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开放接力募捐活动总结

1.募捐活动背景

1.受捐需求: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海拔4000米,全年8个月冬季。地处青海省东部,距离省会西宁约有300公里,只有长途车到达,全县几十万人,面积   平方公里。由于电力主要靠水力发电,冬季长水结冰,所以无法提供电力。水源紧张,晚上靠酥油灯照明,卫生条件很差。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紧邻西藏自治区。将要建立生态移民区(曲麻莱县人因主要靠畜牧业为生,牛羊啃吃草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所以政府要求迁到新的居住区来保护改善现有土地的生态状况。)为搬迁来的农牧民提供居住场所。由于当地人的卫生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很有限。当地流行的乙肝和肺结核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现急需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受捐概况:曲麻莱县共有9所学校,县城有3所,其中2所为“完小”(1-6年级都有的小学),1所中学。

A.助学款700/人:包括寄宿费,书本费,路费,一年一套服装。

B.图书:适合小学生或中学生读的书。

C.冬衣:可以帮助当地人过冬的衣服或被褥。

D.文具等教学用具:学校,老师,学生可以用到的东西。

2.捐赠愿望和能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一些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会有很多衣物被褥或器具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广泛存在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状况。再加上北京高校众多人口流动较大,每年会有很多毕业生因离校搬家衣物携带不便而会产生捐赠的愿望,但很多又因为找不到受捐对象或捐赠手续复杂而放弃捐赠念头。

3.良好的组织平台

首先,一耽学堂是一个已走过了七年多历程的文化公益组织,积累了丰富的人力\社会资源。本次募捐得到了学堂总干事的支持,由学堂理论部中国特色公益事业研究小组负责协调参与执行此次募捐活动。“青海玉树江河源感恩慈善协会”是立足当地的一个法人慈善公益组织,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在学堂义工路敏的牵头下,两个公益组织共同搭建了一个由北京通往西北山区的爱心之桥。

.活动目的

物尽其用,急人所难,各得其所。

.募捐执行范围

北京地区高校中小学,承泽园及蔚秀园社区,学堂其他在京义工朋友。

.起止时间

五月中旬——六月底。

.活动开展概况及评价

开放式接力募捐活动是学堂首次出面组织的以“全开放、自组织、可持续、共襄一善”的理念为指导,以募捐秋冬衣物和中小学课本、文史哲书籍为主要内容,以个人对个人的募捐方式开展活动,尊重个体捐助者的想法和感受,重视个体心灵的回护,是此次募捐活动的主要特征。

按照原计划本次募捐时间由515号开始到615号结束。由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和高校假期离校时间的调整募捐活动截止日期推迟到625号,但实际情况为募捐一直延续到630号大规模的收集募捐物才算告一段落。募捐范围原计划515将募捐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方式传达到学堂义工和朋友那里,但实际发布时间为520号以后才将信息发布出去。信息发布面覆盖大部分北京高校、部分中小学、蔚秀园、承泽园两个社区和其他义工朋友,实际的有效捐赠主要来自高校和义工朋友,社区募捐活动成效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汶川地震在先社区内的有效捐助物都已捐给了四川,并且这两个社区每年都会开展不同的募捐活动,社区居民没有太多的剩余衣物可捐。

高校募捐工作是本次募捐的重点、亮点、同时也是有待开发点。能量很大!每年都会有很多捐赠物质。说是重点一是因为高校的捐赠热情和能力和足,二是因为学堂的高校义工资源丰富,方便有效开展工作;说是亮点因为本次的募捐80%左右的募捐物来自高校;说是有待开发点是因为实际参与捐赠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师大、人大、北中医、北林大、中华女院、地质大学等几个高校里面。其他高校有少量的个人捐赠,如农大、首师大等高校。北京的高校资源还有一大部分没有被调动起来,如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调动这些资源,产生的效果会更好。

在捐赠要求上,发布信息时已经有所说明,比如本次募捐不接受现金捐赠,希望捐赠人捐赠一些实用、干净的衣物,但实际募捐当中不是这样,我们接收到很多没有整理的时尚杂志、考研资料等,这些对受捐地是没有实际的用处的,这样学堂就要找义工从新整理归类,我们也接收到一些不干净的衣物,有些已经很破烂,我们也要挑拣出来,不能运到受捐地的。大部分的捐赠者是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和行动来捐助的,极少数把他们的捐赠当成处理他们“垃圾”一样,不考虑是否会对当地有用这一点。这些在以后的募捐活动中都要加以考虑。

