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乡土文化调查

 

主办单位:一耽学堂

调查目的:在家乡的历史文化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映照自己、教育自己。

调查内容:农业生产、历史文化、乡村变迁、人文地理、名胜古迹、民俗民风、思想观念等。

 

实践人:高洋

实践时间:200786829

实践地: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注:宝鸡市陈仓区原为宝鸡县,于2003526正式挂牌成立。以下文段中出现县、区或宝鸡县、陈仓区时实属一地。)

 

(一)序

首先,感谢一耽学堂给我们这次乡村文化实践的机会!

我自是眷恋着故里的,更何况家又处在陕西这一文化故地。对于这项活动,之前我就想做,只是总没有个头绪,也不知从何下手,现在终于可以有计划地去完成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更热爱承载其发展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大概是从初中的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开始的。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一样,我所经历的第一篇古文是初中第一册《语文》中的《〈论语〉六则》,当时感觉句句在理,也便很轻松地背了下来。从此,就踏上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路子。

所谓传统文化,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戚燕平教授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广泛社会意义,为广大民众认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物质财富涵盖了与人类衣食住行相关的一切天造地设之物;精神财富包括人类社会所创造、制造、遵从的一系列的纲领、方针、政策、路线、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生活升华的文学艺术等。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漫漫长路中,不断地继承和创造着光辉的文化。这些在人类的文明中,也是极其璀璨夺目的,她所创造的成就是举不胜举的,都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然而,当今的中国,却似乎正离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远。开放的中国,在引进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使其本土文化承受着巨大的侵袭。美国大片、NBA赛场,吸引着不可胜数的中国青少年,使其不能忘怀;韩剧,也让多少家庭感动不已,不能释手;日本和美国动画片也正不断地向少年儿童出击,据调查,目前竟有高达90%中国小朋友对日美动漫情有独钟;另外,近些年来,西方节日也不断地充斥着中国传统节日……但如此种种,却都成为当今中国时尚的种种!其实,在上世纪共和国建国初,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和平演变”的方式促其瓦解、消亡,而现在称为国家“非传统安全”,其中最可靠、最隐蔽、也是最具有杀伤力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化的扩张和侵略实现的。然而国人对与外来文化不假思索地欣赏和接纳却是乐此不疲的,而且惟恐落于人后,而对于本国文化充满的却只有无知!

这几十年来,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自残,让人痛心,尤其是道德教育也存在着严重缺陷。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学法律,有关赡养和继承,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也需要写在法律中?但是后来,社会上关于这些方面的官司居然多了起来。然而本来是优秀的传统道德,由于淡化了,道德缺失时,法律便会出来约束。事实上,我们缺失的是道德的深化,我们在摒弃传统的时候,优良的东西同样也正在被摒弃。

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同样可以看看其他国家。人们都说,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可以融合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在美国也可以找到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然而可知美国在建国时,早就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美利坚民族凝聚在一起,向着民主共和国前进,最终赢得独立,这便是民族精神的力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而现今的美利坚,民主和文明依然是其进步的方向,自由女神长久地屹立在美国大地,而每一位美国人,也不是都有着自己心中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吗?还有当今的日本,在传统方面,不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民族服饰、信仰、宗教节日等,都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其传统,并以大和民族为荣,傲立世界。同样,韩国对其传统文化更是视如珍宝,不容许半点马虎,尤其对儒家文化的眷恋,真是让中国人都惭愧汗颜,以至于韩国在与中国争孔子时,国人才略有觉悟,遂大声疾呼。我想,对于以上这些,国人实在是要反省反省的。

其实,我们并不是一味地排外,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排外的唯一结果是自取灭亡。其中的教训,我们已经承受过,而且谁都不愿再承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告诉我们要兼容并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我们同时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因为这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国家复兴的需要,正所谓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样,就像逄飞在一次访谈中所说:“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根基所在。没有对于生命的‘根’的感觉,生活难免躁动而零乱;没有生活上的养成,生命难免晦暗而幽隐。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形态中发热和观照生命的根,我们自己就不再是飘荡无根了。”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培养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重视和细细研究的。事实上,我们对中国乡村的认识是知之甚少的,而每有人做出农村调查报告时,都会感到惊讶——这就是中国的农村,而其中也总是存在着很严峻的问题。就只农村的发展问题,国家也多次提上日程,每年都很重视。如今在城市剧变地发展中,农村较为封闭,其中的文化尚未完全流失,而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也就在于在家乡的历史文化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映照自己、教育自己……

就到这里,工作也要准备开始了,途中可能会遇上一些困难,不管如何,首先要有胆量去做,就像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在《为学》的开篇说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总之,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前进,为之,定然是能够有所收获的。

是为序。

 

200786

 

 

(二)正文

1)近城四村

不知道其他城镇是否也有这种建制,陈仓区虢镇城北依周原,其他三面的地势较低,使得城是一座天然的高地。其东西南北四方,有东堡、西堡、南堡和北堡四个自然村,大概有保卫之意。其曾经也都有城墙,镇守着虢镇城的四方。但“文革”期间,各地城墙尽除。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四堡”与城里也逐渐融合,尤其是1998年虢镇南环路全部建成,2000年北环路和西环路全线开通之后,已将近城的这四个村子的大部分圈入了城里。再加上2003年底,虢镇中学迁至城的东关2里外的贾家崖村,更是带动了东堡及其邻村的发展。

就目前,东堡村发展得不错,原虢镇旧城东门以外,现东门坡地带早以算在城里了,那里的人主要开些小店卖货,靠小商业得一些收入。东门坡以下,原来自毅武集团(现在不很景气)迁入,带动这里迅速发展。这边的道路主干道为虢蔡公路(虢镇至岐山县蔡家坡镇),其道路两边的店面也多为东堡人经营,较好的几家就是粮油类的了,周边人都知道这边的名声。另外,村里也有企业,较大的是建筑业。

