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逄飞
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的是诵读培训,诵读是我们学堂很重要的一个特色。今天在这样一个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把关于诵读的一些想法,对它的理解和基本的操作以及一些现场的实践,我们来学习和体会一下。
第一点我首先讲一下我们学堂的特点。我们学堂从2000年末到现在有三年九个月的时间,我们很多青年还有社会上的学界师长以及其他关心文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许许多多的朋友,我们一直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它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从普通人的心态出发,用普通人的方法,来做一个跟普通人、普通大众相关的,最终成就普通人的文化事业。这是我们学堂文化+公益+青年这样一个事业的特点。就是说,我们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社会资源,人力的、有形的、无形的也好,我们做的这个事情它的特点就是不是从特定的某种心态立场出发,也不是说要借助某种特异的方法来从事某一部分人的事情。从人出发,以人的方式来成就人。是这样的一个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是这样的方法这样的心态我们走的是这样一条路呢?源于我们学堂许多的青年朋友也包括我自己对我们国家目前文化建设的认识。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看过学堂资料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学堂是为我们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尽我们一己之力。民族的复兴是21世纪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那么民族的复兴,前提和基础在于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它的落实和现实形态就目前的中国来讲是文化的普及过程。这个文化普及的过程跟通常意义上的普及是不同的,不是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具备的东西,自上而下灌输到民众的底层,去让大众百姓去接受和学习,不是这样的。这种复兴的意义不是知识的普及,不是观念的普及,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找到它内在的源头和根本,是所有人都要参与里面来,而且是所有人都要参与到它的重建、重新形成的过程中来。没有人可以依傍着专业的划分或者教育的不同以及其他社会的有形的划分说,我可以站到这样一个文化复兴的过程外面,无论是有学识的专家还是普通的市民百姓,所有人都要一起走路,在这条路上,因为是一起走路而形成一个大家共有的我们民族的内在的灵魂。这个才是民族复兴的真实的意义,是整个民族的自信,整个民族的尊严,有五千年这样一个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民族的复苏、复醒、复活。这样来看,我们的文化普及不是从某种特定的人群发出的,也就是说他不是从某种特定的文化的学术的立场观点,某一种特定的学说出发来去指导大众,他实质上是我们所有特定形态的文化的那些基层形态的,它的原生形态的那种底层民众的原生的内容的重新被激活,所以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实际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来从事的这个文化的普及工作,要求我们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我们青年,都是应该怀着一颗赤子一样的心,一颗很纯净很单纯的心,没有任何先在的设定和预设的前提,我们投入到这样一个生命交汇融合的过程,把个人的生命融汇到大众的生命当中,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态是应该像普通大众一样,采取一种原生的生活的心态,我们的方法也应该是一种原生的跟普通个体生命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一种生活,只有这样的心态和这样的方法才能走出一条路,这条路才可能托起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大众的生命,而所有大众生命的觉醒和重新这样一种内在的凝聚,民族自信的这样一种重新树立。那么才意味着我们整个民族复兴,它作为国国有国魂。那么这样来看的话,我们每个个体在这个文化复兴的时候我们也才具有了真实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千古未有之奇举,就是说所有的生命现在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现在是站在一处,大家要共同走路。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青年能够参与其中,我自己感觉到是非常的……甚至不是说“荣幸”这个词可以表达的心情。因为古往今来,我们知道往圣先贤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理想,天下的种种抱负,但是我国的政治基础、经济条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平台,使我们所有的生命不因为专业的划分、学问的见解的不同而隔阂,所有的人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所以就这一点来看,我们学堂做的这个事情,就是我们采取的方法一定是一种通常的方法,比如说在这样一个文化重新整合的时期,各种原有的文化的东西,被历史已经公认为非常优秀的各种各样的宗教的也好、非宗教的也好都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应,都有一定的号召力。那么所有的这些具有特定形态的文化系统,无论是宗教的还是非宗教的,它都是从原初的百姓的生活状态起来的,都是从关心人生的基本问题和社会的基本问题入手才有的。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佛教,原始佛教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它也是从苦开始,这个苦呢就是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那么非宗教系统的很多文化也是通过对日常人伦道德的人间次序,这种人心的是否合适的这样一种状态,关注他人心的现象开始的。这些提炼出来的特定的文化系统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可是最后它还要反过来去在百姓中间去发挥作用。只有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像草民嘛,过去我们讲像草一样生,像草一样灭,年年春天生发,年年秋天枯萎。