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2001年6月31日春季学期总结大会和2001年9月秋季义工培训会)
(由义工社科院中文系研究生宋铛整理)
一、2001年度优秀义工包胜勇发言(北大社会学博士)
我今天给大家主要讲我做义工,进行经典推广活动的一些感受和
教训吧。希望将来要上堂的同学,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点的启示。这
是我临时准备的,因为这两天特别忙,已经来不及考虑一些更细的
问题。下面我就简单地讲一下。
我们既然来到这个学堂,就肯定看过了学堂的一些介绍,了解
它的宗旨,还有招贤的这个榜文。我们肯定是赞同这样一个目标,
我们为了这样一个目标来,我们肯定愿意为这个目标做自己的努力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跟大家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基础,也是我们
的一个共识。所以,对这个东西,我不再过多地讲。主要讲义工上
堂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最早也是去年看到逄飞的关于成立一耽学堂的消息的。在今
年三月份,我才见到逄飞,才知道这件事情是他筹办。当时我就跟
逄飞说有什么忙我可以来帮一下。在上学期的时候,我就要求按我的
时间安排成府小学的早读课这样一份工作。我上堂的时间是在今年3
月5号,也算我们学堂最早上堂的同学。我每周在那有四次课,周一
到周四。我带的班级是成府小学五年级,两个班,一共81人。我教
的内容是《三字经》,从“三、百、千”开始,从过去学塾教育的基
础开始。一学期下来,《三字经》也讲完了。孩子们也有一些收获。
我自己的收获我觉得可能比他们还要大。
我上堂的经验基本上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就是要有上堂前的准备,包括很多方面。我们要对我们自
己,对我们要去教学的班级,教学的对象——学生,都要有一个认识。
我们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究竟了解多少,我们是一杯水,一桶水,还是
一缸水。我们的水有多少能倒给学生。我们也知道,往往我们有一杯
水的时候,可能连半杯都倒不了别人那里。这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有一
个清醒的认识。我在上堂做准备的时候,就有针对性。比如《三字经》
我了解一些,了解多少。如果我讲《论语》,知识储备是不是够呢?
那我们就要考虑一下,如果不够,要怎么办。虽然孩子们接受的东西
可能比我们少一点,但我们如果准备不充分,也哄不了他。我们上课,
往讲台上一站,可能就会很紧张。所以,准备工作很重要。认识我们
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水平,然后有的放矢地去准备。准备不是什么丢
脸的事情。我第二天去讲课,前一天也要查字典。我觉得这个字的读
音我发得不准,那我就去查,这就是认识自己。它是贯穿整个教学过
程中的。要不断地反思自己,自己的教学,自己的思想。
我们在上堂前要认识自己所教的班级,跟班主任要有所接触,有
所了解。跟他们谈谈这个班级的特点,了解一下班级的规模、班风、
孩子们有什么特点,这个班里有没有什么为难的问题,是不是很难对
付,或者班上有没有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比如我所教的两个班,
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学生有智力障碍,那怎么办?你事先要了解,不了
解,就没法制订什么计划,制订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个,我们还要认识学生。第一堂课可以讲一些内容,但第一
堂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跟学生交流,这也是我的教训。第一堂课如果
跟学生沟通不好的话,你不能很明确地发现哪几个人是这个班级里最
活跃的,这个班里有几个人最有影响力,哪几个人可能会成为教学的
障碍。如果你都不明白的话,那你这学期就要吃苦头了。因为你第一
次没有找对人,该鼓励的没有鼓励,该拉他做你的同盟的,你没有拉
他,当然,以后可以慢慢补救。如果事先做好这一点,以后的事情就
势如破竹,这个班级就被你征服了。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我在成府小
学的经验就是我拉同盟不很及时,等中间再拉的时候,有人就有意见
啦。他就说这个学生本来学习不好,你这个老师怎么回事呀。可是他
在我的课上学得很好。别人都瞧不起他。可是我给他这样一个权力,
让他带着他那部分的同学读。旁边的同学都不服气。一开始我没有很
清楚地了解那个班里的情况。这一点我后来在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时
候,就考虑得比较多。孩子们的心理有时候是很简单,很幼稚,但又
很直接。他把他对问题的反应直接地刺激给你。他不喜欢的人,不喜
欢的事,一下子就说出来了。但如果你在班里事先做了一个很好的了
解,知道学生,比如班长是不是很有能力,有权威呀,还有班里分组
的情况,他们小组的情况,能不能利用班里原来的这些分组来搞我们
的教学活动呀。这事先要通过对班级、对学生的了解,跟班主任的交
流。这些都是准备工作。你第一堂课去了之后,或者是去之前,跟学
校有个交流之后,你再组织课堂时,就会很从容。我们上学期讲课的
成府小学班级规模都比较大,班级人数多,组织起来是很不方便的。
原则上,教授经典读诵的话,如果班级规模超过15个,或20个以上,
那组织起来就很困难,因为你在短期内要熟悉每个人,你的能力是有
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对15到20人的小班,你可以很从容。
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大的班级,像我,一下子就是40多人的班级,
两个班就是80多人。所以我一个学期还没把学生认全。这样就很被
动。而且,班级是由学校规定的。你没办法把它改为小班。所以,你
要事先了解情况,你才能做一个计划。根据这个班级的规模,来调节
你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这也是我的一个经验吧。对于20人以上
的班级,我们的分组就很重要。有很多活动,我们无法在班级范围内
一齐开展。比如你搞一个背诵,我原来曾经检查过一个班级,40人
的班级,我检查了两周。这样不行。后来我就找那个组长,让背过的
人检查没有背过的人,但是我会抽查;如果检查的人偷懒的话,被我
发现了,我就会扣他的奖励。如果事先我们把整个班级作一个分组,
利用原来的小组和组长,这样的话,在课堂上就会很灵活。比如你教
一遍后,让组长带小组来读、诵、背;各组之间还可以开展竞赛。上
课的时候,你只要调动五、六个小组长。在成府小学,我一开始没做
好。对孩子们来说,背诵很重要,但只背诵很枯燥。你要让他一直背,
他就会很烦;但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一些活动。我觉得早上去上
课或课前,如果事先跟班长说老师没来之前,你带大家复习上堂课的
内容。这样做的话,你去的时候就很从容。哪怕你检查他们,你会发
现,他们会慢慢地积极起来,因为有这样一个氛围。一进教室,他就
听到大家都在读,都在背,他自然也就去了。而且一个人背诵很枯燥,
几个人背诵声音会很大,他们会比谁的声音大。这时候你要鼓励他们
用声音去竞争。但我又经常告诉他们,不要用嗓子去背。声音洪亮,
出的每个字都很清晰,这样容易记住。要合理地组织一个班级,科学
地管理班上的学生。
另外,我们认识学生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个性。70年代初出
生的人和70年代末出生的人就不一样;70年代末和85年后出生的
那批人思想上又不一样,小时候的见识也不如人家。我们对别人的判
断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验、对对方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
