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新闻简报2011年第四期

目录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举办第一届感悟传统文化,浸润美丽人生活动月

学堂新义工石丁天近期报告的读后杂感

深圳莲花山公园晨读活动情况小汇报(严泽森)

给目前北京公园晨读义工的几句话

《韩海燕文选》序(韩星)

……………………………………………………………………………………………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举办第一届感悟传统文化,浸润美丽人生活动月

 

学堂义工、青岛农业大学学术部长、农学与植保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0803班李书霞和她的伙伴们共同努力,从四月二十四到五月二十四成功举办第一届感悟传统文化,浸润美丽人生传统文化校园活动月。

万事开头难,面对种种困难,有心人不怕事上磨练,因缘际会,终究能开一条路。

祝贺青岛农大的开创性工作和成绩,并祝福农大的这条路能够不断接续、向前!

李书霞来信说:“在这一个活动月中,有些活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们只进行了几次晨读,而不是天天进行;学习国学由于联系不到这方面的老师也只是通过视频讲座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但是,老师,请您相信,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会大胆地走下去,第二届第三届……传统文化活动月会一直进行下去,而晨读也将会不断完善,争取号召更多的同学加入这个行列,来学习、传承博大精深的国学!

逄老师,我已经是一名大三学生,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考研,对于以后的活动可能参与的比较少,但是,我们已经把传统文化活动月作为了我们学校学术部的常规活动,我也会引导干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更多的同学走近国学,我会在自己毕业前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一耽学堂的精神,学习一耽学堂众多义工的工作,为国学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学堂新义工石丁天近期报告的读后杂感

 

65天津新义工石丁天来信

总干事您好  不知道这封邮件您是否能够看到 但想来还是应该发,也还是应该以这种形式向您做个小报告。如果您能够在百忙之中看到,将是我的幸运;看不到,也自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我只要在做就好。

我是天津大学的石丁天 …… …… 把学堂的资料认真的看了一遍,对于梁漱溟先生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但似乎知道了自己目前的方向。

自从接触了传统文化,我仿佛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如今想来,我所有的激动都是自私的,我急于通过帮助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的慈悲心并没有什么增长,好胜心却找到了更安逸的归宿,或许加入学堂也是这种心理在莫名的作怪,企图通过所谓绝对正确的正道来满足自己私欲。

眼下我们学校并不缺少晨读活动,自有社团在搞。上次小聚之后,我也曾跃跃欲试,想要搞一个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的晨读会,但经过与室友一中午的争辩论证,我思考了好久,若要读,并不一定要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古人云“弟子规”,今人早已两耳不清净;看《老子说》的漫画一样可以传达一种传统文化的光辉,或许效果更佳;品评一本有深度的书一样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引导我们步入正轨;而读书交流会的活动也大有社团在搞,我的加入与否意义并不大。如果说作为力挺传统文化的我需要出一份力,我深深地意识到目前我的能力并不能促成深度的推进,我有一腔热血,但脑子空空……唯有先提升自己,方能为如今已有的社团活动注入新鲜的力量……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只有当哪天我不再对于独自打扫卫生而有一丝抱怨、哪天我坐在自习室里真诚感恩当下美好的学习环境而珍惜每一分钟,我想我才有资格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的初步推广者,眼下即便是做,也只是为做而做,而不是在用心做,而倘若要用心做,就一定要念兹在兹。 

以上赘述,不胜繁杂,或为不积极开展活动之托辞,但脑中念念不忘总干事的一句话:若要问能走多远,就要看我们有多真。为己学习的同时,我想我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志愿活动,眼下实在不具备开展之能力与必要,但不代表不做,只要我是真的,真干的那一天就不会很远。感谢您!

--------------------------------------------------------------

读 后 杂 感

1、这种瞬间生动的一念,一念的真心,最为宝贵。有人说我有韧性,才做得了这么久,我想,韧性一词恐还概括不了我的旅程足迹。其实是我还记得这一念,自己当初的一念真心,还比较清楚些,还没有失落,也就是如此而已。

2、许多面孔经常出现,或者一段时期里参加了一些活动,在旁人眼里、在后来者的感觉上,或者在他本人自己的意识中,有意无意的、自觉不自觉的皆成了“老义工”,想想,有些可气,有些可笑。

3、其实,义工哪有所谓“新”、“老”?!往往自己把自己当成“老义工”的,就是最容易出毛病、出问题的。思想和行动已渐渐“熟套”、“习染”而不自知,自以为还在做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其实从内心讲已慢慢没有意义。

4是“仁义行”,还是“行仁义”?是时刻的清醒着,还是依赖程式化、机械化?为什么一开始还是赤胆,后来则落入懒惰和恐惧?既宝贵自己这颗心,可又不断的给它套枷锁、戴镣铐,作囚徒之舞。

5、心是发的好心,做到事上却未必,而且相反者不在少,甚者有“自手戳自眼”的局面。人事常如此。如果没有深沉的实践,没有深沉的适当分寸上的自省、自觉,这些话只是听一听,实际还是耳边风吹过,一过就散了,如果义工是这样的做义工,如果把做义工的善良心当作一个对外的资本,碰到问题拿出这个当事讲,则只会成一个好讨价、好算计的“好事之徒”,呵呵,岂不让人悲怜一笑!

