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小学语文教师生存状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和“多快好省”
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严重问题,效果很差,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并严肃指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同年,叶圣陶先生也指出:“以往少慢差费的办法不能不放弃,怎么样转变到多快好省必须赶紧研究,总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得到切实有效的改进。”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主要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
应该说,20几年过去了,尽管语文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这种少慢差费的状况并没有彻底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北京文学》杂志1997年第11期“世纪观察”栏目发表的三篇“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在社会上引 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展开对语文教学的讨论。可以说,对于语文教育的口诛笔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其间是内行的外行的,无论是哪一行,只要稍稍接触一点语文教育,都要免不了对语文教育说三道四,评价上两句。温柔一点的会婉转的批评一下,激烈一点的恨不得马上就将语文教学打入十八层地狱。在他们的眼里语文教育就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从我作为一线教师的经验来看,我给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相结合。
具体来说那怎么个“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相结合。
1. “少”和“多”的问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三多三少
(1)内容分析多,整体感受少;
(2)填鸭灌输多,启发学生少;
(3)试题练习多,知识积累少
先说内容分析多,许多老师长于内容分析,常常会把一篇文章掰开了揉碎了来讲解,自己讲解是津津有味,但是,学生听的就不一定津津有味。而且,基本上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学生所收获的就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而忽视了对整体的感受,很显然,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通过某一篇文章获得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与感受,而不是为了去炫耀其中的一两个词语用得如何好,一两个句子如何的精彩。可是,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正和这个目的背道而驰,我们过于去关注细节性的问题了,反而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我们忽略了对学生整体感受能力的培养。
再说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是我们一直都反对的,但是,却一直都在实际的操作进行着的。可能会有很多老师说我们现在更注重提问学生,上课的时候师生的交流和生生的交流更加频繁了,怎么还会是填鸭式的教学呢!我的感觉是是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是说上课是否提问,而更重要的是提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并不具有启发性,而更多的是固定性的问题,问题相当简单,从文章中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答案来的,或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问题过于繁难,于是,学生不知所云,老师趁此机会大大的展示一番自己的才华,在这样的提问氛围中,更多的是崇尚答案,崇尚权威,崇尚分数,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变相的填鸭式的教学所造成的结果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再说试题练习多,知识积累少的问题,试题练习多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老师总是期望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热衷于去给学生讲述考试的方法技巧,结果就是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无思维价值的作业、练习上。但是,真正的知识积累过少了,仅举一个例子,在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之后,你问一下学生,他都掌握了哪些内容,可能很多学生会茫然不知所之,进一步地问一下,在六年学习当中,你会背诵了多少篇优秀的古诗文,可能很多学生连30首诗都背不下来,要知道,这是六年的时间啊,我们给了学生多少东西呢?值得反思。
2.关于“慢”和“快”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教师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关于学生的,先来说教师的。
(1)跟风太快,定位太慢
这是针对老师说的,可以说,我们的整个教育领域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跟风问题,仅仅考察最近二十几年来,我们的教育中所提出的口号式的东西有多少呢?快乐教育、情感教育、苦难教育、信心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口号有错误吗?当然没有,但是,看我们是如何实行的,一窝蜂地跟上,今天要快乐教育,在课堂上就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轻松愉快。明天要苦难教育,就要一窝蜂的把学生拉出去,搞什么生存夏令营,后天又摇身一变,要素质教育了,那就要减负,尽可能地给学生少留作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然而,环顾神州大地,又有几所学校是真正的脚踏实地地把一种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数年坚持不懈而终于功德圆满的呢?没有,或者说很少吧!都是唯上级口号是瞻,今天搞这个,明天突然间又搞那个。要知道,教育是在树人,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玩游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天一变,或者数天一变,结果就是使受教者无所适从,这种恶果将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体现出来。
具体到我们语文教育,我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在这个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看起来好像是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实际上,稍稍研究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概念的界定更多的是和稀泥的结果,因为,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工具性的还是人文性的就纷争不已,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具体到某一个时期,哪一种性质的看法占上风,更多的是决定于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语文教育领导者或者是某一个语文教育的名家的看法。而现在,这样来定位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完全是一个折衷的结果,实际上到现在关于到底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还是处在纷争当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界定,互相之间都不能够说服,具体到两者如何做到统一就更不用说了。
