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黄少兰2010年寒假乡土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报告

一.        心路历程

二.        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

 

 

一.        心路历程

 

总干事提醒我要写一下自己近年来坚持开学习班的心路历程,通过回顾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到自己内心中坚持做这项事情的动力,看看自己每年都有哪些提升。

听了这个意见之后,我开始重新问自己:为什么要开这个班呢?

我想,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动机总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时候回望也许自己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但是其中最深的部分是不容易改变的。那么我这次开班最深的动机是什么呢?我想,其实还是考虑到我和同学们的共同的需要。从我这个方面来说,“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两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我怀着诚挚的心来教学时我所学的知识才会焕发活力,而不只是一潭死水,而且这时我从同学们身上才会得到许多新的启示,找到很多困惑着我的问题的答案。而从同学们的角度来看,09年在北京我同一个居室的两个小男孩常常一起聊天,听他们倾诉各自的童年经历,这使我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自己以前的种种遗憾。我想,如果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创造一个机会来给家乡的孩子们带来多一点欢笑和快乐,让孩子们有所收获,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我回到家乡跟孩子们在一起,本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已经让我们有了许多潜在的共同语言,所以我相信,只要自己怀着爱意去跟孩子们交流,应该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另外今年我在朋友的介绍下联系到了一耽学堂,向总干事请教学堂的经验,还得到学堂赠送的许多学习资料。学堂的鼓励和帮助不仅让我的信心倍增,也使我的眼界开阔不少,特别是学堂的义工守则,渐渐成为我改进自己的准则。这样,受学堂理念的影响,我和我这一次的实践活动也有了新的面貌。

 

二.        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

 

1.     正名问题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的活动只有得到了恰当的定位之后,才能按照一个比较合理的框架来开展,而我们在总结经验时也才能有章可循。因此我想这里要花一些篇幅来介绍这次活动正名的经过和这个名称的具体内涵。

这一次我开的班是面向小学生。而且今年在开班之前我还进行了家访,而第一次家访回来后我感到大家对这样的公益活动还是比较陌生,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宣传。而这时学习班的正名问题就出现了:我要怎么向大家介绍说明我们的这些活动呢?

  当时我把学习班命名为“爱语文·爱生活”寒假学习班,并且拟了一份面向小学生们的宣传单,和妹妹一起到街上做宣传。但是我并不太清楚自己的学习班在学堂的活动中应该定位为哪个部分,于是向总干事请教。总干事在回信里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学堂的实践经验,在具体分析了我们当地的情况之后,提议说可以定位为“乡土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从我现在的实践情况来看,我认为这样的定位是比较合适的。

 

2.     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

 

这一次的寒假学习班一共有七天,早上是三年级(A 班),下午是五六年级(合上)(B班)。其中三年级的上了七天,五六年级的上了五天。下面我就分别对A班和B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而这篇总结报告会围绕怎样激发同学们对语文的热爱、唤醒对生活的自觉和发现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三点来陈述我们的相关经验得失。

准备工作:

 

                                  在宣传活动中跟报名的同学交流,并且跟其中一些同学聊天,了解他们对学习班的期待和自己现在的生活;还临时“任命”几位同学做联系小组组长,让大家去发动其他的同学来上课

                                  联系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请她给自己介绍相关的经验和同学们的情况

                                  针对上课同学成分有参差的情况,陆续阅读人教版小学教材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对同学们的学习轨迹有一点初步的了解

 

 

 

(2)   A

 

 

      

第一天:

 

初次见面我们的相识和交流

 

    上课之前我跟妈妈一起去为各位联系小组组长买礼物,我的妈妈提醒我说还应该给其他的小朋友也准备一份,要不然他们看到别人有礼物自己没有可能会不开心的。妈妈的话提醒了我,于是我给组长们买了小饼干,又给所有来的同学都买了糖果。结果每个得到礼物的同学都很开心,上课态度也变积极多了。同时这个细节也使我意识到其实要了解小孩子们的心理,家长们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第一次课我主要是希望跟大家解释了一下自己开课的缘由,同时让大家都讲一下自己为什么来上这门课,还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我在同学们回答之后自己总是要加进一两句点评,而且常常引述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或是课文,我发现这样一些小小的细节可以让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课余时间我跟同学们一起去跳绳,这个时候我发现跳绳时特别是女孩子们很喜欢展示自己,常喜欢自己一个人一直跳着,这样有时候会让其他的孩子感到不高兴,特别是有的男孩子,看到女生不停地跳下去,会忍不住朝女生扔小石子。我注意到这些细节,于是就建议大家一起跳八字绳,每个人只跳一次,看看大家能够持续跳多久。让大家觉得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这样大家就不仅希望自己能够跳好,也希望别人都能够跳好了。