6、越是想往好了走的,越要有内省的意识,怀疑、批判,都是对自己下手,都是和自己较真。这样作略是有骨气,是做功夫,古人多少话,都是从此来。

7、做公益、做义工,经年日久,连续三四年以上,就知道至少有两个受益,一是自己心理健康些,二是认识人性更清醒。到此,才算做事,才算有门径。

8、石丁天的态度值得学习,这封信值得各位义工朋友看一看。她虽是最近才报到的新义工,却透着真正的义工精神。

--------------------------------------------------------------------------------

深圳莲花山公园晨读活动情况小汇报(严泽森)

 

总干事及各位义工朋友们:

       你们好!

       莲花山公园晨读至今已进行45年了。45年的坚持是不容易的。我们的义工朋友们(邝勇军、罗海珍、邓晶)的爱心接力成就了这件事情。

       最近我也开始到莲花山公园晨读。公园是个美丽的地方,草木欣欣向荣,游人轻松愉悦。在公园晨读,是一种享受。和高校不同,公园里老、中、青、少都有。不需要太多的宣传,路过的人看到学堂“公益晨读”的旗子和我们读书的场景,很多都会好奇地过来瞧瞧,有些人便会加入,一起读书。

     “公益”这个“名”是有感召力的,在公益的环境里,人们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比较容易沟通,公益让人有一种亲切感,正义感。一般来读书的人们都会问:“一耽学堂”是做什么的?我都会给他们解释一下。晨读活动,包括了宣传、组织、诵读、讲解、沟通这几个环节。晨读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要和那么多人见面,说话,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认识新朋友,也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当新朋友变成老朋友,那种快乐更是难以言喻。在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有人愿意信任你,接纳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众人是真理的鉴照”,在人群中,我们找到自己。大家同样的平凡、卑微、痛苦,同样需要沟通、关怀、学习、成长。另外,如何跟大家讲传统文化,也是一件很考验人智慧的事情。传统文化跟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没有关系?如何很好地转化成为我们生活、生命中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而不是束缚、压迫我们。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晨读这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做这件事,自己是不是真的开心?这件事,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常感智慧、勇气不足,但求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毕业之后,我常常感到恐惧、孤独和痛苦。特别是生存的恐惧,常常徘徊在我的心头,难以散去。我觉得我好像理解了许多人、许多事,也更明白了“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价值和意义。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终日奔波。很难去领略生活的趣味。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很发达的,假如人们换一个心情,不用考虑太多利益的事,放下烦恼,当会觉得城市很美丽。此次去茂名,拜访老义工柯召民和陈志浩,他们也提及智慧对于消除恐惧十分重要。智慧能使生活的成本降低,使人摆脱金钱的束缚,获得生命的自由。

       言有尽而意无穷。谨以此文让大家了解一下深圳莲花山公园晨读和我本人的近况。让我觉得我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瞎摸乱撞,乱串乱穿,而是和大家在一起,走在大道上。关于如何更好地组织晨读,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指点、交流和分享。   深圳 严泽森   2011.6.13

 

点评:从容自如的写下一些文字,这是泽森有的信心和力量。看了这些话的我们,是否看到了自己,无论“老义工”还是“新义工”,是否曾经有相似,是刚初的时候,还是现在的一刻,心地上行义,是否常有山中小溪水那样的汩汩奔涌和清澈见底?!

----------------------------------------------------------------------------------------------------------------

给目前北京公园晨读义工的几句话

一耽学堂创始人 总干事 逄飞

2011-5-31

各位目前北京公园晨读的义工朋友们,感谢大家对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支持和认可,更感谢大家持续的参与和不断的跟进,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使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这一个阶段增加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实践项目,不只是每一位参与者自身受益,同时也为社会的文化的进步和公益的进步做出了一份宝贵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这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造。在我的理解中,它是有关生命实践的精神性的事业,十余年走到今天,我是一直这样理解,也是一直这样实行的。应该说,它不是一个组织和机构,但是它承担了许多具体的事务工作,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根据大众的需要开创了许多可行的实践项目,并且草根一线的、身体力行的去动员、去组织、去推动,扶上马,送一程,同时和更多的社会朋友传递、分享。感谢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一种生命内在的精神和理念,在现实当中不断的得到印证和说明。而且,随着时光推移,我的良苦用心和一耽学堂的道路,正逐渐的被一些人理解,这很令人欣慰。

一路走来,不敢懈怠。虽然我做了十余年的义工,过着类似“职业革命家”和“宗教徒”的生活,但我仍然没有能力为大家和大家所做的事情负责,我没有一点更好的办法,我只能负责自己。做事修行寸心知。

我的意思是,不只是建议,而是真诚的希望,大家已经是一个比较相互适应、相互适合的团队了,你们应该自己独立的去发展,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味道和精神。