至于历史文物方面,在东门坡那边有一座铁牛庙,属东堡村,庙里原供奉铁牛。据说,铁牛铸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为镇压渭河水之用,后又有神话,遂建一座庙,以享香火。清代还有两首赞这铁牛的诗:

其一

古观门外水悠悠,巍巍高台筑古牛。

青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湿周身似汗流。

莫向散关跨老子,西秦赖尔镇虢都。

其二

古虢城外有洞天,住此蓬莱是真仙。

无限禅机何处觅,花香鸟语意无边。

 

我小时候经常过去玩,当时铁牛却根本就没人保护。一开始有一段下坡路,下去后就可以看见一座面北的小屋,那就算是庙了,其实是很小的。其外西侧,便是全身乌黑的铁牛,不过被人在身上到处刻有名字或其他记号,使得铁牛伤痕累累。那时,香客先到庙里烧香拜神请愿,出来后,自己身上哪有不适就摸铁牛身上对应的部位,据说自己就会好起来。这不过是迷信说法,就像岐山周公庙的玉石洞中的玉佛一样也是这么说,也是让人这么着摸。后来,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县里重视起文物保护工作,原庙开始翻修,那尊铁牛被抬进县博物馆,县上又仿铸一尊与原来一模一样的铁牛,并为其筑台,高高地供奉着,而且开始收费。至此,我也就没有再去过铁牛庙,不过从庙外看去,现在庙里的香火比以前要旺得许多。

西堡村,大概是这四个村里发展最好的了,自从上世纪90年代虢镇中心市场和北环路建成后,可以算完全并入城里了。这边现在应该没有耕地了,所以村民已经由农民变为工人。村上有像西堡建筑公司之类的企业支持者,各项事业发展较近郊的村子都优先些,道路硬化、路灯照明等公共设施也比其他村子来得早。另外,在我高中期间,也记不起是哪一年了,大概是0405年前后,西堡村在中心市场西端村口处建一牌坊。其上书“西堡村”三个朱红大字,可见其精神面貌不凡。

南堡村的耕地只剩南环路以南经西宝高速公路(西安至宝鸡)至渭水以北的那么一点。其中,西宝高速以北不过200多米宽的地方,主要种植蔬菜;以南不过200多米宽的土地上,种植粮食作物——冬小麦和玉米。这几年村民的收入,依我看来,主要是通过打工、卖菜和“卖地”(南环路南北的两片),其他方面也实在不行。

北堡村,自北环路开发出来,陇海线(紧挨北环路)以南大部分土地已经并入城里了;以北到北坡1里多宽的土地上,除过盖些民房和店铺外,便种些粮食作物。而现在以北的虢凤路(虢镇至凤翔县)两侧也种成了林子。北堡村村民收入也与南堡村的差不多,只不过土地没有多少好“卖”了。文化方面,这边还有一个好去处,西虢宾馆(解放前山西会馆所在地)北边的那条街道,是北堡村每天都聚集人最多的地方,原来大家称之为“辣子集”。每年周边的尖椒(当地称“大红袍”辣椒)红透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往这边来销售,而城里城外的买主也会同时云集而来,都会一次性地抱上好几大串回家,一直到过年每天都会有“油泼辣子”吃了。因此这条街也就一直很有名气。而买卖辣椒的时候过去了,这条街依然不会闲下来,平时村里人总会在这卖些果蔬、小吃什么的,挣来的钱也算是一份收入。

……

就总体而言,近城的村庄随着城镇的膨胀,城市化的速度要更快些。不管怎样,各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更大提高。与此同时,其原本固有的传统正在逐渐消亡,甚至人们对土地的感情也逐渐减弱。

现在这边近城的这四个村子,依我看来,仅仅保留下来的乡土文化就以下这两项了。

其一,各村的锣鼓队。因为这边毕竟是陕西著名的锣鼓之乡,每逢喜庆的重大节日——其实也主要是从春节到元宵节,几乎每天都要出来热闹一翻。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前几天,区里有社火,社火队的前后开道和送尾,就有各个地方的优秀锣鼓队来助阵,场面是极其红火壮观的。

其二,当属秦腔。这一文化,就只在乡村里保持和发扬得好些(或许这也应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城里人都不怎么看,而在乡村却总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时不时地也有老人吼上它几腔。每逢红白喜事,主家总要请来戏班唱戏,这也是西府的传统,从来就这样继承下来了,即使主家在酒店包席请客,至少在家的街道外,也要请人开它一唱,否则是会被人家笑话的。除此之外,这边其他的传统似乎已经很难找出,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不得已都用在更多的金钱与利益上面,于是常常会有纷争,破坏着乡村固有的宁静与安详。

 

注:①原虢镇旧城出西门经北拐,虢镇西城东北角的北哨门,现在早已不复存在。

②这里是指周原南麓,因周原在此地北边,故当地人称北坡。

③古称咸阳(一说西安)以西的关中地区,实指宝鸡全市。

 

2)周原镇太子沟村玄武山

下午,待艳阳西去,前往府曲沟玄武山。其位于引渭渠以北,周原镇太子沟村南,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处阳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可谓风水宝地。先得上虢凤坡,在其转弯处,西边有一小径,地上的尘土有两三公分厚,踩上去便能“腾云驾雾”。道旁的野草杂花也尽沾染了满株的黄土。上了坡,过引渭渠便可看见玄武山。