可以说从人类有历史以来,他基本就是一个,他是最稳定最恒常的一种生活状态,所有特定的理论系统和其他的不同的文化没有像这样恒常的,没有像这样是一种持续的恒常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来做这种文化不是说因为我们有了什么样的东西,然后我们来做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的事业,如果说我们已经有的,是有一些东西的,那么这个东西绝对不是一个具体的,比如说某一种教育原则,某一种文化主张,它绝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如果说有的话,我想恐怕就是这个东西,把个体生命融入大众生命的心态,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来关注族群生命这种心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最简单、最平实、最直接、最容易、最通俗……这样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这个是我们对读诵特别予以重视的一个背后的一个先在的思考。
下面我要讲的第二点就是关于这样的一个方法的现实意义。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声音或者说通过读诵这种方法是可以介入到圣贤的生命当中也可以深入到自己的生命当中的一种非常平易、非常好、非常容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我们大家都是在大学里上课的同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形态……我们学习文科的同学可能更明显,它主要是培养和锻炼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培养锻炼了之后主要是在于他对问题的分析,就是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在道理层面进行一种分析和演绎,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圣贤留下了很多的典章和书籍,我们后来的人呢是顺着这些书籍去“看”圣贤,我们是透过文字去把握圣贤的生命,因为毕竟圣贤没有……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们同时代的人当中……所以后来的人,不要说我们了,就是我们之前,一千年前的人也是透过文字层面的东西去猜想、去想象、去感悟、去体会圣贤的生命。可是呢,由于借助的是语言的方法,而语言首先是同意识层面发生关系,人们看这个字,首先是在意识层面,意识层面首先出现的就是条分缕析的一种条理化、理智化的一种倾向,意识之所以能够把握事物,就在于它的这样一种条理化,在条理化当中这种自我意识。所以它的出现是在道理当中来展现它自己,那么后来的人去看圣贤就要讲很多的道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对圣贤典章的注释是越来越多,是吧?你也可以注《论语》,如果你注得好呢,别人会对你注《论语》的那个本子再去进行注解,甚至我也再另外开辟一条路径,再去按照我的想法注《论语》,所以这样千千万万,可以说很多很多。所有早期的经典,不只是中国,在西方也是这样,所有人类早期文明,所谓的亚斯贝尔斯的这个轴心期时代的几大文明的古籍都是这样,道理是讲得越来越多。从一开始还是希望讲很多的道理来明白圣贤,可是有的时候讲多了就迷失于道理,就像岔路一样,这个道理讲得越来越细,细嘛当然可以更好地去关照圣贤的一种很细密的、很微妙的、很好的这样一些地方。但是这样一条路,随着人类的发展、意识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语言的进步,随着我们意识功能的进步,这些东西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呢后来的人慢慢地就迷失于这些道理当中。所以我在哲学系也好……,(这)是我的一些感受了。那我的一些朋友……我想我们在大学学习文科的同学也是有一些感触,圣贤的一句话,我们可能演绎成千百句话甚至更多句。这样的话,那么道理讲得很多了,这个小岔路就越来越多,彼此的意见难以统一了,所以学术的纷争起来了。学术的纷争,所谓的这种“百花齐放”,学术的争鸣都是在这样一种道理的层面进行的,是你不同意我我不同意你,而不是统一到圣贤的生命那里去。因为已经离圣贤的生命越来越远了,它变成了一种文人的自我陶醉,意识的一种顽固的僵化,所以是话越说越多,这个理呢也越讲越多,但是我们怎么样?通常来讲呢,这个理是越讲越明,它这个讲的是很明,但是它这个明已经就像这个白开水一样,是吧?它是透明的,但是它是没有味道的,这一下子就看透了,茶水也是透明的呀,但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我们学堂这种诵读在我看来是以读来解与以义理来解的一个并行的方法,因为义理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它导致到后来学术的发展或者是思想的发展成为:枝蔓纠结,遮蔽根本。就像这个长的这个东西就是越长越茂盛,就像南瓜秧子越长越复杂。枝蔓纠结而苫蔽根本,流长错汇而失去渊源,像一条河一样,它这个小岔路是越来越多,分到很多支流里去,后来就不知道这些河流的源头是哪里,我们不清楚了。
这个时候呢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今天我们不谈学术的内部问题,不谈思想,那么它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精英层面的所谓能够代表道统的、能够代表圣人的学问的这样一批文化界的这些人的生存,他们的生活离普通的大众生活就越来越远了,如果说圣贤的生活在他那里还是有教无类,所有人普通百姓也好贵族也好,大家能有一个共同生活的共同感受,那么到后来这种感觉越来越是天地悬隔一般。所以到今天我们看到,我们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体制内的问题和体制外的问题这样的矛盾对立,有精英层面和大众层面的矛盾对立。这个我们就不提它。
那么,我们讲讲为什么声音或者是读诵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纠正完全从义理入手来理解圣贤所造成的一些偏颇和弊病,使我们能够更直接的切近圣贤的生命的根本的东西。确实是这样,道理讲得很明白,但是很难落实到生活,这就是说道理纯粹的讲成道理而不是生命。我们常认为典章就是圣贤,这些道理就是圣贤的意思,这里面其实是有层层的落差和偏颇。
首先,我们可以按正常人的思维去想,圣贤首先也是一个人,他先有他的生命,他之所以为圣贤就是因为他的生命是真实的,这个真实的生命可能活了很多年,七十多年、八十多年,有的五六十年,他有一个生活的历程,在这个生活的历程当中,他有很多的感悟和感受,这很多的感悟和感受呢是无法完全表达出来的,那么他说了一些话,这些话可能被他周围的弟子或者是他自己本人、学生或者是再传弟子记录下来,那么这些话呢也只是他说的话的一部分,这些话写下来就变成了文字,这些文字再进入后人的意识,以他的态度和经验去解释,变成一些具体的道理,这个道理再演绎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面离圣贤的生命有多少层,这里可以说层层都有漏掉的东西,那么我们怎么去接近圣贤的真实的生命,他的这个境界,这个人生的境界?