     第二节课我跟大家提到做手抄报的事情,大家都跃跃欲试,正好我自己以前也办过手抄报,于是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包括报名的设计,内容的安排等等,还给他们发下一张A4大小的线格纸,让大家用它来完成任务。看到有的同学急着在纸张上写写画画,我又提醒大家最好记得打一下草稿,设计好后再把它们移到正式的版面上。

     在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好像觉得这很困难,就建议他跟其他的同学合作。但是另一位同学虽然没有直说什么,脸上却表现出不愿意的表情,结果这个同学后来就偷偷一个人躲到教室的后排去了。虽然后来我叫他回来,两个人当着我的面也同意要合作。但是当天下午我去到其中一位同学家,却发现他自己把那份报纸完成了,而后来几天另一位同学一直没来上课。他家就在学校附近,我去那边问了一下,他奶奶告诉我说他是想跟爸爸妈妈一块回老家,就不想去上课了。但是我猜想这次课上受到的打击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虽然是出于好意,可是对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多,结果这件事情没有处理好,这使我感到很遗憾,可是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后来是我的表妹给我提了一些意见,说差生一般都比较自卑,其实心里是很希望老师关心他们的,让我去他家再看看。我们就在课程结束的前一天到他家去,我跟他借了一本教材和其他的课程参考书回来,然后跟他说最后一次课大家可以看动画片,希望他也能去看看。这样他才来了。

这件事情也让我意识到,要做好一个老师,并不是单单懂得课本的知识就够了,而且由于自己阅历的限制,我们做事情考虑问题很可能就有不全面的地方,这时候自己多听听身边的各种意见,多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自己做错了事情,给别人带来伤害,还全然没有察觉,依旧我行我素,这就很难说自己已经承担起了做老师的责任。

 

第二天:

诗歌讲读

 

今天大家的手抄报大部分还没有完成,于是我就临时从自己抄的课文里选了两首诗歌介绍给大家。

第一首是简单的儿童现代诗《我喜欢》,另外一首是《小儿垂钓》。讲第一首诗主要是因为自己前一天跟孩子们接触时心里有所触动,觉得应该培养一下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这首诗简单易学,主题也很明了,而且诗歌所用的语言很符合孩子们的心里特点,于是我就拿到课堂上来了。《小儿垂钓》是清代诗人写的绝句,诗歌描写的小孩就跟同学们差不多,我想这样一首诗应该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共鸣,于是也拿来了。

 

我喜欢

我喜欢星星

一颗星儿不明亮

满天繁星亮晶晶

 

我喜欢树林

一棵孤树不顶用

一片树林挡狂风

 

我喜欢海洋

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儿

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在介绍这两首诗歌时我总是留出时间,让每个同学起来根据诗歌中描绘的景物或故事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比如说第一首诗歌中讲到了星空、树林和海洋,孩子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发言,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的童年印象,每一个孩子讲述自己经历时都带着一点点的陶醉和自豪,而大家描述的星空、树林和海洋都是那么有趣、新奇,也许是由于受到诗歌意境的启发,大家的描述仿佛都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同时,在这样的交流之后,我发现至少对我来说,这首诗歌中的文字就不再是平板的语言,而跟大家此刻的情景紧紧结合在了一起,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在讲解诗歌之后又再一次把这首诗朗读了一遍,大家都读得特别大声,特别有力,我想这也许也说明这样的课堂给孩子们印象是深刻的。

     不过我的课也有缺点,有的同学坐在后排比较少发言,而且胆子比较小,声音也比较小,而在等待她们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很容易失去耐心,分散了注意力。另外,同学们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很容易对小的细节感到兴味盎然,结果就很容易跑题。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老师在以后提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第三天:

手抄报介绍

今天大家的手抄报基本上都做好了。有的同学还缺一点点,我就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大家来继续完成自己的手抄报。第二节课我才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的创作成果。

从大家的介绍中我可以看得出来,大家做的手抄报虽然简单,但是都是很用心做的。其中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小女孩,她写的手抄报的名字是《雪梨小报》,她其实早就写好了,但是她好像总是不太满意,改了又改,她的姐姐跟她一起来上课,说她前一天晚上改到很晚才睡。这样小小的一份作业这个女孩居然这么用心在做,这让我十分感动。我立即觉得自己应该给这个女孩一点鼓励,于是在解释时就特别详细地问她设计的意图,然后不仅自己对她的作品表扬了一番,还留心让大家都一起来欣赏她的报纸,向大家介绍她的用功和细心之处。

其他的同学有的把自己的报纸设计成广告格式,有的在上面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小作文,有的把自己喜欢的笑话都摘录下来贴到报纸上。全都风格各异,从中也可以看出每个孩子自己的个性和趣味。

这些报纸从报名的设计、排版格式到内容的安排,全都是孩子们自己独立设计的结果。而且其中有一些是两个孩子结成一组共同完成的。而他们自己似乎也都十分珍惜自己的成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劳动的快乐。我想,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动手实践,尝试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让他们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合作,懂得互相帮助。这是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开发的。此外,我认为这样的介绍活动的意义不仅是给他们一次在别人面前解释自己作品的机会,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其实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想,这样的氛围的熏陶可能更有利于同学们在集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认识自身价值的同时学会向他人学习。

 

第四天:

学习寓言和写作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两篇寓言。之所以选择这两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好几个同学原先都跟我说他们喜欢这篇文章。而且两篇课文都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来阐明人生哲理的,正好可以用来给同学们讲创作方法。。

我们在学习《陶罐和铁罐》的时候,我让大家尝试着分角色朗读,让大家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大家对这样的尝试都很欢迎,我发现大家在这样尝试过后,我再问起他们课文里的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时,他们也就回答得非常积极了。讲解时我们还提到了拟人的创作方法。为了让大家对这种方法有更深的印象,我还请大家各自介绍一下自己用拟人的手法创作的文章。大家一个个地都讲到了自己的创作,如《小鸟和小鱼》、《狐狸和兔子》、《小猪咪咪找朋友》等等,我常常会接着他们的回答问下去,结果孩子们的回答总是让我赞赏不已。比如《小猪咪咪找朋友》,写这篇作文的女孩大意是说,小猪咪咪开始找朋友的条件很多,结果森林里没有一只动物能做它的朋友,不过后来咪咪经历了一次打击后,却有不少动物来帮它,于是它就找朋友要求就不再是那么严格了,这样它的朋友就多起来。我虽然没有真正读得这篇文章,可是单从介绍里也能感觉得到其中的趣味,感受得到小女孩充满童真的心灵。               

有个同学对拟人的手法还是不太了解,我就举了她在手抄报上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影子》来跟她说明。结果这个同学立刻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同时她也显得十分开心,当场就向我又提了新的问题,问我是《我的影子》好,还是《调皮的影子》比较好。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其他的同学解答。这时一个平时发言不是很多的男孩子回答了,而且他的答案还十分有条理,能够发现不同的孩子们身上的优点,这使我打心眼里感到愉快。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很丰富多彩的,而他们的创作力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旺盛。只要我们用恰当的方法来启发和引导,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分外,孩子们的潜能就更容易激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我们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扮演好组织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要多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做出判断的机会,要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问题和意见。这样,不仅孩子们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自己也才能够从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多新的发现。

 

第五天:

分享读书经验

昨天上课时我拿了许多自己收藏的小连环画来,给同学们看。然后给大家布置任务,说第二天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拿来向其他同学介绍。第二天大家果真都把书带来了,有学生字典、笑话故事、童话诗歌、脑筋急转弯等等,结果大家不仅兴味盎然地介绍了自己喜欢的书,课后还都跟其他同学互相借书来看。这使我感到欣慰。我花一次课的时间来让大家分享各自读书的体会,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小养成爱读书、选择好书的习惯。

 

第六天:

学习和表演

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孔子拜师》这两篇课文。

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有的孩子说,自己喜欢春天的景色,因为那时树木就会长出“嫩绿的叶子”,我就笑着问大家自己见过的嫩绿色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没想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好奇程度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他们在上课发言之后,课后还跑到教室后的花坪上,摘了一大堆嫩芽鲜花回来,还兴致勃勃地拿来向我展示。把我都逗乐了。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般是不让学生乱摘花草的,但是这一次不忍心责怪他们。于是还是笑着让大家把这些标本收好,让他们以后拿来做书签,然后才委婉地说以后在学校里还是不要这样的好。    这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个细节也许说明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模仿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可是大家并没有很强的是非意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更要负起积极的引导的责任。

第二节课我们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大家都很想尝试着表演一下课文里的人物情节。于是我就让他们男生做一组、女生做一组分别表演。另外还请了两个女孩子来念场外白,一个女孩做评委,让大家有各自的分工。

表演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投入,有一个男孩子之前 由于壮语的干扰普通话一直说不好,这一次他却能够很自觉地纠正自己的读音,还十分投入地背诵起台词来。看他们的样子,俨然已经化身为一个小圣贤,十分有趣。两个女孩也丝毫没有怯场,表演起来像模像样的。

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原本只是写在纸上的一篇文字现在却跟他们自己的想象和体验结合起来,这对孩子们来说,也许不仅是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的过程。

 

第七天:

艺术欣赏

这一天我们主要是观看了电影《龙猫》。这是日本著名的漫画家宫崎骏创作的经典影片。

我选择它来播放,主要是因为它是以乡村生活为背景的,里面出现的乡村景色跟孩子们日常见到的非常相似,而且影片里描述的人物和生活也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同时影片还充满了非常神奇的想象,特别是里面出现的龙猫,非常惹人喜爱。

而孩子们也十分喜欢这部影片,大家是在一阵阵欢笑声中看完它的。以前自己也看过这部片子,但是这时我发现,当我以一个老师 的身份跟孩子们一起看时,我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我会注意孩子们对影片的反应,在大家感到不太明白的某些细节上稍加提醒,让大家品味到其中的趣味,或者说明一下日本的风俗习惯。希望能让大家对影片艺术的细微之处有所领悟,让大家学会怎样用心地欣赏艺术作品。当然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也常常为孩子们的欢笑声所感染,自己对电影细节的印象也加深了好多。

 

 

 

 

 

B班:

B班的课放在下午,和三年级的在同一段时间上课。五天内的内容安排总体上其实也跟三年级的差不多。

第一天:

大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第二天是: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表演他们喜欢的一篇课文,请一位横中女生介绍表演经验。(这个女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曾经自编自导并跟同学们合演了几部小品,而这些小品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十分富有生活情趣,也让同学们很感兴趣。)

第三天就是:给大家讲《落花生》,并让同学们各自谈了自己的理想。

第四天:大家谈自己喜欢的课文,请一位横中女生介绍数学学习的经验

最后一天:请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现在在韩国全州大学留学)介绍她在韩国学习的经历,课后跟一部分同学谈起她们的作文,提出自己的欣赏体会和修改意见。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五六年级同学们的一些特点。我让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时,上课前有些同学一下子跟我说了好几篇,但是上课时如果发现其他同学有跟他们重复的,自己就不再提了。而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对此似乎并没有这么敏感。这似乎说明了,现在的同学们都更在意自己是否有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考,不愿意自己跟别人一样。我想这一点在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中间也表现得比三年级的同学更加明显。这也许跟同学们成长的环境有关。而这些特点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注意的。因为有的时候即使我们自认为很平等,但是有时候如果考虑不周就轻易行动,可能会给同学们敏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五六年级同学的课堂和三年级同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第四天之外,几乎每一天我都会请一位横中(横中是我们那里的重点中学)的同学来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的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有的对表演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体会,他们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跟我不一样的课堂风格,弥补了我个人经验的不足。特别是由于他们各自介绍的侧重点不同,每一次都会让不同的同学产生共鸣,我想,这些对正处于成长期间,渴望自己的独特个性受到重视的同学们应该是比较有利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对这些老师的教学反应都很不错。这是让我感到十分欣慰的。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