这次来时首先看到的是渠上架的一座新桥——离原桥不到百米,过桥后可以看见在新址大殿一二百米外又建一新门楼,顶座正书“玄武山”,在新建的门楼正前也又铺了一条砖路,总之都比原先的道路好些。其实,这些都是上坡后才看见的。从新建的门楼进去,又有一亭立于正前,再往前就是正殿了,大概都是近两年建的,混凝土结构。新修正殿西侧又开辟一上坡小径,其上南北方向是原来修的庙,都是窑洞式的,外面是木结构的房檐、门框和镂刻窗,尽显古朴,各路神仙居于其中。自北至南依次是祈子娘娘、老母洞、无量洞、老君洞。下一段台阶大概算曾经的正殿了,正中间是玉皇洞,其右为玉母洞,其左是菩萨神,此庙南侧又有一小间屋子,为太阳洞,不知所奉为何。再下有西南的一个较大的殿,居然又奉起了三尊西佛,故名西佛殿。西佛殿东有一路可直通山下,路右侧又有一殿,不过已经上锁了,里面黑洞洞的,不知有什么。但可以确定,这必定是曾经的前殿,殿外立有一碑,于是这才清楚了此间历史。

此庙前身是菩萨庙,建于明洪武初年,距今600多年,因最早奉玄武大帝,故名玄武山。清中期开始供奉菩萨,遂易名菩萨庙。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地方将原址拨给县第二女子小学,抗战时期用作伤病医院。建国后,为修建虢凤公路(此处为连接南北的虢凤坡),原址已不复存在。后来在周边村民和社会团体的捐资下重修菩萨庙,于1993815日落成,就是现在府曲沟西坡沿坡所修建的那部分建筑群。2001年又在坡上南北方向扩建了一部分,其形已定。近几年,又在其东侧建一新庙——城隍庙,此庙原在虢镇城正中心,后于“文革”期间被全部拆除。

总之,现在这边什么都有了,佛爷、神仙以及城隍老爷……只是人们往往追求新的,对于旧的东西都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可以从香火看出,整座庙宇,只有新建的几件殿里香火旺盛,而以往建的旧殿早已无人过问了。

 

注:①陈仓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地势低洼,为渭河谷地,南北较高,其南为秦岭地区,其北为土塬,因其为先周的发源地,故称周原。此处周原镇为陈仓区的一镇,全境都在周原大地上。

②这里指原虢镇城隍庙,西虢第一位君——虢仲的神位,据称是全国等级最高的城隍。

 

3)阳平镇新秦村

访谈对象:祁××,中共党员,本村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年轻时参过军,在中国除东北、西南外大部分地方都留有足迹。回乡后,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现承包塬上30亩地种植粮食作物,并培育良种。由于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中国穷苦的实际,因此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也深有感慨。

 

我们的交谈是从村庄的变化开始的,就从他眼里的新秦村说起。他说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不论是新秦村的村貌、农业、科学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巨大的变化。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全村有500来户、2000多口人,仅有两三家盖着平房,房子的质量也并不算好;而现今,全村几乎都盖上了楼房,即使有几家现在还没有盖,也都正准备要盖。村上的主道路也早已用水泥铺过去了,这也是阳平镇道路硬化较早的村子了。另一方面,就和所有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一样,那时候,农作物长势很差,一年也打不下多少粮食,又要给国家缴粮,基本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顿面条,甚至有的家庭,几个月连馍都吃不上。当时大都是一天勉强的三顿饭,而零食是根本谈不上的。而到现在,虽然人均耕地只有5分左右,但一年所产的粮食是吃不完的。

从五六十年代到“文革”期间,上面的口号是“破四旧,立新风”,于是自上到下地贯彻。而下面的人便开始认为过去的土地不长粮食,就把耕地的上层原本要肥沃些的土壤翻离不要了,以为这就是“除旧”,就会有好收成。然而这样以来,孰知地里更是不长粮食。与全国大多数地方差不多,58年以来大炼钢铁,人们开始从渭水中捞铁,家里的锅也砸了炼铁,因为都是吃“大锅饭”,全部食堂化,似乎一步就要到共产主义了。紧接着,60年到63年,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人均每天仅有9两口粮。当时也有人说是国家给苏联还债,但也实在是穷得慌。

“文革”十年,到处都是造反啊造反,对于一些事情的感慨,他的原话是:“你这个东西明明是个好东西,从资本家手里拿出来,就是个坏东西,要把它破坏了;本来说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在当时,只要让资本家拿出来,那就全部完蛋了——不要!”总之,那时摧毁了很多很多,整个社会就那样。工人不开工,学生不上课,还有啥呢——啥都没啊!搞分配,什么都要票,烟、糖、酒等副食也没有多少。工厂的电闸一拉就停工了,工人们整天在造反,而农民却一直坚持着种地,然后给国家交些粮食。可以说,当时是农民养活着工人。

 “四人帮”倒台后,邓小平宣布“文革”结束,村里这才慢慢地发展起来。新秦村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乡镇企业。1976年村里创办了造纸厂,这也是全县最早乡镇企业。紧接着又创办面粉厂、水泥厂、砖瓦厂、集体农场等。造纸厂原本产量高、成本低,效益一直就很好,不过后来由于小企业污染的问题,被迫关闭。再后来,全村里的企业因为内部管理及运作等问题,乡镇企业的效益都日益下滑,入不敷出,以至于很多都倒闭了。而目前,全村可以说没了乡镇企业。但另一方面,国家转而开始支持个体企业、民营经济,原来村上的乡镇企业都由集体转向个体,私人企业发展较好。其中村上的水泥厂拥有七八百万资产,也是私人办的。就乡镇企业难搞的原因,他指出,主要是因为农民整体的素质比较低、文化水平也不高,由于平均主义,要“家家有饭吃”,都追求平等的利益,你是私人,我也是私人,你拿得多,我拿得少,这样就不行!以至于后来劳动都不积极,人浮于事,管理混乱,效益低下。而现在,是谁贡献大,谁就拿得多,即使现在的人懒得被饿死也是应该——为什么不劳动、不动弹!他说现在村上就有几个年轻轻的30来岁的人,就是不干活、不种地,整天地睡着,国家还要像对待低保户一样地照顾。他认为,村里像坐过牢、好吃懒做不动弹的,国家就不应该去管,而实实在在的、失去劳动力的人,国家就该管,每年也给上几百块钱。