 

本次募捐活动个人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 王雷生

此次开放接力募捐活动是我临近大学毕业前最后一次组织参与的公共事务活动。与以往组织的其他活动来说,这次组织工作做的没有完全尽到力。虽然到最后募捐的衣物不算少,但这也多亏了各个募捐点的负责人能尽心尽力,认真协调。

对此事细思详忖之后,因由有下:首先,在接到学堂打来有关这个募捐事情的电话时,就有点心力不足。在毕业前学校里有很多琐杂之事要应对处理,因又考虑到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自己或许可以做少量的事情。于是就答应可以参与这个活动。但自己具体做什么事还不清楚,也没有过多的问询此事。总的来说,对此事有种被动感在里面。

其次,对此次募捐活动的定位理解不到位。5月初接到这个活动信息,唐兄让我拟定一个活动计划书,自觉这不是个难事,就接下来此事按照以往做社团活动时的经验做了一个两页的计划书,根据时间顺序简单的将活动所需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列了一下。当时没有觉得这次募捐与其他的组织活动有什么不同,于是把拟好的计划书给唐兄发了过去。之后,唐兄、老师和我我们三人在学堂东屋开了这次募捐活动的讨论会,唐兄整体负责,老师负责社区,我负责高校会后,我从新写了一个计划书,对原来的有较大的改动,自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可当唐兄改后的稿子发来后我才发现,计划思路和我的有很大的不同。对此我并没有深究,自为把东西募捐过来就行了,再加上有唐兄和宋老师在募捐协调工作肯定不会有太大问题,自己听安排就行,但后来的情况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因社区公园晨读的事繁忙,社区募捐工作也有我来跑了,幸好生平陪我跑了两个社区,但社区募捐工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募捐工作的重点在高校。

第三,中间信息的衔接工作不到位。作为开放式的接力募捐,就如田径场的接力赛跑一样,中间的衔接工作很重要,之前计划是由学堂统一将募捐衣物收集整理然后交付给慈善会,但事实的操作与计划有很大的出入,特别是后期,从捐助者、学堂、青海慈善会三者找到一个共契点很不容易。就拿时间一点来说,慈善会、学堂和募捐点负责人都是由义工来接应,大家都是利用余暇来做这件事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能把大家的时间点汇集到一个点上很是不易。再加上我对青海那面的情况了解不够,募捐工作进展到中期,才知道青海慈善会那面也可以派车过来直接向高校取走东西。

最后一点是我个人问题,做事没有慎终如始!根据原订的计划整个募捐工作最晚到625日结束。在安排个人的事情上,就参照这个日期,因考虑到事后总结的事可能要耽误两三天,于是就答应同学最晚三十号在山东与其会合的事。但想不到第二批募捐物竟拖的如此之晚,时间有了冲突,我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先把回去之事给总干事说一下,然后自己再安排好走后的接洽工作。总体上的接洽工作还不错,这都辛苦了生平、刘莎、辛昕、刘刚、泽森、刘攀等他们几个人了。出了点问题就是没有叮嘱募捐点负责人把募捐信息统计表及时上交给学堂。导致后期总结工作延误和不能及时将募捐信息反馈给捐赠者,在此我做自我检讨。通过这次募捐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做一件事情要不仅要慎始,更要慎终如始,而慎终如始可能更易被我们所忽视。

 

本次募捐活动工作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 辛昕

因为这个活动过去有些日子了,现在做的这个总结只是记忆中的一个大概情况,粗简在所难免,请见谅。在六月上旬我收到了学堂的募捐倡议邮件,在看了整个募捐计划的全文以后,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自己也能在这件事情上做点工作,所以就在我们学校的论坛蛋蛋网的公布栏板块发布了这个募捐倡议,另外就是在我们学院的一个通讯工具上发布了这个信息。时间是一周左右,采用的方式是让大家留下宿舍号与联系方式,然后方便的时候我们去取。时值毕业生离校的前期,很多人都收拾出了大批的衣物和文具,往往一个宿舍一起就捐好几大袋的东西。大家也都是抱着一种物尽其用的态度,希望把这些东西交给需要的人群。虽然募捐的时间很短,但我们还是募捐了不少的东西,这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其间一个学姐还把这个信息再次转发给她的同学,想要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信息,她把捐赠的衣物都提前清洗干净、整齐的叠放在塑料袋里,很热心也很细心。

