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自总干事《培育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在文化的新起点、新源头的意义上为建设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现代化的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农村有城市的问题,城市有农村的问题;城市可以引动和辅助农村的发展,农村也可以消化和解决城市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其共通共同的层面,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作为统筹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高地的作用。
3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在社会的里面;中华民族的两个优良传统(文化的和革命的)美德一直在积极地发挥着底线作用。我们要提前或者同步考虑到新农村建设中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因素在起步阶段和提升阶段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4我们的农村文化教育活动将继续以“激活本土语言 平衡文化生态 唤起情感认同 培养生命自信”为总体目标,积极协助,与全社会共同行动,奠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础。
(二)摘自《一耽学堂农村文化教育活动总体方案》
目标
激活本土语言 平衡文化生态
唤起情感认同 培养生命自信
定位
有限度的参与 有弹性的释放
组织原则
积极协助 参与组织
(三)《一耽学堂》通讯第二期“总干事讲话”
农村,是中国的根本。
农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正在建
设着的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失去农村,就失去了中国。成功的政治革命始于农村,成功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成功的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始于农村。顺着这条路,农村的内涵从“土地”到“私有观念”,再上升到“本土化”的一种理念要求。未来中国一切文化上的努力,都是要以这种“本土”的出发为起点,并且最终还要回归到这里。“城市”是这个过程当中的必需且必要环节。它将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同时也保证我们的现代价值,培养我们面向世界的广博心胸。中国的现代化,也即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因为农村,所以我们从城市开始。因为农村,所以我们到农村去。
(四)《一耽学堂》通讯第八期杨树新撰稿
“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我们的祖先耕作、生活在脚下这块土地上,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生活智慧。我们必须不断地寻求和接入到这一伟大的传统中去。
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祖先对于土地的感情是那样深沉而充满敬意!《周易》中象征地的坤卦彖辞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礼记·郊特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
我们的文明是从脚下的土地开始的。这片土地之所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就是因为她浸透了血泪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祖先们曾经治水填海、射日移山,前辈们曾经犁地种田、矻矻劳作,这里到处洋溢着耕耘的身影,收获的喜悦,他们的生命和生活都在这里凝聚。
我们的生命是从脚下的土地开始的。我们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无法重新选择生命之源,我们可以另外选择工作,但无法重新选择童年或少年。儿时的游戏,打猪草的篮子,泥土的气息,破旧的水车,都在这里储藏。
我们的生活是从脚下的土地开始的。父亲母亲温暖的呵护,放牛牧羊吟唱的歌谣,街巷小吃声声的叫卖,乡间小路朗朗的读诵,既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内心永远的铭记,都在这里发生。
我们就是与土地这样的不可分离,有一位诗人说过“树的影子再长,也是与根连着。孩子走的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我们之所以要熟悉和认识土地,乃是因为她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部分,重新认识与追索为的是当下的现实。
这片土地对于我们的意义是如此厚重而深远,我们的存在意义也终究要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校验和证明。让我们回到乡村,回到家乡,站在土地上,尽情地去看、去听、去说、去做,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命。
2004年暑期“乡村文化调查和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义工们在这个方向的努力,活动内容包括农村文化调查,民间文化资源保存修复,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建立传统文化普及站等。共有分别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民大、农大、矿大、北中医等高校青年学子49人报名参加,实际参与活动34人,活动地点遍布河南、辽宁、安徽、四川、湖北、山东、贵州、云南、新疆、陕西、江苏、福建、广西、湖南、天津、江西、山西等省,共免费发放教材500余册,有200余中小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学习,实际调查了30余个乡村的历史文化状况,受到了家乡父老乡亲的广泛认同和赞许。本次活动是学堂乡村文化建设的初步尝试,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关心乡村文化的青年和朋友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一同走路,服务农村,建设文化,在做事中锻炼和成长,在奉献中体会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