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各位简要介绍关于一耽学堂的状况、背景以及它在基础教育当中实践传统文化的方式和内容:
一耽学堂是在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2000届哲学硕士逄飞发起组织的一个以突出教育实践为特点的民间公益团体,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固定资金来源。其参加者全部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的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这些有志青年完全以振奋民族精神、复兴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以纯粹公益的、无偿的形式(也就是做义工)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中,在缺少外界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下我们本着“做事第一,静默为主”的刻苦耐劳精神和“人文日新,从青年起”的奉献担当精神已经持续而有效地工作一年有余,在清华附小、成府小学、魏公村小学、北师大学实验小学、化工附小、人大附小和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达资源中学、八一中学走入课堂进行授课,至去年秋季学期每周听课的中小学生人数在三千人以上,我们的公益行为和传统文化授课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老师、学生、家长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与肯定。
一耽学堂的教育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与各中小学校合作设立相应的课程使招募来的义工在经过面试和培训之后直接进入课堂。在小学的经典启蒙读诵是纳入每周一次的正课或者是每周两次的早自习,根据学堂与校方共同设计好的内容进行连续授课,其所侧重为“读—诵—背”;在中学的传统文化专题授课每周1-3次不等,是进入各校的课余兴趣班由中学生自愿选择,根据学生对不同专题的喜好比例和校方教学需要来组合授课,其所侧重为“讲—解—用”。
小学授课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文化重要原典以及适量诗词,在不同内容的选编次序上主要根据其行文的音韵节奏和意义的深远重要来综合决定。
中学授课内容主要是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由我们自己按“文化史”(如古代礼乐、科举、称谓、建筑、文字等)、“文学史”(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思想史”(如周易、老庄、墨家、兵法、太极等)三大类编定约50种讲座,每种讲座1-4课时不等,总体上基本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大概全貌。
在授课义工教育背景上,小学义工博硕本各占相当比例,中学义工全部为博士硕士。
另外,一耽学堂也在大学组织“体认传统”系列大型文化讲座活动和开展大学生的读书活动,发动青年,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实践精神。
这些就是一耽学堂的状况和活动。
下面是我们从实践经验出发总结的十点看法,或许可以厘清普通观念中的模糊、误解和偏差,重新提出真实和有效的问题,请大家参考:
1 现行小学语文教育只重在“语言”和“文字”的层面而忽略了“氛围”和“语境”的层面,语文是必须而且只能活在“文化”当中的,只有在“文化”中,才会有体悟与领会,才会有传承与创新;
2 “文化”是历史的和整体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对待,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在没有历史感的文化中培育出来的语言是没有生长能力的;
3 古诗词学习的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的一个方面,它不能代表传统文化,更不能取代对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学习,因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实际上是在“为人做事”里面,它集中表达在经典里面;
4 古代的文化典章和蒙学读物主要的是在“育人”的方面,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德育,是素质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中也有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它的含量和负面影响并不是象过去我们说的那样大;
5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古文原典并不存在社会成人所设想的语言障碍,相反倒是语言从根基上的自然生长,学龄儿童的意识状态和记忆能力极端反差,一弱一强,正与古文的言简意赅相应合适;
6 学龄儿童的学习兴趣其实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而主要在于授课方法,也就是在于教师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可以简单的评估和测量的,不是技术化的,它更多的是指内在的思想和文化的方面;
7 早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来进行的,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读诵是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育的起点与根据,也潜在地约束和保证知行的合一;
8 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事例,传统永远是在现实前方并为它指示真实的目标;
9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全民文化建设和全民德育建设,只是它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基础教育应不只是从教育的高度而且更应从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改革;
10 当教育上升为全民性时,这就决定了青年是它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开创风气之先唯有青年,发动青年、培育青年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必须联合起来通盘考虑。
根据以上考虑提出以下建议:
1 一耽学堂以实践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的这种形式具有在全国大中城市首先是在东南沿海大城市推广与普及的可能和必要,希望国家民政部、团中央和有关部门考虑能否给予帮助支持;
2 一耽学堂在现行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具体的调查统计数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部门可否以此为小学教改的参照;
3 根据一耽学堂的早自习授课经验,晨读的效果很好,但北京市教委却以减负为名取消了早自习,晨起读书不只是对小孩子的学习而且还有身体的健康都有益处,希望北京市教委能给予认真考虑;
4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批准成立专门用于研究、实践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教育基金,募集海内外资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为中华文化的真正复兴打下基础。
民族复兴的前题是文化复兴,文化建设的核心在教育,文化建设的形式在公益,文化建设的主体在青年,一耽学堂就是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且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它提供了一种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操作模式,同时,从它自身对文化的理解和操作的模式可以预期到它对整个社会文化意识的由点而面的持续深入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社会各界的反应中感受出来。我们衷心的希望社会各界把文化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与一耽学堂一道共同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把在北京的教育实践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细致,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