那我想,道理呢当然也不是说它不可以,通过道理以条理化的方法诚然是一种,可以来讲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人是一种理智的动物,他有这样一种功能,他可以顺着这样一条路去回溯到我们心灵的根本,找到我们内在的生命的源头,可以。但是,我们只是说它有偏颇,不同的时代它的偏恐怕是有不同的体现,那么在这个时代呢我感到尤其,比较不能令我们这些无知无识的青年,令我们这些普通的大众市民感到一种内在的心灵的安宁,是吧?我们内心都觉得是圣贤能使我们的生命安稳下来,可是听了很多有知有识的有名有术的这些先生们讲话之后呢觉得也对,但是总是不能使我们的心安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感觉以读来解,就是要解读圣贤的生命,如何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么声音……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是这样的,跟大家汇报一下啊。
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所有的这些早期的经典或者是说作为东西方各民族文化源头的这些圣贤、先知或者是佛陀,他们都并没有去……像我们现在人一样有了想法先写下来,他没有论证的味道。比如我们现在写文章,如果有个想法首先先写出来,诉诸于文字,我要证明给人家看。圣贤呢,我看这些圣贤他没有这个证明给人家看的意思,比如说我们看《论语》他并没有说想着要给听众去证明,我想这首先是一种区别。由这点区别我们看到,这些圣贤他有了生活的感悟之后,都是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空间,当时的那个环境、场景,他有就说了,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是吧?我也用不着事先准备,我也用不着千思百虑去考虑人家是否有不同的意见,还要证明给人家看我这个论证很有力量,逻辑很清楚。没有。他的生活是很真实很丰富很完满,他有他就说了。不是《圣经》里讲上帝说有什么就有了什么吗?是吧?子曰诗云,所有思想的早期的东西,“如是我闻”,都是口耳相传的一个东西。这个“聖”字,“圣贤”的“圣”过去繁体字不是一个“耳”,一个“口”嘛,对不对,口耳相传。他有就说,就像老百姓一样,老百姓……你说你回了家里,你妈妈或者你兄弟有什么话就说呗,用不着想啊,家里人嘛,就是,就是用不着我去论证一下。我说让你去扫地那你就扫地吧,然后还论证一下为什么让你去扫地什么什么的,呵呵。这个就是……我们在今天的老百姓(这里)还能看到这样,这种自然的状态,这就是生命很自然很本来的东西。那我发现圣贤也是这样,他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他只是更充实、更真实、更透彻。他也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有就说了,并没有想要落实到文字里。
这个说出来的话,讲了千千万万句,那么后来弟子们记下来的很多的话……《论语》里面夫子讲的话有……《论语》是一万多了,但实际上夫子讲的话是八千多字,就留下这么几个字,他一生讲的话多了。这里肯定有很多话是他弟子听过但是没有记下来,我们也没有听到。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的这些话……为什么就是单单这些话,而其他的话没有流传下来呢?欸,那么可能是这个场景或者这个声音给他的弟子很深的一种(印象)。就像佛经一样有几次大的集结:佛陀不在了,然后这些弟子们聚一聚吧,看看老师都讲了什么样的内容,彼此校正校正,是否如此呀,作个证明嘛,为后来的人。那么,就说这些话对弟子的影响很深,为什么会影响很深?我感觉呢这种……圣贤做的工作啊就是用生命直接传递生命的一个事情。这个声音说出来的时候它是跟其他的(方式)不一样,声音有它自己的特点声音出来首先是一个场景。比如说这个桌子,如果我去摸它的时候,我知道它的存在;我眼睛看到它的时候,我知道它的颜色;如果它油漆有味道,我离它很近,我会闻到。但是,声音有一个特点是不太一样的,这个大家可以细加考察,比如隔着一块板,我就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是吧?但是声音是可以超越的。声音是能量的一种最细密的方式,它的出现首先就是一种场景,声音就是意味着一种境界,(是)这种感觉。它可以超越其他感官的局限,它给予人的是一种场景,这里面包含种种味道。那么,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观照一下,一个人……小孩在刚出生的时候,他可能还不会动,眼睛没有睁开,嘴巴也没有吃东西,不知道味觉时候,他已经就开始哭。
声音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所有的感觉当中,声音是最经常的一种方式,但是恰恰最经常的这个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最习以为常也是……其实来讲是最为陌生的一个东西。所以,这样来看,如果说我们把它当作一个“并行”的话,那就是说它有超越于义理层面的东西,或者是说它有作它补充的地方,我想这些是在具体读诵当中,我们更多的有一个体会。比如说,拿出来一句话吧,如果是从意识层面介入,从道理层面介入,我们实际上是把词、一句话……,按照我们现在,人的意识实际上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看一句话首先是看这有几个词,那么这个词好像就是固定的一个专有名词,这一句话有几个词,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意思上衍生的彼此的这种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那实际上字跟字,词跟词之间的很多东西就漏掉了。其实当我们发出一种声音,或者圣贤他作为一种真实生命的体会,他说出一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每一个字里面都有他真实的生命。那么,每个字里面,作为生命的这种真实的全体,你靠义理是感觉不到的,你必须在当下的一种场景当中去领悟,这样来讲声音是最直接的媒介。因为意识之所以为意识,就在于它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层层演进,不断地推进,而声音是给予一个直接的,透彻的给予。