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的奥运感言

北京师范大学 章文娟   沙滩排球项目裁判服务

 

奥运会成功的落下了帷幕,依旧沉浸在兴奋激动情绪中的我,此刻回忆起自己的志愿者生活,心中有着无限的不舍和留念。作为沙滩排球场中服务的一粒沙子,这个暑假中所经历的酸甜苦乐此刻都是心头最甜的蜜,让回忆起这段志愿者生活的我,时刻幸福微笑着。因为奥运会,我有了难得的人生体验。

1)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我是裁判事务服务的志愿者,每天与42个国内国际裁判以及相关官员打交道,因此有幸体验了各种不同文化对我的冲击。

冲击一——爱好胜于工作

与国内裁判大多现从事相关体育工作不同的是,国外裁判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体育没有直接关系。在我们的裁判中,有软件公司的执行总裁,有消防员,有生物工程师,有咨询员,甚至还有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连国际排联沙滩排球的总裁判长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与建筑相关,而非体育。他们告诉我,做裁判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这个爱好可以让他们飞到全球各地,结交朋友,享受赛事。在他们看来,工作是工作,这是养活自己的工具,而爱好不得不有,这个让他们的生活丰富精彩,为爱好牺牲工作是值得的。

冲击二——“小”胜于“大”

追求“大”的我们国家,往往着眼于气势磅礴的“大”。但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国外裁判都十分的看重“小”。比如这次比赛的总裁判长,他在繁忙的裁判调度工作中,甚至教我如何在桌上贴上醒目而得体的签到标志;教我在给管理委员会的文件盒上贴上标签索引以使使用者快速了解文件盒内的文件内容和数量,并为标签选择最合适的字号和字体;在沙地亲自示范指导平沙志愿者如何快速有效的平沙;开会时提醒裁判们注意眼神交流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小”的事,在他眼里,胜于“大”,就像国外一本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那样,细节决定成败,正是注重细节,才使这样大的比赛顺利进行。

冲击三——参与胜于获奖

奥运会期间,看着每天翻新的金牌榜,国人每天激动不已,运动员抱着一定要赢的心态拼搏努力着。在和裁判们的聊天中,我发现他们,尤其是欧美的部分裁判,并没有因为自己国家没有获得多少金牌而消沉,他们反复强调的就是享受比赛,正如他们享受执哨一样,相对于紧张和激进,很多人都比较平和的对待着赢和输。

2)志愿者精神的弘扬和公民社会的成长

这次奥运会,除了我们这些专业志愿者,还有很多其他志愿者,连学校里的老大爷老大妈都穿上志愿者衣服服务着奥运,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民族的人们聚在一起,走在路上,看着彼此,觉得如亲人般亲切。大家自觉排队,主动帮助他人,做志愿者使我们把心放在了别人身上,站到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让被服务的人和我们都非常快乐和自在。我能看到因为奥运会,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成长,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我们中国”这个集体,并主动挑起祖国办奥运时作为个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连我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都与以往不同,我完全站到了别人的角度,唯一想的是怎么帮助才能让他们最方便最满意,这真让我欣喜。

经过鸟巢时,我还会想起那熊熊燃烧的圣火以及那晚响彻北京城的美丽焰火,作为志愿者,我很庆幸自己能和这些烟火一起轰轰烈烈的绽放,但希望,与消逝的美丽烟火不同,我们的志愿精神能够伴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一直绽放光彩。
…………………………………………………………………

你为运动员加油,我为裁判员喝彩!

 

NTO(国家技术官员)服务志愿者  章文娟

2008-08-13

无论在什么比赛,大家的目光永远锁定在运动员身上,看他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赢得光辉和荣耀。在没有做裁判服务以前,我也是如此。

但是经过去年好运北京测试赛以及今年的奥运会,我的目光聚焦点已经有所改变。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电视前,我的目光永远追随着场上这些同样承受着压力,承担着责任的裁判们。

我是裁判服务的志愿者,因此每天有机会和这群可爱的裁判们朝夕相处。当在电视上看见他们身影的时候,我比看见明星还激动,因为他们就是我眼中的明星。同时,我也比别的志愿者更加知道这些场上严肃认真的表情背后是一个个随和友善的面孔。