村里教育方面,只有一所小学,都是按教委统筹教学的,与别的地方没什么不同。其实,像西部地区,据我所知,尚没有开展过如诵读经典之类的蒙学教育。村上的青壮年多出去打工,主要在西安、北京、广东等地,村里的留守儿童都由其祖父祖母照顾,孩子都还算听话,对于其祖父母来说,教养孩子也不很费事,大家都能够和睦。

农业方面,还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路上我见到道旁有很多中草药,就问是否有中药种植业。他说本地野生的中药很多,如香附、柴胡、远志、防风、板蓝根等,他们这一代人,上学时,每到暑假就上山挖药,都能把学费攒够。前几年也有人种草药,当地卫生所也收,只是本来村里的耕地就很少,农民盲目地种,又没有多少文化,对土地、气候等要素地分析都不很到位,种植不太成功。现在没人种草药了,野生的量并不是很大,长在山上、道旁的也没人理会。

另外其他方面,村上原来有专门种菜的菜农。好多年前,国家提出“菜篮子工程”,市政府也大力倡导,于是农民都一窝蜂地投入种菜中。但后来,许许多多的大棚都建起了,菜价却一直走下。种菜是不能够赚钱的,这时国家也不管了,人们不得已也都走了,去外出打工。事实上,就现在种菜也是相当辛苦的,是需要推地、人工等等付出的,然而也存在风险,实在是见不了几个钱。中午拔草,一直到下午,晚上回来还要挑拣整理,而到次日,天还没怎么大亮,就要拉着菜到满街道去卖,到中午卖菜才能挣得二三十块钱,其实真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干脆,挣得也多。

他说这就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国家以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今年猪肉涨价问题,国家出来干预,而粮食上涨几分钱,工人的工资就要上涨百元。他说,今年温家宝总理来兴平(隶属咸阳市的一个县级市)调研猪肉涨价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来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先给城市低保户每月几十块钱,让先把肉吃上。但是现在猪肉是十元一斤,而曾经十元三斤时,可知农民养猪还有什么利可言,不知要倒贴多少,如果一家要是养上千上万头,那又要到贴多少啊!现在,猪就不敢得上一病,而兽医也总是预防,要想治愈是不能的,而猪一旦病倒就是七八十头,国家却没有管过。农民花一两万建上一个猪圈,再花两三万买百来头猪仔,一死就是一拨儿,加上粮食,这样就五六万元没了,国家也未问过。他认为,现在的猪价问题,就算是农民的自我补助,如果再低价卖,“去年”的损失怎么办,贷款不要可以吗——利率低了都不行!就村里原来养猪的,猪死了,也有人自杀的,却也没见有谁来问问。

关于猪价,他算了一笔账,一只长到一百七八斤的猪,需要吃七百多斤玉米,按照玉米出售的最低价五毛来计算,就光买玉米就要花掉三百五十块钱,而当时的毛猪一斤才两块二三,这样收入只有三百三四十块钱。可以说,以前养猪的基本上是赔钱的,好一点也实在赚不了几个钱。而原来猪肉零售价三元一斤的时候,可以说养猪一定是亏本的,只有卖到六元左右时才见收益。但国家在三元时却不曾说话,而农民能赚钱时却出手,他感到很不合理。他还举例说,过去有人卖牦牛角,一吨才90块,而后来卖到6000块钱,同样是涨价的问题,涨这么多却涨得起来……

而现在的小麦收购价只有五六毛,但对于农民来说,这也是很低的。他说《华商报》上曾经载袁隆平的评论,认为中国的小麦收购价一斤一块钱才合理。但对于这一点,国家却不怎么关注。现在的小麦收购,国家并无统购,而是由农民自寻销路,大多是卖在当地面粉厂,都不很方便,价钱也不会太高。

国家在资金分配上,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六十年代时,一个工人一月就三十来块钱,到现在,有些人给国家也不做什么贡献,但国家每月也要给三千多块(这里应该是指退休金问题)。向这些人那样地给,而农民却……还有农村低保的问题,他举了农村大学生的例子。他说,一个家庭,供养两个大学生,一般是供不起来的。但家长有在外面打工的,一天可以挣五六十块钱,但对于低保来说,这并不能说低保水平,而一家过得却非常吃力。就像这样的家庭,一年一个人虽然能挣上一万多元,其实只能够一个大学生花销。但计算低保时,这样的家庭,人均收入两千多,而学生上学不在开支中计算,因此国家并不特殊照顾,以至于一家都过得艰难不堪。

他认为就整个中国,长久以来农民好管,生活水平也最低,但对于今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他认为,以后的十年,远也就十五年的时间,整个新秦村的面貌要有所变化。他希望看到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农村人也都和城里人一样,60岁后就可以吃上低保(大概是指养老金),受国家的照顾,有好的生活。

