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
《汉书·武帝纪》:“帝幸河东,祀后土,宴饮中流,欢甚,作此。”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
怀佳人兮不能忘: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
欢乐极兮哀情多: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
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楚声之在汉宫,其见重如此。故后来帝王仓卒言志,概用其声。而武帝词华,实为独绝。当其行幸河东,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译】
秋风萧瑟而起啊,朵朵白云飞扬。
草木摇落黄叶满地啊,南回的雁阵翱翔。
兰草透着秀丽啊,金菊放着芳香。
怀想心中的佳人啊,使我思念难忘。
楼船溯流而上啊,东渡汾河,
船横中流啊,激起白色美丽的浪波。
箫鼓齐鸣啊,引领得船夫也用号子唱和。
欢乐达到了顶点啊,会萌生出哀情许多。
少壮有几时啊,才之将至,真无可奈何。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能使匈奴心惊胆颤共服汉德威!
简介: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曾长期流行于二、三十年代。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贵族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十九年而终不屈服。
歌词为长短句,音乐也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除第一句引子之外,上下片的曲调完全相同。乐曲采用民间“背工调”手法,用清角音4而不用角音3,显示出北方民间歌曲的风格。音调流畅,内容通俗,感情深切,因而流行较广。
【附】
古琴曲《汉节操》(一名《苏武思君》)
《汉节操》原谱刊于1609年《太古遗音》琴谱,是一首著名的琴歌。乐曲抒展、壮烈、意趣生动且调性丰富(bB宫、C宫、G宫),表现了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苦凛然不屈的崇高气节。
蛮夷华夏何多年,疾风劲草心悬悬。旌节持拳拳,忠彻天,心彻泉。成仁取义,衣带劳镌。烽烟外,戍楼边,心绝眼眸穿,梦魂飞到,孝武君前。
头断膝不屈,九夏三冬节,严霜与烈日。此身挺然,若砥柱波中立,翠帐云中出。此身雪里,恰似青松长郁郁。执铁披钢,真元却守从吾义。气存出没,不慕浮云富贵。指天为证,赤胆悬日月,拚取微躯,裹尸马革。
饥餐天雪,唯有毡毛共咽,饔飨缺,采山蕨,形容憔悴多凄切。匈奴讶有神仙诀。再迁海上,赤心愈烈。抬头遥望天边月,古今圆又缺,长使人成离别。
秋风八月起胡西,淡烟衰草何离离!孤忠凛凛此身单,怯寒无衣,止宿居无庐。天昏地暗,云惨尘迷,伤悲。孤臣有泪归无期,西风落雁空南飞。
洗腥膻,得归旋,满头风雪白盈颠,持节还乡十九年。眼望断,黑河边,孤忠两字,俯仰无愧于苍天。高风劲节,万古流传。高风劲节,万古流传。
阳关三叠 唐-王维原词,元-无名氏谱词
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古琴曲)
清和节当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
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
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阳春白雪》词(元代无名氏将原诗添加散声、泛声、和声演为长短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
弄揉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
弄柔凝翠色,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份。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注】
李商隐: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困此七日。
【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玉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道情》十首 清-郑板桥
枫叶芦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进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头。 自家板桥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每到山青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事业,措大生涯,不免将来请教诸公,以当一笑:
(一)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
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二)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
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三)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
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四)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芦,戴袱巾,棕鞋布袜相厮称。修琴卖药班班会,
捉鬼拿妖件件能。白云红叶归山径,闻说道悬岩结屋,却叫人何处相寻。
(五)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
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六)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桥边日出犹酣睡,
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七)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
一片残霞暗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词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八)邈唐虞,远夏殷,卷宗周,入暴秦。争雄七国相兼并,文章两汉空陈迹。
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最可叹龙蟠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九)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
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十)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
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
说明:
郑板桥作《道情》之时,还是一文不名的穷秀才。创作时间在雍正初年(1725-1729间),“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十首以遣兴”(据裴景福藏《道情》卷跋语)。板桥本人对这《道情》颇为珍视,一生中多次书赠友人,告诫他们“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
郑板桥是一个极富平民思想的人。《道情》曲里幻灭出世的感受在今天看来早已过时,但其平民精神却颇值得今天的为官者好好回味。
这《道情》十首,自清代至民国二百年间流传不衰,甚至在三四十年代的小学堂里,孩子们也会唱。它节奏铿锵,音调悦耳,文词出入雅俗之间,唱起来余韵悠然,真有一曲三叹之感。不知今日之扬州城里,还能听到《道情》曲的渔鼓简板之声吗?还能听到“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的歌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