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新闻简报2010年第八期

1、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同志现场了解学堂社区公园晨读活动并和义工代表交流

2、和北师大哲学系2009博士班党支部座谈讲话简记

3、和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座谈讲话简记

4、给四川成都双流义工赵志勇的信

5、给寒假在广西做“乡土语文教育实践”的义工黄少兰的信

6、一耽学堂义工参访团之北京白云观参访(附:一耽学堂义工参访团细则)

7、在高仁山烈士墓碑揭幕典礼暨座谈会上的讲话

8、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组织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

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同志现场了解学堂社区公园晨读活动

并和义工代表交流

522爱北京·青年汇”2010北京青少年社团文化节暨春光·青春嘉年华活动在朝阳公园举办。活动发布了《北京青少年社会组织首都贡献行动》,公布了北京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社团的多项举措,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200余家青少年社团及服务机构在现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此次活动的举办采取了社会化的动员方式,由党政支持、共青团搭台、青少年社团唱主角。在活动现场,北京市委常委梁伟等领导专门到一耽学堂“全国大中城市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展示区域了解情况,并和北京地区优秀义工代表交流。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北京高等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总干事向梁伟书记介绍情况

 
优秀义工代表郭玺铨、吴桂芳等向梁伟书记畅谈自己的一线感受和体会

 
总干事赠送梁伟书记《义工手册》后大家一起合影

在全天活动中,学堂义工还开展了“国学常识有奖竞猜”、“学唱《行歌》(一耽学堂堂歌)”、“中医义诊”、“《春天的倡议》现场朗诵”、“友好社团联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

和北师大哲学系2009博士班党支部座谈讲话简记

425晚,总干事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2009博士班党支部党员座谈,就有关文化重建、基层社会教化、中国学术思维弊病等话题与大家交流,以下为部分讲话简记:

 

赠送博士班党支部一套有关“民间思想资源”的历史参考资料——《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

1党的问题。

真实的路,总是一条“死路”,走过去就是“活路”,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这一条路。

从革命党,到建设党,必须再到文化的党、文明的党,或者说是哲学党、智慧党。

至少,也要讲讲道德、讲讲伦理;它不能失去道义和精神的高度;党的“先天基因和早期生命中”是有这些原始要素的。

2“问题意识”。

哲学思考中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我的问题”,“意识”源于“生死意识”,所以“问题意识”与“我的生死”相互根本关联,它离不开生存体验、生活境界和生命意识。对“自我的关照和觉悟”是问题合理与意识真实的基础。

3中国学术思维。

  中国当代学术思维和哲学境界,普遍水平低,因为,已经失掉了“第一念”、“第一义”,这是思想迷失的主观原因。一开始是想追求真理的,后来的事实是真理没影了。

  今天,借着“传统文化的内容”来说话的大部分文章,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解救和自我治疗”的尝试,缓解一个多世纪来的“学术强迫症”和“精神臆症”,年轻人大可不必跟风随应,“不唯上、不唯书”,每一代人有自己的使命,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道路。

4我们的事业现在有两点可以贡献

一路的走,到今天,现在可以和大家说的,有两点,一个是怎样做公益、做义工,一个是有关于“语言、人和社会”,即文化重建、文明再生的基本入手应当怎样。这些是经验过来的,是实际一步步走过来的。

…………………………………………………………………………………………………………

和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座谈讲话简记

51劳动节下午,天津农学院嘤鸣弘正学社社团的大学生一行八人(路智会、张成成、郝广俊、彭雪玲、张英华、张俊维、高国泉等)来到学堂西屋与总干事座谈,大家就青年人关心的一些人生、社会和教育问题进行了非常愉快的探讨和交流,以下为部分讲话简记:

 

1劳动最重要。

尤其是体力劳动。人的生命不断起意造作,我们的念头、行为不断的产生,一刻不停,一刻不能停,人的主动或者价值在能够“平复”,“复初如常”。在青年时代,在思想旺盛生长的时期,做好简约的工作、弹性的工作,照顾好自己,多劳动、多出汗。

2认真读书。

一般看书,只是好名、好高、好大,一个“贪”字作怪,所以连着就是“嗔”和“痴”,没有摸到自己心痛,所以也就翻过去了。因病立方,对症下药,药无贵贱,所以看书要认真,首先摸到自己心痛处。痛处才好下手。若没有知觉痛处,且将就着,养其日久,自然知觉一二。

3视野要宽广。

一生的品性识见,青年是关键。放眼世界和人类,极目所至,不要自限,自己给自己划一条线。尤其,不要跟社会的潮流,要自己思考,包括现在什么所谓国学热。

多学哲学,读原著,多学习西方哲学,古希腊、中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

给四川成都双流义工赵志勇的信

 

志勇:

图片看到。感谢你的奉献和劳作,使人群受益和感动。

晨读是最简单的形式,又使人有现场感和参与的体验,其内涵因为是母语、文言的缘故,

可以随着大家的需要和体验程度而不断出新,这样,就很有弹性和韧性,活动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教育和社群重建的开始,所以,我们应当更多的发动普通人来参与,多做宣导和组织的工作,自己是义工,还能带动别人做义工,做一个社会工作者,使大家的心理上不再有壁垒和障碍,这个工作确实不简单,但事实需要,大众需要,社会需要,这是一个关节点,这是一个契机,我们赶上了,我们碰上了,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义不容辞,实话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做的。

你在成都双流已有三四年,慢慢熟悉了,又一直坚持公益,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相信会有更好的进步,为当地的老百姓们做更多的好事!祝生活愉快!