就目前,能看到的地方就是村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在村北的秦家沟,有一寺庙,叫禅龙寺,传说最早建于隋唐时期,原来的规模是很大的,只是后来也不知到了那一朝代(大概是明末),朝廷反乱,庙里的和尚都不很守规,不好好在庙里念佛,而骚扰民间,于是庙宇就被当地人一把火点了,秦腔中有《火烧禅龙寺》一戏为证。后来又有人在原址另建,西安大兴善寺住持(陈仓阳平籍人)及台湾、印度、日本等地的和尚集资扩建。去年在庙前修路,挖出了许多琉璃瓦,印证了当年的历史。现在新秦村很重视旅游业,这项事业一旦发展起来,就会推动村里整体的经济发展。按照规划,阳平架桥后(指渭河大桥,目前周边的渭河桥,西在虢镇,东在岐山蔡家坡镇,据当地都有十几公里),宝鸡这边旅游南北线就可以连在一起。南线走五丈原(岐山县五丈塬镇),经钓鱼台(陈仓区天王镇姜子牙钓鱼台),到本地禅龙寺,然后上塬去周公庙(岐山县),过法门寺(扶风县),至红河谷(汤浴)……这样以来,村里就可以开始建酒店,可以办“农家乐”等等。可以说在旅游事业的带动下,商业及其他也都会大有发展。如果发展顺利,或许这近七八年后,新秦村当会有不小的变化。

 

注:①“农家乐”最先起于岐山地区,由于当地的岐山臊子面(又叫哨子面)非常有名,所以,旅游景点周边的乡村就经营臊子面,后扩展到其他娱乐等。由于古时岐山凤翔陈仓等地均属西岐,这些地方的农村也都纷纷效仿。

 

4)杨家沟镇太公庙村

访谈对象:尉××,太公庙尉家堡村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村里主要从事农业工作,另外也制蜂窝煤,在杨家沟、虢镇一带卖煤。家有三子,长子现读针灸研究生、次子在大学读西医,三子在外打工。由于有两个读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比较紧张。

 

关于村名,有人说此地原叫太古庙,因村里有一太古泉而得名。古时在其他地方缺水时,太古泉却总有水流淌着,这边人不会缺水喝,后来大概建庙以纪念。而当地方言,“太古”和“太公”的音较相近,而姜太公当年垂钓于渭水,遂讹传为“太公庙”。

本址原为秦都遗址,先秦时期秦武公在此建都,古称平阳,后来也葬于这一带。曾经有人就在这里发现过鱼饰样铜币,这些都是在秦国初期流通的,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货币,比战国时期的早300多年。

1975年,在本村又发现几套大型青铜器,其一叫秦公鎛,一套三件,其二叫秦公钟,一套五件。其中秦公鎛的器身做工很细致:器身两侧的扉棱由九条夔龙及一凤鸟蟠曲而成,甚是精湛。现在,这两套青铜器早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解放前,村里也出过人物。民国时期的王紫京,就出生于本村。王幼年时以优异学业补廪,清代曾任省咨询局咨议,民国时任省政府主任秘书长,后因憎恶官场,投身教育事业。

农业方面,近些年太公庙一带发展的比较好,尤其是蔬菜种植业。另有几户人家栽培蘑菇、种豆子、养蜂等,效益也还行。总体来说,这一带的蔬菜种得是不错的,并在周边很有名气,顺着太公庙村境内虢蔡公路的两旁看上去,都是大棚蔬菜。一旦蔬菜长成,菜农就会将其运往周边太白县等地批发销售。

然而种菜对农民来说也并不是易事,就和前面对新秦村的调查一样,种菜也需要很大的付出,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他说务菜的有一个40多岁的妇女,因为收成不好,一时间想不通,竟喝药了,幸亏抢救及时,才算保住了命。然而农业,总是一件让人感到辛酸的事。

乡里人对中药比较认可,虽然这几年已经没有人搞中药采集了,但他们从一段的谈话中,也提到了几种常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板蓝根、甘草片等。中药价钱不高,但很能治病,因此多受到庄稼人的欢迎。

总之有一产业就不愁发展,这边是以蔬菜种植业为支柱的,这同样也会为农民们带来效益,只是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会更好。

 

注:①bó)和钟都是古代大型青铜乐器。

 

5)杨家沟镇西高泉村

西高泉村是太公庙村的东边邻村,其村名也是与泉水有关的。当年缺水时,这一带流传一句话:“天旱十年,旱不过龙湾高泉”,遂以当地泉水命名村名。

此地保存有一处古迹,磨性山,是歇山式建筑群,其位于宝鸡峡引渭渠以北,周原南麓,邱处机在此修道多年。旧志载:“山背依周原,前临渭水。山下有左右二泉,下流汇为莲池,夏日莲叶田田,荷花朵朵。”传说,“时山上有二石,邱每日要将其搬往山上,然是夜,石必滚落山下,邱祖日以如是,而磨砺其性,此后这两块石被称作磨性石,此处取名磨性山,是以纪念邱祖”。原来洞舍颇多,绝顶石墙如城,洞辟四门。中为三清殿,东有太皇宫,西有菩萨殿。山腰有七个山洞,为老君洞、混元洞、药王洞、雷神洞等。明弘治十四年 (公元1501) 增修。

当地还发现过一件青铜器,名为周生豆。豆是我国古代一种盛放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如《国语·吴语》中有关于豆的记述:“觞酒豆肉箪食”。周生豆上制有十字铭文:“周生乍鎛豆用享于宗室”,据此郭沫若等学者推断,周生系周王室人,可能是周宣王时太宰。此青铜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注:①邱处机,也写作丘处机。因古时“邱”同“丘”,清雍正时期因避孔圣的名讳,所以后来丘氏也称邱氏。

 

6)虢镇西秦村

访谈对象:李××,西秦村人,1923年出生,从解放前开始教书,解放后就在村属西秦小学继续教书,1952年到1980年任西秦小学教导主任。1982年退休后,正是陕西省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于是就和家人一起务农。不过现在休息了,平时没事就看看书,生活较清闲。

 