令人高兴的是,北京的公园晨读工作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了,你们应当大胆的去走自己的路,现在是一个恰当的时候了。

将来,我们仍然是一条路上的伙伴,道义实践的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伙伴。

学堂的工作,不只是晨读,晨读之后,还有许多。学堂在社会里面做工作,它有它的使命和责任,还有下一个环节、下一个阶段的内容,召唤已经响起,必须开始新的征程,这是我应该担负的。

感谢彼此相伴的一段,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和意见,我仍然会像一开始那样去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各位朋友既走了(义工)这条路,就要对这路有信心,对自己的这颗心有相信。

期望看到每一位新老朋友都有进步。

--------------------------------------------------------------------------------

《韩海燕文选》序(韩星)

 

韩海燕与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

 

韩海燕先生,已逾古稀之年,却丝毫不见老态,鹤发童颜,一派儒雅风度。十多年来,从佳县走向榆林,走向西安,走向全国,现在已经是国内一位践行儒学的知名人士。他对佳县的历史文化、山川名胜、文物古迹非常熟悉,如数家珍。他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他用锦绣情思、生花妙笔记录和描写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动人故事,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退休后又投身在国学经典的普及推广活动之中,读儒学经典,学圣贤人格,思考中国道德问题、教育问题、文化问题、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在古老的黄河之滨点燃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发掘葭州儒学,表彰地方先贤

葭州(即今佳县)自古以来就是陕北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禀山川之灵气,务孔门之真学,古葭州城历朝历代出现过不少儒者。葭州的儒者,向来不为浊富,甘为清贫。毁园就方,去伪存真。成己成物,教泽常新。永矢弗谖,乐道津津。自古儒为席上珍,在儒者的影响下,葭州城乡形成了尚诚、尚真、尚善的民风民俗,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成为葭州人普遍的崇尚。葭州城曾有过规模宏大的孔庙,教泽常新的书院,行为示范的乡贤,诗礼传家的门第。但近百年来孔子受到了冷落,儒家文化没有了传承……对此老韩深感遗憾和忧虑,他利用当地文献资料,挖掘了许多地方儒者的言行事迹,或笔之于书面,或演讲于口头,以古代先贤教育人们。在《二十世纪葭州最后一个儒者》一文中,他记述了20世纪佳县最后一个儒者——张南轩先生。张南轩18岁中秀才,20岁赴省乡试,恰逢科举废止,不得已考入西安一个新学堂就读,未过几日,教师就发现南轩之学问在他们之上,不在他们之下,于是就介绍他找了一分工作。干了数月,不甘媚上,回到山城,当上了相当于现在公安局长的官,可他又不忍看官场的腐败,更不愿同流合污,便辞了官,在葭县、山西、神木等地设帐授徒,实现“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人生梦想。南轩先生晚年在泥河沟教书,那时中国的启蒙教育,已由博大精深变为肤浅狭隘,令先生无比忧虑,终忧郁成疾,怀着莫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现在,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的道长张明贵就是南轩先生的儿子,虽然是道长,却有儒家文化基础,被人们认为是很有学问的大家,常常有国内外的学者、教授来访。曾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代表中国道教协会率团出访英国,他讲经说法,深受英国同道的好评,被誉为东方神仙。可张道长却说,他的基础文化还是儒家文化。每每谈及他的父亲,他就说,他的父亲是一个真儒,其学问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集他一生所学,不及父亲十分之一。老韩还记述了葭州才俊李泰业的事迹,称其“博学雄才,襟怀磊落,有山水癖。常常携带酒壶,遨游于白云山、香炉峰之间,行歌坐答,吟诗作词,有时醉眠石上,甚而数日不归。为文则笔情奥衍,近柳王之风,更工韵语,词学尤称独绝。”被时人称之为“当代之陆放翁”。其实,老韩家也是佳县一个儒学世家。子曰:“人能弘道”,葭州韩氏师祖名讳韩弘道,韩弘道村就是韩氏发祥之地,由此可知韩氏先祖志在弘道。清代知州郑仔曾赠匾韩家“盛世醇儒”。韩素清,韩際清,韩尔桂在晋陕峡谷两岸设帐授徒,名士多出其门,被时人誉之为“韩氏三凤”。在通秦门外,门生们曾为韩氏先人立过 “德教碑”。《韩晓峰硬笔书法》序言中韩海燕写道:“韩姓,古葭州望族,代有闻人。或以文章著,或以德行称,可传可法,不乏其人。我的高祖韩塘、韩垠,皆清代书法名家。韩塘尤为著名。咸丰辛酉科,考授中翰,供职都门,敕授文林郎内阁中书。一时文字风雅,籍籍京华,宰文衡者,皆以名手笔相器重。厥后,韩氏列祖列宗中虽无名德重位者,然世世不改书香门第。民国初年至今,韩姓族大丁繁,虽有不少上学者,然知诗书者,善文墨书画者甚稀。我读书十余年,因儿时未曾读诵古文经典,至今头发苍苍,腹内空空,徒有虚名耳。韩氏世代书香之慧脉,断之我手,我之罪也。”“书香兴,家道兴;书香败,家道败。我以为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愿我儿再接再厉,勤奋读书,勤奋习作,让书香充溢门庭,代代相传。推而广之,让族中、邻里处处充满书香,让全乡、全县、全国处处充满书香,岂不伟哉!”201078日著名书法大家李成海先生领着他几十名入门弟子,来到燕翼堂义塾,深受感动,欣然命笔题诗一首:“燕翼堂中朗书声,弘扬国学情意诚。葭州古韵今犹在,应感韩公树新风。”并在孔子像前十分庄重地接收韩晓峰为入门弟子。这是一种文脉的接续,乡贤精神的焕发。如果当年书香门弟的后人们都能像韩先生那样传薪,都能有韩先生那样的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弘扬,精神家园的重建,岂不“其如视诸掌乎?”

