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考试,走到学五路口的时候碰见我教学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住在四合院的,拿着饭卡,便停下问她去哪里?她便告诉我去食堂帮妈妈打饭,妈妈腿骨折了,走不动。我一听,很担心,才6岁的孩子怎么出来打饭呢?我问爸爸呢?她说爸爸在美国。我担心她一个人不会去打饭,便要去帮她。她说不用了,自己做过。我因一会要考试嘱咐她小心,便去教室了。到了教室却很不安,我后悔没有坚持和她一起去看看。也忘记问她的具体住处。从她自己来打饭推断,估计家里就她和妈妈了,没有个大人照顾。所以我决定考试完去四合院打听看看能否找到她。
这让我很感动,我在教孩子们孝顺,我姨让我引导她的孩子好好学习,同时在教一些别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是对孩子充满担忧,总觉得“我的孩子学习不好,懒,不主动,不懂大人辛苦”。其实孩子都是一块没有琢磨的玉,是一种“人本善”的玉,只是琢的时候不要舍本逐末,要有耐心。现在很多家长关注的只是如何让他在学习中获得高分。而不是有耐心的从小注意方法,培养他学习的主动性。很多时候家长喜欢说你教他方法吧。老师也不会点石成金的法术,不是把我的方法套到他身上就有效果的。而是应该培养他:是你自己需要这个知识,是你自己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一些窍门。这样不论孩子在那个阶段:中学,高中,大学他有主动性而不是家长跟在后面催促。耐心的培养高分之外的品质:孝顺,礼貌,爱他人,求知欲……其实是一种一箭双雕的培养方法——这样培养的孩子不一定学习成绩都好,但一定是自信,乐观,而且让父母欣慰的,这样的方式更像林间散步,无意间便到了一处优美的地方,孩子也许能容易达成你的期望。而现在很多父母因为过于担忧孩子的前途和在乎一种名誉,便认为不好好学习不考高分就不是好孩子,不孝顺,不懂父母苦心,“用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的帽子去扣在孩子头上,而没有认真考虑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质对他将来的人生才大有裨益,眼睛只一味的盯着孩子的成绩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和你隔阂更大,对你产生敌意,而你也对孩子充满担忧和失望,说孩子怎么这样?仿佛孩子全身都有问题……或者是孩子考上了大学,但高分并没有给他带来自信快乐的生活,反而心理存在一些问题。
我常常鼓励一些父母可以把孩子考高分当一种目标,但是属于隐性的目标,不要那么明显的表现着:啊,看你考那么差,你完了,上不了大学了。不要很焦虑,小学成绩不好,上不了重点中学,初中不好上不了重点高中,而不上重点意外上大学希望更小。社会体制的生存压力,父母的心态可以理解。只是焦虑的心态不能马上解决问题,所以何不换种积极、耐心的心的给孩子培养不仅是高分也是将来生活需要的一些品质呢?
我的学生才6岁,面对危机,她就变得能干,懂事。为什么?那是她潜在的责任与善的一面让她知道自己应该怎做。所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参与家里的一些事情,培养他的劳动能力和责任心,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需要你过多监督他的学习的。现在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多,孩子不需要做什么家务,他们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玩:学乐器、学画画、学书法……一切让他们优秀的东西。但不要忘记了,劳动和责任心的培养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些,即使能把孩子培养成会各种幽雅技能,聪明的的人,却不一定是让你感到欣慰懂事的好儿子,好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