去推断。但我们要有一个心理准备,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
们很喜欢张扬个性、表现自己。这不是什么缺点,但你要引导他,在
教学的时候合理地利用它,刺激他们这种竞争心理。我记得以前搞幼
教的一个朋友说,你要是给我一个孩子,我也管不好;但如果有更多
的孩子,我就能让他们都很听话。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们有一个喜欢
攀比、竞争的心理,你不停地表扬一个孩子,把他做成一个“model",
旁边的人就会想模仿,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一定要利用孩子的这种
心理,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
第二步就是上堂实践。在上堂过程中,我们的计划也好,规划也
好,一旦我们站在讲台上,一旦我们操纵整个班级的时候,你就会发
现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得那样。你会发现以前觉得小孩子很好,现
在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缺点?还有刚教的时候,你的兴趣会很大,
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真好。过一段时间,你会气扁了,你说这些孩子
怎么搞的,我叫他们,他们也不听我的。我的班里也有这种情况。这
就是你组织的问题,跟你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关。
上堂实践我们首先要选择教材。我要上堂了,要传达给孩子们什
么内容,是“三、百、千”,还是“四书、五经”,还是其他,比如
《增广贤文》。上堂前心里肯定都有一个打算,知道自己要教什么。
这个教材他能不能拿到,他拿到的可能跟你的不完全一样,但主要的
内容都应该有,方便他的读诵和学习。可以让他在上面注释、注音。
另外,晨读的时间只有半小时,每周两次,也只有一小时,如果教学
内容很多的话,就会很困难。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比如讲《论语》
也挺好的。我们不可能一学期把它全讲完,但可以一章章地讲。《大
学》也可以呀。不一定一学期全讲完,但你心里要清楚,以后还讲不
讲,别让孩子学到一半就没了。在上堂的时候,大家要考虑教学计划
的完整性、系统性,或者在别的方面作些调整。另外,教材也不同。
比如《三字经》有好多个版本。小孩子见到不同的版本,就会去问老
师这个是不是错的呀,怎么跟你讲的不一样。这你要给他合理的解释,
小孩子还不知道什么版本,但你要告诉他,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的本
子,不同时代增删的内容不一样。
其次是确定教学计划。我们一学期的时间有多少,每堂课是多少,
我每堂课的进度是多少,我一学期的目标是多少,我一周应该教完哪
些内容。在第一周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整个学期的情况,随时
调整。教学进度在我们自己手里掌握着,可快可慢,但期末前一定要
教完。整个的教学目标不要轻易改变。教小孩子我们要有读、背诵、
讲解,这是教学形式。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要求一定都背过,都
理解了。我们的初衷是让他背过了,等长大以后再慢慢理解,还是让
他一开始就全部理解。我觉得这个可以适当调整一下。我个人的感觉
是对一些小孩子尽量让他多背一些内容。当然要开发他的积极性,有
时就要适当讲解一下。你要考虑到教学内容。讲解是很浪费时间的,
而且要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是很耗费你的精力的,你要很
认真备课。我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精力在这上面。讲解时,你要考
虑他的接受能力。因为实际上你讲了很多,他也记不住。你在教学期
间也可以检查一下教学的效果。采取各种形式:提问什么的,穿插一
些考查。而且要不断地巩固。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记忆曲线。要
注意巩固,隔一周复习一遍,隔两周大复习一下,留出一堂课,重新
贯穿一下。
另外,我们接触的都是青少年,课堂气氛要活跃一些。但我们背
的又都是很古老、很死板的一些内容。小孩子有时会向我提意见,但
你又不能总领着他们玩吧。要寓教于乐。但这也很难。在班里搞一个
活动也很难。我教《三字经》时,开始让他们搞一个接龙,一个接一
个,这样他们很高兴。但如果班级很大的话,你就要考虑一下。还可
以穿插一些其他的。如果有人会唱的话,或者我们有光盘的话,可以
给他们放别人唱的录音。可以灵活地组织,看自己的发挥。我教《论
语》教到“千乘之国”时,我给他们解释“乘”就是“兵车”,让他
们去画,画了以后同学之间互评,讲解优点和缺点。在这个过程中,
把我们的一些主张灌输给他们。还有,在班级里搞比赛,这是很好的
一个办法,要合理利用,也不要太张扬孩子们的个性,要寻求中庸之
道。
还有,我们是不是强迫孩子们去背,给他们一些压力。这是一个
有争论的问题。上学期开会的时候,我就提到这个问题。暑假时,我
又接触到两个人的思想。不同的人在搞经典诵读中,主张也不一样。
有的人认为不需要给孩子任何压力,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
做,成本很大,很高,效果未必好。有人认为可以适当强迫。我就主
张后者。孩子们是有惰性的。我们要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下堂课我
要检查,如果通过的话,我会有怎样的奖励。奖励不一定是精神上的,
也可以有适当的物质上的。我记得有一个义工,他那个班级搞经典推
广。暑假时,他说他搞了一个橡皮图章,上面是卡通图案。孩子们都
很喜欢。你背过了,我就在你的本上盖一个。孩子们一学期会得好几
个,会比,所以争着去背诵,课堂上发言也会很踊跃。有一些小的礼
物,偶尔也可以送一下。我建议大家还是可以强迫一点。我曾见过一
个例子,在做调查时,有一个孩子,高中还没读完,就念了五所私立
中学,你可以想象他这样的一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他是一
个非常时尚、非常modern的一个小男孩。我做调查的时候,他就说
了他的学校的名字。我当时还很奇怪,像这么时尚的一个男孩还能背
诵出传统经典来。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他们学校规定的,校长
是个老古板,谁背不过,不准上校车。于是强迫他们背了很多内容。
这是给我的一个启示。虽然他受了一些强迫,但他还是受用了。他得
到了这些内容,灵活去用。
教学内容上我们要学会旧瓶装新酒。我那个班上的学生有时会提
出来:这里有重男轻女,那里有什么。这时,我们要告诉他原来古人
的情况,还要用现代人的判断去引导他。毕竟孩子们没有主见,不能
完全纵容他们怎么想。我们要引导他,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我们要
把我们的理念告诉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很好的。
我们装新酒的时候,一定要会装,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我们要注重时
代的特点。我们搞一耽学堂,不是纯粹的复古主义,是要传承中华文
化的精神。我记得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有一句话:“教育在完全人格。”
所以,实际上我们做的工作是培养孩子的人格。作为现代人,完整的
人格应具有哪些素质呢?不是仅仅告诉他《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
而是把文化的精神、社会的精神告诉他。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有独立
的人格、民主的意识、要学会尊重别人。我在班上经常讲,不是纯粹
的说理,而是具体的行动。我让他们评判对方的话,并不要求说对方