在募捐的过程中不仅我感受到了捐赠者们的热情和爱心,而且我还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朋友的友情。因为是期末,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事情要处理,但是在去收取捐赠者的东西时,朋友们都很积极,放下手头的事情,先帮我去把东西取回宿舍,帮忙记录。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太难了,但是身边有了朋友的协助,任何的难题都会变得轻松简单。

 

本次募捐活动工作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 严泽森

很高兴能参与这次青海募捐活动,亲身体验。通过这次活动,对奉献爱心有了新的体会。物资募捐的消息以在BBS上发帖子和在宿舍楼贴传单发布,但以前者为主。因为临近毕业,所以我特别在帖子上注明欢迎毕业生捐赠物资,这次活动捐赠物品的也以毕业生居多。同学们在捐东西时普遍有两种心情:一种是将东西处理后如释重负的感觉,另一种是对募捐者的感谢,这种感谢更多地是出于对这种公益活动的认同。我在负责募捐的过程中也挺有收获。从前听说爱心这个词很多了,可是当爱心以是实实在在的物品出现在眼前时,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了。在抱着同学捐赠的秋冬衣服时,仿佛真的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温暖。当同学们对我说辛苦了的时候,心里很感动。

 本次活动大约有十个同学捐赠了物品,活动影响和效果是局部和微小的,由于时间和宣传的原因,只有少数的同学了解到了活动信息,可以设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温暖社会人心。

 

本次募捐活动工作总结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莎

个人认为募捐活动宣传和募集的工作不困难,只要选准方向,人们还是愿意参与的。难在后续把事情做完满上。有几处有些体会,特记之。

15日,至学堂报名参加募捐工作,从负责人那里得到些大致的情况,并接下在自己周围宣传的工作。虽然心里不是很有数,但决定试着做下。

18日,宣传和找人组织募捐:

在宣传时,我对捐赠受众情况并不了解,学堂做这件事的起因、初衷和后面具体会怎样做也不是很清晰,有些人会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问很具体的问题,我只能拿资料上的介绍讲给他们,准备不足。并且时值地震募捐大浪之后,人们会很奇怪此时有这样一个募捐,大家已从募捐的激情中过去,心中有很多疑问和不放心,非常注重做这样事情的机构是否可以相信。当被问及时,我以自己对学堂的信任保证这些东西一定会到青海山区人们手中,学堂做事是会及时回馈给大家一个真实可靠的信息的。可当时并没想到,这个募捐工作后面会拖这么久,回馈信息这么难,我觉得自己说得轻率了,很后悔。东直门有我们学校两个年级十几个宿舍,当时有人的宿舍我基本都逐个去宣传的,态度诚恳、面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还有募捐截止时间要强调。逐个宣传后我找到一个做事很有责任心的朋友来负责东直门募捐的组织活动,不过不敢和她说得很重,只说她只要隔几天去查看下各宿舍收拾的进度,可以适当督促下,明确截止日期后由她掌握时间联系我,我再联系学堂找车接收,订好时间后,头一两天再通知大家把东西提前一天晚上送到某一个宿舍。东直门的事情进展很顺利。

下午回校本部。本来学堂给了一个联系人,是大三的学生,曾表示要捐东西,学堂联系后希望他来负责本部的募捐组织工作,但适逢期末考前夕,考试压力大,他不愿分心做组织工作。我找到他谈了谈,他还是这个意思。当时我有个误会,以为他已经把东西捐到学堂了,后来知道没有,不过运东西的时候忘了单通知他,这是我的失误。学堂又给了我两个师妹的联系方式,但她们也是因考试都婉言拒绝了。我又联系了上研的师兄师姐,并希望在毕业生中开展这项工作,最后终于也找到了合适的组织人选,日暮踏上回家路。

晚间有协和医科大的朋友收到上午群发的信息来电咨询,并愿意承担组织工作。

体会:被人质疑和拒绝是很正常的,不要受到影响。和找到的组织者交待组织工作时要把难度降低(如捐物不用先找地方放,等大家都准备差不多就联系车定好接的时间,再把时间通知大家提前点统一安置物品),要有条理,不然后面就要打很多电话沟通。

20日,参与整理书籍,并登记。

有很多捐赠者特意买了全新的书、本、文具,当然大多数人都捐的是用过但还很好的物品。当时就在想,(因为那时认为学堂这次的募捐工作是从始做至终全程的,就想远些),这些物品有不同的等级,怎样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作用,如先发旧物品,把新物品当作奖品奖给学习好人品好的学生;同时也想,这些新物品是否会被中途个人克扣,怎样避免等。整理时还有些书是很没有价值的,我想可能这还是宣传工作没做好,才会有不严肃的事情发生。

23日,整理打包衣服。

又看到一些衣物很不干净,这类问题如何解决?

