参与读书的游客人数、交流反馈等情况
建立“香山读书参与人员通讯录”,对于连续参加两次以上的游客,要多加沟通和了解。
以往活动开展时间大约半小时左右,以后视情况当延长活动时间,就所读文本或学堂情况作必要解答,以使参与者充分参与和了解。
4记录其他的现场情况。
每次都尽量摄录或拍照,为日后在其他公园或社区宣传和推广准备影像资料。春夏读书活动开展告一段落之后,要精心制作宣传片。
活动总结:
1文字记录:即每次的晨读日志,整理成册;
2影像记录:若干次读书的照片和摄录,精心制作宣传片;
3香山晨读组织人员的会议总结。
春夏两季香山读书活动告一段落之后,要利用整理和制作好的“香山公园公益读书活动纪实”面向其他的公园和社区做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具体的计划在第一阶段工作完成之后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