好或坏,而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缺点,你一定要反映一个优点,一个
缺点。批评别人是很容易的,但你一定要找出这句话的优点。这是要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我们不是仅仅去传授知识,而是一种精神。我们上堂的同学可能都有
这样一种想法。
第三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我们会气馁,会因
为自己的琐事对上堂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时候我们要学会适当地给自
己一点信心。一方面从道理上说服自己,自己做这个事情为了什么;
另一方面,要从我们的教学对象——孩子们身上发现我们的教学成
果,内心会很欣慰。我们在成府小学做义工的几位同学,有的做了一
半坚持不下去了,说很忙。包括我自己,做到后来,也觉得很累,但
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不能让孩子看出你的这种厌倦情绪来。我有
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我一进去,气氛就特别高,我看到孩子,心
里就高兴,因为我有成果。在另外一个班,我一看到一些孩子,就烦
得不得了。但在这一学期末,情绪有点流露出来了。结果结束课堂的
时候,他们班里的孩子就跟我提意见,说包老师你为什么到我们班来
总是板着脸呀。我觉得这个事情对大家来讲,是一个教训。孩子们的
观察会很细微,要交流,要沟通。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大家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所收获。我现
在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教学相长。这学期给了我很多教益。我从孩子
们身上发现了很多人性的优点,缺点也有。但如果在我自己身上,看
得就不那么清楚。反过来,也可以反思我们自己。好,谢谢大家,有
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二、2001年度优秀义工毛艳琴发言(民大中文系本科生)
我第一点要说的也就是准备工作要做好。我自己因为这点的疏
忽,险些第一堂课就没能讲下来。所以现在格外看重。准备工作包括
两部分内容和别的注意事项。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我认真看过《游子
吟》、《江畔独步寻花》和《渔歌子》,以为足以应付了。谁知他们
在课上全学过了。所以,我只好讲《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虽然在
计划之内,却并没有花很多时间。所以一张口,我就知道惨了。我这
种表现怎么服人呢?我说“杜甫一生穷困潦倒,没有做过大官。”可
是我的学生告诉我:“谁说杜甫没做过大官,人家还做过宰相呢。”
那我不是误人子弟吗?所以以后上课我就先问他们学过了没有。回答
没有,这才放心去准备。至于我们一耽学堂要求的仪表、言行,还有
对待学生的方式等等,这也要认真地想一想,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第二点是讲课方法的问题。与9月18号那堂课不同,以前我每
讲一首诗、词,先讲诗的意思、写作背景,有时还讲形式。我现在觉
得要求小学的孩子理解那些东西是不合适的。给他们讲《三字经》时,
我也没怎么讲解,主要是读,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本来我准备讲
“孟母三迁”的故事,只是同学当中就有知道的,而且讲得八九不离
十,所以我就算了。至于实际中,不同的情况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
我自己仍在寻找一条更好的路来完成工作。
第三是纪律的问题。我听过先于我们的教师讲过维持秩序的艰
难。因此,我自始至终都很紧张。如果不是刘老师第一堂课帮我,那
我必然一败涂地了。像一些义工,从第一次课就要领教那些孩子的厉
害。想办法自己维持秩序,他们比我更有经验。我自己只有过一次用
最大音量讲课的经历,很是有些不容易。以后我要努力信赖我自己,
管好我们班的纪律。
第四点是上课读书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要恰到好处。读得太久,
孩子受不了;读得太少,他们却很容易泄气。刘老师曾经说可以换多
种方式领他们读。比如两个组比赛,看谁读得好;还有男女生分开读,
你读前半句,我读后半句等等。我自己没有发明什么调动他们读书积
极性的巧妙的办法,只有我知道的这几种方法。运用得好就可以使一
节课顺利度过。我的一个毛病就是讲得太多,所以读的时间相对少。
他们课下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复习,所以课上最好的效果就是大部
分的同学能记住大部分的内容。我讲得最好的一次课是苏轼的《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我几乎将一篇优秀的翻译背下来,而且我对
这首词情有独钟。所以下课后,刘老师过来对我说:“你成功了。”
我心花怒放。看来要成功,自己得胸有成竹。
关于这些经验和经历,我在我的工作总结中都写过了。我工作的
那段时间不是很长,所以更多更好的也说不出来了。完了,谢谢大家。
三、2001年度优秀义工李丹发言(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大家好,我是法学系的硕士生,从今年2月底到6月底在成府小
学给二年级一班讲古诗词,每周一节课。刚才听了包胜勇同学的发言
后,我参照了一下,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我主要把我的教训给
大家说一下吧。
一开始第一堂课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一开始去的时候,就特别
紧张。上课的时候,没什么纰漏。我是按我的设想讲下来的,但我跟
学生几乎没什么交流。我连看堂下的勇气都没有。而且,后来成了一
个恶性循环。我每次去上课之前,心里都特别害怕。我就怕那些孩子,
老觉得他们在打量我。我稍微只要讲错一点,他们就能压到我头上来。
我一直有这种感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也不想板着脸给
学生讲课,想尽量让气氛活跃一点,轻松一点,课堂纪律就控制不住
了。而且二年级的孩子才七八岁,好象用什么手段都不奏效。你跟他
讲大道理,他听不懂;你跟他开玩笑什么的,他好象也不能领会。我
都不知道那些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好象二年级学生见识也不是很多,
连一些电视剧也不怎么看。我跟他们说小燕子,反应都不是很大。感
觉跟他们交流起来很困难。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他们其实挺有自己
的想法。在班上有一些学生特别活跃,每次背古诗词都主动要求背,
而且他们确实背得很快。我一开始挺高兴。后来发现只让那几个学生
背,其他学生就不背了。反正每次都有人顶着。我发现这样做不行。
后来我就不让他们背。可是不让他们背,他们又不高兴,就在底下嘀
咕。别人背的时候,他们就在底下跟着背。这样效果也不好。这个问
题我一直都不知道怎样解决,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
起来。课堂纪律我觉得太难了。其实也可能没有我自己想得那么悲观
吧。到学期结束时,最后两堂课我检查大家的情况。一个学期是一开
始一次背两首,后来长一点的一次一首,一学期背了20多首古诗。
到最后检查时,大部分的全班都能背下来,有的可能要一两个平时学
得好的挑头,大家跟着也能背下来了。
通过上学期教课,我认识到自己平时有很多地方不足,这种不足
不仅仅是在与人的交流方面,就是在知识上,也有很多不足。因为一
些很简单的古诗,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像这样的诗,我还
没上小学时就会背了。但我现在发现给别人讲的时候,很多地方我未
