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新闻简报2010年第十一期

1、和美国史密斯学院中国历史教授丹尼尔·加德纳的会谈摘录

2、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座谈简纲

3、泰山脚下冯玉祥先生之墓

4、给辽宁鞍山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志愿者王新宇的回信

5、给北京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各位老义工的QQ23610127)留言

6、西安外国语大学晨读义工赵佳星来信

7、首都师范大学晨读社成立了!

致歉和更正:

办公室新闻简报第十期有关台湾友人黄靖雅的个人信息因为工作不细致造成严重错误,特此向黄靖雅女士表达诚挚歉意!

同时更正如下:黃靖雅,筆名田心耘,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現為高中老師,為宗教大師涵靜老人弟子,自認是太空仰望者與生命寫手。著作包括《眾裡尋他千百度》、《曙色曉露聞道歌》、《人人一本福德存摺》等。

…………………………………………………………………………………………………………

和美国史密斯学院

中国历史教授丹尼尔·加德纳的会谈摘录

2010-7-4

中国历史教授丹尼尔·加德纳 (Daniel k .Gardner ),现在美国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教书,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中国历史方向的博士学位。一直致力研究儒家、新儒学与儒家经典,著述多有关于《论语》、《大学》、《四书》、《朱熹》、《朱子语类》等方面。

因为对一耽学堂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感兴趣,近日丹尼尔·加德纳教授在北京参加了朝阳区团结湖公园的市民公益健身晨读活动,现场感触很深,随后访问学堂并与总干事会谈,探讨一耽学堂的精神理念、文化价值以及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现将会谈一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现场翻译团结湖晨读点义工顾华,现场会谈简记义工闫国华。

 
(从右至左:孟庆安
逄飞 顾华 闫国华 丹尼尔·加德纳

 

总干事:……0506年以前也有一些外国朋友,注意到一耽学堂,那时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传统文化的很典型的一个先进、一个范例,一个代表,被注意到的;在0506年之后,有一些朋友来学堂访问,开始有一些深度,那就是,想知道一耽学堂为什么这样的方法在做,一耽学堂是怎样做的,对学堂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更深入的关注学堂的理念和实践方面。

这是一个变化,这个我高兴……

……我们社会结构水平很低,社会散乱,需要做基础性工作,社会需要一个记忆唤醒与心理感召……需要一种“原初的努力和实践” ……

 

丹尼尔·加德纳:传统文化是好的、能引领人前行的,学堂有什么计划来给人们传播这种文化的信息?

总干事:我们做了一些有形的很具体的工作,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产生出更多的无形的作用。我们提供了(或者说是创造性的示范了)“原初的形式和原初动力”

比如“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这种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1声音,声音是文字的原初的形式,声音是活了的文字。

自发聚集的一群人,大家在一起,一齐的朗读,音声共振,如海洋,声成为光,照耀光明一切,就接近了、或者重现了语言的本质,那语言背后的真实……

……声音唤起灵性的本质……尽管人们南腔北调,方言、口语习惯、意识的理解力等各不相同,但许多的声音,仍然可以发生互相的真实作用……

2义工、志愿者,道义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原初形式,义工是大写的人。

因为有这样的道义承担,大家围绕着这样的起头的人,这是良心的感召,没有其他的外在的名利的牵扯,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公义而来,人生就是为此大事因缘而来,感格相劝,化善成德……

3社群生活,是有尊严、有意义的时代和社会的基础,是自我教化的共同体。

社区、社区性公园,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相当于“辐射的基站”,市民社会的场所,尤其在今天的中国,人们难得有一种“公共交往”,共同而自由,我们的工作实质是在“培养文化社会的初级细胞或者原始细胞”,属于基层教化、地方性教化……

……  ……

我们以“语言、人、社会”这三面的综合考虑而设计公益活动项目群的内容,语言的重建、人的重建、社会的重建,这是三个基本建设,三个主要内容,它们合力推进“社会心理秩序的重建”,从此出发,才有所谓“文化重建”的命题。

这三个重建,也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即语言的重建和人的重建。

我们必须注意“语言的原初的形式”和“人的原初的形式”。

比如,语言都是先说出来的,是先说出来,后被后人们记下来的,因此声音优先;

还有,从修身来讲,情怀和体证、和学问次第而比较,情怀是优先的。

天下的情怀,漫漫的磨练,才产生出修身的内在的需要,如果仅只为修身而修身,人们就迷失于方法和次第了,就像现在,人们学习传统文化,已经多么的困难和易于糊涂了,尤其是在所谓“国学热”兴起之后,尤其是在我们的知识界的精英突然感到自己“身负重任”之后……

……  ……

丹尼尔·加德纳:原初是怎么定义的?文化在不停地演变、进化,孔子学说也有各个时代的版本,哪个才是最原初的文化?