这是它的不同的方式。一旦一个事情进入脑海,就像我们想事情,为什么我们想不清楚,就是一旦你脑袋接了一个信息,一个信号的时候,你就不断地在想,总有的可想,也总是可以不断地往下推演。所以一个事情我们可以把它想的无限长远,可以把它想得无限复杂,你总是可以不断地推进。在意识层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靠着……说是作为道理的推进,它可以截止到一个地方。逻辑的东西,如果从纯粹的逻辑,脱离了直觉的意义上来讲,它总是可以推演下去,那这样就很苦恼啊,我们得不到生命的一个直接的确认。而声音的方式不是这样的方式,它相对于这样一种理解的方式,这样一种讲道理的方式来讲,它是最直接而且最明白,是一次的给予。这是它的不同,它可以找到字跟字之间、词跟词之间那个背后的,在字词背后的那个生命的原初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字和词,是用来表达一个意识,那个意识是先在于这些字词的。那么这个意识呢,它就是超越了字词的层面,那就是一种生命的体会。把生命的体会落实到言辞和文字上,那么这种最原初的体会当它出现的时候,当它去表述的时候,它最直接的是一种声音的方式。你只有把声音分成不同的音节,它才有这样一个起承转合,才有这样一个高低错落,然后不同的音节对应于文字,声音先于文字,声音的出现是先于文字的。你把这个音,过去我们喊原始的那种“啊”,或者是随便哪样一种发声,它把这个声音,有不同的音节,然后不同的音节对应于一个意象,对应一种生活的一种感受,某种感受的内容,这种某种感受的内容,模模糊糊的东西根据……再跟这个声音可能就固着为一种符号,这个就是文字。所以在我看来就是说,声音前于义理,读诵先于思索。从逻辑上来讲是这样,而时间上是并行的。那么,圣贤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他的每一句话,他的每说的一个字、每说的一个词都是从他的生命的原初的充沛的东西出来,直接的展现,所以他的这个声音是最透彻最直接,也给予了一个最鲜明的信息。为什么我们进入思索,就是因为我们的声音没有力量,我们的声音不真实,我们的声音飘忽不定。所以后来的他的弟子们听了他讲的很多话,但是有些话忘不了,就像我们生活当中,为什么有些话……你的小学老师、你的母亲跟你讲的话……为什么有的话忘不了?不是因为那个话有道理,那个话有道理是后来的解释。而是说当他这样去讲述一个东西的时候,他的声音以这样一种直接的、清澈的方式直接使你们的生命贴合到一处了。声音可以超越界限,它是一种最细密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说桌子也是一种能量的方式,它是这种能量,它无法向外扩散。电波呢,那就是更细密的这种方式,就像声波一样,声是更细腻的一种能量方式。东西放在这里就是在这里面,但是这个声音说出来之后是不会消失的。我们可以听不着,但是这样一种方式它一直就这样会有一个延续。所以,我们生命当中记住的很多的人跟我们讲的很多话,我们说他讲道理呀有道理所以我记得住,那都是后来的赋予。从这个生命的体会上,我感觉还是声音,声音在这里面起了一个更直接更关键性的一个作用。
这样来看呢,大家都会说话,老百姓呢就是,总是在那儿自自然然地本本分分地说自己的话,这就是老百姓么,所以是一个最通俗、最常用、最切近的一个方法。所以一个人你说修“道理”,按走道理这条路修了特定的一个什么法门、方法,他修的好不好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按照这种老百姓的标准,按照这种最本分的最自然的最切近的方法,就是听他的说话(来判别)。比如说一个人说话和颜悦色,那么我们觉得这个人还好;有的人说他道理上修的很高什么的,那人讲疾言厉色,或者是……这也是一个判别嘛,或者是从声音上来讲,一个人我们说他有没有修养,或者是有没有修行,你听他说话的声音,这是一个最稳妥的方法。
这是一点点体会跟大家汇报,作为它现行的一些意义还有对声音的理解,那么这些我想还是比较肤浅,声音是最经常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我们去思考声音也是借助逻辑的形式意识的形式去思考和体悟,但是如果能放到生命的层面去体悟那恐怕是更好,不过这都是慢慢儿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想想啊,这个桌子一敲它有声音,水波震动它也有声音,那个天籁之音呢好像什么都没动,都没动的那种声音啊是哪里来的啊?是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啊?这些很多问题呢大家都可以随着诵读的体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一方面呢,我有一些,只是一些很粗浅的体会,还不是很系统。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也可以提一提,因为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或者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大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做得到或者是体会到。但是,应该知道,声音、诵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因为如果你不能理解到这个层面你去读完全是从义理,你首先是这样,看它的义理呀,然后从这样再往回头,回过头来再往回找,这样就非常难。所以,我们都是懂很多道理的人,你的难处就在于你懂的这些道理你能不能忘掉,而不在于你继续深化你的道理,这个不算能力。人人都具有这种功夫,你给任何人信息他都会在脑子里转三圈儿,不论是聪明人还是傻子,他都会得出另外的不同的东西,这个不算本领。可是当你明白很多……我也认识这个字我也知道这个词的意思,那你读的时候能不能归于平常,这个抑扬顿挫是根据……像刚才这位同学……上次我是见过……我们根据这个义理啊或者节律,还是走这样一个东西,你能不能……比如说,以前我教过成人,也教他读诵,也就是我们几个学校的硕士、本科生。就是,这个音嘛,你还是注重在气的层面,所以有感觉那种什么,那种感觉,那还是气,还不是声或者是音的层面。那么,你这一句话读下来的抑扬顿挫,你能不能是……因为我们这么读实际上是你已经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然后对应于它有一种发音,比如说“大学之道”,你说大、学、之、道,每个字的含义和音你都很确切,实际上当读出来的时候你是拼起来的,因为这是从意识层面去返归,往回找,实际上是你把这四个音联到一处,大家明白我这个意思吗?