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与教育——《论语》雍也篇“文质彬彬”章的含义和启示(李旭)

(根据在甘肃天水市秦城区汪川乡教师培训班上的报告提纲整理,内容稍有增补。)

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想就《论语》里面的一个章节讲一讲文化、历史与教育的关系。为什么讲《论语》的这一章?缘起是我在浙江杭州枫林晚书店的读经小组上讲解讨论《论语》(我们同时还读《圣经》),读到这一章时特别有感触,觉得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也激发了我很多联想,所以今天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一章的原文是这样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君子。”它出自雍也篇。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几个字的意思。

一、文,最早是指动物的斑文,如虎豹之文;后来人刻在器物上的花纹、文字也叫文,由文字又衍生出形诸文字的礼乐典章制度和文献;这句话里面的文兼指礼乐教养和文辞、文采。今天讲的文明、文化都是从这些意思里面演化出来的。

二、史,本来是指史官,他们精通古代文献,通常还主持一些礼仪活动。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是“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这是因为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往往注重礼乐的表面形式而忘了它的内在含义,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史官那里可能特别突出,所以孔子用“史”来代称那种“知其文而不知其文之实”的现象。

三、质,在这里是指人天生的内在品质。

四、彬彬,朱熹的《四书集注》解释为“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就是有文有质,文质相得益彰的意思。

五、君子,儒家的人格理想,也是教育目标。本来指地位高的贵族,后来指品德高尚的人。

解释了几个关键字的意思,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含义。质胜文则野,是说天生的品质如果缺乏诗、礼、乐的文化教养,就会失之于粗野;文胜质则史,是说表面的礼乐文章如果盖过了内在的品质,就会像那种知其文而不知其实的史官那样流于虚浮。这两种情况都偏于一端,只有具备美好的品质,又注重文化修养,礼乐文章成为内在品质的彰显,这样才称得上君子。

文质彬彬在今天特别被用来形容文雅以至文弱的样子,被用来描绘那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书生,这和它原来的含义是有所偏离的。其实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只重文,他把行动和内在的品质看得比表面的礼节仪文更重要,他教育他的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今天的文质彬彬可以说是文胜于质了,这并不是孔子所提倡的。

孔子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第一,它告诉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质胜文则野,文化是人性的表达,又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学习文化,一个基本的含义是学习怎么做人,学习做人的原则和规矩;学习文化的另一层意义是学会表达,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言语表达要具有美的形式才能传之久远。这两层含义统一起来就是道,韩愈说“文以载道”,虽然他说的“文”是指文章,但其实也说出了文化的根本意义。由于道显示在文里面,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学文则不能知“道”。道就是方式和原则,人说话、做事如果不懂得、不遵照恰当的方式、原则,就会失之粗野。

第二,它告诉了我们怎么对待已有的文化,那就是要理解文化的实质,不能停留于表面的东西。文化这个东西是具有历史性的,前人创造的文化可以被后人学习继承。但是,由于文化作为制度文章,一方面承载着道,显示着道;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外在形式。这样,后来的人就可能有意无意地只取其表面形式而不顾其精神实质,把文化变成历史的空洞门面。像现在很多地方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把文化拿来充门面、创收益,这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三,这句话给出了儒家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这个教育理想在今天仍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最后,我还想讲一下教育的普及对消除文、质对立的意义。质和文的对立,不仅仅是在个体身上两种力量的对立,也表现为阶级、阶层的对立。文化(culture)的另一层意思是教养,是通过教育、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在阶级分化的社会里面,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多半是上层阶级,因此,文化——尤其是那种精致的文化——长期以来就是属于上层阶级的东西, 直到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和传媒的发达,才有大众文化之说。

中国是一个教育普及得比较早的国家,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就开始施行“有教无类”,这个原则对于文化的普及非常重要。不过,在文化的普及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领会文化的精神实质,文化中的“道”,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这样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和力量,这样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孔子心目中那种“文质彬彬”的君子。

谢谢。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