这次的沙滩排球场馆共有16名国际裁判,26名司线员和记分员,其中司线员和记分员全部都来自中国。这些裁判们互相都非常熟知,有的甚至有十几年的交情,因此互相之间十分默契。

每天在赛前2小时,裁判们报到签字,抽签。在晨会之后,我们志愿者和医生一起协助他们做酒精测试。然后裁判们就要去检查场地,看看球、球网、司线、球杆、记分板等等这些相关设施的完善情况。赛前20分钟,第一裁判就要检查记分表,集合候补裁判以及所有的司线员和记分员,大叫一声:“Is everyone here?” , “ok, let’s go”.他们就一起浩浩荡荡出发去主场地准备入场。

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一个赛时结束后,就看他们带着涨红的脸、满身的汗回来,进了屋就找水,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下。虽然在屋里坐一个小时不觉得,在场上晒一个小时可不同,所以他们就像从冬季走到夏季,又从夏季走回冬季。我就在舒服的春季守望着他们穿梭在季节之间,既觉得他们可怜,又觉得他们可爱,更觉得他们可敬。

歇息一会,马上开每场比赛结束后的总结会,加上每天早上的晨会和下午3点半的中间会,他们一天最起码要开3个会,不断地总结提高。提到会,就不得不提到会议的主持、这次沙滩排球的国际排联的总裁判长Jose Casanova,大家背地里叫他老卡。老卡做事的一丝不苟和严谨负责是让所有人都折服的,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不但是所有裁判的指导员,更是良师益友,他甚至还教我如何在桌上粘签名文件、教赛场教平沙员如何有效快速的平沙。可是你一定猜不到他是做什么的?他竟然是一名建筑行业的精英哦。

其实除了国内的裁判是专职搞体育的,国外的裁判大多自身的职业和体育没有关系,有工程师,有咨询员,甚至还有消防员。他们把做裁判作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每年飞到全球各地,结交朋友,欣赏赛事。裁判们还多才多艺,有会一手绣花手艺的女裁判,也有25岁就当上国际裁判,并掌握6国语言的男裁判。

和裁判们在一起,我这个沙滩排球盲就多少就对比赛的规则了解得多了一些,有时我也向他们询问,这样打旗什么意思,那样打手势又是什么意思,在电视前看比赛时,会不自觉的学他们打旗子,既高兴又自豪。

小组赛就快要结束,马上要进入16强比赛了。当大家为运动员们加油时,我要继续为裁判员们喝彩!
…………………………………………………………………

我们的裁判服务大家庭

NTO(国家技术官员)服务志愿者  章文娟

2008-08-16

沙排已经进入168的比赛了。赛事由一天12场减至8场,我们裁判服务的工作量也因此一下子降下来了。于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忙忙碌碌的打表格,复印东西,统计数据,工作很快做完,办公区域一下子安静下来。

这样的安静突然让我有种恐惧感,觉得忙碌生活的结束也意味着离别的临近。当大家高兴的围着电视看赛事的时候,我竟看着他们熟悉的背影暗自神伤起来。

感谢奥运会,让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聚到一起,成为亲近的一家人,一起为赛事忙碌,为奥运添彩。我们裁判服务大家庭有42名来自国内外的裁判员,还有我们6位工作人员——2位主老师,2名大陆志愿者,2名澳门志愿者。除澳门志愿者外,我们四人从去年“好运北京”测试赛就在一起了。

管翟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又好学的人,国内裁判叫他“翟导”,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来的几位国内裁判就是他带出来的,所以,这个“导”有教练和教导员的意思。国外裁判叫他“Zhai”。忙得时候,“Zhai”导他眉头紧皱,四处奔走。从赛前的裁判接站住宿,到赛时的裁判任务安排以及交通饮食,都要他操心,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连续工作,比较辛苦。他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很好学,休息的时候还带着耳塞听英语或是听于丹的《论语心得》。偶尔,“老卡”还会考考“Zhai”导是否领会了他的意思,但明显的,他的英语已经比去年有了大进步。

