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新闻简报2010年第十二期

导读

1、“道义实践的社会学”——总干事和台湾社会学教授林端先生一席谈

2、总干事关于学堂新上传网页的介绍和说明

…………………………………………………………………………………………………………

“道义实践的社会学”

——总干事和台湾社会学教授林端先生一席谈

716,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林端博士及夫人来访学堂,与总干事就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等相关议题交流看法,尤其对一耽学堂十年实践经验充满兴趣。上下午两次谈话,林端夫妇提问、总干事讲述为主,内容丰富。现在根据回忆整理一部分(有较多延伸),以和各地的义工们分享。

 

合影

——今天的中国社会像一个大的试验场,人文科学的时代精神是否能够得以发扬光大,根本是要回到“社会学的起点”,建立“有关中国社会的理解”,发现“中国社会土壤的文化范例和精神标本”。

——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及其创造,根子在一个问题上,以社会观为基础的文化观,以人生观为前提的教育观,这一点我们现在应当清楚了。

——我们有自己的社会学,我把它称作“道义实践的社会学”,或者“人文教化的社会学”,这个社会学,是一耽学堂人文重建理想和使命的现实依据。

——这个社会学应当是有人性的、有良心的社会学,换句话说,应当是从人性和良心出发,而不是简单的从社会概念、社会效率和社会问题出发,是从现象而回归生命的事实。

——我的社会学观照,主要是这样看法: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有其深刻的来由,每一样东西都有用,每一样东西的价值都是独特而需要挖掘,都有其终极意义,最为关键的是,每一样东西都要用得上,而且要适得其所、恰如其分。历史的潜流就这样的蕴涵在每一部分上,社会的合力也就这样的体现在每一部分上。

——社会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社会的“作用和安排”而重建社会的“心理和精神秩序”。社会的最底层的基质,是“社会中的人的文化和历史记忆”。解读社会中的真实的人,首先是文化和历史的,其次是政治和社会的,再其次是经济和市场的,是这样一个层次。

 

——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十三、四亿人,粗略而言,是四个人,老、中、青、少,这种看似简化的划分,其实是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十年道义实践所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其实,老、中、青、少,各自代表一种传统,代表一种记忆,代表一种潜在的资源,同时,也代表一种社会形式和社会动因。“少”也是传统,一种未来的传统。

——中国近世以来的文化是分层的,而不是断层的。文化断层的说法,肤浅而易误导。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建设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新的定位、新的启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创造,是有这么一个特点,暂时性遗忘和悬空搁置的内容非常之多,这在中国社会尤其明显

——这里,要出现一个更深入一些的发现,我叫做“社会势能”,就像垒起的大坝蓄满了水一样,因为不同的落差而积聚不同的势能,我们必须善于观察和善于引导。而标准就是合乎道义。

——在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意识长时期空白之后,以基础教育改革诉求和社会道德建设呼吁为突破契机,这一领域开始苏醒和松动,如何启动和引导,考验着中国社会的全体智慧。

——“空”和“空白”,不等于“无”和“没有”,其本身即有巨大势能——属于“原初和原创的动能”。

——其实,虽然没有经历传统文化的教育而最有资格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就是“红旗下长大的根正苗红的一代人”。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6070岁)在“没有任何有关传统的概念(除了作为反面教材出现)”的情况下走过了人生风风雨雨,一样实现了人生的觉悟、一样具有了道德的高度,这一方面说明了道德的超越性,它和具体的人的具体生活过程有关,而不首先起决于形态的东西,同时,也恰恰证明了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确实是常道常法,不离百姓日用常行。

——我在江苏南通碰到一位积极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太太,是佛教居士,她说“毛主席是她学佛的引路人”,她年轻时候周围人和人的关系干净、纯粹,人帮助人,人对人好,这些经历对她不只是记忆,已成为灵魂,所以当社会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时她就自己要去寻找心灵净土。革命年代已经过去,政治口号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不复存在,而沉默大地上却依然留下了如同金子般的生命足迹。

——“社会势能”的疏解、导向一方面是需要大尺度、长远眼界,需要智慧的发展观,但更为根本的是在“原初和原创的动能”启动之初的“时”的契合相应,而这又必须以“生命的高度纯粹”来实践体认,即必须是道义担当。

——在道义担当的程度上说,一切现成,一切具足,一切够用,没有埋怨,没有牢骚,没有发泄,一切刚刚好,一切正正好,一切现在好。这也是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实践与其他常常牢骚满腹、观点意见满天飞、喜欢小圈子的“传统文化热心分子”最大的不同吧。