 

二、办燕翼堂义塾,传播国学经典
2001年,他怀着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家里办起了“燕翼堂义塾”。何为燕翼?善为
子孙谋之谓也。“燕翼贻谋,非财非物,养正则吉,家国之福。”十余年来每到寒暑假、
双休日就在韩家巷响起了琅琅书声,在义塾读过书的许多小学生能将《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学著作背得滚瓜烂熟,有的甚至还可以背几段
《诗经》、《易经》。现在义塾的学子有的已上了高中,有的已上了初中,这些学子就
这么一点国学基础,已在同学们中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优势。自然,得到了政府、新闻
媒体、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20071020日,榆林市委李金柱书记在燕翼堂义塾
留下了第一雅宅的题词。这是鞭策,这是希望。《光明日报》曾邀请韩老师赴京做
国学访谈,陕西电视台为老韩家做了“我说我家”专题节目。

20101011,在韩家小院又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孔子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北京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榆林市政协主席刘汉利、铜像捐赠人崔晓飞、佳县县长孙守洋为孔子像揭幕。从古书经卷中,从漫漫岁月长河中,从历史的迷雾中,孔子一路走来,走进寻常小巷,走进普通百姓心里。同日下午在佳县人民政府大楼举办了“孔子思想与书香家庭建设研讨会”,“老百姓讲自己的故事”是本次研讨会的特点,真情实感、具体丰富,老百姓的语言、家常话,娓娓道来,听者受益匪浅。这是经典文化融入平民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一种可喜的现象。陕西孔子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儒学-儒教研究所给韩海燕老师发来了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老韩退休前在佳县文化馆工作,当时他已经是榆林地区一个知名的文化人。但他却说:“我读了十多年书,又搞了几十年的文化工作,最后发现自己‘空空如也’。1981,陕西作家协会组织我们去外面旅游。到了乐山大佛,我读不懂碑文;到了杜甫草堂,读不懂对联。”因此,他断定自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作家,他所处的时代使他没有可能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他不会忘记破四旧时的惨痛历史。老韩回忆说,“在我们县城南面有个造麻纸厂,有一次我到那里看到小山似的书堆了大半个院子,有的古书装在布套子里、枕头似的,造纸工人拿铁锨铲粪似的,把布套子铲烂,同烂鞋底一起装入打浆槽里,打了纸浆。多可惜啊!那是一场破坏文化的运动,那场运动不是冲孔子一个人来的,而是冲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来的。因为孔子是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的,孔子理所当然要受到最严重的打击。打那之后,中国的教育就完全走上了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十年之后,我们这一茬人,从青年步入老年,才逐渐认识到远离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一种多么残缺的教学啊!”还有一次,韩海燕送孙女上小学,听老师给孩子们教“小花、小草,小猫、小狗”之类的东西。回家的路上,老韩心里很沉重,回想自己小时候读的书也就是“大羊大,小羊小,跳的跳,跑的跑。羊吃草,牛吃草,驴也吃草”之类的东西,这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书,荒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童年时光,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侏儒。我们这一代耽误了,儿女这一辈也耽误了,孙子这一辈再也不能耽误了。老韩坚定了实施他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计划。但是,一开始大家不理解,甚至严重误解,都以为老韩给孩子们教的是道士们念的经,有人甚至说,老韩有了“神经病”、“老糊涂”了,拿孔老二那一套毒害少年儿童。但老韩将这些言论置之一笑,他和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始终坚持着。尤其大儿媳张艳娥,义教十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2006年在“榆林市文化艺术节之白云山论道”文化活动中,他的学子参与表演的“童子诵道”,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嘉宾的称赞,北京的一位老教授感慨地说:“想不到被我们忽视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佳县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得到了传承和普及,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贾正兰》一文中记述了那次活动的始末。在正式参加活动的前一天,贾县长来到“燕翼堂义塾”,观看了学生的表演,说了一段令学子们终生难忘的话:“你们太幸运了,你们学的这些东西太有用了,你们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此身愿化劝学鸟,飞进千家万户门