再具体到我们的语文老师,可能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的语文,都没有思考过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基本上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今天工具性的论调占了上风,就说自己语文教学中注重工具性,明天人文性的占了上风,就说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体现了人文性的特色,实际上,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我无意于去评价到底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工具性的还是人文性的,或者是二者统一的。我想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他自己心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也就是要有一个定位,不能够一味的盲目的跟风。只有定位明确,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当中有一贯的思路,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做出成绩,学生才有可能因此受益无穷。
(2)应试成绩提高快,真正能力提高慢
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学会了做题,尤其是选择题,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老师教的,也有在实践中自己摸索出来的。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不错,可是,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深入的理解把握了这些问题了呢?显然不是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选择题变换一下方式,让学生用问答的方式回答出来,就会发现在语言的表述上会很不如人意,总是表述不到位。而语文的能力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占第一位的,刚刚说的是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不行。除此而外,说说口语交际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六年毕业生,要能够稍作准备,围绕一个话题能够做一个三分钟的简单发言,我曾经有意识的进行过这样的检测,结果发现,包括很多好学生在内,都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很多学生常常是讲两分钟不到就没有词了,而且,语言的组织也非常缺乏条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混乱。因此,应试成绩提高快,真正能力提高慢的是我们语文教育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3.关于“差”和“好”的问题:
(1) 学习内容质量差,味道不好吃。
我们现在的不断的进行教材改革,可是,并不尽如人意,很多版本的教材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重复的,而且,有一些篇目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入选,并且,更为严重的其中的一些篇章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但是,还是进入了语文教材当中,另外,一些新入选的篇章质量也不够好,很多的篇章质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是流行性的东西,缺少能够保存下来的文化价值。举例来说,在北京版的语文教材当中,我就教过这样的一课,号称是一首现代诗,题目叫《我们》,其中有这样的话,“你在家生病,我为你来补课”,显然,这个句子本身就存在语病,怎么能够说“在家生病”呢?别的地方就不能够生病了吗?而且,“在家生病”这样的表述会让人产生这样的一种误解,好像是在家的目的就是为了生病,好像是有目的有准备的样子。让人感觉很可笑,这样的所谓的现代诗甚至可以说连分行的散文都算不上,只能够是生硬的思想教育的材料。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要想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兴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2) 学习效果差,多数学生吃不好。
我在小学所教的两年当中,最痛彻的感受就是语文学习的效果太差,很多学生本身是学有余力的,但是,限于教材的要求以及考试的要求,更多的是在某一段时间之内原地踏步走,为了一些掌握一些字词句,要反反复复的做大量的练习题,这样做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连带的恶果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提高,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六年的时间中,学生要最低完成15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这个目标有多少学生实现了呢?实现的效果又如何呢?他们都阅读了什么内容,质量如何呢?我们都不是很清楚,本来应该有相当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阅读的,可是,我们都占用来做大量的枯燥的练习了,因此,学生吃不好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3) 评价标准差,教师学生不好受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形成性,综合性和定性
的评价。可是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更注重了结果性的单一性的以及定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标准就把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准备考试当中去了,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努力大量的练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样的一锤子买卖,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没有兴趣,或者说,学语文也是为了考试,而不是生活的一种需求。老师也是一样的,在教改当中不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受到这种评价体系的限制,最终只能够是空有一番志向,却无法实现。
4.关于“费”和“省”的问题。
(1)费时不省力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小学六年中,语文课多达两千多节,占所有学科总课时的百分之四十,却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字写不清楚,书读不顺畅,话说不明白,文章写不通顺。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问题刻不容缓。
(2)费力不省心
按理说,没有费力的不是,可是语文教学就不是这样了,力气是费了,可是心也省不下来,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我们做的事情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是费力不讨好。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苦累烦厌”
1. 小学语文教师的“苦”。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的地位太低,心里苦。在很多学校,在主课当中,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最不受重视的,因为语文教学不容易出成绩,或者说,很难评价语文教学的成绩,仅仅与外语和数学相比较,语文就存在着很大的劣势。因为数学和外语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而竞赛成绩是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数学和外语很受重视,而语文教学则不受重视。在各方面的评价中,语文教师都不占有优势,甚至常常会产生的低人一等,至少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的感觉。
其次,薪水太低,生活苦。本来小学教师的薪水就不是很高,因此,常常会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之余,做一点儿兼职,补贴一下收入,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是做兼职,语文老师也不容易,外语数学老师都成了香饽饽,家长争着请这些科目的老师为学生做家教,但是,请语文家教的就比较罕见了,而且,在学生和家长的骨子里,就感觉语文没有必要请家教也能够学得不错。因此,可以说语文老师是最苦的。
2.小学语文老师的“累”。
我们的语文作业太多了,上班时间要埋头批作业,下班了还要把作业带回家,而且,语文作业尤其难批,一次作文就够我们忙一个星期的。考试的时候,语文是第一科考,可是,成绩总是最后一个出来。每一次阅卷就有一种扒一层皮感觉。而且,很多语文老师都兼做班主任,事情相当之多,因此,相当的劳累。比如,对此,我深有感触,记得我刚刚上班的时候,每天下班时候,感觉累得浑身都哆嗦,饭也不想吃,倒头就睡,同学看欧锦赛,无论声音多大,也吵不醒我。几个老师退休,很依依不舍的感觉,我开玩笑说,工作三十年,能够站着出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还有什么依依不舍的呢?退休可以说是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啊!