必讲得清楚。在具体讲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多东西根本没弄明白,
也只能按照课本上的注释念给他们听。念了他们也不爱听,所以到最
后我也不讲了,让他们背。我当时就想让他们背吧,等将来大了,自
然就明白了。现在想想,我这是在误人子弟。我也就是白背了那么多
年,也没明白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些东西要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出来。
其实一开始参加这个学堂,我想得很简单。因为我自己认为比较喜欢
传统文化的这些东西,希望和大家有个交流的机会。再加上是教小学
生,觉得小孩子也挺可爱的。但我在和一耽学堂的同学们的接触中,
一开始逄飞给我的触动很大。我真的没想到我身边还能碰到这样的
人,为了一个理想,放弃了生活中的其他部分,去追求一些东西;而
且他真的去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事情,他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感触
很大。接着就是认识了一些人,像李德超同学。他们都给我一种动力,
让我感觉这个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他们肯为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一般
人不是很理解的事情。这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促进的。让我
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工作,拿一份高薪,然
后一天到晚地逛逛街呀,吃吃饭呀,就把日子打发过去了。而是应该
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些事情,从前的一些理想、梦想不该轻易沦落下去,
而是应去实现它。当然我自己现在还是做不到,还在为一些世俗的事
情。我也想着出国呀,考GRE呀什么的。这学期头两个月我什么也没
干,自己也觉得很惭愧。我希望大家如果进一耽学堂,就坚持走下去。
我相信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收获的。谢谢大家
总干事评语:其实李丹教学是非常认真负责的,除了在成府,还
在清华附小上课,也在清华附中讲过“诗词格律”的专题讲座,我是
听过的,很详尽。
四、2001年度优秀义工李德超发言(北大96届英语系本科生)
清华附小有一个方法就很好,用形象思维来启发孩子,鼓励孩子
给诗歌配画。我在他们班见到同学们自己画的画。同样是“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十几幅画,每个人画
得都不一样。不管孩子理解如何,但对这首诗的记忆肯定会深化很多。
另外,像扣图章,发圣纸,这种小把戏其实是鼓励孩子的兴趣,是一
种兴趣学习法。古代诗文可以教得很枯燥,也可以教得生动、活泼。
如果把声韵之美、形象中的内涵,充分地调动起来,孩子们会得到很
大的享受。如果作为一种机械记忆,孩子们的机械记忆是很好的,这
一点我们应该承认,但有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让他们对古诗文学习
丧失兴趣。片面强调机械记忆,而丧失兴趣,这样做得不偿失。还有
一点是课堂上公正怎么做到。老师当然希望课堂上学生要保持良好的
纪律,良好的行为得到表扬,不好的行为得到纠正。谁能够配合我的
讲课,我就认为他应该得到鼓励;谁在课堂上不配合我的讲课,我就
认为他应该得到批评。但实际上这里有矛盾。比如说我在提问时,同
时有很多同学举手,我叫出一个同学,这个同学也许回答得不好,也
许他是错误地举手,也许他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同学加
塞,在底下发言了,连手也不举,没征得老师的同意。我们要怎样处
理这种情况呢?从表面上看来,我们当然很喜欢这位同学在底下很正
确地把答案说出来,我们心里有一种高兴的感觉;但行为上说,这又
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表现。所以,同学们千万要注意到公正这一点要想
做到,也并不是很容易。你怎样既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又能够在这
一过程中贯彻纪律的约束,还要让孩子们感觉到不是那么太严厉、太
高压。
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性格。所以,
大家运用起来要灵活,不要拘泥于某个教条。这些东西大家灵活去运
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要把握住核心,要把孩子们引上这条
路。不要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一潭死水,让孩子们课上背了一些诗
文,觉得诗词是个很拘谨的东西。也不要很理想化,让课堂成为大论
坛。我们同学这方面往往有教训,抱着很理想的观点:我要让孩子们
轻松地得到教育,在欢乐中得到教育。结果一上来乱成一锅粥,最后
失控了。而且往往一潭死水和失控二者之间会转化。
暑假给清华社区的一些小同学讲《大学》和《三字经》。我当时
每次回去,对我的朋友们总是感慨。我说我今天又遭到了一次挫败,
我深深地感到了挫败感。几次下来,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当时我就
想到底怎么回事。后来一件小事又让我改变了这种困境。一次课间的
时候,班上最淘气、最跟我对着干的那个小朋友跑过来,一下子把我
抱住了。他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很喜欢、很爱的表示吧。小孩子有
什么感情,都流露在外面的。一下子,我的自信心又回来了。所以同
学们如果遇到了困难,千万不要放弃。有什么问题,咬着牙要坚持。
另外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们联系。
上学期的工作义工很辛苦;但确实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情
况。每次上课,逄飞最担心的是刚刚上课那五分钟。他时刻留意他的
呼机。往往在这时候,呼机就会响起来,哪里哪里没有老师去了,哪
里哪里老师没来。这时候他就得风急火燎地蹬上车,穿梭于各个学校
之间去补漏。他那时候都成了橡皮膏了,哪缺往哪补。但是,缺一个
好补;缺两个怎么办呢?我们的同学没有打招呼就缺了课。另外,你
临时去上讲台,按道理,没有准备就没有资格上讲台。抓过一本《三
字经》,抓过一本《孟子》,你甚至还没来得及通读一遍,你就要面
对学生给他讲。这还不算什么。但学生的目光里包含很多不满的因素。
他就说:“上次换了一个老师,这次怎么又换了一个?”孩子们的嘀
咕里反应了什么?对我们的学堂是一种损害。希望同学们一旦把责任
担起来,一定要担到底。这件事你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还
有就是和校方方面的配合问题。跟校方的配合非常重要。否则,你只
顾及到一个班级,没顾及到学校的影响、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不要光顾自己讲得痛快,班上的学生听得痛快,而把整个大局忘了。
五、白志军发言(清华附小语文老师)
我跟一耽学堂的联系是糊里糊涂撞上的。开始我不知道这个组织
叫什么名字。以后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起做节目,到那个时候才
真正知道这个组织叫一耽学堂。那时候,给我心灵很大的震动。我没
有想到,像逄飞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做了这么一件不普通的事。一个
年轻人开创了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想节约大家的时间,就讲三个问题吧。工作的意义我就不说了。
我就讲现在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要以读
