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石朝红工作总结(2007年春季学期)

这一学期参加了学堂组织的蒙学义教活动,学堂组织了培训,也去旁听了老义工讲课,收获很大。但听老义工传授经验和听老义工讲课与自己讲课毕竟是两回事,自己没有教学经验,也不知道小学生的心理,不知如何引导小学生,如何维持纪律。所以心里一直很紧张,也不知该如何准备。

以前虽然看过《三字经》,但只是粗略地翻看一遍,对经文并不是很熟。现在要讲,首先就得熟悉经文。我先在网上下载了《三字经》的读音版,然后开始在学校操场上晨读。我一般跟着录音读三遍,自己再读一、两遍。头几次读还觉得经文挺生疏,后来读着就很顺了。我读时看着拼音,跟着录音,尽量发准每一个音,并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但有些音还是发不太准,如儿化音,带“n”的音发不出来,鼻音也发不出来。最头疼的是儿化音发不好,上课时有好几次同学们在下面笑我、学我,使我很没自信,都不太敢带读了。然后我去图书馆借了宋朝王应麟先生注的《三字经》看,这是老义工推荐的。再去大方广网上找《三字经》里面涉及的故事,因为老义工说小朋友比较喜欢听故事。这是我上课前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这一学期总共讲了五次课,每次上完课我都很沮丧,禁不住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当老师,最起码不适合教小学生。那天就找别的事转移注意力,尽量先平复自己的沮丧心情。或是给家人打电话向他们倾诉,家人就会鼓励我,让我从每次课中吸取经验教训,思考该如何改进,并让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轻言放弃。每次我都能从家人那里重新获得信心与力量,开始为下一次课做准备。我一般是看王应麟先生注的《三字经》,还有君发给我们的刘宏毅老师的《三字经》讲义,讲得很好,但是针对成人的,给小学生讲太深了,只能作为参考。又上大方广网观看杨淑芬老师在庐江希望小学讲的《弟子规——生活的教育》,学习她是怎么教小朋友们把《弟子规》的教育落实到生活中的,希望能应用到自己教《三字经》的过程中。

刚开始我认为不用给他们讲解,最好是让他们多读,争取背下来,再配合一些德育故事引导他们明白孝悌的道理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去落实。但后来通过和其他义工的交流,以及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些字读错了,特别是通假字,所以以后上课会讲解容易出错的字、词。每次我都会挑选两个孝子的故事,在心里演练怎么讲,并在纸上写下如何告诉他们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习认真读书、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就是孝顺父母。但是每次讲完故事就开始说话,让他们静下来也没什么效果。每次说了几句没人听,自己也觉得空洞、生硬,没有说服力,也就不说了。   

这一学期的五次课,我觉得都很失败。要说有点成绩的话,就是每次课上都差不多让小朋友们读了三次,不过读第二、三遍时就不大精神了。但这也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很多同学在家就读过。还有就是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孝悌方面的德育故事,听故事时同学们还是挺认真的。讲完故事后想让他们说说从中学到什么?有什么体会?以及他们在家有没有帮父母做事、如何做的?但同学们基本上没什么响应,我想可能是我提问的方式太生硬,他们没兴趣回答,或是提的问题不够具体,他们不知从何答起。尽管如此,我想这些故事还是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的。

反省与教训:首先,请同学上来背书、领读或讲故事后没有及时表扬他们,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表现好和没表现一个样,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前两次课他们还挺配合,后来就觉得他们不愿听我的。让他们读书第一遍都读得不错,再让他们读就没精神了。其次,教学形式单调,总是让他们读或是讲故事,没法引起学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第三,没有抓住儿童心理,始终以成人的眼光去准备教案。学生没兴趣、不配合,不知该如何应对,缺乏应变能力,学生在下面一吵,心里一紧张就不记得要讲什么了。第四,自己声音太小,学生在后面听不清楚,而且下面总有人在说话,我的声音压不住他们。每次下面闹起来我让他们静下来,基本上没什么效果。第五,自己读音不准,特别是儿化音念不准,好几次领读、讲故事时,同学们在下面笑并学我,使我很没自信,都不太敢领读了。不过,一般我带他们读几句,他们就会接着读下去,而且读得挺好。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