实际上你是联起来,而实际上从真正的如果从真正的生命体会来讲,这句话如果落实到声音层面,这四个字是从一个音出来的,就是说“大”……这个“学”的这个音,如果不是从“大”的音出来的,这里面就有间隔,这个间隔就是你意识的空隙,这个空隙就是你生命的某一个疏漏和阴暗的你没有照见的角落。圣贤的生命之所以是真实的全体的充满的,他是整个的东西,那么实际上是每一个后面的字的音都是从前面吐出来的。我们去听可能不一定很容易辨别,但是你这个内心的体会是有的,甚至,最明显的你就想如果这个字词的意思你不知道,你能不能让这种语言仍然保持着一种顺畅的一以贯之的感觉呢?就像我们通常的人就是说为什么有的书读不了啊?比如说拿一个梵文翻译成的这样一个佛经的咒语,你让他读他很难呢,因为觉得这个字是这个意思,那个字是那个意思,这两个怎么连连不到一块儿,这是在意识层面在道理层面做功夫,你还没有超越这个层面,如果你能超越这个层面,你发现不同的字拼到一处你仍然能够很顺畅地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外在的一个表征,可以作为自我的一个验证。你之所以能把《大学》读下来,《三字经》读下来是因为你知道它这个道理能够顺下来,可是如果道理上它不是很顺或者是还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能不能仍然充满着一种生命的自信,用你的声音去把它展示出来。这是一个外在的标准。那我今天讲这个的意思呢,因为我们是诵读培训,还是跟我们学堂的一个方法,现在跟我们的实际操作相关,那么至于更深的东西需要大家体会。因为我也请教过一些人,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是如何百遍之后,这个意思就能够自然显现?古人语焉不详,或者是我本人见识很浅,还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些资料。在其他的文化当中,比如说佛教当中,在早期也曾经特别地谈到声,它有声名部,谈到声音,天地之间只有一个字,就是“啊”这个音。所有天地间归结下来,不仅是字是这个,所有的都是这一个东西,所有的都不存在,只有这一个东西是存在的。“唵嘛呢叭咪吽”所有的都是从这一个音出来的。我前天去见到一个佛教里面的一个人,向他请教,他也有这个看法,他说佛教也是有这个看法的。所有的音都是从这一个音出来的,这是,我也算是得到一点外在的确证,但是这一方面的修行资料也已经没有了,因为对于现在的人,我们的语言过于发达,思想过于发达,道理过于细密,反而一些根本的直接的东西我们声音的层面的东西缺失了。(42分钟)
问:刚才听你讲我想到一个这个过去中国搞私塾的教育方法,他就是也不讲,不讲意思,不讲什么,然后读完以后就背,很多小孩子他上学的时候不知道这个什么意思。我看那个像曾国藩家书啊,他给家里人写这个,他说:小孩子这个时候务必要重视,他读的东西和背的东西一定要弄扎实,他说我现在再去读越来越感觉到里面的义理所在。是不是跟您讲的那个教育方法有一些联系?
答:我想凡是过来的人都很清楚这里面的一个事理。确实是这样。那我读《大学》有三年多了,三年多就是读这个读了三年多了。那么感觉有的时候如果是义理层面呢,感觉那个义理越来越抽象,弄得自己的身心就很干枯,因为我在哲学系也学了很多年。那么声音的方式呢就是让你的这个生命……比方一下说吧,就像有一个金刚罩一样,他读出来的东西也是这个东西,但是它……甚至你整个的话语方式,你的思维方式都会有改变,甚至你的肢体动作,你的言行都会改变,这也就是所谓讲的修行。就是你读了这个东西,你是读来体味这个东西的话,你是就是落实到生命的一个当下直接感受,这里有很多具体的经验了,很多具体的细节。如果没有进入到声音层面的东西,这个东西会使你走到一个很深远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失掉生活的那种丰富、五彩斑斓的那种活泼泼的生机的感觉,所以还是有个方法,有方法:那么一开始要怎么读,然后自己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我想这方面作为我们义工教学来讲,需要注意就是自己一定要多读,读的时候……你当然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啦,因为《三字经》很简单,可是你忘掉它的意思,能不能读出一种快乐来。我打一个比喻就是……举个例子……就是极端的一种情况……比如说,“三百千”:《百家姓》、《千字文》跟《三字经》也不太一样,《百家姓》就是姓氏嘛,那个姓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说许鹏姓许,我姓逄,刘潇肖姓刘,那这些放到一块儿这有什么意义呢,好像也没有什么,但是你能不能读出一种……你整个的生命的一种很充实的很内在的很根本的一种快乐来呢,如果你找到这种感觉,那么你就可以……再去读《三字经》这种有意思的有含义在里面的或者是其他更深入的,所以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检验自己的标准。就是《百家姓》跟《三字经》还是不一样的,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具体的体会,那么就是说我们保有一种普通人的心态、立场和方法,不去作为一种特出的意思、理念层面的一种设定和假设,始终做一个普通的人、生活的人、直接的人,在我们生命的直接的这样一个层面,在声音的层面去感悟这种世间万物的变化、信息的流动。这个我们就是说的有点可能太玄远了,太玄远了我们就讲一些具体的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因为这些讲的……我也不想一下讲得特别系统,因为我在02年的时候就写了一个关于读解的一个说明或者概要,还有一些东西都在这里头没写出来,后来我觉得,因为这条路太艰难了。因为最简单的东西可能……离我们最近的这些东西啊其实是离我们最陌生的东西,需要用生命好好的体会。所以今天借着这个小学我们诵读培训的机会呢跟大家讲一讲,讲了一些东西,我想里面的太多的东西我也不清楚,我还是不知道,还需要假以时日,甚至还需要很多的生命去共同地体会,所以就是跟大家交流吧……就这一两年读书的……一个提炼出来的……有形的东西也就这么多了,其他的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具体的,具体的领大家体会一下。