休息好了,“Zhai”导会叫一声“智浩,好,我们开始工作”。这个“智浩”老师是他多年的老朋友,我们裁判服务的另一个主管——刘老师,这些日子,他们一起相伴着为赛事裁判事务吃苦受累。刘老师亲切和蔼,表情时而认真,时而调皮。经典的表情是瞪着眼睛,嘴微圆的说:“哦,是么。”我和小包经常乐得哈哈大笑。

小包是我们大家庭最小的姑娘,我们从去年“好运北京”测试赛开始就一起担任裁判服务志愿者。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纯真、肯吃苦耐劳的好姑娘,面对每个比她大的志愿者女孩,她都甜甜的叫“姐姐”。我们是绝佳拍档,一起笑,一起紧张,一起唱唱跳跳。当接到任务说半个小时内就要出裁判安排表或记录表时,我们一个报信息,一个屏气输入信息,很快顺利完成任务。放松下来,我们会一起手舞足蹈的为中国队加油,为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熟悉的裁判而兴奋大叫。我习惯叫她“妹子”,她则亲切的叫我姐姐。我们姐妹每天配合默契,在我们的裁判休息室为奥运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小包还有2位姐姐,那就是来自澳门的志愿者——晓玲和Bonnie。她们随和善良,一口粤语普通话好听极了。我们很快熟悉,Bonnie一来就教我葡萄牙语,让我在老卡面前现学现卖了一把。晓玲是个做事认真又亲切的女孩,在信息输入和统计上没少累着。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一点陌生和距离感,开心极了。

除了“妹子”,她们和两位主老师都亲切的叫我“小章”。这个“小章”十分喜欢她所在的裁判服务大家庭,并享受着为奥运工作的每一天,有点多愁善感的她此刻正温习着大家庭中每个人的笑脸并恐惧着离别时刻的到来。

…………………………………………………………………

奥运志愿服务感言

北师大  刘轶群

我的岗位是国际排联官员服务——一个名称有些诱惑其实相当朴素的一个岗位。从工作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共要服务12个排联官员(12=2个技术代表+10cc成员)。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本厚厚的技术手册,详细规范着涉及沙排比赛的所有必要且重要的信息。每次我趁他们都不在时会偷偷地浏览下。(毕竟原则上他们的文件和私人物品不能随便动)从每个官员的职权分配和具体工作事宜,到官员同场馆各个工作群体接洽时的主要注意事项;从比赛的组织运行到运动员的参加比赛的详细事宜;从比赛的媒体转播到场地的形象景观;从比赛的赞助商的详细事宜到更广泛的比赛市场营销;从比赛的详细规则到比赛的信息系统。可以说,比赛里可能出现任何事件所需要的信息都包含其中或至少提供了信息途径。相比较而言,我详细看了中方场馆出版的类似技术手册的文件。单就主管人员职权划分一项,写的很含糊,行政词语有点多,而且可操作性不强。由于这些必要工作做得不细,在去年测试赛期间场馆各个部门和环节在协同工作和必要呈接上就出现了很多人为错误。比如,赛场上突发事件不知道由谁负责。最后都是场馆竞赛副主任曹老师进行协调解决,这就白白增加了他——作为场馆竞赛负责人的工作负担。再比如场馆有些事需要几个部门合作,常常会出现一个部门低质量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后续部门的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文化的一些差异。西方人做事更加严谨:他们有很强的规则意识,以运营体育赛事为例,他们会预先制定比赛的工作文件,即规则,然后再实施执行。他们事前想的很周全,文件制定的非常细致;进行赛事时则严格按照规则执行。而中国人更喜欢所谓的随机应变:规则意识很差,制定的规则性质的文件似乎只是行政上的面子工程,即使想的周到也不太愿意将这些转化为具体的执行文件(似乎中国人天生讨厌约束)。而且执行时不太愿意按规则出牌,遇到一些事件更愿意采取一些所谓的折衷方案(中国文化,尤其是官场文化中,潜规则太多)。这样做的一个不良后果是:事情的执行效果完全依赖于执行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而如果按照西方文化的那一套,我想从大街上随便拽几个人,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那几个人都可以基本完成赛事运行的事务。这里并不是要批评谁,确实人家有不错的东西,我们拿来用,不亦乐乎?