总干事:孔子,有各个时代的孔子……

历史提供了一个心理空间和心理过程,通过价值观念的层面、思维方式的层面的回归,再进一步,回归到人们的本来心性,“复初如常”,就如同祭祀祖先一样,并没有开始、并没有结束,总还在行进之中……

“复初如常”,从字面来体会,也结合我十年义工的体会,简单说,有两个意思:1—每一个真实的精神运动,都是不断的回复、回归,不断的尝试回到起点、回到源头,尝试在开始的地方认识自己、把握自己,都尝试在自我认识中开始真实的前进,每一个真实的前进都在寻求一种内在的确证,这是真实的力量;2—并且,每一个真实的生命努力,都不是把这种努力划分为另外的、特出的,真实是现场,我们要的是生活的现场状态,是这一个时空,此时此地,现在的我,回归到日常的、自然性地、经常性的状态中,百姓日用、饮食男女,常是道,道是常,譬如《礼记》中讲到学习,“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是真实的作用。

回归孔子,不是只说回到2560年前的孔子,而主要是回到今天、回到2560年后的今天的孔子。

……  ……

丹尼尔·加德纳:既然人性本善,为什么人们会作恶?既然人性本善,为何需要回归?

总干事:恶,更多的是在交往、社会交往中,在人们的生活中,交互的产生的。恶,往往是在求善的过程中出现,“因为人向善,所以人更容易作恶”;恶是不纯粹的善……  ……

追问恶的第一因、根本来源,这个在理论上也没有可能;而对于善,是可以这样的探究或者设定。

在中国文化的道德语境下,隐恶扬善,迁恶向善……恶是容易的,行善却是困难的,它的光是微弱的,道德大厦,成难毁易……

妨碍人们成为善良的人的,是有关善的意识上的观念的紧张,主观作意,实际不相契,渐渐脱空,转成缠缚……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不会总去想着“做好人、做好事”,由仁义行,还是行仁义,想的太多,反而不自然了、不善了……

……  ……

丹尼尔·加德纳:我希望与美国大学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在中国大学学汉语的美国学生联络,和一耽学堂联络,参加学堂国内的这些活动,然后,他们再回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组成一个兴趣团队,在更大的、国际的范围内共同传播这样的有意义的活动……

总干事:你的建议很有创造性,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需要你的参与,和中国智慧有关的文化教育事业是可以在国际层面来推进的……

 
丹尼尔·加德纳送给学堂的两本著作

--------------------------------------------------------------------------------------------------------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座谈简纲

76下午,受李存山老师邀请,总干事、王雷生、罗容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的各位同仁共同座谈一耽学堂十年实践的经验和理念,以及十年间文化热分析及中国文化重建问题等。以下为座谈后整理简纲。

 

道义实践是中国学问的基石。

 

从事教育教化工作,是古人所谓“君子天命”。

每一时代精神创造或每一种有价值学说,都从此而来。

 

“道的理想”在现代文明世界成为“社会的事情”。

 

志愿精神,或者义工精神,使一件事情变得简单和自然。

这是现时困境中的人类正在找寻的一个出路,一条大道。

简从世人。

 

中国的社会结构水平还是很低的。社会工作大有可为。

正好从头来,从精神和心灵的一线做功夫,改造自己,顺便的改造社会,改造文化,改造学术。

中国能好了,世界也会好了。

 

中国哲学领域现在有许多紧要的事情要做。这也正好带来学术自新和学术创造。

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或者朋友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群生活样式?是不是可以称作“学团”?现代中国社会,不是政治团体,不是宗教团体,不是经济利益团体,那么,人们还可以过一种什么样的团体生活?孔子是不是在这方面是一个榜样呢?“学团”在今天是否有它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这好象不是一个很深奥的学术问题,但其实是很根本的文化理解和文化传承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

