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请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体认,面对传统文化的断代与缺失,你能做些什么?我们一起应该做些什么?
甲:传统文化是一种体贴,是一种关怀,可能这种说法有一点小女生,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当冷冰的电脑摆在面前,枯燥的数字摆在你面前,悟性高的得到的是理性的慎密,而不高的实在是太高难了。
而传统文化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她告诉你处事的原则与小节,她提醒你为人的原则与小节,她甚至温暖你在社会中受到了一些冷遇、一些困难、一些问题、一些心灰、一些意冷,让你重拾信心,让你以相同的心态对别人、对环境、对社会。
乙: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文化在物质文明的冲击下显得非常苍白、脆弱。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涵养和修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指示,学会如何做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用的人。
我本科的专业是人文学科基地班,学习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人文学科的过程中,我有许多感悟,经常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感动。面对传统文化的断代与缺失,我认为从事一耽学堂的义工活动就很有意义。孩子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从小就加强对孩子们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我认为大学也应该给所有的学生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尤其是理科的学生。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因素逐渐渗透到知识者的血液和心灵中去。
丙:尽心尽力,尽我所能。在孩子的童年时代,结巴中华的传统文化烙印在他们身上。
丁:我认为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是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东西,而且也是我们应当发扬与传承的东西。
而对传统文化的断代和缺失,我想我们应该尽量的去挽救,应该多做一些能够传习传统文化的事情,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应该努力的让传统文化为大众所传颂。
戊: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性格和精神的传统。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更多的人,让他们从实践中亲身体认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己:我认为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思想智慧的精华,是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然而在近代的一百年来,由于各国列强的破坏与践踏,文化大革命的惨不忍睹的破坏,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遭到了无情的蹂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崭新的21世纪,我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种子的传播,为了中华文化的重新崛起,我希望把传统文化的思想,它的伟大、它的博大精深,深入每一个我熟识的人的心中,并尽力将它播散在每一个我接触的人的心中。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修养、素质水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火种烧遍中国,为了保住我们传统文化的根,为其将来的繁荣尽一份微薄之力。
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经过几千年历史风尘的洗刷遗留下来的珍宝,也是我们每个人人格建构的基础。传统文化的断代与缺失,会令我们失掉传统文化的根。我能做的最基本的是深入阅读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到个人文化修养,并能潜移默化影响他人。走进一耽学堂,是使独个个体共同交流、积蓄力量,做一些引导性工作。
辛:由于家庭的原因,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小的时候看过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东西,有一些认识。但是不系统,更不深刻。我觉得,我最喜欢中国传统所强调的和谐、平衡。那是一种很宽容、很本性的人对自然、对社会充满智慧的心态。我只谈这一点了,好像时间不够,更重要的是积累不深。谈到对传统文化的断代与缺失,我所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加深积淀与修养,并把这些东西付诸实践,一点点地提高自己,并能够影响别人。我们一起做的当然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办好学堂。
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从中我们既能学到古文化,更能学到如何做人。在经济腾飞的今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时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而学校是最好的传播场所,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将会起到辐射的作用,才不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丧失我们的民族性。丧失我们优秀的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癸:传统文化,寓于经典,由知识分子负载,由大众践行。文化者,观念也。经典提炼观念,为后人养成好观念提供材料,关键是对材料的诠释,让大众践行。传统文化断代与缺失,有客观原因,由文化本身必然原因,由文字变化原因,由经典脱离世俗原因,由时代的原因。传统文化不可断代但可能缺失,只不过程度不同。面对传统文化断代,青年人责无旁贷。至于传统文化缺失对它有感情的人应收县具备理智。其中有哪些观念因素真的已经不是与时代了,哪些观念是这个现代社会浮躁心态的良药而因国人与社会的急功近利抛弃了他们。这才是真正文化缺失,这是青年人应该拯救,改变,力行,抵制的。
甲: 传统文化不仅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几本经典著作,而是蕴含其中的思想,或者说是一种模式。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输入是中国传统的模式产生了混乱。今人学习不能回复老模式,而应在中西文化思维中找一个平衡点,不再混乱迷惑。唯一能做的是以一颗包容之心尽可能接纳各种内容,是对是错,在实践中找答案。
二、 请谈谈你对公益事业的看法,如何才能唤回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甲:众人对公益事业都是重视的,只要你的宣传做到位,每一个人都会感受,会有所认识、奉献。要有一马当先的劲头。
乙:公益事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中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很不理想,与西方相比,我们做的很不够。
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同样是宗教,中国的佛教、道教注重对人自身的修炼、内省,但是对外的实践不太够。而西方的基督教却能把内化和外化结合的很好。
中国缺乏一个展现社会责任感、公德心的大环境、氛围。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代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利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外化为公益事业,是一种不错的
丙:我不能强迫别人改变,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一个人的公德心或许微不足道,许多人的公德心却可以形成社会约束力。
丁:用更多的宣传去唤起潜在每个人心中的公德心。
戊:对于公益事业,我觉得是非常神圣的。一个人能够不求回报的支持公益事业,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公益事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大众,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重要性。
想要更多的唤回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我觉得应该更广泛的宣传公益事业,宣扬好人好事,宣扬一些优秀的人做的一些优秀的事情来感染人心。责任感和公德心不只是要靠外界的感染和环境的熏陶,还要靠自己的思想意识。所以我认为应该以小学生为重点来感化和教育,让他们能从小培养这种意识,这样一批一批、一代一代,有利于公民整体思想素质的提高!