我们还是从乡村变化谈起的。他说昨晚沟里(老城东坡下)修路,他在路边闲转,就想着这几十年村里的变化,回来兴奋得都睡不着了。而他谈入正题的第一句话就是:“这边情况,这些年来变化大得很。”

解放前旧社会时,村里的人很少,主要都住在堡子上(老城里),两边场里只住几家。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直到解放后成立生产队,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平整土地,崖上(北边周原坡上)原来是凹凸不平的,就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地貌。之后在崖上挖土,拆、挖、搬、拉,经过一阵子的整理,就将沟壑改造成梯田。当时的生产队是由李家村、下庵、阁底堡三个自然村联合起来的,后来就合并成西秦村。

说起生产队,其实一开始就有分裂,思想上都有隔阂,生产队的三个小队(自然村)也各不相让。直到后来分配到户,思想也就散了。之前人们的生活都依靠生产队,现在就依靠自己了。

他原来也没种过庄稼,82年算是分田到户了,但农具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当时的农具是生产队按组分配的,大概五家才能分一样。后几年,每年各家都慢慢地添办农具,生产大有发展。他说,就总体而言,邓小平农业改革是胜利的,邓小平把包袱扔了下来,地一分给个人,大家就都干各自的去了。只是这一来,不依靠生产队了,也靠不住,但很难集中办事,人心散了,有时集体修一条路都很难。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只知道为自己弄些钱。不过20年来一点一滴到这一地步,“小康”也似乎差不多了,在七队(他在西秦村七组)找个低保户都难——为啥呢?难找的原因是人们都在场里种菜,地里种粮,房子也自己盖;而城里什么都要钱。

现今的农业方面,关中平原都是差不多的,粮食类就是小麦和玉米,收成比起以前不知要好上几倍呢。这边的耕地以虢蔡路自然分开。路以北到崖上的土地质量比较好,粮食产量高;而路以南到渭水为砂质土壤,不利于种粮食,只能种些薯类。但由于以前是很缺粮的,因此人们还是要想办法在南边的地里种粮。而那边总是缺水,平时就不敢种玉米,种玉米是需要很多水的,只有有能力买水的才能在这边种玉米,而且间距都很大,基本上都是一步一苗,否则就不好好长了。而要种小麦,也只能种些卧冬麦(春小麦)。一者,那边地里的鸟多,喜欢吃种子,二者,实在是缺水。而冬小麦的产量很低,一亩地能打下一百来斤粮食就已经不错了。就以前缺水的问题,他讲了一个例子,从前有人过来行乞,想要点水喝,但硬生生地,好点也只能得些馒头,若要水是要不下的,因为大家都很缺水,都过得艰难。

事实上,现在一亩地一年整,秋夏两茬利润最多才三百块钱。而三百块钱,对于出去的人(外出务工)几天就挣回来,一个月也要一千多块。现在务农的都是说老不老说小不小,四十到六十岁的人,文化也不是很高,多年在地里习惯了,在这里离城较近,卖菜也能有所收入。

文教方面,旧社会就他一人上过初中,全村有百来多户人,上小学的也才五六个。村里的文化人太少,每年一到腊月他就给村里写些对子,还要负责帮人家贴上,不然就会被贴反。而现在村里就几乎已经没有不识字的。解放后,学校办速成班(扫盲班),农民们都学到些文化知识。而以后,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了。

就历史方面,原来村子是有城的,晚上都要锁门。城东边下面是一沟潦水,城西南有一戏楼,过庙会时,会请戏班唱戏。但在他的记忆中,村小人穷,在这个戏楼上解放前只唱过一回,解放后也只唱过两回。西边有一沟,原来有个马王庙,是村里最大的庙,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毁了。而原来的城墙在解放后就被拆除了。

他听上辈说,这村的历史其实很是久远,但在清朝末年,李鸿章、左宗棠时期,回民暴乱,并且打到村里。当时李家村没有投降,有一部分人在破城之前逃跑了,剩下的人直到破城后,有很多被逼跳井自杀。回民打入城中烧杀抢掠,把整个村子都毁了。后来左宗棠平乱,一直打到新疆一带,原来跑出去逃命的人也回来一些,开始重新建城。他家的房子也是清末后来建的,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看起来古朴大气。

文化古迹方面,这边称作“李家村遗址”,人们曾经在这边就发现过“鬼灶”,就是民间给死人做的灶台,与陕西碑林博物馆的相似,不过是瓦制的,而博物馆里的是陶制的。但现在不知道存在哪里。另外,在以前得城沟下,可以看到一条灰缝,大概与清末的那次回民暴乱有关。

人言“南方看山,北方看庙”,村里现在尚存有一观,名曰小蓬壶,又名南昌宫、玉泉观。当年元代国师邱处机曾一度修道于此。此观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来多有修缮。但在大跃进中,观中的铁器类文物多被拿去炼铁,石碑被打碎烧成石灰,而在“文革”期间,损失惨重,有几间楼阁均被拆除。1984年县政府正式将其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组织大量人员修复古观,到目前为止,只有三清观尚未有能力修复。其实原来观里景色宜人,正是修生的好去处,清代诗人郑凤仪就有两首写南昌宫的诗传世:

  其一

  蓬莱安可即,小有近诸山。

  径寂分樵响,云深护鹤眠。

  到门宫墙合,断间暗泉穿。

  未遇长春侣,谁从辨鼎谈。

  其二

  罅树红天际,登高见几峰。

  午云生谷雨,初地阖仙踪。

  画壁莓台上,丹径石室封。

  帷疑风动柏,如听天时钟。

 

但是,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那一段历史都是很痛心的,尤其是对于文化人。他说:“经过一个‘文革’,破坏性确实很大!”不仅人们毁古文化、古建筑,家里原来收藏了好些古字画,但在那时都被烧光了,这些实在可惜啊!