3.小学语文老师的“烦”
从教育方面来说,因为我们很多老师要做班主任,所以,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小学生非常的不稳定,常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情况,我们老师会常常被这些突发事件搞得焦头烂额,感觉很烦。就是没有突发事件,日常的班级纪律也是一个问题,我记得上班一段时间之后,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东西,叫做“我的十句日常用语”,
1、把嘴巴闭上,不要说话,看谁还说话呢?
2、闭上嘴巴,中文听懂了吗?
3、谁还没有读书,我盯你很长时间了。
4、好吧,你们说,什么时候你们说够了我再说,你们不着急,那我也不着急!
5、谁那么没有记性呀,刚说完不让说话就说起来了。
6、某某某,请你回答我刚才的问题,答不上来是吧?那是因为你刚才根本没有听我在讲什么。
7、注意!注意看黑板!哪位同学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我看谁是最后一个。
8、好,坐直,我再重复一遍,坐直,我看谁最后一个听到。
9、上课铃声响了好长时间了,谁还在说呢?
10、还说,还说,你就管不住自己,闭不上你那嘴巴。
可能很多老师都有类似的日常用语,可以说不仅仅是学生烦,而且,老师自己更烦,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好办法呢?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单一的思想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苍白无力的,但是,如果你稍稍越轨了,可能你就会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于是,又会有一大批人感叹现在的老师怎么素质就这么差啊!再严厉一点的就会说,遇到这样的老师,简直是把学生往火坑里推吗?
再说教学工作的问题,本来工作就很累了,负担就很重了,偏偏现在还要提倡做一个科研型的老师,要报科研课题,要出科研成果,要知道,科研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精力的,可是我们哪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呢?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改善语文老师目前的工作量,要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基本上属于一种梦想,或者严重一点说,纯属是扯淡。
4.小学语文教师的“厌”。
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在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了,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可是,既然当小学语文老师这样的苦、这样的累、这样的烦,那么,自然就讨厌工作了,于是,很多老师准备跳槽走了,男老师跳槽的尤其多,女老师则更可能找一个优秀的先生,然后,自己也找一份清闲的工作。
说真的,小学语文老师确实非常的不容易,非常的不爽。非常的熬人,小学老师特别容易衰老,我亲眼看到很多小学女老师刚刚来工作的时候,就像是刚刚摘下来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的,水灵着呢!可是,过了一两年之后,那就是老黄瓜了,腌黄瓜了,一个个蔫得不行,灰头土脸的,让我总感觉这是一个人生的悲剧。
我有一个同事有一句名言叫作“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我进一步发展了这句话,叫做“上辈子杀错了好人,这辈子教小学语文”。
虽然说小学语文教师有这么多的烦恼,这么多的苦难,但是,我们还是有许多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并且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这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与天斗,其乐去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可以说教师生涯就是与人斗的生涯,我不愿意把老师比做园丁,把学生比作花朵,那样,是没有把学生当成人来看待,现在,做老师最强调的就是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可以说,我们也从和学生的斗争中得到了乐趣,许地山在他的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感触颇深“造作时是苦,回忆时是乐”,或许,能够留下一批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价值所在吧!
