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你好!
来信阅,《调查纲要》列举内容比较丰富,令人眼前一亮,充满信心。
目前我自己有两个粗略的感受与你沟通。
面对丰富的信息,一方面从伦理人情的具体事例入手,如有人物、有场景、有故事的描述,从心理过程和历史变迁展开。如一个服饰,一个仪式,它的心理作用、心理内涵是怎么样的,今天的人怎样做和理解的,老一辈人的曾经见闻和他们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这里面有没有变化,老一辈人怎样看今天青年人的这种继承,等等。礼本于心,生活的礼俗(器物、礼仪、风俗习惯)反映和传递的是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以此为核心则礼俗的记录就是生动和有意义的。一个近乎静态记录,另一个近乎人物访谈,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活的,有感召力并可以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避免许多研究调查资料上的僵死的现象罗列,多少多少种衣服,多少多少种环节,如同嚼蜡。有老百姓的心情感受在,这就是点“龙睛”。“龙睛”一点,满盘生辉。
另外,“龙睛”的选取,应选到“点子”上。以特别能够感动、教化今天社会世风和人心的那些事例为主。做一个小调查,能够教育一大片。我们一定把社会调查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历史资源和当今需求结合起来,把乡土风俗与道德人心结合起来。
你在中学做老师,一定已经观察到很多具体入微的东西了。现在青少年他们的心理世界,与老一辈比较而言,生活观念确有不同。
另外一个方面,是涉及中华民族大文化的问题。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许多不同民族和他们的文化长期共同融会交流和互相学习促进而形成的。今天我们讲中华文化文明的复兴,也包括这许多的民族和他们的文化,不单是指汉民族汉文化,甚且来讲,汉民族汉文化的激活和复兴还需要其他民族和民族文化提供新鲜养分,并且将来要一起进步,良性共生。
我在06年初在一个聚会上与彝族一位大姐认识,她是彝族四大家族(或者部落)中地位最尊的一支的头人(酋长)的女儿,她是一位诗人。高贵、淳朴、爽朗,发自内心的言语和古老的民歌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这引发了我的思考:由于相对的地理边缘和相对的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生活习俗、语言、人情交往的“血统”相对来讲更纯粹,保留有更多古代信息和先人文化基因,比如他们有活的还在“长”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这种语言形式很令人称奇),有许多率真、古朴的,甚至是充满血性刚烈的生活交往样式,也有那些富于生机和盎然情趣的、在今天社会中不觉其必要但确实使人产生出一种“生命美好的感觉”的风土习俗,而这些恰恰是“发达的城市”和“过度发展的民族”极其缺乏的珍稀资源,它的启示意义和价值范本作用不是世间的任何财富可以来衡量的。老实说,这样讲并没有一毫的夸大。
所以,我想,把这第二个方面作为一个考虑角度,对我们在云南开展乡土文教资源调查是会有帮助的。
赵波,为强化目标责任和落实我们共同的文化公益事业理念,请你草拟一个大概的工作进度和具体内容描述,在此基础上,学堂将寄送正式聘书,任命你为一耽学堂农村工作部第一小组组长(云南地区)。
另,是否需要伙伴或者组员,看工作需要,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一定要数量。而且,初期最好是一二个、二三个人在一个小点上找到感觉,先要培养做事风格和团队意识,不着急,先摸索一下试试看。做事有感觉了,心中有数,将来人也好,事也好,一盘棋慢慢下。
大理的调查我看可行,就地取材,近处最好!
先写这些,随时交流。祝好!
逄 飞
200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