…………………………………………………………………

奥运志愿服务个人体会

中央民族大学  王洁   国家体育场观众服务志愿者

时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承载的不仅仅是百年奥运的梦想,我们所需要承载的更是实践,更是去做。我付出了,我奉献了,我也快乐着,然而,这里我更想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也算是这个时代大事件见证者之一的感受吧!

北京申奥成功,那时对于我这个沈阳的高中小女生来讲,可望而不可即,远在天边。然而于我,不甘只为自己而活,而是想要为国家、为社会留下我的一滴汗水,让我成为见证了中国伟大复兴的一粒小微尘。或者单纯地讲,当时我的目标就是要考到北京的一所大学,这样才有机会亲临奥运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也许今日我为什么能够成为奥运会志愿者,也算是有备而来吧!没有任何事情没有前因后果,所要的就是要明白事情的发展,有备而来。

参选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很曲折也很复杂,而我们都在坚持,没有放弃,为了一个崇高的信念。不敢说我们自己本身有多么的崇高,可是我们为了这个信念我们愿意放弃假期的休息时间,我们愿意放弃游山玩水,我们愿意放弃兼职赚钱的机会,我们勇敢地选择了没有任何劳动报酬的志愿者服务岗位,起码,我们这一代有勇气,敢于承担,敢于承担国家的使命,我为我们感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如今,我们亿万的中国人民就是世界上真正的勇士。

选拔的过程我就不多说,主要是通过培训,考试及面试等等。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后,我们首先所要面对的仍然是大量的培训,包括场馆设施培训、场馆运行知识培训、礼仪培训、观众服务知识培训等,大体分为通识培训和专业口培训,另外还包括书面培训和实地培训。接下来就是两次测试赛,最后我们迎来了盛大的奥运会。

奥运会开幕式给与我们无比的震撼,也让无数的中国人为之感动,激动,落泪。其实,我在真正的开幕式之前已经经历了三次彩排,彩排也很宏丽,但是感觉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真正的冲击和震感。开幕式文艺节目宏大,展现了中国泱泱大国的强盛和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痕迹,“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从此种意义上,我不得不说到中国人的国民性和民族性格。中国人是勤劳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在短短的两年内启动并完成,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西方的所谓的民主导致他们凡事都会强调自身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理解就是对国家大体重视度的淡化,也就是所谓的自私,从而衍生出了懒惰。而对于中国人,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自己在这个国家中所承担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古大夫仕子均以国家繁荣为己任,这也是中国人勤劳的渊源所在。而且时值百年奥运,奥运承载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我们便更要为我们的百年梦想努力地打造最完美的设施。中国人是智慧的:据世界科学数据表明,中国人是世界上除了犹太人之外最聪明的人种,中国人是谦虚的,并不以这个事实来自居或者藐视他族,而是含蓄地证明着。中国的文化哲学源远流长,儒释道的“道精妙高深,文化艺术瑰丽绚烂,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我们的智慧并不是用于如何欺压别人,而是含蓄地将“和”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多重领域。

开幕式那时,当一个红衣的小女孩深情地唱着《歌唱祖国》的时候,我的心中有一种无以名状的东西在剧烈的跳动着,这时我知道自己是如何地热爱自己的国家,我要歌唱祖国,我要赞美祖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眼睛湿润了,而我的心更加坚定、更加炙热。当五星红旗升起,当国歌唱响,全国的声音都在高唱着我们的祖国。很多志愿者后来也对我讲,这是他有生以来唱国歌唱得最响亮、最卖力的一次。是的,因为我们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为我们的国家而自豪。当胡锦涛主席宣布奥运会开幕,我们中国注定了将完美地举办承载了全世界的奥运会。

这是激动的,这是振奋人心的,这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在奥运会赛时,作为国家体育场观众服务业务口的志愿者,其实我们不能够花太多的时间在自身感受奥运上,我们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务,让来到鸟巢的观众更好地观看比赛和参观场馆,即使我们也是仍然的十分激动。

做志愿者要有志愿精神,很多人问我们拿多少报酬,有什么福利,我们摇摇头,我们没有,确实,我们的目的也并不是报酬,我们是自愿去志愿的。那么,我们志愿者究竟是为了什么,相信在我之前的表述中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我的观点。