首先,像《大学》这个,如果你没有看过注解……没有关系,也很好,尤其是不要看二手材料,这是我自己学哲学这么多年的一个体会,我大学四年就读了六本书,四年我读了六本书,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来的。每一个字,我们认为……因为它公认的是圣贤的东西,每一个字落实到自己的生命里、血肉里……长到血肉里,是吧?去一对一这样……像我们祭孔……昨天我讲的,你一对一,你直接去对一下,你看看你自己怎么样,能不能落实到你自己的里面,不要看二手材料。当然,你不懂的地方,实在弄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是……,你不能去猜想,那有些史实的东西、典故的东西你还要看人家的解释,但是在义理层面的解释……如果你自己有个体会,就顺着你的体会往下走,这个体会也有可能是偏的,但是你自己要保证你生命的内在的连贯,也要参照别人的意思,也要走一个通常的共同的一个解释,不要走偏,所以二手资料呢就是……慢慢来,不要着急。《大学》呢,这些很多字啊和词啊,都……跟我们现在通常的意思是一样的,比如“学”你就理解成学习呀,你也用不着非得一个特殊的解释。这个字词的发展都是连续的,它虽然有含义的变迁,但都是顺过来的。因为我们学习典章,要达到……要了解圣贤的生命,了解圣贤的生命是为了落实我们的生命,了解圣贤的生命不是最终的目的,不是说要你变成孔夫子第二,孔夫子第三,这个也是不可能的。你的生命的问题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你自己,那么只不过说你不能很好地了解你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顾你自己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生活的时候,你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的,是吧?看看周围的人。那么圣贤在这方面他活的明白呀活的透彻,那我们就看看他,看不着了那就借助文字,这么个意思,大家首先要把这个弄清楚。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也需要参考,但是不必那么急,因为这个话比较简单,你的生命会有个对照,我不是说你的生命就能完全贴上这句话,或者解释它,只不过说还有一个紧密的对照关系,那么这个时候,找到这种关系,是吧?你去跟圣贤对话,中间接头的人是越少越好,是吧?教育就是这样,中介越多,这个教育越成为知识的教育、技能的教育。直接的眼睛面对眼睛,心灵面对心灵,这才是一个生活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直接的贴的感觉,不要说去见一个人还要再通过一个人介绍,再通过一个人介绍,这个就比较地那个……很不好了。所以,能见尽量直接去见。当然我们说我们太低了,直接见不着,但是能建立这样一种隐隐约约、无形当中的这样一种关系,那还是挺好的么,是吧?跟季羡林先生神交已久,呵呵,可以这样啊,也可以啊。你因为不认识他,你要通过他秘书,他秘书还想着我得看看有没有时间呢,你等一等吧,你是干什么的呢,是吧?说你看了他的书,冥冥之中有一种交往。跟古人有一种交往,跟李白呀杜甫啊跟古人啊冥冥当中有一种交往,说与古人对话,是这个意思。所以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我们知道我们还很低,但是也要有自信,我们也是一个真实的生命。那么,这个读跟这个……有很多了,按照不同的去分类,什么口读,用脑子去读,用胸去读,用腹、用身体来读,看读、观读、心读、意读、忘读,这些很细碎的分其实有也行没有也行,无所谓。
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容易造成内心的混乱,所以读书……我们当然也可以在你神志清明的时候采取吟诵唱诵的方法,但是一般来讲还是有一个……从正气出发去读,这样的话有利于排除各种杂乱的心念、信息的干扰,让你这个正气这个中正的感觉生命的正气能落实下来,然后你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使你身心愉悦的读书的方法和状态,所以一开始呢还是要板板正正地这样,这样的过程恐怕得要有一年两年,反正我是比较慢,是比较笨吧,这样就是拿出一副很正式或者是……可以说是像道貌岸然那个样子,你去用这个词去想象也可以,反正就是……它是一种很正的,然后你整个生命这样一种全部拿出来激动起来,这样一种状态,这样读恐怕要读个一年,然后你才有一个……最后你读来读去……你一开始读嘛还是别人的东西,最后读来读去往自己里面读,最后边儿过了一定的阶段,你才会读……你发现这个话是从你心里出来的,不是你用眼睛观取到符号的形状,经过思维,然后再通过声音表述出来的。因为你能够很正的提起你整个的生命,慢慢落实下来之后,你再去读,看也好不看也好,这个东西是直接从你的这个心田里头直接流淌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声音他完全随你自己主导了。这个东西就是……读圣贤的经典就是最后达到你看这个书像你写的一样啊,得这样啊,那才叫读书啊,要不然你读总是人家的书,那你读来读去你读谁呢?要找到你自己呀!所以一开始是用眼睛观取,为什么我说是看读呢,然后是观读、心读、意读,是眼睛看到一个形状然后再大脑分析它是一个意思,一个字词,然后它对应一种声音,那然后我们那喉咙的肌肉根据这个这个……它听话。可是你读读读,读到心里去了之后,它是言为心声啊,是你自己的声音啊,不是别人安排你这个字就这么读啊,读成这个音是你自己的声音。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而且这里面有很多细致的体会,那作为我们义工来讲,或者是参加学堂文化活动的……我们这个读书的机会很多,大家都多读,平时有机会呢也多读,这里面也很微妙,也健身,都有,你要说……反正跟心相关的东西只要你抓住了,都好,心好一切好,呵呵,是吧,所以你说健身啊怡情悦性啊你说陶冶情操,都有,调节情绪也有。可能这个避免灾难,恐怕这功能也有,因为它像金刚罩一样,因为你读了这个话慢慢儿落实到你心里,言为心声,你说话的方式……同样……我02年教八个人,都是硕士、本科,北师大、北大、清华,就这三个学校。他读完了之后他说不出来话了,为什么呢?他平时要表达一个意思他那个语言完全是像街头……社会那种方式……就是很随意的那种……很散漫的那种玩世不恭的心态去表达自己的生命的意识,可是读完了这个之后他说不出来话了,他想表达意思他说不出来,因为他那个话语方式啊被改造了,然后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内化到自己这里边,他感觉说话很难,这表达一个意思感觉需要换一个新的方式,那你新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一个意思他世界就不一样了。很多的世界道理可能是一个,但是世界不一样了,因为你的道理的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了,你说什么的方式比你说的那个内容还要重要。你说话方式不一样啊,那你的世界不一样了,你的朋友不一样了,你的人际关系不一样了,你的生活的……同样在这个世界,他就不一样了,这里面很微妙,所以他整个人境界就不一样了,境界不一样的话,那你整个人命运那当然就不一样了,它是这个样,是这个样子的。