2008年暑假,韩海燕又把国学推广班办到了榆林,没有教室,他就在榆林世纪广场上带着
孩子们诵读,读《论语》,读《大学》,来参加诵读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家长和
晨练的大人们也参与到其中。一位机关干部说:“上学的时候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当时
也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现在发现这些经典著作里面包含着许多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每读
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跟着韩老师已经读了十几天了,很受益。”榆林苏州中
学的赵燕燕老师,榆林农校刘彩霞老师是两个最优秀的学员,也是最优秀的义工,她们不
仅影响着自己的家人,周围的邻居,还影响着她们的学生。赵燕燕老师,作为一个中学的
语文老师,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给她的一期一期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
非常好,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中的一个榜样。老韩迈着坚定的步伐为孩子奔走,为国学奔走,
为老先人留下的文脉奔走,正像他一首诗所写的:“我是侏儒慕鸿儒,喜人学成胜自成。
此身愿化劝学鸟,飞进千家万户门。这是一种情怀,这是一种历史使命感的流露,这是
一种文化责任心的表白。“六十七年老蠹鱼,自幼无缘读古书。岁暮方知经籍好,开口羞
唱人之初。”这是韩海燕作的一首自嘲诗,也是他致力于推广国学经典著作的自勉诗。

在中国割断了儒学、国学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在陕北这块黄土地边缘,我们高兴地看到儒家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更可贵的是这一切是来自民间的一种自觉,来自义的精神的一种张显。

对于中国大陆国学热、读经热,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论:有人说,让孩子们读经是历史的倒退,是复古,五四批,文革时又批,看来还得批;有人说,读是可以的,但不是儿时,长大了再读怎么说也不迟;还有人说,读是应该的,可要把精华和糟粕区分开来再读,不然怕孩子们中,有的则说孔子是历史的罪人,是孔子使中国人愚昧,倒霉,要使中国人不倒霉,不倒大霉,就得把孔子打倒……反对者有反对者的理由,支持者有支持者的说法。老韩怎么看呢?在《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一中他强调“读经好,儿童读经真好”。为什么?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我提倡读经,是因为我的孙子读经受收益匪浅。”当代中国教育和学生家长陷入了一个怪圈,应试教育的魔杖驱赶着成千上万的孩子,从幼儿时就不顾一切的涌向那座独木桥。少数跃龙门,多数休家门,而休家门的孩子也都耗尽了父母的心血。望子成龙的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面对另一个真正的考验,那就是社会生活。许多孩子走上社会,几乎什么都不会,尤其做人,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即使考上大学的孩子,也只是有了成才的希望,能不能成人,依然是个未知数。这几年不断地发生一些大学生自杀、烧熊事件,同窗凶杀、甚至杀父杀母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什么?就是因为孩子的人文文化基础没打好,岂止没打好,压根就没有打。儒家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是中国人立心、立命、立德之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命脉所在,是中国人的母乳文化。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孩子们从小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厚土上,让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流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从而树立起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并把文化之薪,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根之深者叶必茂,源之远者流必长。

在《也说读书》一文中他说:“我提倡读古书,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繁荣今天,只有让青少年弄清古书里的要旨,才能通达当世之急务。现在的青少年,就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没有一点文化底蕴,要他们有担当,是不可能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需要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来承载,就靠白话文那么一点点积淀,要承载一艘巨轮也是不可能的。时代要求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必须有比前人更广阔的胸怀,不仅能容得下今,也要容得下古,不仅能容得下东方文化,也能容得下西方文化。能容乃大,海纳百川,才能构建起无愧于时代的大文化。”

正是有这样的认识,他才能义无返顾,矢志不移,把国学读经当作一种事业来做。2009714,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榆林四海大酒店举行。陕师大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孔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学智、陕师大儒学-儒教研究所所长、陕西孔子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韩星等各界来宾和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榆林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榆林市文化局、民政局、教育局、宗教局、榆林学院、佳县县委组织部等单位,榆林市政府网、榆林市电视台、榆阳电视台、榆林日报社、华商网、陕北网、新闻网、陕西广播电视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成立大会上,韩海燕老师当选为第一任会长。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赴佳县燕翼堂义塾考察, 715日上午在佳县佳芦镇屈家庄村小学举行的读圣人书,造书香村汇报大会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响应市委、市政府书香榆林的号召,在佳县县委、县政府和佳芦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孔子文化研究会面向乡村,从鼓励并教授小学生、农村妇女等渴望文化熏陶的村民读书开始,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传扬儒家文化。2008年初,该村退休干部屈恩思在老师的支持下,在屈家庄村里也开展了国学的传播。《一支红杏出墙来》一文就介绍了屈家庄推广国学教育的情况,韩海燕深有感触地说:“不要以为孔子和农民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的东西其实都是百姓心里的东西,只不过表述不同罢了,老百姓说‘袜有袜样子,鞋有鞋样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百姓说‘宁喝一碗展眉汤,不吃一碗皱眉饭’,孔子说‘色难’。孔子的东西不就是老百姓的东西吗?”