己:公益事业是一件很神圣、很崇高的事情,是人类美好风尚的一种体现,我想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像商业管理一样的大力宣传、揣摩大多数人的整体修养、心理,在他们心中建立一种“以传统为荣”的观念,继而在整个社会传播。
庚:每个人是社会中的人,对会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公益事业就是社会的纽带,让每个人感受到所处环境的温暖。唤回责任心和公德心需要时间、也是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壬:公益事业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非常有意义的行为。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并且保持工益组织的纯洁性,树立社会形象,并不断扩大规模,应起媒体关注
癸:“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只荣辱”,要换汇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应唤起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对大众来说孟获水平提高对公德心觉醒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每个人自我意识推而广之会注意到他人的自我意识,尊重他人自我意识,从而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甲:应该在一个人很小还没被染的时候就教给他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然后要做的就是保持它了,使它成为习惯,还没有想,就已经做了。
三、 请谈谈你如何理解学堂的文化理念,你对自己:加入学堂做义工有何期许?
甲:我认为学堂的文化理念就是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中去,言行身教,传教者和收教者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长进。
我希望自己:能成功胜任学堂布置给我的任务,把传统文化与自身性格、理念水乳交融,教好每一位学生。
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到底。
丙:是一种很接近自然平实的教学方式。希望在感染孩子的同时充实开阔自己的内心。
丁:我认为学堂应该是以传统文化为主,以教育为辅的一种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希望自己可以为发展传统文化做一份贡献,同时,也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所谓“教学相长”,希望自己可以将自己的一些东西传给我的学生。也可以从我的学生那里得到一些领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把自己所知道的、了解的东西都交给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受用的东西。
戊:文化理念不仅是纯文化学术意义上的,也是关于做人做事的理念。指导个人做事为人。
做义工不仅是提高的教育实习,也能对传统文化尽微薄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己:说实话,我对学堂的文化理念还没有什么认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心去体会。我的期许?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希望自己:能踏实的、自信的、持久的做好这一项事业,传播一些东西。
庚:踏踏实实地做了,从中积累更多知识,得到心灵净化交到更多朋友。
辛:就目前来说,我十分赞赏文化理念中开放的心态,不论学术还是文化,宽容自由都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心态浮躁的人,幸运的是我痛恨这种浮躁。文化事业,无偿义工,我追求的是一种非功利的心态。
壬:加入学堂的初衷是增加社会实践,现在在希望通过做义工得到自身素质色提高。
四、 请谈谈你的兴趣与专长,你理想中的做事方式是什么?
甲:我喜欢看书、旅游、爬山、养花、音乐、电影。
理想中的做事方式:双方平等、协商、多多交流。做事的大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能够给自己发挥才能的空间。
乙:读书。
擅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别人,并且也乐于看到别人因为我的影响而改变。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挑战。
丙:是一种很接近自然平实的教学方式。
希望在感染孩子的同时充实开阔自己的内心。
丁:音乐(二胡)、运动(篮球)、旅游。团队合作与不断创新。
戊:兴趣非常广泛,教育、唱歌、朗诵。专长:唱歌、主持。
理想中的做事方式是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科学的方式、能够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己:对电影、旅游有一定兴趣
做事细心,认真为人。
庚:我是学习法律的,喜欢法律,这是调整社会的有效规范,但显然只有法律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一耽。还有喜欢旅游、摄影、话剧。
理想中的做事方式:认真、活泼、多变。
辛:喜爱运动看书,理想中的做事方式是干净利落高效率。
壬:兴趣比较广泛,听古典音乐,读书,旅游。尤其喜欢写作。理想做事方式:不断提高自己道德之后率性而为。
癸:好静,喜欢写作画画,也是专长。理想做事方式:寓教于乐。
五、 请谈谈你对学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答:
甲:1、希望学堂更加制度化,使活动更好的展开。
2、学堂可以把活动向全国推进,南北结合,东西互补。
乙:了解不多,不敢妄言。希望一耽学堂是个充满凝聚力的地方。
丙:可以扩大招募义工的范围,如在更多的大学里面招工。扩大学堂在社会的影响, 使更多的教育者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
丁:无意见!
建议:希望学堂以后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希望学堂可以更多的组织我们去北京周围的贫困地区的小学参加义务讲学活动,对他们做一些贡献。
戊:扩大规模,将学堂的种子洒播到海淀区以外,整个北京地区,甚至全国。
己:踏踏实实的、持久地做下去,也许只是星火,但它势必燎原。
庚:组织制度更加严密,准备更充分,希望能在中国越做越大,并保持公益组织的纯洁性。
辛:学堂致力传播传统文化,“不读传统文化之书,不知传统文化,只读传统文化之书,亦不知传统文化”。建议多与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其他文化学者,升值与传统文化传播意见相左的人交流,听取意见,批判地继承,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壬:学堂联系不够紧密,消息有时闭塞,希望改善。还有联系小学教学工作提前些,至少保证在开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