闲话少叙,这些大家可能都需要在慢慢的阅读当中体会,今天我看我身体还可以,这样就领大家读一遍。读一遍呢,大家不要嫌我琐碎和唠叨,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好不好?咱们呀呀学语,我也在学,我跟大家教的时候我也在学。两个脚啊踩住了地,脚踏实地嘛,脚要踩住,外八字也可以,这个挺胸拔背,不倚不靠,也不用太紧张,放松,太紧张的话你恐怕持续不了太长,但是你要是太放松的话,读起来反而容易飘散出去,所以大家坐好,坐好呢,就是读《三字经》也好读《大学》也好,《三字经》大家不要以为简单,我们就不要看,看读是第一步,你不要说这个字都简单,很容易认识,我不用看读也行,我都能背下来了,还不要这样。这个文字是象形文字,它的音跟形是紧密相连的,你想把音单纯地提炼出来落实到生命当中你还必须得借助这个形,因为我们从小培养的教育过程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不要说这个字我认识了我能背就不看,首先还要看,慢慢把这个字的形儿你给看没了,你才能到下一个阶段,你的这个声音同时还在,这样就是可以逐步地超越出来,能背了还要看,而且把每一个字都用自己的生命去体会,你感觉这个字……你甚至不用去思索这个字,你保持一种视觉的单纯,我们的视觉是有染污的视觉,你用你的思想背景这种理论的意识去视觉,所以说有的人视而不见啊,他心里想那个东西,他就看不到这个东西,所以让你直接地视觉出来,就是把它当成……“大”是一个字形,一个符号的形状,你先不要去想它的意思,当然这个很难,我们可以慢慢来,不用一步到位。这种视觉的清明,思想的清明,一层是一层,分得要尽量清楚,不要粘连到一处,这样的话就糊涂一团。
(领读)
逄:放松了一下,觉得也有点累,是吧?
答:耗费精力。
逄:耗费精力也好,因为原先我们的精力比较杂,精力很难统一,统一到一个地方。为什么要说特别正的那种气提起来,一定得让自己累?这样读时间长了你感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是他讲的道理我们可能也知道,但是他用这样的表述方式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读他们的这些言辞话语当中,那个正气,那个生命最根本的那种原初的那样一种蓬勃充沛的有天地大美的那种力量会出来,所以培养你内心的这样一种力量,所以读别的东西……比如读梁实秋散文也好林徽因散文也好,你这么读不对,读不出来,他再是散文家……像季羡林先生他这么读也不行,所以说经典跟别人不一样就是在这里面,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天地间所有的正气,它表达了生命最内在最深沉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这样去砺炼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你这样约束自己很强,比如说身心很端正啊或者是气味要很足啊没有杂念啊要一以贯之啊,这样下来你读上一两个月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身心就不一样了,你的这个能量你自己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那个时候再一步一步体会,就有很多很细致了。比如说我读的时候也很明显,这个要分很多层啊,我一般认为声音是气,气是最表面的一层,然后是声音啊,那个气有节奏才有声音啊,气是最初的表面一层,气然后是声音还有心念,这有好多层啊,那至少我们是肺子……要读书的话,这个气儿肯定往外出,气儿不往外出……这个气儿不往外出,声音出不来,但是声音是依托于这样一个气,气往外走,这个音也展示出来,但是这个音实际上对我们刚学的人是往下走,你比如说肺子……我们都是挤空气,它才发声音,但是这个生命的东西它不是往外挤,它是往下走,你会感觉到这个声音是往下走。比如我读的时候,我这一次读……刚才领大家一块儿读就很明显,我读每一句和我脚心那个地方是一块儿动的……那个是能感到动的,这脚心涌泉穴大概那个位置是一块儿动的。这还是一种很肤浅的在气的层面上感觉。那么这个声音的感觉就更细密了,最后还是落实到你心念上那种绵绵密密的感觉。那么关于这方面的体会呢,我想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在小学教这些小孩儿,我们教的都是有限的有形的,不足为奇,我们真正传递给小孩子能够影响他生命的是那个无形的东西,比如说过去我们我们讲“身教胜于言教”,这是一种方式。另外从我们的读诵来讲,这个声音……你教给他的有形的这个字词的发音……这都是有形的,那个无形的是你说话的方式和当下的心态。教育就是用我的生命去托起他的生命,你的生命要比他的生命更为广大更为深沉更为厚重,虽然我们是年长的人,好像知识比他们丰富,但是面对年龄小的人,如果我们传承的是生命的生活的教育,那一定是我们在底下托起他,我们做铺路石、踮脚砖。那么,我们的这个教育更根本的还不是这个有形的,是无形的。就是怎么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呢?就是恰恰在你的这个……你去领读的时候你自己对声音的体会和把握,你对那个言辞背后东西的把握,那么这个东西是小孩子……对他影响最深的。小孩子回家,妈妈问说:老师教什么了?肯定说老师今天教我这句话那句话,他能说出来的他能意识到的都是有形的。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你所传递给他的是无形的他自己还感觉不到的那个东西,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心性层面的一个功夫和修养。同样是读《三字经》,领读出来的孩子,他学的字词都一样,但是他生命的体会还是不一样的。