做志愿者工作要细致,要能够想别人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对自己服务对象的服务做到最好。记得一次带一位VIP贵宾到贵宾区去,他是一位外国中年人,刚好他找到我的地方距离贵宾区有些远,在带他去的路上我就要用英文向他解释路的距离与周边的看点,首先不能让外宾对场馆和对我陌生,让他熟知场馆和距离,心中有底才能放心,我则要表达出充分的热情,真正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其次,在有些距离的路上,要与他畅谈,让他体会到北京奥运和中国人的热情,也为他的赴贵宾区路增添乐趣。第三,要充分了解并满足他的需求,在这之间,我就为他和一位中国朋友做了一次翻译。最后,他对我的服务表示了肯定与赞赏,我相信我的细致是没有错的。在我们一耽学堂的志愿精神座谈会上,逄飞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孔子给盲人领路的故事,这里就是“道”。我相信万事皆有道,要行之有道也。

奥运现已结束,回顾,确实,我此番的经历让我明白志愿精神的真谛,志愿精神无比高尚,我相信中国的志愿精神传承会无限发展,我对此持积极态度,我也更要号召更多的中国人投身到志愿的行列中,真正地实践志愿精神。

(人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大层次,最底层为生存需求,最高层为精神的承认,西方国家发达,人的基本需求基本上予以解决和满足,那么人们变寻求更高的精神层次的认可。所以,中国在发展中,中国不仅拥有从古而至的“志愿”,更会逐渐丰富西方定义上的“志愿”,我个人对此持积极的态度。)

…………………………………………………………………

奥运志愿服务个人体会

北京林业大学  杨斯杰  赛会签到志愿者

    收到学堂的倡议信,以下是我本人的志愿经历描述,并谈谈个人感受。
   
我叫杨斯杰,是一名北京林业大学的在读本科生,200882日至824日期间,我作为一名赛会志愿者参加奥运会志愿工作。
 
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服务期间,我主要负责记录和管理志愿人员每天的工作签到签退记录,并且给每位签到志愿者发放当天的餐券、水券及志愿者刊物。这是一项需要很大耐心和热情的工作——每天分别有两批人员签到和签退,每一批面对的是上千名的志愿者,登记的是上千名志愿者的注册ID,核对的是上千名志愿者的到班、离岗和请假情况,并且在确认已经刷卡签到无误的前提下,给每名志愿者发放当日的餐饮券。
   
我和志愿者签到工作组的同伴们,早上0500上岗,夜晚1130离岗,工作,就这样每天进行着。虽然我们不是最早到岗的,也不是最晚下班的,但坚持几天下来,确实感到疲惫。
   
但我们具体干什么,做了什么,都不是关键。
   
同其他成千上万辛勤工作、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毫无区别,我和我的同伴们自始至终在坚持,在体会。我们从志愿工作的投入中感受真实,因志愿生活的真实而经受感化,始终在志愿精神的感化下实现自我——身为志愿者,我们走到了一起,不论初衷的因人而异,但终是由最初充满了激动与热情转变为平和、从容,内心有种轻盈而饱满的愉悦感。实事求是的说,我们践行了志愿精神,也许我们自己还不能准确概括志愿精神的含义,不过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我想,这是每一名志愿者的共同体验。
   
是的,我们切身感触到的那种志愿精神,它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志愿精神需要传承,就像奥运祥云火炬承载圣火那样,将它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点燃!

在此,我代表我本人,将积极响应一耽学堂的倡议,努力践行志愿精神,同其他志愿者们一道,把这种民族气质和时代公共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希望使更多的人共同见证和参与!   

