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传说——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的意思,所以用饺子象征相聚了。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得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相传一,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上山避难。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胡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笑道:“ 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怪兽赶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抖擞,气宇不凡,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怪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日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怪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老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交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大门大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跑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子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诉说了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内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访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是佛祖,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以对,只好答应商量商量再说,好借机想个方法解围。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二佛各拿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可以下凡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经作了安排,于是也心升对策。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喝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采烈地过了一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作“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换花留下了恶果,人间现在还有小偷哩。
春节食俗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放糖,用意是谁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馅里放一枚硬币,用意是谁吃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元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余(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