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反思的十个问题。
一. 教材使用:
1. 关于教材的定位问题:
目前,在语文教学改革当中,变化最大的或者说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教材
的变化。有数套教材同时推行,各地区和学校能够在较为自主的状态下选择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对于教材的使用,首先涉及到一个定位的问题,我感觉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老师把教材看得过于神圣,基本上讲课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逐课进行的,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感觉上好像是哪一课讲不到或者讲不透都不放心似的,所以,虽然一周七八节语文课,还是想方设法的去抢占其他的课时,把课程安排的满满的,把每一课都详细的讲解。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无非就是一个材料。我们语文学习可以选择这样的材料也可以选择那样的材料,虽然材料的不同,但是,都可能而且可以达到同样的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人进餐是为了解除饥饿,而解除饥饿可以吃多种食物,并不是只有一种食物才能完成解除饥饿的任务。因此,没有必要把教材定位的那么神圣。其实,如果说语文教育真的有《圣经》的话,那么,《语文教学大纲》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才是语文教学的《圣经》。我们不能够被教材尤其是课文过分的套牢,这样是不利于语文教学的。
2.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具有创造性,我的原则是讲述的内容要源
于教材,但同时要高于教材。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不以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其实,就是严格的按照教材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所讲授的知识也不是真正的系统的完整的,因为语文的体系确实是过于庞大繁杂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合理的整合教材,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低耗高效。每一次我在拿到新的语文课本的时候,我都要翻阅一遍全书,然后,列出一个提纲来,哪些课文和哪些课文可以合在一起来讲,哪些课文可以略去不讲,哪些课文需要精讲,而且,要进一步配上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等等,在讲课前都应该做到胸中有数。
比如,在语文课本中选择了一些散文分行类型的质量不高的所谓现代诗,那我感觉有必要去讲一下现代诗,但是,原来的课文又不是很合适,于是,我就选择了一些经典的现代诗给学生来讲解,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接触到质量高的现代诗,比如,我就补充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早发的种子》、《一代人》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比如,在讲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我就要配合柯岩的《周总理啊、你在哪里》、李瑛的《一月的哀思》等纪念周总理的诗歌来讲述,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又比如,在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篇课文,是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是讲述一个老师的,我就为这篇课文配上了这样的一些篇章,鲁迅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等等,甚至我建议学生去看一看《凤凰琴》这部电影,让学生看看在不同作家的笔下老师的形象是怎样的。
我为配合教材专门编写相应的补充材料。希望借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二.思想教育:
1.过度的思想教育功能。
目前,在语文教育中存在承担思想教育功能过度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体现在教材的材料选择上,也体现在很多老师的讲课当中。关于思想教育功能过强的问题,教科书的编写,以北京版第十册语文书为例:《在炮兵阵地上》 《飞夺泸定桥》 《一碗炒面》 《情笃意深绣国旗》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夜的工作》 《狼牙山五壮士》。我们的有一些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在一些文章的讲述中,很牵强附会的把一些思想教育的内容拉进来。作为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体现。
2.文以载道,但要适度。
语文教育不是要不要承担思想教育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但是,不能够把思想教育的功能强调的过度,要适度,而且,要适时,我举几个例子。比如,
关于孔子的“孝”的思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如何做人的思想
《菜根谭》 欲作精金美玉之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扫开面部十层甲,眉目方无可憎,涤尽胸中万点尘,语言方觉有味。
孔子的乡人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批评学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木亏)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三.识字:
关于识字问题几乎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关注的问题,应该说教师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如何处理认字与写字的问题,如何处理汉语拼音与识字的问题,如何处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问题等等。这里我提出几点我的意见:
1.认读在前,运用在后。
在教材中,出现大量的汉字,很多老师总以为只要出现了汉字,就要要求学
生对这些汉字会读会写并且会用,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认读和运用分开来的,只有一部分字要求运用,更多的字要求的是认读,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强调的是认读在前,运用在后。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阅读。
2.在阅读中识字。
在阅读中识字是很好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工具书习惯,在阅读中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弄懂意思。次常用字汉语的常用字集中。汉字的总量很多,但常用字只有2400个,这些字占一般书刊用字量的99%,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些常用字,就具备了阅读一般书刊的能力。可以说,通过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基本上能够满足识字的需要,而且,因为某一个字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会比单独学习某一个生字效果好得多。
3. 注意方法,抓住时机。
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都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方法,我们老师
要善于总结吸收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低年级的儿歌方式,还有一些老师有一些古文字知识,给学生讲一讲某一些文字的起源是怎么样的等等,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说到造字的尝试,就和前面的儿歌识字联系起来了,儿歌识字确实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科学性。比如,在讲到“美”这个字的时候,有一些老师根据这个字会用这样的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记住这个字,那就是“王大姐头上戴两朵花”,而实际上“美”这个字起源是“羊大为美”,因此,在这个“王大姐头上戴两朵花”这个问题上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误会。
