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坐第一次让我了解到我们要时常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正如一位法师所说,禅七让你们真正做了一段时间的人,放下所有的事情来观察自己的生命。我们在生活当中,不是处于散乱的状态就是昏沉状态,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的内心在不断地向外攀援,随外境而转动,或者是在疲劳时没有精神,昏昏欲睡,我们很少能清晰地了知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和意识,更不用说去深刻的发现和反省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次的禅修,我第一次在较长的时间内去深入观察我的内心,虽然在这期间,我也曾经被杂念牵引,也曾经昏沉。但是我却相对于平常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平常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情绪当中,很少能反观自照,去发现自己内心的观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总是被我们自己都不清楚的自己的一些内在习气所掌控,一位善知识曾经对我说:人总是生活在过去。是啊,正如佛法所告诉我们的凡夫总是在随业流转。这里的业包含了我们的内心以及身口的行为,而心尤其重要,心为主宰,身口的行为皆由心而发。因而,如果我们不能观照到自己的内心,发现我们内心中那些负面的烦恼和情绪,那么我们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善我们外在的行为,那么我们也就永远沿着以前的轨道运转,我们的生命也就是简单的重复,无法得到提升。因而,这一次的禅期和大和尚的开示惊醒了我要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在这以后长期的修学中,我也不断深入领悟到时时内观的重要,也慢慢领会到禅宗所说的行住坐卧皆是禅的道理。当然,禅定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反省。反省一般还是在内心不是很专注的情况下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因而所观照到的还只是那些粗大的念头,并且把一些负面的念头转化为正面的念头。而禅定因为是在心高度专注的情况下,因而能觉察到非常细微的念头的升起,察觉到内心更深处的细微的念头,觉察到心年的生灭无常。然而,无论是出世间法还是世间法,很重要的是止心和反观。佛家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若不能在我们所作的事上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而是散乱或者昏沉,那必然做任何事都无法深入,必然不能获得成功。又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内观来发现我们生命内在丰富而广阔的世界,那我们也无法真正用心去感悟我们外在的世界,发觉我们的心与外界世界的联系。我们应该真正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发觉自己的内心,改善自己的内心,改变内心,就是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外在的世界。
那么我们怎样改变自己的内心呢?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生机呢?那么这就要谈到我在禅七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片断。一天晚上坐完最后一注香,我们来到寺庙的鼓楼听敲钟。楼里供奉着一尊地藏王菩萨的塑像,在黑夜中的灯光下更显得慈悲庄严。一位老法师敲一次钟,唱出一首偈子,他苍老又高昂的唱诵伴随着钟声在寂静的禅院中回荡,让我的内心无比欢喜。我还记得最后四句唱诵的是大智文殊师利、大行普贤王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四位佛教中最闻名的四大菩萨。当在这样一种独特的气氛下,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内心的震撼,一种广阔、深远、悲悯、庄重的情感一下被激发出来,此时眼前的地藏王菩萨也不仅仅是一尊雕塑,那分明是一种伟大精神的化身,藉着这种精神,我的内心变得坚定、严肃、高广,充满着厚重和坚实。在以后的修学中,我慢慢体悟到佛教四大菩萨所代表的大智、大行、大悲、大愿的精神。为什么我们的内心如此惨淡、软弱和空虚?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这四种精神。不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我们的人生缺乏智慧,不仅会使我们所作的事业得不到圆满,而且也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的烦恼和束缚。具有智慧的人能使自己于一切时,一切处挥洒自如。而慈悲能让我们突破自我的局限,打开自己的心量,使自己的内心充满动力。人的一生,如果总是关注于自己身上,那将无法真正展开自己的生命。一颗慈悲心,既是使自己时时处处去帮助别人,体谅别人的苦难,救人于危急之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只有利益他人,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具有意义,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人生的烦恼大多来自于将自我看得过重,时时刻刻为着自己的利益谋划,岂不知这恰恰是烦恼的根源。少一些自我的执着,我们才能多一份快乐。况且,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者,我们都必须依赖他人而存在。因而,一个自私的人所获得的往往更少些。慈悲会让我们收获内心的安定、快乐和源源不断的快乐以及他人的帮助。内心的慈悲还需要大愿大行来实现,大愿就是如同要立下大的人生的宗旨和誓愿,如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度尽,方成菩提。有了大愿,生命才有了方向和动力,在行动上才能实现出来,因而有大行,以大行来实现大愿。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人生活空虚,没有意义,大都说来是没有人生的宗旨,因而确定人生的宗旨,并且在内心不断发愿,并且通过精进的行为来实现大愿,这样人生才会有力量,有意义。智慧与慈悲代表大乘佛法之两足,智慧与慈悲浑圆一体,只有圆满智慧和智慧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我们需要的是从因地上做起,而不能现在去要求结果。我们需要对于人生有正确的知见,否则,我们永远都无法获得真正幸福完美的人生。获得正确的知见,那么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反省自己的内心,转化自己内心的烦恼习气,进而改善自己外在的行为。确定自己人生的宗旨,时时激发内心的追求,用慈悲化解自私和怨恨等烦恼,获得生命的动力,并且通过不懈的大行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感谢一耽学堂,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走进了佛法,并且认识了许多能在生命中互相抵励的善友,从这次活动中,以及以后的学习中,从我的这些善友身上,我的生命得到了一次飞跃,并且开展出另外一个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