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健关于义教的体会(2002-1-7)

赵正健回信2002/1/7

教育的唯一规则是没有任何规则。因为就每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资智,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孔子说“因材施教”,而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所以这个不是一个千篇一律的东西。

而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来,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其后的教育者从自己的经验之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历程中,得到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所教的,是小学一年级,由于孩子们都还很小的原因,我和班主任郑老师决定不以三字经为教材,而是以古诗词为主。也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在某种意义上,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诗词比三字经会更有益一些。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想教的,不仅仅是要让他们会机械的背诵一些东西,而更多的,是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觉得,如果说能更让一个孩子的思维由此开拓出去,那就更是我们的成功了。

第二,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精神,因此,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一些古诗词,更能激发其创造性。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叫做何姝婷的女同学,她有一次对我说她自己写了一首诗,想给大家朗诵一下,我便鼓励她不仅要朗诵,如果说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她能把自己的诗写下来。她说她还不会写字,但是可以用拼音的方法写出来。于是下一次我去上课的时候,她就给了我一张纸,上面写着她的诗,其中有了她母亲的帮助,因为是用汉字写的并且她后面还注明了:作者,何姝婷;排版,妈妈。现在我把这首小诗抄录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登上一层楼

                看看妈妈的轻舟

                想呀,想呀

                想到了远方的故乡

作为一个6 岁的小女孩来说,我们实在不能要求她的诗有太高的质量,但是她能写,并且敢写,我觉得这对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以我们的特殊身份,怎么样来对待学生的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学生没有特殊的权力,所以说与其与他们生气,不如让他们与自己合作来得好一些。

每个班上自然都有一些很大的个子,但是被老师安排在第一排的同学, 我们班上的一个就是焦明浩。我去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对他不能放纵。但是从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学生,用强硬的手段往往会导致他的不合作,那样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困难,并且效果也不会好。于是我采用的手法就是让他充分的感觉到自尊与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因此我很少对他用太过严厉的口吻说话,相反,对于一些对他有意见,并且在课堂上公然的对他说:你学习不好,没有姿格的同学,我会在全班面前讲一下互相尊重的必要。后来,我觉得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我还是得到了一点成功的。有一次,和我最好的一个学生,叫做赵士煦的,和他因为一点小事,在教室内发生了吵闹,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全班面前对此事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鼓励所有的学生对此事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还有同学之间互相理解的好处。此事我觉得更多的是赵士煦的不对,但是我没有说出来。后来下课的时候,焦明浩到了赵士煦的面前,向他道歉,两个人的矛盾就这样解决了,我在其中并没有多说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在教学之中,更多的让同学们树立一种自我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一个集体的的作用,自己做为一个独立的人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什么样的义务。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炯然而异,但是我的目的,就是让我所教出来的学生,都有一个鲜明的个性。

以上就是我在这么长时间的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个人经验,当然我的经验还很少,方法也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提出批评指正。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