除了讲究识字的方法之外,还要讲究识字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把握时机上很重要,不一定要一定要在课堂上识字,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识字,比如,我就会要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找出你在路上的广告牌上的五个不认识的字,五个错字等等,再比如,关于“僭越”这个词,并不是小学要讲述的内容,但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我把这个词语讲述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成绩与能力
应该说成绩与能力二者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成绩代表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必然就会有什么样的成绩。可是,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及评价体系下,这二者确实矛盾的,常常是成绩并不能够反映出能力来,而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侵占了出成绩的时间。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有这样的一些看法。
1. 寻找平衡点
我们现在为学生出成绩,常常是采用大量的试题训练的方式,这实际上是
损害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看这样的一个图示。显然,成绩在越往上提高的时候,所花费时间就越长,那是不是一定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95甚至100分才往前继续走呢?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常常后面所学的某一知识会对前面的某些当时没有理解的知识有所启发,当时可能需要很多的时间去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快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的追求在某一阶段的成绩要达到某一水平。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真正的语文能力。
2. 短期目标和远期效果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每一课都有每一课的目标,其中包括情感价值观,
知识能力运用等方面,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可实际上你仔细想来,完全是扯淡,语文不象数学等学科,那样容易检测的,实际上,很多目标是使要长期完成的,而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够达到的,因此,我讲我的课从来没有设定什么短期的目标,尤其是一节课的目标,但是,我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很明确要在某一段时间内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因此,我在平时的考试中,从来不安排为学生指点复习的内容,都是随讲随考,或者强调学生自主复习,这样,最初可能学生有一些不适应,但是,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长期的学习语文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长久做下来就会比较见效果。
五.做课
很多老师都一定做过课,做课的本来目的是好的,那就是通过精心研究一些篇章来促进教学,但是,现在做课越来越变了味道,越来越接近于“做秀”了,成了老师出名的一种手段,老师成了主体的受益者,而却把最应该关注的群体学生忽略了。
三个问题:
1. 做课与做秀
举一个关于《一夜的工作》为例,美声的讲法,规范的程式
2. 讲课要把握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要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前年的冬天,北京的雪下得比较大,有时候连续下几天,这对学生来说可是一个兴奋点,某一天正准备上课,忽然下雪了,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引到了窗外,于是,临时改变主意,开始讲评学生周记,将很多同学一段时间以来都写到了下雪这个内容,但是,缺乏特点。我准备给你们讲一些下雪的内容。
第一天讲了这样的一个内容:
大雪纷纷落地,
正是皇家瑞气。
再下三年何妨。
放你娘的狗屁。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第二天讲的内容: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 “咏絮才”
未若柳絮因风起。
江上一笼统,
地上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第三天讲的内容:
雪
张打油
大雪洋洋下,
柴米都涨价。
板凳当柴烧,
吓得床儿怕。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唯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3. 课内外结合: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讲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实际上,我们
现在语文教学十分封闭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场所局限在课堂里,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语文 和用语文的联系。 我刚刚开始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就说到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学习语文的材料,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比如,我带他们去现代文学馆参观,让他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虽然不一定看得很懂,很明白,但是,至少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留下了一定的印痕,这就足够了。再比如,我带着他们徒步去清华,介绍清华当中的塑像,介绍当时国学的四大名师等等,这些也都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收获。
我们应当努力开发本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为语文学习增加实践性,趣味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创造条件。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了信息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成为老师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是这样来看的。
1.可用。
信息技术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效率,比如,课堂上的投影,建立班级
主页,使用网上通信等方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和同学沟通交流。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可用的地方。
2.不可用。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但是,却不能够滥用。
一方面,从思维的本质来讲,语文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是一种想象,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内容都坐实,那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想象杨贵妃是一个怎样的美女,可是,如果通过一个演员或者一幅画来告诉学生,这就是杨贵妃,总会有让人失望的地方,这就是坐实的害处,让人缺少了想象的空间。有人说,语文老师有四个必备的要素,那就是一个好形象,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手好文章,我的主张是如果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表达生动的内容,那么,没有必要把这些内容用信息技术落实出来。
另外一方面,教育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成了互动的一种屏障。比如,在“非典”期间,北京市开设了空中课堂,很多老师去讲空中课堂,本来在实际的课堂中,这些老师的课是非常有趣味的,非常生动的,可是,一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些老师的脸就不由自主的板起来了,给人感觉这课讲得非常的呆板,没有趣味。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互动。反过来思考。,实际上,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就是让学生主要看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一幅画一幅画的蹦出来,这些东西是缺乏感情的,因此,实际上是在师生的互动之间制造了某种障碍,在除非必需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少使用信息技术,多给师生的面对面交流留下空间和时间。
