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和社区文化

(一)什么是社区?“社”是指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所以,“社区”可以说是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共同居住的一定的区域。

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

从滕尼斯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关于社区的定义和解释也就多种多样。目前,众多的定义有两大类:一类强调——精神层面(人群的共同体——如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传统,价值等。),一类强调——地域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

在汉语里,“社区”其实是个外来语。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在翻译英文学术著作时,把英语单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从此汉语里有了这个词语。

一个社区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一个县、一个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提及的社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直接关系的较小型的社区,如农村的村或乡、城市的住宅小区。

社区无论大小,都有居民居住,通常还饮食若干个 社会组织或单位。

在我国农村,设有村委会等组织,有的村还兴办若干个乡镇企业。在城市,一条街道上往往就分布着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商店等各种社会组织或单位。一个乡、县或较大的城市包括的社会组织和单位就更多了。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集中在社区里进行的。社区里的人们通过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而相互熟悉,形成共同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就是人们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在小型居住社区里,人们还会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亲密情感联系。

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主要都是在我们所在的社区中。

社区是多种多样的。社区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社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可以划分为发达社区、不发达社区;根据社区所发挥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工业社区、政治社区等;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又可以分成平原社区、山区社区、岛屿社区等类型。尽管社区分类多样,但最基本的划分方法,就是把社区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乡村社区中,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乡村社区也开展了戒严生产和商业活动,成为新型的“城市化”的乡村社区。

和乡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经济、政治活动集中,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人们的居住和工作场所非常集中,人口密度往往比乡村社区大得多。

较大的城市社区通常有着明显的功能特征,社会结构非常复杂,往往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港口区、自然保护区、科技园区等等。

一个成熟的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

(网络转载)

 

(二)社区文化 community culture 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社区文化是构成社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考察一个社区,除了地域、人口等因素之外,还必须考察其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社区之间的文化特征有着种种差异。文化是区分不同社区的重要特征。社区文化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

社区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社区的人们在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待人接物、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俗等方面的多种多样的差异,而最突出的表现是城乡社区文化的差异。一般来说,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的乡村社区,居民有着大体一致的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倾向于保守。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城镇社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社区,有着大量不同职业、不同阶级阶层与不同民族的人口,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混杂而居,使得城市居民之间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往往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差别。居民较易接受先进的思想和现代的文化观念。在社会控制方面,传统的乡村社区人口稀疏,分工简单,成员彼此相识并依据惯例行事,越轨行为极易为人们所察觉,社区能以非正式的规范来控制成员的行为。城市社区人口稠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人们较易隐蔽其行为,要采用正式的规范并通过专门的机构来约束越轨行为。着眼于社区文化及其特点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区探究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