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李景林教授 在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071020

 

各位来宾:

 上午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首先对燕翼堂义塾成立表示祝贺。

 昨天到佳县后我去了韩海燕先生家里,了解了韩先生的工作,我非常感动,对他这样一种人文、社会、文化的担当精神由衷感佩。在这里我要向韩先生表示敬意。

 实际上,义塾的工作不是一个独立的事情,我想义塾的成立可以说是顺天应人。21世纪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意识是反传统意识,激进主义占据主流。但近年来,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发生了根本转变。大家都知道我们北师大出了一个于丹,于丹讲《论语》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这并不是说她讲《论语》讲得有多好,但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在社会上出现了于丹这样的明星,研究传统文化的明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明星,明星都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战争年代的明星是英雄,文革期间的明星是造反派,而在物欲横流的现在,出现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星,这并不是偶然的,表现了中国人经过100多年的思考后,我们的历史记忆在觉醒、文化意识在觉醒,这一点我感到非常欢欣鼓舞。

 我在参加2006年在南昌大学召开的中国哲学年会时,在闭幕会上有一个发言,题目是《教化的民间性》。我认为,教化的根基在民间,未来中华文化复兴的生命根源也在民间。

 过去,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我想经过这些年的反思,需要作进一步思考。比如说余英时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影响很大,题目是《儒学的现代困境》,其观点是儒学在现在成了无体游魂。这一判断的根据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与封建制度紧密联系,儒学的观点、理念和文化的载体是在制度,但辛亥革命以后,传统封建体制没有了,所以儒学变成了无体的游魂、幽灵。这跟西方宗教不同,西方宗教政治和教化分开后,即政教分立后,它的宗教教化是有体的。

他的这个观点有很多毛病。但它影响很大,因为国内儒学界、港台的很多人都在引用他的观点,我前几年写文章也引用他的观点。但经过几年来对民间儒学的反观和反思,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儒学,会发现儒学的现实载体不仅仅在于制度,它的根源在于民间。或者说,以民间学术为中介影响世道人心。反观宗教,西方文化的载体关键在于它有很多信众,信众多,影响了信众的生活。如果信众少,那么它也不能成为文化载体。所以宗教也好,学术也好,主要是通过这个载体影响民心、影响社会生活。

中国传统教化是政教合一的。政教合一开始的根基也在民间。比如孔子,他倡导的是私学,诗书礼乐教化,门下弟子3000人,都是在民间讲学。和我一起工作的周桂钿教授,也是我的前辈,他有一句很俏皮的话,他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民办教师”。民间学术后来发展为官学,主要是因为汉朝时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它成为官方学术。一旦成为官学,教化就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了。所以教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产生形式化、固定化、教条化,失去教化作用。这样民间学术会再兴起。我们看宋初三先生的胡瑗,他的学生几千人,在朝的弟子就有好几十人,对当时的民风、朝廷风气都有很大影响。朱熹的学说开始也不是官学,在一段时间内还被打为“伪学”,后来才成为官方学术,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本。

因此我们说传统学术的根基在民间,那么民间学术有什么特点呢?两个字概括就是“自由”,自由地讲学、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讨论、价值观上自由地选择。只有这样一种自由精神,教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化是从人心内部格致良知,而非从外部灌输。很长一段时间,民间传承发生了断裂,这种断裂主要是因为民间学者的断裂。民间教化来源于民间学术。过去,真正的学问大家都在民间。孔子在民间、朱熹在民间、宋初三先生也在民间。这些关乎世道人心的,因为在民间,与百姓生活结合在一起,所以才有力量。这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听说GDP已位列世界第三。文化的复兴是综合性的,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文学术的积累,这几方面缺一不可。因为国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人的信心也越来越强。所以现在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对孔子思想的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刚才教授也提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国学热并不是经典书籍的堆积,那只是国学材料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国学、为中国文化重新建设付出努力。因为民间学术、民间教化的断裂主要是缺乏人文的积累,没有建立起国学、儒学的当代精神。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前进,综合国力将继续增强,我们学者的责任就是不能让传统文化断裂。如果传统文化发生断裂,中国的未来就没有希望。

先生的工作不是独立的。“德不孤,必有邻。”当前,各种各样的学堂、讲堂、读经、法会、书院大行其道,这逐渐会成为一种潮流。将来,中国文化复兴的根基就在民间。这次来,我看到先生的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很受感动和鼓舞。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默默无闻的努力。我相信,有了这么多有识之士,有了人心所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谢谢!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