                                                           逄飞 2010-5-5

…………………………………………………………………………………………………………

给寒假在广西做“乡土语文教育实践”的义工黄少兰的信

黄少兰:

你好!

从我们一月份见面谈话,谈到乡土、语文、人生和民族、文化、教育,才十天左右,你就已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已经是做了许多具体的准备,并且即将开始这样一个创造性的教学尝试;我要说的是,由于你的一颗真诚无私的公益心,以及毅勇担当、直接去做的义工精神,我坚信你和这个寒假学习班的同学们一定会有良好的收获。

我们事业的每一次实践都完全的证实了这一点。

那就是,做文化、做教育的实践,一定要有一点精神,需要一个“精神高度”,只要有这个标尺在,则我们的努力一定有所收获,一定不会落空。

针对目前体制教育中的在校小学生,把“语文的生活学习和文化学习”(或称“语文的有生命的学习”、“语文的母语学习”)作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而开展一系列(校内和校外)的素质与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学堂认为,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

学堂在北京的小学做蒙学义教有七年半,通过一线了解,发现这里的可活动的空间非常大。你今天所尝试的,就是对这个领域的深度探索。

“爱语文、爱生活”,非常恰当、非常明了,可谓一语中的。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有相当的或者至少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反之,通过语文学习,也一定会更增加生活的色彩与质感。

若说语文能力的秘密,其实全在乎对生活的感觉,而这感觉的培养也一定离不开“生活的现场和现场的生活”。

按一般了解,一个“语文”,一个“生活”,是两个词,比较的相隔遥远,而其实恰恰在它们的互相关联之中,最终结成我们所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培养“现场感”,是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在一种良好的感觉上,孩子们心理上的情感与想象、过往的经验和记忆、以及家庭和社会的环境等等潜在的比较零散的要素,都有被很好的“照顾”与“呼应”,处于“唤醒”和“激活”,在那些活跃的适度的分寸上,有一点一点的幼芽萌动,新鲜、好奇,似乎曾经相识,视野之内如此清澈,烁烁如有放光……

此非假想理论,而是人生事实。

我们这次寒假的学习班,离开原先学校的课堂,打破拘束,打破成规,多一些自由灵活,即使是与课内教学相关的,也看看有无新方式;要之,使小孩子的全副心情比较自然的、充实的活跃起来。

小孩子,见着那样子一种经阅沧桑的人,听他(她)说话或者举动,则就心安,起而随行;通过一种有趣味的游戏,则不愿离开集体;而唱诵歌谣,身体微微舞动,身心愉悦令人难忘;还有,实地了解地方历史人文风物,娓娓讲释,则易生出一种诚敬向往的心,等等。方法太多了,用在合适的人手里,无穷无尽……

你写的广告,非常吸引人,且在组织的细节上看出做事认真的态度,我很放心。你在一线,对自己家乡和壮族文化很熟悉了解,昨日通话谈这一次寒假工作,我想在目前阶段定位“乡土语文教学实践”比较好。

做好一桩事情,总要付出艰苦,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就这样一步一步向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切问题都是为我们搭阶梯,都为来助成我们,既从公益心、从义工精神而扎下大根,立下大本,则一切皆有成就。

平常事上有所谓专业、技巧、经验、模式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导致顾虑担心,我们则不被它吓倒,即然是关乎生命和教育,那相信也是离不开这个道义根本。(当然,我们也会注意工作经验的分析和总结等细节。)

一切实践,道义根本;

一切思想,道义正始;

一切行为,道义护持;

一切方法,道义通显;

一切方向,道义明了;

一切智慧,道义生长;

一切因道义,成就真实义。

   逄飞 2010-2-3

…………………………………………………………………………………………………………

一耽学堂义工参访团之北京白云观参访

58510学堂两次组织北京地区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义工参访全真道教祖庭——北京白云观,学习和了解有关“老子和《道德经》”、“道家和道教”及全真教早期历史等相关内容,参访团由颐和园晨读负责义工邹本和带队。

《示学道人》

王重阳

心中端正莫生邪,

三教搜来做一家;

义理显时何有界?