…………………………………………………………………

奥运志愿服务感言

中国政法  顾丽娜

不曾想过,假期的绝大多数时间会在奥林匹克公园里度过,生命之中往往充满了意料之外的惊奇,往昔亦因此而回味无穷。

清晨,天空微微亮,还在睡梦中的我们被闹铃早早的吵醒,简单收拾,我们坐上了去奥林匹克公园的班车,那条已经熟悉的道路,留下了我们的印记,每天我们都要从这儿走过。经过一系列的安检,我们又排成整齐的两队走到我们的大本营------北运行中心。签到、领水,稍稍休息会儿,我们开始工作了。

我们的工作领域在景观大道,每天都人来人往的,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在这里真的开了眼界,人流量最多可达到2627万人,为观众指路,看似很简单,但当十几个人同时问你时,那种感觉真的不好形容。除了两三天阴天外,其它时候都在暴晒,还好我们会自我安慰:黑是健康的颜色。给自己一个微笑,继续工作。

奥运的日子里,虽然工作挺辛苦,每天回校后,大家都是倒头就睡,腿脚都很酸疼,但这也是值得的,因为志愿着北京奥运,这将是我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还记得有人说过“痛并快乐着”,每天可以和一群好朋友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经历,一起干着有意义的事,生活简单却不单调,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在得失之间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

…………………………………………………………………

关于奥运志愿工作的思考

人民大学 李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规模空前的志愿者投入也暂告一段落。在此次赛事组织工作中,奥运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虽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许多人相信这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它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立法层面的进程。固然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确展示了志愿者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以此判定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前景,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观察。

此次奥运会无论如何都不会被看作一场纯粹的体育盛会,尽管我们对西方国家把奥运会与政治问题挂钩表示极大的不满,但同时我们自身也并不把它单单看作奥运会。它更多的是被我们当作一个展示30年改革开放的平台,一个中华民族强盛的标志。在这里面参杂了太多的情绪上的东西,因此很难用一个正常的平和的心态去评判这次运动会。我们如果用存在于北京奥运会中的志愿精神来揣摩中国未来的志愿者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很牵强的。

志愿精神的来源应当是人们内心的良知,一种对社会自然而然的责任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追求社区或全民的福祉而无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更倾向于把我们奥运志愿者看作是自愿的无偿的工作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这次奥运会是备受世界瞩目的盛会,是我们民族的盛会,在这样的光环下面每个能够参与其中的人都会为此而兴奋不已。我站岗的时候碰到过一些人,他们为自己没能赶上时候做志愿者而懊恼,甚至有人出高价买志愿者的衣服也要感受一下当“奥运志愿者”的感觉。相反,有许多非营利组织,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可能远比一场奥运会的作用大,他们招募志愿者为什么就不能振臂一呼而千万人应和?为了奥运会有人可以早上四五点钟起床晚上一两点下班,但是却不能在早上六点多起来读读书;我们可以连续一两个月无偿为奥运工作,却不能抽出一两天时间搞环保,孰重孰轻暂且不提,这些关系到我们长远利益的活动为什么公众参与度与奥运会的情况有天壤之别,最终还是反映出我国的公民意识仍然欠缺,我们所关注的方向依然是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价值始终自觉地服从于集体利益。

公民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如前所述我国公民意识尚有欠缺,那么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呢?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间并不很长,而且我们有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的历史,政府失灵好像在我们这里表现的不是十分明显。近年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使政府自身变得更加有效率,同时一些列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出台也使政府地位更加稳固。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民产生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加社会福利的愿望并不容易。另外在汶川地震后许多企业为灾区贡献了大量资金和救灾物资,一部分企业还无偿的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像王老吉捐出了去年全年的利润,万科将为灾区重建提供一个亿以内的资金等等,由此看来市场失灵也不太明显。从这两件志愿规模空前的事件来看,我们实际上还是缺少催生公民社会迅速发展的足够的条件。

奥运会之后我们应该在志愿者方面做些什么?我觉得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把公众对服务奥运的热情转移到服务社会,但这并不容易。首先一定要及时,如果相应的工作进程缓慢,等到大家平静下来以后再去重新调动群众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政府将会面临着更高的成本,效果也会有些折扣;其次对志愿服务工作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志愿者无私奉献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接受任何福利,尤其是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第三不能冒进,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关于社团管理立法的问题,当然这确有必要,但把握尺度至关重要。我国在中央和地方分权上一直存在着“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政府内部尚且如此,更何况八九动乱时隔不长,在社团组织自身体制建设还没有完善的时候,盲目的放松控制对它们的恐怕是过犹不及。

所以我认为中国在奥运之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仍然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而且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