再比如,伦理和道德,“絜矩之道”,具有一种善的感动和良知积聚的作用,使人的“情志的生命”最为饱满和简约,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无论怎样“起念作意”,都有主体,不致散乱溃亡,现在社会以及环境的种种危机之下,我们宣传节约和低碳,其实,“心念的减省”才是根本之根本。当然,这样的研究要以个人体证和社会实践为基础。

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都属于“原初的问题”,对此是否有认知,将直接的影响到中国哲学研究有没有生命力,是否具备深度现实人性关怀的品质,等等。

 

我们事业的困难,在人性,人性的艰难,三千年没有变过。

 

--------------------------------------------------------------------------------------------------------------

泰山脚下冯玉祥先生之墓

2010-6-15摄)

 

冯玉祥   一九四○年五月廿日记

平民生      平民活

不讲美      不要阔

  只求为民    只求为国

  奋斗不懈    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    誓死抗倭

  尽心尽力    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    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    一点不错

----------------------------------------------------------------------------------------------------------

给辽宁鞍山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志愿者王新宇的回信

近日,鞍山晨读志愿者王新宇来信,提到“鞍山有些国学爱好者希望我们能把晨读改在

晚上读,您对此怎样看”,总干事回信如下。

 

王新宇:

    你好!来信收到。

    鞍山晨读在闻俊生和其他各位优秀义工努力之下,两年之中从无到有,已经在鞍山这片

土地深深扎根,在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出卓然的贡献,这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而且,鞍山晨读使用了新方法,产生了新经验,使做志愿者、做义工的风气更好传播开

来,同时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生活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示范,这种

影响将是深远的。

    道义扎根。志愿精神或者义工精神是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建设公益的一个根本点,任何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这个根本点,它能帮助我们拨云去雾,看清一些事情,也能帮助

我们发现问题,解决一些事情,至少,它使我们回到简单朴素,回到现场

行动上来,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又使大家没有心理上的过多牵挂负担,

彼此愉快,心情好。

    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我们才发现或者也可以说创造了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

这样的底层老百姓的文化活动,老百姓喜欢,老百姓高兴,老百姓认同,这是最重要的。

义精神就是为成就大众的,道不远人,大道在人民群众中间。

    问题、矛盾、各种情况总会有的,但是只要抓住根本出发和根本落脚,大多数其实是做

法上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随时调整和变通的。

    就像你提到的晚读,如果是大家可以更集中的有一段时间,安静坐下来学习,加深原典

理解,可以更有利于公益经验的随时分享交流,可以更多带动一些人去做志愿者、义工,总

言之,可以更有利于晨读,那么,这样做就不矛盾,就一定是我们所盼望、需要的。

    上述就是我的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鞍山晨读一直就有创造的活力,希望你和你的朋友们做出更好的成绩!

    祝夏至愉快!

                                                                   6-21

 
鞍山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宣传折页的正反面

---------------------------------------------------------------------------

给北京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各位老义工的QQ23610127)留言

总干事  6-24

今天傍晚北京公园晨读联络小组负责义工吴桂芳老师来学堂办公室复印“一张纸”资料,和我谈了近期工作的感受,通过年初到现在,我们普遍感觉2010年北京地区的“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有了一个明显变化,往好的方向变,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比如,新报名义工的带动,等等。

现在,关注文化的人多了,关注公益的人也多了,可正象国学热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

知是千差万别深浅不同那样,对做公益、做义工的认知情况也一样,而且,也都有偏差的部分和误解的成分。

现实就是这样。一直都如此。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我们考虑,北京的发展,目前阶段,需要划一条界,在现有

的有一定基础的20个左右晨读点,和现在不断有报名、有尝试的新起来的晨读点之间,从现在起,需要划一条线。划线不是分割、隔离,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