 

四、立足塞上忧天下,传承文化乐担当

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是传统儒者的基本素养,从至圣先师到后儒乡贤,一脉相传,代代相继,形成了儒家可贵的传统。在老韩的身上,重新复活了这种可贵的儒家传统。老韩对于当今社会在文化道德方面的缺失,满腹忧患。为什么现在的人生活富足了,礼义廉耻和道德观念却淡薄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丢掉了一些东西,《大学》中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些道理对我们今天的人多么有教育意义呀!如果我们的小孩子从小就能够培养起这些明理诚信的东西,我们的和谐社会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土地的沙漠化是可怕的,但文化和道德的沙漠化更可怕。

在《黑色大潮的忧思》一文中他通过读高建群、塞北《陕北是个好地方》对开发陕北煤田这一黑色大潮的盲目涌动引发的一些思考,对可能造成的资源枯竭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不仅是作家的忧虑,不仅是神木人的忧虑,而且也是陕北人的忧虑,整个人类的忧虑。强调陕北人必须科学地认识黑色大潮,必须科学地对待黑色大潮。当然他更忧虑的是一些人一夜暴富,富而骄,富而奢,富而淫逸,富而堕落。

在《好好呵护我们的陕北》一文他就有针对性地指出:“陕北富了,富得流油,这是好事,陕北人从贫穷走过来,经受住了贫困的考验,但能不能经受住富裕的考验,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忧虑。神木民谣说‘满了口袋,空了脑袋,毁了后代。’《易》曰:‘飞龙在天,上治也。’所谓‘上治’,不仅是经济的繁荣,还有精神的富有。陕北人要有清醒的头脑,得好好呵护这块富有的土地,好好呵护陕北淳朴的民风,好好呵护我们的子孙。贫不失义,富而知礼,是陕北人老祖宗的遗传。”

在《关怀道德荒漠》一文中他发人深省地说:“如果说土地上的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道德的荒漠化则是人类在自取灭亡。榆林人在土地荒漠化的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在道德荒漠化的面前,难道我们就束手待毙?”

在《黄河大警示》中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表示了忧患,因为他亲睹了黄河近些年惊人的变化,仅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不见了,万里流黄黄不断的纯美消失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线昏暗污浊的流水。面对母亲河,他再也有不了《黄河颂》的激情,于是写下了《黄河忧》、《忧黄河》:

黄河忧

清清澈澈出涧丘,

万里奔腾注海流。

斗水七沙犹可虑,

百川纳垢更堪忧。

忧黄河

峡谷气势今犹在,

不见黄河天际雄。

劝君珍惜点滴水,

留于子孙润干唇。

也许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从力所能及的国学教育做起,在陕北榆林这个历史上被认为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的地方担当起中国文化的薪火传承之责。韩海燕老师在办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反对嘲笑之声,他都一笑了之。因为他被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驱使着,套用孔子的话说: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把老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传统文化的薪火就会熄灭,那将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曾经寄语学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我辈担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辈担当!学习创造世界先进文化我辈担当!在《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一中他说:“必须从儿童读经抓起,这是时代托于我们这些半桶子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20091月,在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的倡导下,一场名为书香榆林的读书活动迅速掀起。用榆林人的话来说,这是一场提升生活品位、提升创业斗志、提倡时代文明的新时期的读书革命。 韩海燕老师在《榆林日报》2010926发表了《论“书香家庭“建设》的文章,认为书香家庭”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这个课题是由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物欲的膨胀,道德的衰落而引发的。有许多有钱有势的家庭,或吸毒、赌博、包二奶,或因财产之争,父子相仇、夫妇反目、兄弟互残。过去还有富不过三代之说,现在两代都难以维系,有的往往当代就垮掉。何以成了这个样子?原因就是不读书。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道德教育,高境界、大胸怀、有担当的教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建设书香家庭。如何建设?唯有读书。读什么书?《四书五经》。就目前为止,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要找到比《四书五经》更完整、更系统、更科学的教人做人的学问都很难。《再论“书香家庭”建设》,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他说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首要条件是先弄通自己,弄通自己得从弄通一部书入手,弄通一部书就有了文根。一个家里只要一个人有了文根,他就会影响别的家人,书香家庭也就有了希望。在《也说读书》一文中说他认为 书香榆林”,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建设工程。心灵建设来不的一丝一毫的虚假,任何虚假都会对心灵造成新的伤害。他曾在他的大门上写过这么一副对联:读通一部典籍方宜教子,养正几行桃李自可芳邻。这就是他的真实体会。

 