现在村里遗留下来的东西也并不多。风俗方面,关中西部都基本上差不多,原来村上也有做皮影的,也有关中剪纸,还有其他针绣等民俗工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到来,这些遗留下来的东西便逐渐失传。

西秦村曾经是有过成绩的。从村下往上面的城里看去,还可以依稀地看到,当年写在墙上“深挖洞,广积粮” 的标语。甚至在生产队时,西秦村曾一度辉煌,陕西也吹响 “全国学大寨,陕西赶西秦”的号角。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西秦村有些落伍。不管怎样,这几年西秦村正谋求新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希望能有所突破。

 

7)阳平镇五星村

访谈对象:孙××,中共党员,五星村人,1934年出生,9岁入高小学习,解放前到1948年,陕北游击队南下到了这一带,此地的小学便从此解散,他的读书时代也到此结束。解放后,还算村里有文化的人了,就给村上当文书。1955年后农业化大生产,始建宁王公社,他担任大队会计,共11年。之后做生产队的会计,共8年。终身在农村务农。

 

他是先从生产队时期讲起的,这一带原属于宁王乡(后属阳平镇),1955年建宁王公社,由二甲和六甲二个自然村组成(这边是六甲),1958年建集体食堂。当年的情况是极其艰难的,60年代都是低标准,收成还差不多,一年两季小麦和玉米的收成亩产六七百斤,人们都说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要给苏联还债,分给每人每月的原粮仅有15斤,这让人如何能吃饱。所以好多人都得了浮肿病,于是上面就拨了些白豆、大肉之类的东西,才算把浮肿病给止住了。之后不久,食堂解散了,各自吃各自家里的粮。改革开放后,到1982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开始分土地,人均大概有7分多。但此后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生成搞上去了,生活也好了。到现在,种地植树,国家也给补助,大家又加入合作医疗。总之,现在的一切都大胜以往了。

现今的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经营模式,以人力为主。除过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间或会有人种些蔬菜和其他的东西,像油菜、小豆、绿豆、芝麻等,不过都没有多少规模,是自给自足的。农民种地是很辛苦的,他说,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种地确实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以后都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不打工就没的做了。

文化方面,当地人说隋唐时期的魏王李密墓在这里二甲一带,占地有一亩多,高似山崖,其年代已经很久远了。解放前,当地人又在六甲一水车井周围发现一尸骨,通过发掘,附近有一砖瓦墓,内藏一把古剑,后考古人员认为那里是王伯当的墓地。但我从其他资料,包括这里的文史资料中都未找到李密和王伯当的相关记载,或许确有其事,不过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就经济方面,村里的企业不多,原来有个砖厂,后来承包了出去,但情况也不是很好。个体也有在村口办了一个涂料厂,起名为五星涂料,也这么多年了,或许还行。其他也就没什么了。而这几年个人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另外这边离水泥厂较近,于是就有人给那边卖土也能挣些钱。总之,此地是陈仓区较东边偏远的地区,经济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近两年,虢蔡路东西20公里烂得已经不成样子,到处是坑坑洼洼的,一旦下雨,积水也排不了,几近瘫痪,被全区人称作“全世界最坏的公路”。虽然年初区里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投资900万元钱来这条路,但一直就没人理睬,甚至政府官方网站上到处是谩骂的“声讨”,曾经一度有工人在政府门口请愿。而政府后来算是答应了,先说从5月修,后来传言81日起大修,但直到现在也不见什么动静,在我临走之前,又有人说91正式开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然而,像那样的路又让这一带地方如何发展的起来!

 

8)磻溪镇杨家店村

今天下午去了磻溪镇杨家店村,离村口一公里多地方有一株银杏树,为邱处机当年所手植,这次首先过去看树。这里我小时候是来过的,这次来也没是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树的周围用山枣树枝裹着,被人们保护起来,树梢上挂着红头绳,盖有烧香祈福之意。树下里有一碑,其文如下:

银 杏 树

裸子植物银杏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又名白果、公孙树。2亿年前中生代遍存环宇,被第四纪冰川所毁,属华夏独有珍惜树种。寿达2000年,享“活化石”之誉。谷雨开华,霜降成果,果为干果上乘,可镇咳祛痰、解毒入药。

此树宋丘处机植。丘(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元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教道北“七真”之首。元大定(公元1174年),入溪本址,穴居乞食,苦修六春,遵道佛儒同源,奉道为本,道为怀,广行善,乡民多得其泽,著六卷《溪集》传世,元大汗封国师,统天下道务,寿八十。今树峭25,径1.9,龄800余冬,雌性,因无雄株受粉,坐果难成。秋叶鹅黄似蝶,躯干嶙峋苍茫,相传有仙,时有祈愿者焚香顶膜。与溪宫、凤凰台合为本地三景。

陕西省宝鸡化学纤维厂 

公元一九九五年二月十四日立

 

此地三面环山,南有一豁口,可直通山下。现在一直往南走,就去寻找文献中记载的磻溪宫。磻溪宫被誉为“宝鸡第一道场”,始建于秦,为萧史、弄玉辟谷修炼之处。宋末元初,元封国师,全真道龙门派祖师邱处机曾在此潜心修道6年。元太祖下诏,凡国师修道之所赐称为宫,磻溪宫由此得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萧史、弄玉吹箫引凤,修建了凤女楼、凤女祠。

