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暑假,彭老师带领文昌祠义工和潘必成、阮一童、张润虎和滕泽林一行八人到北京一耽学堂游学。
首先来到一眈学堂所在地——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房子古旧,内设孔子像,我们依次敬拜,由于总干事在外地,安排由义工王军丽和一位陈老师接待我们。学堂的房子虽然年久失修,但里面收拾得很整洁。一个书屋里放了很多书,厨房里有一堆自产的倭瓜,彭老师说和义工们一起吃过水煮倭瓜,义工们一个月的饭费不足300元,好几个人呢!义工老师给孩子们摘了几个自种的小葫芦,孩子们很高兴。
先游览的是北大校园,这原是皇家园林,建筑师亭台楼阁,很是规整,我们瞻仰了蔡元培塑像,来到了未名湖畔,我们大声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书声朗朗,响彻校园,惊起了花喜雀,喳喳叫着飞起来,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王军丽热情、大方,一路大家讲解着北大的人文地貌。走着走着我们忽然看见义工魏春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我心生愧意,赶紧向善,孩子们看见了,也跟着捡垃圾,我突然醒悟,这就是“教学”。中午王军丽按总干事的安排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款待我们,可我心里酸酸的,总是想着他们厨房里的大倭瓜,学堂的义工生活清苦,这顿饭要吃掉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于心不忍啊!可又挡不住王军丽的热情,他们在招待上宾,我们只能暗下决心,当好义工,教好孩子,以尽圣贤之愿!
吃完午饭,军丽又领大家参观清华大学,当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毕业于此校时,孩子们很兴奋,并说:“向清华进军!”走了很多路,腿脚都累了,可70多岁的彭老师还在阔步向前,便不敢懈怠,其实彭老师是陪我们游园,他已游过多次,老人想借机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我们坐上回家的汽车时,学堂陈老师那件洗的发白,领边袖口都毛了(坏了)的夹克衫却总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总干事就是同这样的高材生一起创办了一耽学堂,在孔夫子的荫佑下走过了8年,他们克艰克难、至勤至俭,用青春的热情点燃了中国校园的诵读经典之火,默默地向着民族复兴的理想行进。8年有更多的人认识了夫子,使我们有机会学习圣人之学,成为了义工,也许义工不能做一辈子,我相信,做义工的岁月让人难忘,会成为一生的财富,因为义工无私。
让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