为主,在读中来悟。大家也都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刚才那
个老师说的挺好的。她说是一种内疚,让孩子们长大后就懂了。其实
真是这样。孩子理解能力差异很大,不可能在40分钟内就把一篇深
奥的文章读懂、理解了,这很困难。我认为这个工作是播种传统文化
的种子,让他心里有一个印象。说到一首诗,什么作品,他听说过,
就可以了。这就成功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确实是这样的。古典
文学像洋葱一样,剥一层还有一层。人们对这些古诗文的理解也是这
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历的丰富,他会越来越深入地理解其中
的意义。所以刚才那个老师讲的,我觉得是一种经验,是现在语文教
学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孩子去读。这堂课就反复地读。刚才那个老
师还说不知道怎么办,说会读的同学早就会背了,你不让他背,他又
不高兴;要是总是他背,其他同学又不背。这怎么办呢?其实这个问
题很好办。他不是会背吗?你老师就轻松了。你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
来,让他领着其他同学背,老师就在一边作指导。这样的话,既照顾
了好学生的面子,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可以赶上,差距不会越拉越大。
我们现在的教学要强调读,反复读。究竟怎么做呢?我来说一下。比
如今天读一篇文章,或者学一首古诗,孩子们很快就把它读下来了。
读下来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技巧了。比如说轮流比赛,一组背,
老师要注意挑毛病。特别熟,没有毛病,你也要鸡蛋里挑骨头。比如
说这个组背得挺齐的,但声音小了点;二组的同学要超过他们。二组
的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大了点儿,你就可以说:“二组的声音吵了点,
语速应该再慢一点。”你就找出毛病来,让他们去运动。因为有句话
叫“无事生非”,孩子们没事干,不是要折腾吗?你给他调动起来了,
他忙着比赛,想得第一,没有精力去干别的事了。所以要多种形式去
读。除了竞赛的形式,刚才包老师讲的接龙,这就挺好的。第二个问
题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这可能是大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知
道很多知识,如何往外倒,可能是个困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课
前准备是个重要条件。你如何把这些孩子镇唬住了,能把他们的情绪
稳定下来了。你第一堂课、第一次露面就像戏剧中的亮相,是非常重
要的。你在台上往那一站亮相,咣,摔倒了。人们不会有兴趣去欣赏
这个演员了。你要是进教室后往那一站,有一个威慑力,孩子们会觉
得这个新来的老师挺厉害的,或者这个老师挺好的,我要给他一个好
感。我们一般都是这样:我站在教室门口,铃声一响,我就看孩子们。
小孩子那时候刚刚活动完,兴奋着呢。怎么办?你就说:“大家看,
这一组坐得真直。”其实他并不直,但你一说他坐得直,另一组立刻
就看,他一看,等于是替你说明他坐直了,所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他
不坐直也得坐直了。那么这一组坐直了,你立刻转移:“那一组也坐
得好。好,现在全班男生坐直了,女生也坐直了。”泛泛夸一通,戴
戴高帽,反正这高帽也不花钱买。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这时候
他就觉得老师好。因为你是以一个友善的态度出发,不会形成对立,
这是一个方法,鼓励法,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就把课堂气氛稳定下来
了。
另外,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搞个激将法。举个例子,在背的
过程中或读的过程中,有些句子比较难。你就把这句话留出来,写在
黑板上。你说:“这句话我觉得挺难的,老师背不下来。现在求助。
你们谁能帮我背下来?”让大家看,计时,一分钟,两分钟,老师把
它擦掉。谁能背?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一举手,他肯定能背了,但不
见得。小孩举手是起哄式的举手,有的小孩不会,但他怕没面子,也
举手。那没关系。只要举手,你就叫他。他背不对也没关系。一定要
鼓励,以肯定为主。这一句话里八个字他背对了五个,你都可以说:
“不错!不错!挺好。谁再能背,比他还好?咱们打擂台。”孩子们
的兴趣马上就起来了。这是一种方法。老师还可以适当奖励一下。刚
才讲的盖卡通章那个挺不错的。我原来买了叠纸片的几张小纸,是圣
纸,在我心中也是剩纸,剩下来的纸。同学们觉得是神圣之纸。我怕
他们伪造,就在后面签上我的名字。因为他不能伪造我的签名,写得
没我这么帅。哪个孩子回答问题好,我就给他一张纸片。孩子们拿了
纸片,真的当圣纸,小心翼翼地夹好,保存好。等期末时搞评比,你
得了多少纸片,拿出来一数,他就很精心。以前我们教三、四年级时,
上课前还像魔术师一样做好准备,兜里装个苹果呀,橘子呀,糖呀,
不告诉学生。讲呀讲,孩子回答问题时,你就可以说:“哎呀,你讲
得真好,老师要能奖励你就好了。”好了,掏出糖,可以吃了。课堂
上不可以吃东西,但你可以吃,这是老师给你的奖励。孩子可高兴了。
平时给他买巧克力他不爱吃;但你给他买块水果糖,他可高兴了。为
什么?在大家面前,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
在讲古诗文中,有一些典故。有时候孩子们就能知道。知道以后,
你可以让他给同学们讲。老师最后上课前多准备些故事。这个班我上
起课比较困难,那上课前先讲好了,“今天这堂课是40分钟,我计
划讲30分钟。剩下10分钟我给大家讲故事。如果大家30分钟听得
好,我们就讲;如果大家不好好地听,那老师就不讲了。不讲咱们干
嘛呢?咱们练坐,大家安安静静地坐,坐10分钟。你们自己选择吧。”
孩子们肯定要选择听故事了。你想干坐10分钟,那是什么滋味呀。
那你就给他们讲故事。讲完故事以后,会产生一个效果:学生们在无
意中又得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升级了。他觉得这
老师真棒,知道这么多。不要看孩子小,他也会欣赏人。他不是光会
看这个老师长得漂不漂亮,态度是否和蔼。他对你有好感以后,“亲
其师,行其道”。他跟你亲近了,自然就听你的。学堂刚才那个老师
讲的拉同盟的问题。这个老师认为他没有拉好同盟。因为同学们有意
见,说他原来是个个别生,你怎么让他做领读这件事。其实错了。这
老师做的这工作非常好。拉同盟就该拉这样的。你们没有什么感受,
因为按常理来讲,你们在小学、中学都是不错的学生,都是老师的宠
儿,所以你们没有体会过个别生的那种滋味。这个老师能把他拉为自
己的同盟,你是立了一个大功。为什么呢?因为你拉做同盟,可能会
影响这个孩子以后一生的生活。他一直被人轻视,放在一个无足轻重
的地方,你把他抬出来,让他重新认识自我,重新知道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这个老师如果当班主任,一定是个非常好的班
主任。
另外,课堂教学要形式多样。古典文学是很庄重的,孩子们学习
古诗文的兴趣也是很高的。虽然孩子们这的、那的知道挺多,但他们
对古典文学也有兴趣。他们兴趣在哪呢?他们看电影、电视剧、古装
戏,里面的文人墨客在摇头晃脑地读,他们挺欣赏的。他们没有机会
去表现。我们上古诗文课的时候,孩子们就来情绪了,摇头晃脑,他
们觉得很新鲜。就像过去是穷人吃野菜,现在是地主吃野菜。孩子们
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游戏的心态去引导他学。比如学完古诗文后,
孩子们会背了,我们想深入一点。老师就可以扮演一个角色,比如记
者,拿个杯子当话筒,“这个同学,你是清华附小的学生吗?”他肯
定说:“是呀。”“你是几年级的呀?”就跟记者采访一样。你就问
他:“学过《学艺》吗?”“学过。”“你觉得学完这课后有收获吗?”
