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贵阳阳明精舍求学问道小记
吕庆宜
十月一日,我与北京一耽学堂诸友同赴贵阳,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专程到阳明精舍向蒋庆老师求学问道的,蒋庆老师在王阳明学术思想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学者,也是我仰慕已久的老师,此次到阳明精舍请教。心中的许多问题可以得到蒋师的解答,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情。经过进山一路颠簸。来到精舍,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明山秀水的景象。阳明精舍就象一颗明珠镶嵌其中,让我们一行人兴奋不已。
蒋师早已等侯我们到来。看得出来为了我们这次求学活动蒋师已经做了精心的安排,从问学活动安排、住宿饮食都安排得非常周到。这也让我们感到不安和压力。问学活动并没有按照拟定的日程我们急切地就开始问学问道的活动。这时候的问学活动立即在我眼前展现一个新的景象,听蒋师的介绍,我知道王阳明是中国明代中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心学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王阳明心学形成的过程中,“龙场悟道”至关重要,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而阳明学的核心是良知之教,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心性本体,是天理在吾心之昭明灵觉,是主宰身心宇宙的天植灵根,是生生不息的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故良知是人类生命的至善本源,是历史文化的究竟依止,是人类行为的天则明思,是创造历史未来的根本动力,但至近代以来,人类受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科技至上主义、经济享乐主义、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渐信不得良知,良知遂被人的私欲邪见障蔽,沉沦隐没不再成为人类行为的准则尺度。从而不再做为善的力量参加人类历史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一凭自己形而下的本能欲望作意行事(王阳明斥为随躯壳起念) 完全在气质之性中安排自己的生活,于是人类的灾难始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危机、南北对立、技术统治、意义丧失、人性异化、即是明证。人类也会对未来社会丧失了信心,人类的希望不在人心之外的任何物质力量,不在人类工具理性创造出的不可一世的物质文明,不在知识的无限增长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在任何时髦新潮的学说、主义、思想,而在人类内在的生命本源——良知心性。这次到阳明精舍的求学问道活动就是围绕着王阳明良知心性学说而展开的。几天的求学问道活动既紧张又让人欣喜万分,清晨即起与学堂诸友一同诵读《大学》、《论语》。我们的诵读声在山间回响,真有超然物外之感慨,也给自己带来冲击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正是这种体验我真正感到了自己发自内心身心与自然,与所有生命所具有的一体感。感悟到了阳明先生所说的“万物一体之仁”的良知,正是这种感受给自己来自于体验中的感悟带来了普遍性的根据。良知也就成为自己在今后日常生活中判断一切事物的普遍准则,而立足于知行合一之上的,每日每时的事上磨炼,则成为今后自己追求的生活。这几天当中我们除了向蒋师求学问道,还举行了朴实庄重又具有重大意义的阳明精舍释菜简礼,之前蒋师做了精心准备,从祭孔乐曲到《宣圣颂》、《文成颂》(此为蒋师专为一耽学堂游学团赴阳明精舍祭阳明先生所作之祝词),祭品及礼节上的演练。蒋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教会我们。整个祭祀过程都让我们心中感动。感受到庄严和使命感。
阳明先生通过诠释实践和精神煅炼,把孔子、孟子、朱熹和陆象山经过一千五百多年所积累的人生智慧,在明代中叶发扬光大,所体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在权势和金钱之中开拓一条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康庄大道,为我们后来者提供了具有终极关怀的生命意义。阳明先生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立志即是建立自己的人格尊严,以发展和体现我们每一个人本性中圆满自足的仁德为终极关怀,勤学不只是训练谋生的手段而是学做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永恒途径,自强不息地勇猛精进,学习身心如何成长,性命如何体认的人生道理,“改过”意味着人虽万物之灵,却不能无过,即使圣贤也须自谦自勉,孔子对人伦的基本价值如忠信孝悌都是努力培育,何况后学如我等者。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相互提携的责善功夫逐渐形成群体、批判自我意识的人,面对当今社会复杂的知识经济和多元化的民主政治挑战,除了科技能力,还必须培养文化能力,除了智商,必须陶冶情商和伦理智慧。阳明先生在龙场顿悟之后提出的“知行合一”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头活水,引导我们不断在事上磨炼,才能达到致良知的崇高境界,就进一步认识人类、自然、社会进化的真理。
五天的求学活动结束了,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辞别蒋师、范必萱老师及一耽学堂诸友返回广西。我想阳明先生的良知为基础万物为一体的思想,通过我等后学身体力行,尽心尽力实践,在事上磨炼。先贤们“为万世开太平”的理论就一定能得到实现。
谨是为之记。
200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