七.分析与欣赏:
1. 分析过度的害处。
对于语文课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以及思想的结晶,具有不同的特色;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也存在不同,因此对同一篇文章应该会有不同的教法。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无论哪一个教师,无论哪一篇课文,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教学模式却是一般无二。其过程大致如下:作品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每一道功序必不可少。
划分段落大意,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应该有所谓的段落群和段落大意的。像“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恐怕作者本身也很难给它划分段落。更可笑的是,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的段落划分和段落大意竟然还只能是唯一的。
主题思想的概括则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通过什么什么,表达(反映)什么什么,赞扬了什么什么,鞭笞(批判)了什么什么。
用这种数学式的理性来对待文学作品教学无益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的。
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老师都成了庖丁,善长以无厚入于有间,在分析课文的时候,目无全牛,全部都是牛的各个部分,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结果是让学生知道了那里是牛头,那里是牛尾,甚至你的内脏的各个部件在什么位置,骨架如何构成的都再清楚不过了,却达不到一个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告诉学生牛是怎么样的,怎样去欣赏牛的美,虽然讲了一通关于牛的各种知识,结果学生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牛,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2. 要重视欣赏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我们现在在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帮助学生进行感受,或者说代替学生进行感
受,津津有味地进行分析,实际上所谓的欣赏都是我们老师自己的欣赏,而不是学生的欣赏。古龙有这样一句话:“绝色美女莫过带肉骷髅”,这句话我发现用来形容现在的阅读教学再恰当不过了,我们的优秀的文章就是绝色美女,而我们老师偏偏要在教学中把这些绝色美女进行解剖,结果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一篇篇文章不过是一个个带肉的骷髅,真的很缺少审美的情趣,审美的感受。
我的口号就是把情感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就让学生成为一个个有鲜活感受的个体。
3.《跳水》一文的欣赏实践。
首先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经过充分的讨论之后,还有争议,这时候进行这样的分析:
对图示进行分析:
大家的风范,把要描写的主要人物放在最关键的地方出现,才能够更突出人物的特点,正所谓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八.传统与现实
1. 传统被忽视
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现在它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由于社会
处在一个转型时期,所以,衡量一个问题的标准常常是以是否有用为标准。在这样的标准衡量之下,显然,语文就被划归为无用的一类了,而诸如数学和外语则明显的成为有用的一类,因此他们火了起来。我们不重视自己的母语,不重视自己的传统,很多东西过于的崇洋媚外了。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一个失去了自己的传统的民族是不能够继续生存或者说很好的生存下来的。
在这里我愿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下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的名著《国史大纲》引论中的一段话,一起来体会传统的重要性。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1)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2)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3)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黄。)
2. 做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夸父”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主动的而且是自觉的承担起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一个责任。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够让他们成为外黄里白的香蕉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我感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的时候,除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外,还应该加上另外一个,那就是民族性。当然,要想在这样的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状态下,做一些无功利的或者说不能够很快见效的事情的时候,是要面对很大的压力的,通常的情况下,在现实面前,浪漫是脆弱的,我看一部电影《男人四十》其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的感触很深。但是,不是说事情难做就可以不做,就可以成为放弃的理由,相反,应该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要有一种夸父追日的精神。
九.“雅”与“俗”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雅”与“俗”的问题,很多人感觉语文老师就应该用一种诗化的语言来教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样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因为这样的“雅”的要求而排斥了“俗”的文化,那就不对了。
1. 雅俗共赏,亦庄亦谐。
我喜欢的一种风格是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需要高雅的时候能够“高
雅”起来,需要俗的时候,能够俗下去。既能够有阳春白雪,又能够有下里巴人,这样的语言才是有趣的,鲜活的语言。语文课当中没有必要避讳俗语的问题,有的时候俗语恰恰能够解决问题。比如,我在前面所讲的关于下雪的那个例子就是我在通常讲课的时候的一种状态。
2. 文化的分层
作为中下层文化的具体表现的民俗知识和作为上层文化代表的古典诗文一起造就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并且,从未中断文化的发展脉络,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民俗这根红线在维系。而现在的状况是,很多古俗在迅速的消失,被外来文化迅速地侵蚀。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不了解民俗即使是最常见的民俗的大有人在。没有了民俗这一民族特征的重要象征物,那么,即使是这个民族的经济如何强大,那它也是一个无根的民族,是一个二流民族。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民俗传统的教育迫在眉睫。操着一口流利英语但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一无所知的“假洋鬼子”永远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有鉴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古诗的诵读,这个我在后面还会专门讲到,另一方面,加强民俗文化的讲授。比如,每过一个民俗的节日的时候,我都会让学生搜集一下关于这个节日的文化常识,各种风俗传统的知识,在班级中搞一个展出,另外,也会借机较为系统的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民俗传统。这样就比较好的让学生接触民俗文化,让学生亲近中下层的人民,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十.语文教学观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有自己的比较稳定的语文教学观,这样,才可能在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比较具有连续性,才能够作出较好的成绩。我来说说我的语文教学观。可以把这算做是前面的九个问题的一种综述吧!