他就说:“我有收获。”“你的收获是什么呀?”他就讲:“学习的
时候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你学得真好。谢谢你,小朋友。”
再找另外一个同学,男孩女孩呀,前边后边的,你就多走动走动,“还
想接受采访吗?”其实就是要他回答问题,但我以采访的形式,因为
接受采访这种事只能在电视里看到。那现实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虽是
模仿,但至少有那种感受。你就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上课。我想这样
做可能就轻松一点。老师不要太认真,就是不要跟孩子太较真。他终
归是孩子。别上完课让孩子给气哭了。其实没必要。你把眼睛都哭肿
了,人家早忘了。所以不能较这个真。咱们就是想着怎么把孩子哄住
了,怎么能定下心跟你走,你就是胜利者。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想
你就是个孩子头。他们是我的兵,我把他们领好了,就足以了。
最后我想说一下咱们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就是教态要好。不管自
己心里有多不愉快的事,只要一见到教室,一看到那几十双渴求知识
的眼睛,什么忧愁、烦恼全都没了。教态一定要好,讲课时语速慢一
点。语调、语速在课堂上要有所变化,像机器人背书一样讲课是不行
的。我建议大家从今天开始注意看一下少儿节目,看主持人是怎么说
话的。开始你可能要有意识地去拿腔拿调,慢慢你习惯了,就很自然
了。你要逗孩子,把他逗起来。“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海上日出》。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学生说:“知道。”
因为书上印着呢。“巴金。”“巴金应该姓巴呀。我觉得挺怪的。谁
知道这种情况?”孩子们马上找去了。所以你一说话,语气上、语调
上一定要有变化,要吸引他,不要总是一个频率。
教师服装。我们在课堂上要穿大众化的衣服。如果你穿着有点张
扬个性的服装,这堂课学生不是在学知识,而在欣赏老师了。他的注
意力被分散了。他记住这个老师是什么发型,她戴什么饰物。要尽量
减少干扰。
另外,讲课别把书读死了。比如说一个问题答案是很多的,有正
确的,有比较正确的,有一半正确的,还有根本不正确的。第一是肯
定学生积极回答的做法;对于学生之间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去
争论。课堂上是允许争论的。你们面对争论,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
现在的孩子们,你要是对他太严厉了,他惧怕你,躲着你;你要是对
他太放纵了,他就不听你的了。当孩子争论起来时,老师要说:“大
家讨论得真好,真热烈。咱们现在先停一会儿,让老师来说。大家先
安静坐好。老师数三下,大家赶快坐好。”然后就大声喊:“一、二。”
没反应时候,你就赶快给自己找一个台阶,“我马上就喊三了。如果
喊三、以后再不安静就不行了。注意呀,我喊三了。”其实你喊一、
二、三是很快的,可是你一、二喊完,孩子们没有反应,你就要给自
己台阶。要不,你喊完一、二、三以后,孩子们还不安静,你怎么办
呀?组织教学这个过程其实很灵活。高深的理论咱们也没必要知道。
你在课堂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按这种办法去做。我敢保证,灵丹
妙药。我说就这么多。
六、朱萍发言(清华附小语文老师)
义工老师们,大家好。听了前几个老师的发言,我确实很有同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全方位地体现教师的素质、修养。如何通过一堂
课,既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又让他们受到美的陶冶。下面我谈一下自
己的体会。
我谈的题目是应用主体化教学模式优化古诗文诵读课。
第一点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检验一堂
课成功与否的基础。要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
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
第二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要师生互
动,更要主要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起到交流作用。这一过程是通过
教师精心的设计来实现的。第三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为依
托,以情感教育为灵魂,只有学生个体内部感知,才能使知识真正内
化为学生的文学修养。体现在一堂课上,教师先要设计、准备的有以
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交代学生,使学生明确教学要求,
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设计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热情很高,是否愉快
地背会了自己所教的古诗文;同时,教师可以检测到自己的课堂设计
是否合理,以便调节下一堂课某些环节的设计。下面,我就分步讲讲
课堂各环节的主要操作策略和常用的办法。
第一步是机趣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
参与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应体现开放性、自主性,避免呆板、乏味
的说教。老师和学生应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这些在老师上课时应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老师设计的目标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
理需要。他们刚一上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步的主要操作策略是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方向。常用的
方法有营造氛围,设计趣味感。例如让学生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说
说与诗文相关的奇闻逸事。低年级的,像刚才老师提到的猜谜语呀,
或唱个歌呀,说说儿歌呀,来引入,都是极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
方法。这一环节一般要控制在三分钟左右,然后很快进入课堂教学的
主要部分,也就是第二环节。要求学生简单理解古诗文,然后熟读成
诵。这是课堂的主要一部分,大约需要15分钟。古诗文诵读,是认
知的过程。教学过程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
如临其境,进入角色,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古诗文的目的。这一环节的操作策略是营造
和谐的学习气氛。常用的方法,如刚才老师们都说了,小组讨论啦,
同学之间互相听朗诵啦,或者说说自己的体会,以及榜样激励的方法。
第三步是巩固深入,采用给古诗文配画、表演、编故事、小品等
各种形式,对诗人的言行、情感、及诗人所阐明的道理深入感悟,促
进背诵、记忆。
最后是检查背诵,布置作业,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校外。
为了鞭策小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古诗文诵读角,让学生对
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比、记录,做得好的可以填入闪光点;做不好
的,可以填入新起点。就是以激励为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教师还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表扬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像刚
才老师们提到的小印章呀、小红花呀,对低、中年级学生都是非常适
用的。我们在上课时,也采用这种形式。买一个小印章,孩子们当堂
背下来了,或发言特别好,纪律特别好,都可以给他印一个。然后期
末进行总结,看谁印得多。有时候印在书的封面里面,有时候没地方
印,印在手上,孩子们都特别高兴,回去以后不洗手。这些在我们看
来很简单、很幼稚的东西,但是孩子们非常珍惜,觉得是通过自己的
刻苦学习得到的。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我再讲讲上课中的一些误
区。义工老师们要注意让孩子们充分地说,我们起到点拨、总结、纠
正的作用。现在的孩子不可小看,尤其北大、清华附小的,有家庭环
境的影响,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接受的新鲜事物很多,可以让他们充
分发表意见,只要是跟古诗文相关的。然后互相讨论,老师开始不发
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恰到好处地总结一下,点拨一下。一定要控制好
课堂时间。像刚才说的机趣导入,在三分钟左右;主要的讲解、背诵,
在15分钟左右;后边还可以进行给古诗文编排小品、故事,或者谈
谈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一般10分钟左右;最后检查、
总结,5分钟左右。在上课中,希望义工老师根据学生、班级的情况,
创造性地教学。没有哪一个教学模式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的教要着眼
于学生的学,要在把握好教材观点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特点,调动
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引导他们从想学、爱学到会学、乐学。我相信各位义工老师会在新时
期少年儿童广阔的心田中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中华古典文化的花
朵重放异彩!同时,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对你们的义举表示
崇高的敬意。谢谢!