其实我原来在这边来过几次,甚至到更远的地方都没找到磻溪宫究竟在哪,这次问了一下当地村民,他说“这就是磻溪宫”——整个村子,但是这次找到磻溪宫的转角楼,又名清风台,此处是邱长春的道场,其在此也多于来访者下棋,石棋盘至今犹在。据旧志记载:“公讳处机,字通密……于是登西虢,览山川之秀气,访神仙之遗址……遂飞遁旷谷,筑一台,西依飞云之壁,东临漱玉之溪,北跨渭滨,南依山色,中引清风,故曰清风台。”

由于大门是关着的,也不好进去,但从外面却也能看出大概。宫是砖瓦结构的,门窗是镂刻的木质结构,朱漆尽退,也因为年代久远,简直就是一座土城楼,几近危房,现在已经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最近要大修,期待着修缮后的风景吧。

除过清风台,这里遗留下来的还有两块碑石,八棱碑和邱长春内传碑,其中八棱碑上刻有老子《道德经》,这也是中国十三部《道德经》石刻本之一,世称为“磻溪本”。

另外,村东边的有一山,当地人称作凤凰山,山上有一湾渠水,距坡底有一百多米的高度。于是当地人在坡下建一水利发电站,规模很小,但为村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电力资源,支持着乡村建设。

 

注:①大定年号,当为金世宗(完颜雍)时期,公元1174年正为世宗大定十四年,即宋孝宗淳熙元年。

②陕西省宝鸡化学纤维厂建在杨家店村内,位于银杏树附近。

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磻溪古宫很早就被毁了许多,现在所剩下的遗址也不过几处,而原址就是此村。

 

(三)结语

这次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8月份进行的,我一共去了陈仓区的十几个村子,主要是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了解情况的。第一手记录本上写写画画用了近50页,后再经压缩删减整理,选出所去过比较重要的几个地方,并查阅许多文献,才勉强地写出了此篇总结报告,由于回来后时间紧促,难免不很尽善。

在这次调查中基本上是我一个人,但一开始得到几个好友的支持和鼓励,如赵培茜(兰州大学07级)、祁辉(西安邮电学院05级)、刘明明(宝鸡文理学院07级)等。在此,我要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其实我也是一直就在城镇里长大的,因为父母是从改革开放后由农村到城里来创业的,因此家里在农村也有亲戚。两岁半以前由外祖母抚养,后来就开始在城里上幼儿园,紧接着是小学、中学,到现在又在北京读大学。而在此期间,读书闲暇之时总会回到农村里看看,凭着儿时的记忆,我对农村还是有些感觉的。

乡村的文化,事实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不为人所重视,因此就会逐渐流失消亡。而人们对文化事业尤其是乡土文化的关注为何越来越淡薄呢?访谈中有一人说得明白,他说现在是大搞经济的时代,而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乡土调查,都是挣不了几个钱的,因此好多人都不再从事文化事业。他用大学开设的专业举例以证明,就像现在考古类专业几乎都没人了,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向能够挣钱的地方去了,而像风俗文化、民间艺术等都被遗忘掉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从根本上变了。

对于这次经历是受益匪浅的,尤其是实地中与几位前辈的交谈让我对当下中国乡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虢镇西秦村的先生今年84岁,大概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对现在的社会较为满足,因为如今要比以前强很多倍。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如阳平新秦村祁先生,真正地会体会到农民的艰辛,看到农村问题的尖锐。这些在前面文段里都有具体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不论如何,而当今中国大搞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依我看来,究其根本,还是农村的建设,如果中国农村不能崛起、不能发展起来,则一切的一切就都是空话。所以当下事务就是加快农村的发展,这样一来,农民们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这样以来,全中国的面貌才会大有改观。

向继承着中国文化的广大农村致敬!

向耕作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的农民致敬!

 

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 洋     

200793


 

附录:关于暑期乡土文化调查的一些做法

乡土文化调查,我认为作为调查者,首先要有一个前提的——这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应该对家乡乡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注定了乡土文化实践是自己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做,而不是应付差事,或者为着声名以及其他东西。

做一件事,首先至少要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总体情况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才可以着手于实践。乡土文化调查,同样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对乡土的感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了解,以确定调查的具体方向。而准备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要对当地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有一个把握。这样以来,即使是以后访谈中也就有个话题可谈,会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应该要有一个详实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内容、受访人等。在以后的实际中,计划是可以修改的,但整个过程还应当以原计划为中心,这样可以保证顺利地完成任务。

调查地点最好选在自己家乡或者周边,因为这一带是自己从小就生活的地方,对其了解也较为深刻。另外,地理上对道路也较熟悉,到哪也都方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家乡的同学多,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利用这一资源,跟老同学建立广泛的联系,表明自己的想法。我们不企求每个同学都热衷于这项事业,但以我的经验,也总会有几个愿意认识自己的家乡的,有这么几个也就够了,可以去他们那里调查,这样以来,在“他乡”不管是食宿、实地调研都会容易许多。

访谈对象可选中老年人为好,因为这些人在村里生活的时间较长,对乡村的认识较为深刻,大多也愿意谈些东西。而另一方面由于在中国的农村还存在相当一部分不懂知识文化的老一辈,而且多是妇女,因此,要了解乡村变迁或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可多请教村里的老先生为佳。而在实际的访谈中,对方可能自己也说不上什么东西来,这不要紧,那就权当在一起闲谈。如果实在觉得不够,只要愿意深一层了解村里的事情,一般情况,他们都会推荐能人的;而作为调查者,自己也应该主动询问村里德高望重者,可通过引荐去拜访。

记录过程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够现场录音,以便得到客观的、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当晚再进行整理成稿,因为此时是很有感觉的。

经验是要一步步积累的,对于每一站的调查都应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才会有所收获。我们需要经常思量自己的言行,以确保在下一次的调查中能够正确地定位,调查能够顺快地进行,而自己在此期间也会逐渐进步。

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 洋     

20071014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