24-29日,联系学堂的车,但没有合适的。

30日,下午慈善会的人派车接收捐赠物品,我不能陪同,只能电话联系几个负责人协调,好在很顺利,但募捐登记表不知去向,致使很多捐赠信息无法获得,捐赠人也不能得到学堂的反馈邮件。

30日后,募捐工作结束,而后续工作也基本停顿。我没有人督促,虽然心里想做,但终究没能行动。不过对许诺捐赠者会及时反馈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心安。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校的学生给予很多理解和支持。可能是宣传工作做得还可以,找的组织者也很负责任,也不怕麻烦,募捐上来的物品质量还比较高。我听说很多同学找出要捐的衣服后还特意洗干净,还有同学捐出被褥,但不方便洗还特意说抱歉没能洗,希望这些物品最后能统一消毒再送到山区人们手上。

◆事记:

6 15        报名募捐工作。

618       上午去东直门医院(宿舍) 打印、宣传、发、贴募捐告示,把组织工作托给人很好的室友;把学堂募捐邮件群发朋友们。

下午回校本部,找合适人选组织募捐。

晚间协和医科大的朋友来电表示也愿意参与。

619       傍晚把自己家和朋友家捐物送至学堂。

620       在学堂参与整理募捐书籍,登记。

623       在学堂参与衣物整理打包。

624       把东直门和校本部第一批募集到的物品送至学堂。

630       下午通过电话联系,慈善会的人把东直门、校本部、协和医科大第二批物品运至仓库。

72024   录入募捐登记表。

 

本次募捐活动工作总结

北京林业大学 汤少华

从知道这个活动,到学堂义工过来搬走,持续的时间并不短,但实际有效的工作时间是最后的两天。不过我想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你们和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这种感觉很好。

我还清楚记得当时和一淼、唐师兄、老师,还有雷生在学堂办公室前讨论这个活动的情形。“以人对人,以心对心。”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其实公益是一件很简单、愉快的事情,它是不应该有压力的。我们的朋友有多余的物品,通过你,转到学堂来,然后通过学堂,再转到专门的组织,在通过专门的组织,将东西转到有需要的人手上。这个过程就是这么简单。而每个有心人都是一颗种子,都在发亮。而学堂就是将这些发亮的种子团结起来,发出更亮的光芒。”

“爱心传递”是一个很美好而理想的信念。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从宣传来说,我个人是采用了三种方法,发邮件,QQ留言,还有面对面的宣传。由于当时已近期末,自己的功课挺忙的,而且觉得应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因此宣传的对象都是我的朋友。邮件的有效回复率是0QQ回复也不多,面对面宣传的挺有效果,不过说完之后他们也忘了。实际募捐的朋友,在QQ上答应我的有两个,后来她们发展了挺多人参与的,只有一个叫常欣的朋友,发动了宿舍周围的人来募捐,真的是做到了“爱心传递”,值得表扬;还有一个学妹和师兄,是通过短信来确定的。总的来说,爱心没“传”出去,我的下一站没有下一站了。

在收集的过程中,主要是我们提供了麻袋(一淼2,龙璇1,少华1)去收东西的,有的朋友东西太多了,她们自己也准备了麻袋(常欣)。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在最后那天我们进行集中处理(因为宿舍地方很小,并且囤积不但浪费地方而且还浪费搬运的力气),我们先将班级同学的东西汇集在我的宿舍,然后再搬到一层学妹的宿舍去。再到对面女生宿舍楼搬她们的东西,将所有汇集在女生宿舍楼下,再到男生宿舍楼那边拿一淼师兄的东西汇集到那里,与雷生他们汇合。然后他们几个就把东西给运回学堂了,之后的事情我们就没有继续跟进了。

我总结一下,得出如下想法:

1)其实在朋友圈子里发动募捐是很简单的事情,有就捐,没有就不捐,很简单。不过问题是在于发动人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需要及时提醒朋友进行整理和捐赠,以及承担整理收集的义务。这点我很惭愧,由于是最后两天我才整理募捐物资的,所以之前一些同学答应了要捐的,我看时间很紧张,她们也很忙(当时我们马上要考试了),还有一个不认识的老乡说他有很多东西可以捐,我都没去找他们了。实在很惭愧。2)由于募捐发生在毕业生即将离校的时间段中,毕业生的资源其实很丰富,但由于我们三个作业紧张,心力有限,没有好好把握机会,是在很惭愧。如果当时我们在每个毕业生的楼层贴一张募捐的广告,或者到她们的房间去敲门的话,相信会有很多物资送上门来。但当时的时间实在紧张,如果还有下次的话,真的要把握机会。3)其实这次活动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发动来自北林晨读会的同学的力量。当时我也想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心力不够,交流不够,勇气不够,我们没有去找他们。或者是害怕拒绝吧。只是给他们发了邮件,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我觉得,下学期除了晨读之余,要多和他们交流,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除了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之外,其实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去形容这种快乐,或者就是出自“做”带来的快乐吧,简简单单的。

每一颗发光的种子

——“爱心传递”募捐活动的个人感受

北京林业大学  汤少华

“长远心,绵绵用力。”很喜欢这句说话。这个过程好像是在检测自己的心力:原来自己还可以再多做那么多。

从知道到行动,便明白到这其实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于是内心忐忑,不安,甚至恐惧。得到热热的支持其实很少,于是自己就先怯了。虽然知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内心还是害怕碰到冷面孔。宣传效果其实不佳,实际行动很少。一时间不知道怎样面对唐师兄和王雷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最宽广和最狭窄的都是人的心,自己想多了,就会囚禁了自己。人和人之间贵在坦诚。和他们坦白了实际情况之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之后,心情舒畅,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又想多了。是一颗种子,就发一份光。不要勉强自己要照亮森林,照亮周围就够了。

于是接下来的工作就没有太多负担了,开始享受“在时间缝里挤时间”的乐趣。我记得第二天要考试了,而我们才刚交完作业,功课刚刚从下午开始复习。而晚上,则信心满满地跑去师姐那里收东西。(其实我的价值观和很多人不大一样,我知道我肯定不会考得太差,所以准备一遍就够了。而且成绩我向来不看太重,觉得分数之外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那些才是大学四年要珍惜的东西。)收完东西之后又激情满满地继续复习,记得当时很开心,是做了好事带来的满足感吧。

考完试之后继续后续工作的整理。记得当时宿舍的室友在谈论八卦家常,很无谓很无谓的内容。而我在叠衣服,是朋友要传出去的爱心。犹如电影中强烈的对比,时空交错,又觉得自己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为自己没有浪费生命感到一丝丝的光荣。

其实想来,自己所做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不过这些小事情聚集一起了,就会有深深的影响。后来有同学(那个很积极的常欣)问我,她还有很多同学想捐衣服,我笑笑说,还有下次呢。忽然又觉得,少华已经很荣幸成为了一个点,在默默地发光了。以前也在家里那边的义工团里做过事,不过总觉得做的事情很少,而且有很多流于形式。所以我更希望去做面对面的义工活动,如到老人院探访老人,到学校支教等。(事实上我也作出过尝试,不过机缘未到需要再等等。)

我觉得做义工的感觉很好,人和人之间真诚、简单的交流很好,很舒畅。这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发现自己已经是一颗发光的种子了。虽然光芒很弱,影响微不足道,但是,我的价值已经被承认了。这个发现让我心怀感激,感激提供这个机会的学堂,感激和我一起努力的两个好朋友,还有支持我们活动的其他好朋友们。

长远心,绵绵用力。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是怎样的坎坷曲折,不过一个内心丰富而又平静的人,他的人生一定会有很多故事、很有弹性。

山高水长,一路同行。我很珍惜和学堂朋友们之间这份难以名状的缘分,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前进吧。

 

本次募捐活动个人总结

北京林业大学  李一淼

我和少华,小璇在林大响应学堂捐物助学的号召,做了一些事情,从中学到很多,也有一些体会。

前期:和少华去学堂参加了捐助活动的前期准备会议。我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前期需要很多准备,而且准备越充分,实际活动才会越顺利。有点发现,这个学习也有相同的地方,我们现在是在学习理论,只有理论学的越扎实才能在实践中越得心应手。雷生让我做一个表格,因为不会做,做的很简单。让雷生很不满意,他叹了口气又重做一遍。我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做事做不到位,不仅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且很耽误事情。

学校的准备:大四的学长离开学校和我们最后紧张的考试时间有冲突,所以征集到的物品不太多。而在我们考试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相对空闲,我没有利用好时间。我突出感受到的问题是,没有很好的时间分配,不仅学习没有安排好,全放到后面突击,而且工作也有些耽误。总之,用了很多借口,没有很用心。