七、张校长发言(魏公村小学校长)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项事业。文革时,没有课本,也没地方
学习。我当时非常痛心让孩子们这么混。有的孩子就提出学点什么。
我就教他们毛主席诗词。不能荒废时间。每天背,最后我们把37首
都背下来。背古诗词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拨学生组织去香
山劳动,走到半路下雨了,路特别滑,有的学生就说:“老师,这不
是‘雾霭村深苔滑’吗?”有的学生说:“能不能说‘菜园果园庄稼
地,雾霭村深苔滑’呢?”文革结束后,有了课本,我还坚持让孩子
们读古诗文。每个同学准备个小本,一天学一首。给孩子们一种熏陶。
你们做的事情是慰藉古人、造福后人、利在当代。这件事要做好,需
要我们勤于钻研。一要充分准备,要备课、备人,针对不同年龄的学
生,我怎么来做准备,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准备,就没有资格上
讲台。二要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读,加大孩
子们的阅读量。每堂课同学的阅读要不少于四分之三。强调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好学生发言至多三次,学习暂时有困难
的至少一次。三是讲究方法。最根本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给孩子
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去学。现在强调我们给学生的是一股纯净的水,
一股活水,一股甘甜的水。一股活水,就是你要随时融入新的知识,
你在讲一些古文时,可以让孩子们回去查一下关于这些诗词的东西,
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一股纯净的水就是要剔除不健康的东西;一股
甘甜的水,就是要知识丰富,强调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在讲究方法上,
要多下功夫。四是及时反馈,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前一段过程中,民
大的同学对孩子们的教学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在这方面有所进展。
我理解这项事业,一个是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个是被
义工同学的义务精神所感动。所以才答应下来。我们要靠什么打进
去?就靠诸位,靠你们的工作,你们的工作就是一耽学堂的窗口,就
是一耽学堂的形象。你们的形象做得好,一耽的活动就推广得开,祖
国传统文化就得以弘扬,就会被老师们理解,就会得到学校支持,把
这项事情作当我们共同的事业。
八、2001年度优秀义工李天庆发言(清华大学博士生)
大家好。这些期我开始教头三节课的时候,课堂气氛还比较好,
大家都不认识我,后来,跟我熟了,发现我脾气特别好,全大闹天宫
了,这也没有办法,后来我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办一次游戏,但是我
发现教东西时应分清教什么,无非是教两个,一个是有为的,一个是
无为的。有为的是教些诗词、歌赋、教点知识,无为的是教一些如何
做人,修心的东西,《道德经》上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两个方面分清楚后,才可以继续教,而无为的方面更主要的是怎么
做人,就是授课者本身、自身的一种要求,用自己的一种倾向来感染
他,而不是批评一下,教育一下就行了,我自己觉得小学中学时课堂
上老师教的那些东西,要求背过的几乎都记不清了,这说明仅仅教两
句话咱们在教学生时,更主要的是要唤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对传统
文化的感情,等他们觉得需要,他们自己会去学的。
这个社会的核心没有变,那它的核心是什么呢?这可以用一个简
单的字来概括,就是“道”。一种传统的道和德是不能改变的,但是
怎样让学生去理解接受它外在的形式,可以不断地变化。先谈谈一耽
学堂在对待这些传统的一些想法吧。在一耽学堂,逄飞有个“开新风
气”这个提法,这个提法非常好。这里有两点,一个是什么是新风气,
一个是教什么,我们现在宏扬的是传统文化中那种蓬勃向上的浩然正
气,把这些东西发扬出来,不是说我们要做学问,来它个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也不是拿西方的某种漂亮学问来翻炒炒作一下。这在理工科
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文化上是要误国的,可能会误一代人,
这样会非常糟糕,万变不离其家,我们要教的是根,一棵树枝叶全无
无妨,没根却活不了,大家看路边很多柳树、杨树的树桩,上面全被
砍掉了,树根完好,它仍然能蓬蓬勃勃地长起来。这里这个根有两个
含义,一方面,要回溯到历史最源初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想法,
他们最初的一些想法,经文、思想,而不是后来我们给异化了的思想。
至于和现代的思想、现在的东西相结合,那就是别人的事,水到渠成
的事情。另一个含义就是为人,一个怎么做人、修心,做自己的问题,
如果脱离这个核心,做更漂亮的东西,那么做的更漂亮,也不过是一
件漂亮的衣服,为什么后来理学上出了很多虚伪的人,说得很漂亮,
做是另一回事,他就是把这个东西心物二分了,把自己和学问分开了,
把自己的言行分开了,把经典看成经典,把自己看成自己,把这个分
开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那怎么去做,做法可用一句话概括:
着手于用心诵读,落脚于修心行愿。经典的东西倾注了先贤圣人自身
的心血、自身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在里面,这些东西不是从文字上
就能通过训诂理解而来的,它需要你用心灵去读,怎么去读呢?不要
以为读懂了,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收获就算很大了,这就像读《道
德经》,有人读完成仙了,有人从里面读出厚黑学了,他都是没有身
心合一,没有和经典合一,没有读进去,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净化自己,
纯化自己,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说到落脚上,修心是针对自己,
行愿是把你心中的想法付诸实施。这里有一个见地、修正、行愿三位
一体,不能分开,通过教小学生,教孩子时,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
来发扬宏大传统文化的精神。
九、2001年度优秀义工王旭东发言(清华大学法律双学位)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中还是要培养孩子们有一种个体的意识,民族
的意识,而我们则要有自愿的意识,完全成熟的社会主义应是一个公
平的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既定的权利,而不是只为某一个体制所束缚。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谈到优点和缺点往往被外在东西给遮盖了,
人都有种自私的想法,有争心,这时候就要告诉他们要兄友弟谅。学
习好的同学要帮助差的,要兄则友,弟则恭,要剔除一些虚荣的不良
的东西,这样处理会有很好的影响,使同伴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另外
还有选择教材的问题。这是基本的,必须要做好,需要什么教材,怎
么安排进课程里,还有阅读和背诵的关系。有时背诵一些枯燥的东西,
孩子们没有兴趣,也没时间,干脆在考试前、在压力逼近时,认真去
背。这是没意义的。
要有成果,还要采取些小技巧,比如每周给他们留一首经典的小
诗,不够再加些任务,循序渐进,孩子们还是很配合的。他们接受能
力很强,又有很强的个性,也可以用录音,孩子背时录下来过后放给
他们听,他们也爱听自己的声音。能提起劲头来,还要经常鼓励他们。
其实每天形式新鲜,不扳着面孔,并且学后注意巩固,十三、四岁的
孩子是可以引导好的。
十、李德超发言