1.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要认识到他(她)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学生成功的受益者,而学生的未来的成功则应该源自于当时教师成功的教育。
2.教师必须有“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当作“语言和文学”和“语言和文化”来讲授,而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有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要通过“文学和文化”的讲授来实现,不能空喊口号,尤其不能为了思想性而忽视文学性。
4.要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文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叁.古诗词诵读与作文教学
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为了贯彻这样的一个教学目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新的教学大纲中特别最新提出的两项内容。也就是关于两个“150”的问题。即规定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要达到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要会背诵150首优秀诗文。如果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变成枯燥无味的识字课,那么,这150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如何完成。专家指出:“青少年如果没有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其心灵是枯干的,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难以弥补的缺憾。”有识之士忠告,应该让学生成为“读书人”,而不是“习题人”。至于背诵古典诗文,尤其必要,教学大纲硬性规定必须背诵80以上首优秀古诗,实际上是在为学生的母语学习作重要的积累,在小学阶段或者说在学生的童年期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这会为学生预先储备一笔精神财富,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特别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把大量的课堂时间挤出来进行古诗文教学,在两年教学当中,讲授了近300篇古诗文,其中包括像《木兰辞》、《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这样比较长的诗歌,而且,还讲述了尽200则论语,还有《三字经》、《大学》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古诗词教学
1.一个成功的案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学过的很多古诗,在古诗里,很少有重复的字或词语出现,为什么在这一首诗里面会出现这么多的重复的词语呢?首先是在一句之中‘君问归期未有期’,为什么这个‘期’字要重复呢?其次是‘巴山夜雨涨秋池’和‘却话巴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一个词语是重复的。那为什么有这样多的重复,但这首诗读起来却不觉得重复,反而很有韵味呢?”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起来。
但是,讨论了半天也还是难得其中的奥妙。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教师:“这首诗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是思念亲人。”
教师:“这首诗里更多的是表现思念他的妻子,诗人是不是很盼望着回家和亲人团聚呢?”
学生:“当然了。”
教师:“那诗人真的有了确切的归期吗?”
学生:“君问归期未有期”。
教师:“那么在期待归期,却又遥遥无期,这样焦急地等待中,是不是用‘归期’和‘未有期’作对比,更能够反映诗人强烈的思念呢?
学生会意地点点头。
教师:“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中两处提到‘巴山夜雨’,那这两处‘巴山夜雨’是指同一个地方吗”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疑惑,没有响应,于是我又接着引导。
教师:“当诗人和妻子在‘共剪西窗烛’的时候,他们谈论的‘巴山夜雨’还是他在写诗时的‘巴山夜雨’吗?”
学生:“不是,是想象中的‘巴山夜雨’。”
教师:“很好,开窍了,更确切地说,对诗人来说,这‘巴山夜雨’是回忆中的‘巴山夜雨’,而对于诗人的妻子来说,她心中的‘巴山夜雨’是通过与诗人”谈话得来的,是吗?”
学生高兴地回答:“是的。”
教师:“那诗中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夜雨’又是什么时候的‘巴山夜雨’呢?”