交货当天:我们刚考完一门课,歇了口气,三个人从紧张复习中抽身出来,当宿舍同学打开电脑上网休闲时,我们各处收集书籍物品,觉得那个下午过的特别开心,而且也很有意义,我们体会到的是付出的幸福、献出爱心的快乐。当学堂的兄弟姐妹骑着自行车冒着暴晒来拉东西时,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到这种无形的快乐。僵硬的脸整个下午都是笑着的。

细节:问给我们捐书的师兄要email地址,说是有小祝福,他很坚决地不给,因为他觉得做这件事也不想得到什么,而且从来不留名。不过,我还是坚决地要了,我觉得我们的本愿是好的,可是没有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心理。体会到要把一件事做得尽善尽美需要付出多大的心力。没有做这件事,我不会对现实中的问题有深切的体会,而且在学堂做事,会自然的把这些和修身,自我完善联系在一起,会自觉的用心体会,所以收获会很多。

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事,为别人奉献爱心时我们最能得到纯真的快乐,还觉得生活充满意义没有虚无之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很有感触,由于学堂要求写一篇总结,我才会安静下来,细心体会这个过程中的我的收获,才会总结我的所感所思所为。那么这个过程也就给我了一份力量,如果没有这篇总结,我的零星收获也随时间而丢掉,不能为我的成长留下点什么。我很感谢学堂,在学堂做一些事是很有意义的。

 

开放接力募捐活动工作体会

北京林业大学  龙璇

接到接力募捐活动任务是在端午节的学堂聚会那天,在那充满温馨与快乐的节日气氛里,大家尽情地享受着快乐,畅所欲言。正是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朴实中,让我们彼此感受到了异乡的温暖。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雷生就把这个有关募捐的活动向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当时就觉得这个活动办得正是时候。在这样充满爱的气氛下,在汶川地震后仍旧爱心涌动的时候,在人们越来越渴望奉献爱,温暖他人的时候,我们能尽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几天后收到了学堂发过来的募捐活动工作计划书,将活动的主要流程详尽地列了出来。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将这项爱心接力一传一地进行下去,主要的传递对象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

传递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将募捐的活动口头上通知给一些认识的朋友,还有就是将学堂关于募捐活动的内容通过邮件发给认识的朋友。其实这方面我觉得自也得做一下小小检讨,因为我那段时间忙于考试,所以本来可以多联系一些同学的,但是最终响应的人并没有预想的多。

大多数知道这个募捐活动的朋友都会夸奖一下现在社会上涌动的爱心接力之风气。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给我们上了一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经历了这场灾难,大家对生命、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增加了,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人的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也被激发了。对于像学堂这样的社会公益组织所主办的公益活动也是深得同学还有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所认同和支持的,大家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地进行,这样也就多给大家提供一个献爱心,办好事的平台。

我所接收的捐赠物大多都是文具书本。在地震时把该捐的衣物都捐了,所以最后集聚我们园林专业的一些文具用品,将许多铅笔、毛笔、画笔、颜料盒、彩铅,还有一些文学书籍、英语读物、励志小说、杂志等都集在一起。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太好,宣传不太到位。本来一北京的室友是有好多衣服要捐的,可是时间一拖到后来,学堂这边来取东西时也来不及回家取了。学校的跳蚤市场时,最后好多大四毕业的学姐学长们都把衣服文具都大批转给回收废品的了。现在仔细想想,也真是错事了好多机会。如果下次还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好好计划好,争取把事情办得更好。

少华和一淼做得比我好,这是我需要向她们学习的。比较欣慰的是最后集在一起的捐赠物还是比较多的,学堂的师哥师姐们也小夸奖了一下。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到时候能做到自己要求的结果,毕竟是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这次募捐活动是我6月进学堂后第一次参加的活动,除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是很满意外,更多的是快乐与感激。快乐是因为能做好事而快乐,能和学堂这么多善良、有爱心的师哥师姐在一起为社会做点贡献而快乐,感激是因为学堂给了我家般温暖的感觉,置身于素雅清心的学堂环境之中,聆听的是古人圣贤的谆谆教诲,结交的是亲和友爱的有志青年。在这里,似乎找到了心灵回归的净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友人,所以要感激学堂给了我一个自己心灵的位子。同时也要感激支持活动的朋友们,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大家的爱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爱的暖流,流到彼此的心田,快乐每一个接力爱的人。相信我们的爱能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们,让爱温暖人间!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