在课堂上要注意建立起一种规矩来。因为跟他说是一回事,他遵
守不遵守是另一回事。我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这道题有一定难度,
也许还很棘手。我叫起来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没答对。没答对这是很
正常的,因为这道题有一定难度,我也并没有设想大多数同学能答对
或者说有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但是这个时候,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
知道的,其他同学一直都没有人举手,但是其中有一个孩子他不举手
就抢着说:“老师,他答错了,应该是什么什么。”他把正确答案说出
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去说呢?如果说你把这种小事忽略过
去,你肯定会说:“好,你答的对!”这样的话就坏事了,甚至更怕的
是你说:“好你答的真好,你真聪明!”这就更坏了,因为什么呢?这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一件事是确定规矩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当时
我就对这个同学说,这位同学请你站起来。当然我在班里边,无论是
批评也好表扬也好,我都跟同学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尊重的态度,
我说,这位同学你知道正确答案,而且你答的很正确,这一点呢,我
应该表扬你,但是现在呢,我要批评你,你知道为什么要批评你吗?
他自己就说:“因为我没有举手就回答问题。”我说,对,因为这是一
个班级,这个班级呢,有一个班风,我在这个班级里确定了一个规范,
是为了让大家能在这个规范里更好地学习,不能因为某一个人为了突
出自己而破坏这个规范,影响了其他人,我说你这位同学,你没有举
手就回答问题,首先就破坏了这个规范那么老师就要批评你,同时你
刚才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你还说,老师他答的不对,你的目的是什
么呢?你无非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想突出你自己比他学的好,其实,
这种想法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虽然你知道正确答案,但是老师不肯
表扬你,老师还要提出严厉的批评,老师希望你下次注意。这件事呢,
我对他提出了批评,虽然我一直都很喜欢他,他是班里最聪明的一个,
我内心里对他是偏爱的,但是我觉得不通过这件事,把他的锐气给煞
一煞的话,那么以后,规矩就建立不起来了,这个班风就难以把握了,
以后,我就故意不让他回答问题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忽略,
因为他确实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之一。老师不点他的名字,不让他回
答问题,会让他的内心深处受到很大的触动,他自己会认识到自己的
错误,而且他也心悦诚服,老师的批评有道理,这样一件事,使得班
里的同学下意识里就有个想法,我们班上的老师是有规范的,这个规
范呢,不是他通过“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不许怎么怎么样,不是通
过这些硬性规定建立起来的,他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甚至一些小事
情建立起来的。”我就是特别注意这些小事情,通过这些小事情,让
他们明确认识到有这么一个规范存在,而且,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这个规范,或者,有一次我们班上下课时我问:“回去后,能背下今
天讲的这节课的课文的,请举手,结果当时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举起了
手,我说好,希望这些同学呢,下节课不提问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能
说到做到。能够完成今天的作业,下次课,我跟他们见面时,我说,
上次课有些同学说能背下《庄子》,但是肯定有举了手背不下来的。
那么对于说到做到的同学,我们提出表扬,同时,还有那些同学上次
举手说能完成作业的,而这次又没有完成的,请举手,结果,又有四
位同学举起手,这件事也是一件小事,但也可以确立规范,我说:“这
四位同学呢,我也要对你们提出表扬。“当时大多数同学都感到很吃
惊,他们以为这不合理,我解释说:”咱们第一次的《论语》里,讲
的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开山鼻祖是孔子,儒家思想强调忠恕、信、
礼仪、廉耻,“信就是指说到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应该表扬,但是,
虽然没有做到,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是一种信,没完成没有
关系,你得承认错误,这也是一件小事,通过这件小事,也有助于确
立规范。
无论是当事者也好,听众也好,都能看到,老师并不是一味地灌
输,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生动地事情一些活的东西来让他们体会到,对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涵,他们要自觉地去做,去遵守,要用这些形成
我们的班风,我在做这些的时候,第一,我指平等的姿态。另外,我
是对事不对人。我只是局限在事上,他做的好我表扬他,只是表扬他
做的好,不牵扯任何其他的事。同时他做的不好,我批评他,也只是
为了提醒他没有做好,下次注意。我就是让他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
批评他,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真心信服这个道理,接受这个道理,
愿去改正、愿去服从、愿去追随老师遵从这条道路,如果这个规范确
立了下来,就不用去强他们所难,不用说不许怎么样,要去怎么样,
他们能自觉地遵守。他们能按照正确的轨道行事。
小孩子自制力是有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是很强的,所以,
如果仅靠规矩来维持课堂的话,势必不能长久,那么怎么能让他们既
活泼可爱,又懂起码的规矩呢?有的老师说让孩子们理解课堂内容才
能更好地记住,其实不一定,小孩子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有时你给他
讲十分,他只能理解到五分,但是,让他们记,他们会记得很好,因
为他们的机械记忆力非常好。千万别让他对这个问题产生抵触心理,
宁要有活泼轻松的气氛,比如讲小故事、小笑话,让他们听得津津有
味,这样让他们产生趣味,才能吸引住他们。比如讲《石灰吟》“ 千
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讲这首诗时,让大家认识到,主
要讲于谦为人如何,讲了他的生平和历史背景,孩子们津津有味,讲
到于谦被昏君处死时,孩子们都很愤怒,我问他们什么叫忠?在儒家
思想中,“忠”是最重要的一条。于谦他实际上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
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到底是忠还是不忠?孩子们异口同声说:
“忠”!声音特别大,屋顶都差一点被掀翻了。所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力还是容易的。只要让他们意识到有记住这首诗的必要,他们会主动
去记住的。这是我在教学中得来的、体会来的经验。一方面树立一个
规矩,无形的、活的规矩,约束着课堂。另一个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
把它作为一个中心,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这样教学才
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