——“社会势能”是历史资源,唯大公之心、大道之行可以担当体认。有人举传统而对立“五四”,还有一种,认为建国以来传统文化就断了,等等,这些浅薄之论如泛滥流行便同于在坝的底端凿洞,结果是要势能消耗、资源流失,实际等于破坏性质。

——我们反对那些“意识形态的、政治幻想的纠结”,也反对“人的怯懦和假学究式的虚狂”,反对那些“即无识见之明,又少行动之力”的消极和反面的东西。

——现在,这十年间,大陆的所谓传统文化热,因为找不到正确的社会学观点,或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虽然形式上好像此起彼伏,但往往只是热闹一下,需要好好反省、好好总结。

 

——中国广土众民,在现代化道路上,一方面历史资源多,而同时未来又是很大空白,在可能有许多“包袱”的情况下又需要有一个“与时与人的繁密的创制”,这样的情形决定了我们的每一步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人民实践和人民创造的路线”,无论是政治革命、经济改革,还是文化建设。就此而论,“毛时代”在今天还有它的启示性意义。

——我最近的时间和精力在做老年人工作上较多。老年人是宝,可是社会太轻视和忽略我们的老年人了,其实他们是推进“革命传统”与“人文传统”融会的一代,是今天中国文化重建、重新扎根、重新生长的开端性力量,遗忘他们,不能认识他们,是我们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可悲与错误。我在学堂“拜老”活动中讲,他们是离我们最近的传统,是“活传统”、“活历史”。

 

——离开社会学的实践和考察,就没有中国学问的创造再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时代命题,就没有中国思想的现实价值。

——以道义实践为前提的社会学智慧观照,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社会中,人文理想和社会教化具体和真实的可能性,能够看到方向,能够找到方法。在智慧观照中,一切现成,一切够用。(从01年我就对义工宣讲,可惜识者不多,因各人心志性情迥异大矣。)
    ——这种“道义实践的社会学”,或者“人文教化的社会学”,体现了人性的原则和历史

的原则,首先是有关社会整体的未来设计和未来决断,在初始点上就和每一部分社会群体都有内在深刻关联,没有“人道主义的丢弃和遗失”,并且,在不同标尺的传统度量中以“最优的一体结构过程”而保存和实现了各种层面、各种群体相关社会记忆的内在延续和崭新升华。

 

——孔夫子的时代,有关政治、学问和天下平治的期待,还在一条道上,“古者治教未分,官师合一”(钱穆)。

——现代社会,政治和人群生活并不完全对等和直接相应,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提供了极其有弹性的社群自主的公共生活空间,这个公共的、有些中性化、可以产生独立的价值引导的生活空间就是我们开展道义实践的社会工作场域。

——在今天,一个优秀的文化人应当是一个义工,一个优秀的义工应当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应当有他的人文理想和道义实践。

 

——没有道义实践,就没有智慧观照,也谈不上人文怀抱。

………………………………………………………………………………………………………………………

总干事关于学堂新上传网页的介绍和说明

经过十五个月的努力工作,在815日,学堂新的网页终于上传了。

新上传的网页,把十年实践的理念和精神、方法和经验、方向和道路尽可能的展示和描绘出来,突出它作为一个时代的共同事业的开放性、它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一种做事精神和草根公益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一方面是十年的一个小结,一方面也是第二个十年的推进准备,为更多的政府与民间的各类文化团体、公益团体乃至草根志愿者、义工做一个参照和示范,从而更好的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与合力,推进文化基层重建。

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实践是可以为大家指一条路的,当然,现实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甚至也不排除有时候遭受冷遇、不解。天命有常,大道不废,我们仍然信心如初,尤其在传统文化热的目前这个时候。

我们所推荐的每一个重点活动,或者一般的常规活动,都是脚踏实地的探索,都有足够的精神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都可以做成普遍的大范围的活动,欢迎大家尝试和效仿。

学堂工作是“土八路的办法”,历史信息和资料非常多,甄选和梳理工作不易,十年间虽然有多次的整理工作,但这一次最为全面深入,这个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借着这个机会,要特别的感谢做网络工作的刘艳山,他的工作非常辛苦、非常有难度,有时候碰到很小的细节上的问题,如一个义工的名字,一次活动的具体时间,都要大量的查阅资料,甚至还要给义工打电话询问。这种精神就是“做事第一”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一个“网络的一耽学堂”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一耽学堂的第二条生命线正在发挥它的广泛作用。

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工作(包括事实的工作和反映事实的网络工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尤其作为网页,第一次尝试去全面的反映一个事业,肯定有许多需要改正和改进的地方,所以,无论在细节上,或是在框架结构上,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希望通过这个网络的世界和平台,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草根力量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找到我们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事业,从而为这一个新世纪里刚刚开始的第二个十年、为中国文化建设和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