妙玄通后更无加。

  

 

 

          进入白云观前熟悉内容              邹本和老师教大家学习体会道教礼仪

 

      中国道教协会的刘军同志为大家讲解   义工们在戒台学习《道德经》和交流义工经验

附:一耽学堂义工参访团细则

 

学习中国优秀文化  服务社会公益实践

 

1提升义工人文素养;

2加强义工做事能力;

3宣传本土公益事业;

4促进传统现代融合。

活动内容和形式

1现场感受和体验;

2直面对话和交流;

3文献学习和诵读。

参观、访问、座谈、交流

参访注意事项

1服从集体安排,遵守集体纪律;

2入乡随俗,言谈举止尊重有礼;

  3爱惜文物,认真学习,友好交往;

4有事与带队人员及时沟通。

程序安排

1准备阶段:人员集合—活动介绍—新老义工认识—整队进入

2参观阶段:随队进行

3座谈阶段:宾主介绍—赠送礼物—主题交流

4讲读阶段:读诵原典—释义答疑—畅谈感受

5结束阶段:集体合影—现场小结—解散

…………………………………………………………………………………………………………

在高仁山烈士墓碑揭幕典礼暨座谈会上的讲话

 

高仁山——(1894-1928)江苏江阴人。20世纪20年代教育实践家,进步的国民党左派人士。早年留学日、美、英,考察各国教育。192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育系副主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创办艺文中学。1925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曾任国民党北京市党部负责人之一。1928115日为反抗军阀政府黑暗统治英勇献身,年仅34岁。烈士墓地在北京植物园。

“身世悲壮,一丝不挂,无瞻前顾后之忧,乃能言救国,做救国事业。”——高仁山

 

 

——人性是艰难的。

——这体现在一种真挚人生和他所生活时代的关系上。

——孔夫子时代是这样,苏格拉底时代是这样,一百年前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是;

——这是一条真实的人世间路:血气良知者,在此磨难与困苦中担当本分,在此迷茫和灰暗中实行道义;

——这里迸发照耀时代的精神之光,这里诞生觉醒族群的生命之灵;

今天纪念的这一位高仁山先烈,也是这样走过他短暂的人生,也是这样成为这条光辉路上的一段里程标注。

 

回顾近世,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代英豪志士,其感人至深、使人衷情难忘的,一个爱国,一个教育。

——他们说的爱国是救国;

——他们的救国是投身教育;

——他们的教育是要救苍生、救黎民。

爱国和教育,吾国吾民,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优秀人文传统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每一代先知先觉先行者们接续不变的天命使命和终极怀抱,这是一个伟大的见证,它的力量从未中断,无论过去,还是今天。

 

40年,烈士的墓碑今天重又树立起来,鲜花松柏,苍翠围绕。

——纪念历史,是生者的责任;

——它更使我们看到人间温暖和社会希望!

今天的典礼,由许多方面自发而无私的努力所成就;而尤其值得赞叹的,是年近古稀、目力不好的严瑞芳女士,历经五载寒暑,付出许多艰苦努力,她完全地是一种油然发乎内心的感情和道义;在她感召下,一批青年如刘国新、宋云芳、许瑞梅等积极的做义工,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一个进步。

在此,我们要由衷的说一句:严老师,你是我们今天的新青年!

 

一切过往的和今天的乃至未来的努力,一切都将如流如注、汇聚成滔滔大河,洗涤这个时空变换的世界!

愿吾国吾民日新!

(一耽学堂总干事  逄飞  2010-5-14 于北京植物园)

…………………………………………………………………………………………………………

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组织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总干事讲话:学堂创建义塾,或者公益小组,目的是做“地方性教化的开启和推进”,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之于现代中国公民社会的价值和使命,为一大事因缘者必以一大事因缘而成就,所以,我们不怕困难,不怕寂寞,暗夜潜行,还真有一点“为法忘躯”、“舍身饲虎”的精神。

通过彭飞老师的实践,义塾九年有一个基础,教育传递人文传统的价值和精神,公益汇集现代社区的温暖和力量,这是第一步的实践。

回顾十年,展望这一个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第一个十年,是道义精神、草根精神、义工精神扎根的十年,第二个十年,将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鼓舞和示范、带动下,全体社会的全面普遍的开展各种公益性实践、实践以人文教化为使命的中国本土公益事业的十年,到了第三个十年,我们有了生活改造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础,时代精神和新文化的内涵也就自然的生长起来。我们是这样观察、这样实践,也是这样期望的。

 

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义工苏志辉女士514日来信汇报义塾组织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2010414玉树地区发生地震,415我就接到几位义工的电话,都建议为灾区捐款。经过向义塾彭老师请示,并向一耽学堂请示得到同意后,416那天晚上我们上《弟子规》课,我按彭老师的嘱托,告诉大家玉树地区的灾情,我们尽己之力帮助藏族同胞,如果已经在学校或单位捐款的就不再重复捐款,倡议了得到所有学生和家长的赞同。

18日《论语》课结束时,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或是家长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放到了我女儿做的捐款箱。学生王明慧兄妹两个捐了五百圆,课后我才知道是他们的爷爷奶奶拿出积蓄让捐的,两位老人年近八十,衣食简朴,可对帮助人、救人急难的事情常慷慨解囊,真是我们后生的榜样!

425日结束,共计捐款1058元,有百元,50元,十元、五元、一元。无论多少钱都是义塾孩子们对灾区难民的一片心意。彭老师还亲自给灾区写了慰问信。

 捐款汇款单回执原件照片

 

踊跃捐款

    

 

合 影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