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思——《体悟柏林寺》,北京中医药大学

遥遥思念哪一片净土

犹记得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号晚上十点半我们走下汽车时,看到寺门打开,一位法师身披海青,衣摆飘逸,在门口迎接我们。入得寺门,便觉得有点异样,才发现寺里的路面都是干爽的,迥异于外面的满是雪水的马路。拐个弯后,只见夜幕中一道长廊在延伸,远望时一座楼阁翼然立于长廊尽头处。再转弯前行,路的两侧是齐肩高的常青灌木,顶处积着雪,路过一座佛像,供桌上有灯长明。这是我对柏林寺的第一印象。

我们被安置在云水楼,我住在2308房间,那里安静整洁。早课,坐禅,吃斋,听晚钟,我觉得自己在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就像一滴水渐渐靠近一片大海,最后融入其中。在这里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了这座寺院,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并发觉自己和这座寺院建立了奇妙的牢固的联系。我在这里受到的影响被我带回到学校,带回日常的生活之中,我的境界也得到提高。

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和团队活动中,我走遍了这个寺院。建筑以红色调为主,深色的红,显得庄严而厚重。匾额和对联很多,古朴而意蕴悠远,漫画皆有警醒人心的效果。上早课的万佛楼轩敞典雅,五座大佛,万座小佛金光灿烂。在这些之中住着沉默的法师们和居士们,他们“止语”,即使在吃斋饭时都也只能听到碗筷的碰撞声。总而言之,柏林寺是佛光普照下的世界,又是实实在在的居所。

听到师兄的讲解,方知万佛楼只是近年才落成的。也看到一张照片是柏林寺未整修时的原貌,只有一座有些破损的塔和一些柏树。于是想,这寺的核心和精神本质所在,只在这座赵州塔和这些古柏树阿,塔和柏树承载着岁月和佛的精神。在柏树上我们看到岁月的流逝,而佛的精神在塔上蕴含而传承,于是千年之后仍可蔚然而起一座寺院,那精神又可以聚集法师们和居士们生活于此,同时也吸引了远远近近的人来朝圣。令人不禁想到,再千年之后,也许这寺院又重归泥土,而只要有塔和柏树在,一切又可以回归。这柏林寺为塔和柏树的精神主宰者,有着一定的作息时间,生活是有韵致和纯净的。便是在我坐在大巴上,踏上归途时,看到明亮的月亮,心里便止不住地开始思念那里的一切。——然而那里的生活无论多好,我们总要回家。

元月一日和二日的晚上,我都去绕塔。第一天绕塔的时候想到不少东西。起初,我是在为我的亲人、我的师长、我的友人,再后来是为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和将要帮助我的人,为所有我帮助过的和即将帮助的人祈福。感激他们,在人生路上和我一起走过。最后我开始思考,思考佛教这种信仰,在我是否能够被接纳。那天下午见到明海大和尚,他为我们解答了一些疑惑,使我们有如醍醐灌顶,深受教益。比如有同学问他,有的人很乐于助人,愿意为别人无私付出,为何别人却不甚感激,把他的付出看得廉价呢?明海和尚回答说,一方面,可能付出对于他来说成了一种“执”;另一方面,做好事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技巧。果真是言简意赅,直指核心。和明海和尚的会面,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临结束时说的话。他说。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然而,求知之路是有捷径的。信仰就是求知的捷径。

于是,晚上在绕塔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在我的世界观体系中,理论上佛教是否能成为我的信仰。双手合十,我一次次经过塔前风中的蜡烛,思考。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用心和赵州和尚对话,希望他的智慧能给我启迪。在我的理解中,信仰就是要全身心的皈依,若信仰佛,便要能看破世间的一切,把这些都看作稍纵即逝的事物。我认为,世间的东西,最吸引人的,人们最放不下的,无外乎名,利,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驱使着天下人。可是,利真的值得那样用尽一切手段谋取吗?看《红楼梦》时有一句诗时给我印象最深的,“竹篱茅舍自甘心”。高中时读到一篇文章,爱不释手,竟至于抄录下来,内容也烂熟于心,便是贾平凹的《明月清泉自在怀》,有一句是“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得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把情看得比利要重要的人,每次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的时候总是想,他或她比我更在乎这个。我也不愿意因为钱或其它利益的事影响到自己的心境。物质只需要满足人的需求,能给人带来方便就够了,多也无益,以之作为人生的追求就更错了。再多的物质,到头来只是大雪无痕,带不走的。“名”对我来说是比较难从理论上放弃的。人活天地间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名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家庭增加光彩。受人尊敬是好事,德高望重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可是转念一想,好是好的,但还要不执着才行。不应为了追求名和利来行事,而要做到行事发于心,这样的话,不计名利而名利自得。而且得到名利也能不为所动,不受影响,不得名利同样竹篱茅舍自甘心。名都是别人给的,若是执着于名便会受人操控,自身又怎能独立?如此,名利二字便都想清楚了,得与不得,皆无所谓,只要行事不以之为目的就好。那么,行事要以什么为目的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活天地间,必作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人各有别,但执此一条便可。

雾弥漫四周,有那么一段时间,仅能看见塔边的长廊,塔南侧的树上有雪,和树下的路面一明一暗,透过雾看竟像是闪着幽光的湖。一位师兄提醒过我,僧,就是出家人,走出了家庭。若是我,怎能放得下亲人和朋友之间的关怀和爱呢?也许我与佛无缘吧。默默的在塔前顶礼后,我回到住处。

 

第二天,既是元月二日,我们在指月楼二楼坐禅,崇全法师为我们讲道。我便问了前一天晚上困扰我的问题。崇全法师只是这样回答:如果那友情确是好的,又为什么要舍弃呢?我便笑了。原来佛家的门坎没有想象的那样高。只是后来接着想,对于情也不能够那样执着才对。

当天晚上继续绕塔,心神安宁,什么都没有想。突然间心里有这样的念头:我就像一根针,穿上了线,在塔上绕啊绕,绕的圈数越多,那关联越紧,那缘结得也越深。明天将要离开,可是无形之线将我和这塔紧连,虽天南地北,也如风筝,总受指引,总有正确的方向。塔那么高,是佛家千年来的精神的积聚。佛家如海,一滴水融入其中,便能永不干涸。

以上是我三天时间的体会,可是,佛如一座大厦,我仅仅是远远望见一点轮廓,决不敢说别的了。我只是想以这几天为一种开始,尝试着去进入佛家的智慧殿堂。这三天我所做的,只是消除疑虑,打开心扉,准备着迎接这无边的智慧。

理论上的思考,毕竟需要用实践来证明或否定,我愿尝试着用我的生命来体悟。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