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耽学堂的一点看法
张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3级考古系)
我是今年刚加入一耽学堂的义工,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一的学生。对学堂的了解仅限于几次活动得到的信息,实在不敢妄加揣测。不过从学堂的几位负责人和一些顾问的讲话中,我感受到一耽学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那份执著,让一耽在艰难的境况中走到了今天,同时也是这份执著让我决定与一耽一路同行。最初加入学堂的原因,也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好感,虽然我们不像你们那样是耽误的一代,可我也是对传统文化断层的一代。在这之前我从来没读过三字经之类的东西,所接触到的典籍也只是中学课本上所讲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只是听说而已。记得大一上学期教我们中国古代史的老师,是那种特渊博的人,他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痴迷于他,也就开始接触古代的典籍。但是真让我说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我是说不了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回答了。好多教授也以这个做过讲座,可我们老师说过搞学术的人是不能乱讲话的,对于不知道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绝对不能不懂装懂。
说实话,我加入一耽学堂的最初原因就是冲它与我专业的关系,可以督促我去接触古代典籍,根本没去考虑什莫弘扬传统文化之类的高尚情操。三字经里不时有一句话“自修齐,至平治”嘛,修身齐家对我来说已经够具挑战性了,所以我在这两者都没能力做好的情况下,决不会去考虑什莫治国平天下,那对我来说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所以还是学堂的那句话,我才是学堂的最大赢家。既然如此,我一定会尽我所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收获。当然更希望在自己获得收获的同时,能够让那些孩子产生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于己于人都有收获。
至于对教学工作的计划,我还只是初步设想,基本上采用领读为主,讲故事为辅的方法。至于具体的意思,不会给与太多解释。尤其是有一些有争议的东西,更不会去做过多的讨论。把侧重点放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他们之中传扬下去,而不至于像我们一样现在才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我想我的教学只是激发他们的热情,而不想用此来教化他们,或者说让他们向那些人物学习,我觉得有些东西实在有点迂腐,所以我只是想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解,而不是让他们去接受那种思想。如果他们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那将是我的失败。
至于学堂,我想可不可以与北大的爱心社合作,因为他们每年都会有爱心万里行的活动,到边远地区去支教。学堂可以与其联合,一起去支教。还有也可以与北大的耕读社合作,因为他们也是关注传统文化的。
我的兴趣是想多接触历史类的,加深对古代社会的了解,同时这也是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至于经典诵读的体会,感觉不错。在那种诵读中,完全置身事外,不去想任何东西,真的是一种心灵的快感。
就写这莫多吧,由于懂得很少,故不做过多讨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