学生:“是诗人写作的时候正在下的‘巴山夜雨’。”
教师:“很好,你看,在这短短的一首诗当中,虽然提到了两处‘巴山夜雨’,但一个是现实中的‘巴山夜雨’,一个是回忆中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此时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未来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此地的‘巴山夜雨’,另一个却是千里之外的回忆中的‘巴山夜雨’。在这有一点儿凄清的晚上,诗人对着‘巴山夜雨’倾诉他的思念,在他的笔下,现实与回忆、此时与未来、此地与故乡都连接起来了。因为时间和空间在这首诗里纵横交错,所以虽然‘巴山夜雨’看似重复,但我们读起来才不觉得是重复,反而很有韵味。”
学生会心的微笑了,因为他们从这样的古诗讲解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品味古诗,如何欣赏古诗,更多的是如何理解什么是美,一种时空变换,情感真挚的美。
2.一个失败的案例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一次讲解贺知章的名作《回乡偶书》其二,在讲到“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突然心有所感,马上对学生讲解道,这里,门前的镜湖水,没有改变,但是人事已经半消磨了,诗人充满了功业未建的感慨。这里,人和自然有了强烈的对比,当人面对自然的时候,是很渺小的,甚至是有些悲哀的。然是无法和自然对抗的,当你老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纷争,一切恩怨,都随风而去了。永存的只有青山依旧,几度夕阳。
3.一个有趣的事情
关于《六言诗*赠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六言诗·赠于晓冰同志
大批家长告状,
多数学生造反。
谁敢置之不理,
唯我于大将军。
六言诗·赠于晓冰同志
无聊家长告状,
淘气学生造反。
谁敢置之不理,
唯我于大将军。
二. 作文教学:
1.教师良好的定位:
(1) 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学生写得好是学生的功劳,和你的关系不大,你的作用在于挖掘刺激学生潜力的发挥。
(2) 作文班只能够使考试的作文水平提高,但是,不能够使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举例说,“新东方英语学校”
(3) 学生作文的评语,不要仅仅是居高临下的评判,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不要尝试着捉刀代笔,那只是你的想法,而不是学生的想法。关于下水文。
2.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潜力,张然“永远的逗号” 游骁:“老师你是不是很生气”。用心去观察。 细微敏感
3.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想到可以让一个个孩子逃离成人世界的种种限制,去到一个他可以拥有本领的地方,这简直是太迷人了。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罗琳谈成功秘诀
“模式化”倾向严重 考试作文中的模式化,从二年级开始的写作文,就是《一件××的事》,到了小学毕业,还是《一件××的事》。如果我是小学生,我会因此呕吐不止,可幸运的是,小学生们还不会因为一件无聊的事情重复得太多而呕吐,他们只是抱怨而已,但抱怨归抱怨,作业还得完成,作文还得这样来写。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力都被抹杀了,他们只知道如何去用流水帐来表现记叙文的六要素,而不知道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或者更确切地说说他们懒得把作文写得生动,因为那不是他们要做的作文,而是被强制要求作文,他们的内心的幻想被压抑了,于是,流水帐出来了,啰哩啰嗦出来了,因为他们为了凑字数,为了完成任务。
丁也涵 《朋友》
“真事”与“真情” 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开掘学生的想象力
冥想作文 气压计的故事。 开隆 911事件
4.广泛的高质量的阅读:
101远程教育网经常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办法提高作文水平?
秀才写文章的故事 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 编写集子
背诵古诗经典 张然 “烧”和“绿”的对比
关于读书人对书籍的感情,香港学者董桥有一“素”话“荤”说的妙喻:“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5.良好的方法。
连词成段 游骁 《严肃的话题》
冥想作文的训练(当地球上剩下最后一个人时,忽然响了敲门声,假如生命只有三天) 桂凌子 《假如生命只有三天》
写作没有极限(丑化教师) 丁也涵《时间流得快,人也变得快》
6.坚持不懈的激励:
创作的冲动 出小集子,在班级中表扬 上主页
开隆〈〈羊肉串串烧〉〉
7.潜移默化的影响:
(1)目前语文训练的弊端,老师让学生做得更多的是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以及五种表达方式、八种修辞手法等等,到后来学生还是不会作文不会说话。
(2)钱钟书 把女人比喻成一朵花的理论,突破语言的极限。温柔 “像一朵花的妙喻”
(3)高适《别董大》 王维《渭城曲》 一切景语皆是情语。
(4)《蝴蝶》 游骁 《永恒》
我甚至给他们讲述胡适的新诗《朋友》(后改为《蝴蝶》),我是把这首诗当成一个很好玩的事情给学生们讲述的,让他们看看新诗的最初形态是什么样的,当我在读完“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样的白话诗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笑了,他们觉得很有趣,像儿歌一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游骁就交给我一篇周记,把这首诗按照她的理解改编成为一篇小说,一篇很感人的小说。
(5)把握住人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
教师抓吸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