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授基本模式
1 登记(5分钟)
2 准点静场,听古乐(5-8分钟)
3 集体温习诵读上节课新内容乃至全部学习过的内容(10分钟)
4 预读/领读本节课的内容(10分钟)
5 集体诵读本节课内容(10分钟)
6 对上节课的内容作必要的字义诠释(15分钟)
7 集体诵读上节课和本节课内容(10分钟)
8 听古乐,结束(3-5分钟)
(标阴影的内容是重心,文章在此作)
二、经验与注意事项
1 注重学习化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维护——学习化的心态,时空。
2 注重音声的影响力——小孩子不识字,关键通过声音和行为来塑造,熏陶。孩子天性热闹,营造气氛宜欢快、轻松、明朗、实现。(色彩、图象、音声、行为)
3 注重静功的培养,包括大人(成人读诵练心气、娱乐、童蒙心)。轻松,愉悦,认真面对,全身心的投入。在细节上体现并有合理的解释,如每次都工整签到。
4 开始播放古典音乐,进入宁静平和的心态;结束播放古典音乐,适当的休息。可以作为一种特色化的形式固定之。
5 诵读为本课程的重点、基本教学方式,但授课及诵读方式应灵活,并尝试把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方式结合起来,更易被接受。
参考方式:播放儿童导读光盘、户外户内读、轮流教读、讲 一个故事、个人单读、个人领读、背诵、轮流读、集体读、快读慢读、男女分读、老少分读、母子共读、听录音读、默读、走读……
6 学习一部书结束后,应强化读和背,但应尽量灵活,生动,不要太枯燥,可以征询家长意见并在实践中调节。
7 背诵是必要的,应作为一项考评制度,结合诵读感受来实施,给予适当的精神和必要的实物奖励(注意加载实物奖品的内涵价值)。
8 必要的严肃,是应当的,课堂纪律有保障,而后可以在规范中去开掘新生的活力。
9 如何实现课后学习的持续和科学?家长——学习的基本定位明确、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10 家长和成人较多,注意对他们的影响,并可以移植到他们的孩子和可影响的人际圈。
11 因为成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理解完成的,需要“道理”(需要道理,但又不能因为道理而影响学习,教师的把握,成人的认识),因而有必要作适当的义理解释,将其心理的“结”和障碍消解,如“君臣”之于“上下级”关系,“忠”之于职守等。
12 注重所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弟子规,可以在必要时组织大家参与部分公益活动,如做活动室及社区清洁等。
13 经典诵读学习而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纳入此平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