他自己可能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但是恰恰是这个无形的东西会在他生命最深的地方烙下最深的印子。那么,这个取决于我们老师的生命质量,你是有多好多广大多深沉多厚重,那么你传递给的这个孩子教育相应的你会把他托起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作为我们老师来讲,无论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方法,简单的是这样一种方法辅之以适当的解释,那么还是作为……我们自己作为成年人去体会圣贤的经典,领会这个……生命的本来的流动活泼的自然的这种状态,都需要在诵读方面多下功夫。所以大家有时间啊在各个学校晨读还要参加,因为有很多具体的细节……在北大呢这个我就是经常去了,它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东西,非常细致琐碎的东西,专门讲也无法讲出来,太多了。所以还是大家去体会。比如说坐着是一种读和站着是不一样的,然后站着之后你眼睛不看书本又是不一样的,这个有很多方方面面的不同的阶段,根据你自己的状态你自己去体会它细微的东西。那因为我们是已经有意识状态了无法完全回复到好像小孩儿的那种说话,小孩儿说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吧?小孩儿是无道德的状态,是无意识的状态。他说话他可能有这种状态……发出一个声音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了,所以我们只能还从这义理去往回溯,这个时候那么对于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明白一些它的味道,不是说完全不讲它的意思,还是要有一个心跟心的映证,只不过说这个时候要少二手资料,少中间人,靠自己的领悟你去更多的把握圣贤的生命。圣贤的道理是一次无法解释尽的,他是常读常新的,你每一次读都有收获,这就是进步。如果每一次读都跟以前一样,那这个就不行。对义理上的体会也是这样,要有跟圣贤一起走路的感觉,总是在走。他虽然是两千多年以前……但是他还在一直延续这条路,他开创的这条路还在走。我们就是要“走老路,做新人”。所以在阅读当中我们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已经有这样一种意识状况的一个背景,我们自己还要想体会这样一个更真实的文化精深微妙的地方,那我们还是要多下功夫,自己要照顾好自己。那么,有什么问题具体当中我们都可以互相交流学习。(35分钟)
读的时候字词如何落实到生命落实到心念上?通过这个脑子让它往下走落实到我们生命本身。我们还是讲一些具体的例子。
这一段话是所谓的……三个纲领都在里面了,《大学》头四段是整篇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这第一段呢又是核心的核心,那么《大学》本身呢又被认为是最显著地把儒家的修行的次第表示出来的这么一个典章,所以这第一段这样一看呢就更为重要。这些话我们去理解的时候可以从常识的意识……经验背景出发按照一个通常的意思去看,都很简单,没有什么艰深的专有名词。
这个义理,靠义理解释我们能很明白,但是如果不通过……借助声音落实到心情上,这个义理与我们的生命还是脱离的,所以圣贤要落实下来这个中间的中介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中介就是我们生活的最感性化的最直接的……通过声音的体会。古人讲“听话听音儿”嘛,老百姓是很敏感的。其实所有的有思想的人都要向老百姓学习。因为老百姓他就总是在不停的说话,他对语言的分寸特别地敏感。你说一句话,他觉得你这个字里行间、话里话外有什么含义了,是吧?我们反倒因为讲道理就很迟钝,所以语言的分寸感,他听话听音儿,你看同样的这句话他说的有不同的含义。老百姓是语言的土壤的根基的这种方式,他们的语言的这种弹性空间那太大了。那么这些就是我们需要体会的。
所以读的时候,可以说每一个音我们都不清楚,可以这样讲,每一个音我们都不清楚因为每一个音我们都没有对应到他最实在最直接的一种心情的感受上,那么我们再从这个音拼出来的字和词连起来的这样一个专有的词对应一种特定的意义再演绎成道理去想象圣贤这就更远了。
读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教小孩子之所以能够有内容是因为你也读……你的读跟别人不一样,你的读里面有一种心力,所有的音都是一个音,一个音也能演绎成所有的音。读的时候分而不断,连而不粘,分开来两个字好像间隔很大,间距可以拉得很长,男同学你读一句话肺活量要锻炼到三四十秒,你要你的心力呀……这个牛奶拿水越冲是越稀的,没有味道的;但是心力这个东西是无穷的,像猴皮筋儿一样,可以抻得很长,但是它还是它不失掉它的味道。你读出来这个东西抻得再长还是这个味道,不因为抻长你的意识有所损失和脱落,那这个是什么在支撑?就是你的心力,就是这个语言背后的东西,声音背后的东西。所以分而不断,我可以讲得很慢,每一个字词我可以拉很大的距离,但是它要表达的那个味道……我们正常说话的语速表达一个意思……可能十秒钟表达一个意思可能二十秒钟我还是这一个意思,那么这是一种心力……它之所以能够这样,伸长缩短还不失掉它的味道就是心力你内在的修养;连而不粘,也可以读到一块儿,但是不是那种粘的好像很琐碎很粘的那种感觉。像那个弹性的皮筋儿一样,收放自如,在没有道理可讲的地方在不为气所左右的地方在声音自如的地方,你会发现那个原有的生命的快乐,圣贤的本来面目。在无道理处去找生机,这是一个……循着有道理的只能是说难脱痕迹、不出落。所以这个首先当着锻炼身体,大家的肺活量。同样的一句话可以读得很慢很长也可以很快很短,慢也好快也好还是同样的心情;长也好短也好,味道不丢掉。这是一种外在的标准,收放自如。也可以炼炼学堂的体操,让你的呼吸跟你的形体配合起来。为什么我们的声音难以自主,就是那个气……它要靠气伸展,那个气跟身体跟意念不统一。所以呼吸呀,早晨要慢慢地悠长地跟你的身体的动作配合,让你的气跟身一致,气跟身一致了,这个音就可以和心紧密联系起来。这个是需要一个体会的过程,一个慢慢的过程。希望我们大家读的时候,《三字经》也好,尤其《三字经》要找语感,我觉得这个很短的要找语感,有了语感之后才有语境,语言的境界……彼此境界打通了才能超越语言的层面往生命的境界上落实,在生命的境界上才有真实的圣贤的道理可以讲,否则你讲的道理都是死的道理,因为你没有真实的境界,你没有生命的境界甚至连语言的境界也没有,只是在那里照本宣科,这样的话讲出去,小孩子是无法受用的。我今天就是唠里唠叨跟大家讲这么多。
录音整理:王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