我们现有的晨读点,不断的做深入,做实,做出自己的特点特色,做活,有自己的内容。

像玉渊潭那样。其实,每个老的晨读点都还有好多潜力没有挖掘出来。现在需要练好内功,北京,虽然很大,分很多区域,公园类别也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有20个左右很有生命力、很有感召力的晨读点,每一个晨读点都成为市民文化的一座发射塔、公益爱心的一座发射塔,那么,这20个“城市基站”,应该可以覆盖一部分北京城了。有20个榜样,这就是我们对700年历史的北京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善之区、13亿人的心脏一个最了不起的贡献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作为小小的草根,有理由为自己感到自豪。

今年,北京挂一耽学堂晨读旗的公园一般不能超过25个。今后不再授旗了,除非做的特

别好,要“学习小组”的老义工通过,还要办公室通过,才能考虑授旗。

现在和我们联络的、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我们要做的是,传递一种

做事的精神,热心介绍一个利国利民、可操作、简单易行的基层文化公益活动,谁有心谁来做,我们欢迎我们支持,我们无保留的开放,政府、民间团队、个人等等,一视同仁,如果真的可以启动和推进,我们也会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做义工确实做到了,晨读点也确实做活了,再申请做一耽学堂的义工、做一耽学堂的晨读点,我们会认真考虑接受。

是否考虑建立更多一耽学堂的晨读点,现在有些条件还不成熟,政府认识程度到哪儿还

不清楚,我们自身的情况是,办公室没有足够人手和财力。

从公益事业“大家事、大家做”的角度,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其他团队参与到“晨读运动”,

参与到“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中来。

所以,我们现在主要练内功。

老义工,多串门,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带出第二梯队,在当地开展其他的相关公益活动

(郭老师去附近盲校教盲童给大家做了一个榜样!),做一个城市文化建设和公益建设的有辐射力的“基站”、“灯塔”,这是我们新的工作目标。

大家想办法,大家齐努力。

 
6
19
,在“让盲童阅读光明”大型公益活动上,玉渊潭晨读点的创始人、优秀义工郭玺铨老师带着他义务教学传统文化的盲校盲童登台排队为大家表演节目。

---------------------------------------------------------------------------

西安外国语大学晨读义工赵佳星来信

一耽学堂的工作人员:

        你好!我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赵佳星。我校晨读活动已于六月25暂告以段落。最后的纳新宣传工作也获得圆满成功。

       现晨读西外站共分三个公益小组,分别承担下学期开学后的文事,宣传与校内外交流活动。并将在暑假期间建立公共邮箱,贴吧,博客等网上交流的平台。下学期的晨读内容也会有较大的改进,以流派名家为顺序,带领大家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并兼以研讨会的形式丰富晨读内容。待策划写出后,我会写一份本学期晨读工作总结与下学期晨读工作大致安排发给学堂,有任何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另外,本学期晨读工作开展已近三个月,下学期不知我能否成为正式义工呢?我很期待在我们晨读的地方可以挂上学堂的小旗子,呵呵~不知你们过暑假否?不论如何,祝假期愉快!!

                                                                                        赵佳星

                                                                                     2010-7-5

 

赵佳星好!

      你的工作有活力,心志真纯,以一种有分寸感的适度的和有朝气的精神实践,给校园和大学青年带来有关传统记忆、汉语言和生活价值思考的现场体验,相信每一个参与者内心都会有持续的回响,这是一个刚刚出现的开始,路还长,但正如哲人所讲“开端即是持存”,这个良好的开端已经使我感受到了仿佛一个老战士那样的优秀品质,并对未来的工作充满希望,期待西外晨读壮大!

      作为一名义工,我祝贺你成为我们共同事业的一员,祝贺你成为优秀的义工!

      晨读旗将近期寄出。学堂没有暑假,办公如常。

     祝暑期生活愉快!

                                                                                       逄飞 7-9

--------------------------------------------------------------------------------------------------

首都师范大学晨读社成立了!

一个叫侯子峰的学弟,在2010年的春天,不懈努力而终于推动成立了首都师范大学晨读社,可以说,这是首师大王素丽、谢恭芹、范英梅、杨天天等已毕业或将毕业的“几代”义工们所一直盼望的,可喜可贺!祝愿首都师范大学晨读社不断发展进步!

 
现场示范一下

 
要不要报个名?

 
曾经晨读的学姐现在倍感欣慰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