五、为文必珍一点墨  行道何吝七尺躯
老韩在繁忙的普及经典,推动国学等社会活动的同时,还阅读、背诵经典,解读经典,他正
在写的《玩味论语》,在这本文选里只选录了数则,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独到的感悟。
他写了许多文章,在报纸、网络上发表,在不同场合进行义讲,表达他“为石不忘补天志,
是水常怀润地情”的儒者风范。
《给榆林市委书记的公开信》中他认为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如何进步,国家如何发
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和人,人和自然如何相处,已成了人们所面临的最重要、
最难解决的问题。许多人把目光移到文化这一命题上来。西方一些哲学家预言,东西方文明
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文明的冲突将成为现代世界冲突进程中的最后阶段。在漫长的历史长
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搏大精深的内涵,化掉了不少外来文化,每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
时,无不是想把中国文化化掉,取而代之,可事实上,都被中国文化所化。因为中国的传统
文化太伟大了,而且那种文化根植在了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和世界上任
何一种文化媲美,可以不被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征服。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有密切
关系。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就是那个民族的灵魂。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之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决定因素就是中国人那种匹夫
不可夺志的民族精神。很难想像一个文化上的弱国能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强国,很难想像没有
文化修养的子民会是一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子民。现在,青少年犯罪
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不只是青少年的犯罪率在上升,壮
年、老年、国家机关干部、甚至高级干部群的犯罪率也在上升,为什么?只能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文化的失落。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民族文化的失落必然导致人不懂得怎么做人。而
现在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抓得牢牢的,素质教育喊得响响的”,
这就是许多学校的现状。分数是一切,一切为了分数,分数上去了就有生源,有生源就有财
源,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真正的文化教育不仅要给孩
子技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做人的文化。有了做人的文化才有希望从根本上建立起
道德的基础,建立起完整的免疫系统。不然,孩子们就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事,尤其遇上一些
腐朽没落的东西、不健康的东西就不知所措。如果要说中国教育是失败的,失败就失败在人
文文化的教育上。五谷养身体,五德养精神。而大多数人只注重养身,不知道养心,残缺的
教育,培育出来的人必然也是残缺的。现在,必须把人文文化的教育纳入体制教育中。传统
文化就是十全大补丸,有补中益气之效,有起死回生之能。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长达九年
的时间,在这九年里,每天只要给孩子们30分钟读经的时间就够了。经典进了学生的课堂,
学校教育马上就会改观。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是构建和谐社会、造就栋梁之才、复兴
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孔子是现代中国一个文化热点和焦点,尊孔者有之、批孔者有之、挖苦讽刺戏说者亦有之。
著名学者黎鸣写了一篇《孔子使中国人永远倒霉,永远倒大霉》的文章,说西方人长期崇
拜上帝,所以他们的人性愈来愈像上帝,中国人长期崇拜孔子,所以他们的人性愈来愈像孔
子。针对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老韩有理有据地批评黎鸣,西方人性像上帝说不能成立,
中国人性像孔子论也不能成立,那么,中国倒霉论就不能成立。还分析了黎鸣先生为什么能
作出如此荒谬的结论呢?是其好恶所致。黎鸣好上帝,好西方人,恶孔子,恶中国人。他强
调:“让中国人倒霉的不是因为中国人不信上帝,也不是因为中国人信了孔子,而是因为西
方人的霸道。要中国人不倒霉,惟一可信的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国人
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现代著名作家施蛰存有一篇《闲话孔子》,竟然收录在高中
语文《精品阅读》中。文章说孔子并不是伟大的“圣人”,也不是“思想家”,也不是“哲
学家”,他是一个政客。孔子也创立了一个主义,叫做中庸主义。文章的结尾更损,竟然把
孔子说成一个“卖膏药的”。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在人们思想中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老
韩就这一篇文章针锋相对写了一篇《闲话<闲话孔子>》,他说: “在中国,有不少骂祖宗的
作家,在他们的眼里,别人家的祖宗好,自己的祖宗该骂,骂得越下流越好。仿佛不骂祖宗
他们就活不下去。他们骂祖宗时,往往把矛头首先对准孔子。“孔子是中国人的孔子,也
是世界人的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圣人、不是孔子自封的,是世界公认的,
是历史公认的,不是几句‘闲话’就可以话倒的。”在《二十一世纪是孔子的世纪》一文中,
老韩从正面引用西方75位诺贝尔奖得主1988年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共同宣言说:“二十一世纪,
人类如果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借此来说明二十一世纪
为什么是孔子的世纪?是因为人类教育出了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都遇到了同样
一个麻烦,那就是“人而不人”。“人而不人”的世界是最可怕的世界,不是人生存的世界。
儒教做为一种做人的教育,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而且,想成佛先得成人,想成仙也
得先成人,想做科学家也是得先成人。总之不管是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不管是民主派
还是自由派,不管是一党专政,还是多党竞争坐庄,不管是官吏还是平民,都得先做好人,
这是根本。如果人都做不好,一切免谈。在人类所有的学问里头,对于人类来说最有价值,
最有用的学问,莫过于做人的学问,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超越孔子所创立
的高度。孔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人类教育出了问题,当然要把孔子请出来,
这是必然的选择。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弘扬孔子文化,已经不是谁愿意不愿意做的事,而是
必须做的事。因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教人做人的文化。因此,二十一世纪是孔子文
化的世纪,时也,势也。谁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历史的潮流,因为人终归是要做人的。
《一座古城的背影》通过探秘波罗古城堡波罗寺的过去、今天,由波罗寺的消失引发他的感
慨:“记忆也是一种财富,而且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不管是哪一代人都有责任把他
们的记忆传给下一代,用现代的话说,那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我们许多人只注
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传承,任意让精神财富流失。”“文化的复兴,是信仰的复兴,人心的
复兴,这就是我们访波罗所得出的结论。”
老韩也曾做过作家的梦,他的《中国作家该从那个“死胡同”里走出来了》用自己的切身经
历和人生思考对文学界提出了很热切的希望和要求。他通过分析古代四大名著,认为
四大名著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就在于其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成了人生必
不可少的伴侣。“圣贤之书说的是道德,学者的书说的是科学,读圣贤的书可以入德,读
学者的书可以益智,好的小说,则是把二者融为一体的。读好的小说可以使人感受到几千
年来流淌在中国人心灵里的那股源头活水,可以使人找到精神的家园。可以明理,可以知
世,可以养心,可以养性,可以生美感,可以破烦闷,可以长精神,可以奋志气。”那么
中国当代的文学为什么不但不如古代,也不如外国,诺贝尔文学奖没有中国人的份呢?原
因就是“中国的小说,一直在步人家的后尘,步人家后尘的文学,怎么可能在世界上独树
一帜呢?中国的小说家,应该早就认识到步人家后尘的文学是没有希望的,那是一个‘死
胡同’,走到底也没有出路。”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中国文化丧失主体性的结果。他还特
别批评了当代一些作家不但丧失了主体性,不再担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他们“大多
没有什么文化底蕴,高雅不来,只得低俗,越是低俗,越没有可观的东西,越是没有可观
的东西,越是往低俗里走,这是当代作家无可奈何的选择,不选择低俗,他们就无法生存
下去。这是中国当代作家的悲哀,这不是作家的过错,这是时代的过错,是抛弃了自己的
民族文化之后的必然结果。我们这个时代多么需要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中国小说,多么需
要自己的文化大师。”最后,他希望“中国的作家,该好好去读中国书,下决心从那个西
化的‘死胡同’走出来,去找回我们的文化之根,找回我们的灵魂,找回我们的尊严。
‘书读不到精髓处,翰染难达性灵区’。只知今,不知古,只有生活的源泉,缺少文化的
源泉,即使是个天才,也很难写出惊世骇俗之作。”这些观点应该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界起
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一些自己的感想。陕北出了个韩海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我的感想如下:

第一,挖掘地方先贤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通过展示地方先贤的言行事迹,弘扬其德行,以激励今人更好地做人做事。乡贤的出现,与儒家文化的弥散性扩展和渗透有密切关系,也与地方文化有密切关系。乡贤的存在,又为主流文化添了彩,为地方文化争了光,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乡贤精神风貌与精神内蕴、美学情趣与美学追求、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的高度凝聚。乡贤文化是地方或区域文化的精华,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扎根在故乡人民血脉深处的精神基因。乡贤人物大都是本乡本土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和品质,可以使一乡一土的人们增强自豪感、增加凝聚力,希贤希圣,在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的过程中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第二,对“文化”需要正本清源地理解。学界虽然对“文化”的定义很多,按照中国大陆的一般理解,只要是读书识字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但是,老韩通过他自身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说明一个中国人即使你读书识字,甚至你是工程师、某某专家、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和艺术家,如果你不懂儒家的经典,不懂得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也可以说你是文化侏儒。因为你不懂得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你就没有主体性、没有主心骨,你就是一个工具,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的“器”。

第三,老韩推广国学,践行儒学在当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这几年我参与了社会上不少儒学普及、国学推广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儒学、国学对我们国家、民族,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紧迫性,投身到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这其中有一些志士仁人,硕学大儒,有许多像老韩这样的退休老人。他们人退休而心不退休,人老而心不老,以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人格在民间默默地做着读经育人的工作,发余光余热,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他们以他们花白的头发,古铜的脸色,厚实的身体,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座高山,让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向美好的明天。

第四,我们的社会今天需要大量既有儒学思想又能够实行实践的“儒者”。现代儒学大师贺麟曾经这样解释:何谓儒者?最概括简单地说,凡有学问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我相信,在儒学和中国文化的复兴过程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儒家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可以推演并贯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职业从事道德实践和提高生活修养,是军人就要有“儒将”的风度,是医生就要有“儒医”的品格,是政治家则可以说是“儒臣”,是农人则可以是耕读传家的“儒农”,进而形成冠以“儒”字的各类现代人群,如“儒商”、“儒官”、“儒师”、“儒生”、“儒医”……当然,这一切都有待于儒者群体的自觉意识以及真诚而艰苦的努力。

第五,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经?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之后实际上是割断了中国人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血肉联系,造成了以经典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断裂。在断裂的同时就是全盘西化,一切以西方为蓝本,为目标,唯西方的马首是瞻。从1912年到现在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当今90岁以下的人除了个别学者,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外,基本上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也就是说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会读经了,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今天的中国,社会正义日渐消亡,君子之风日渐远去,急功近利,尔虞我诈,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许多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非常可怕的消极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心理脆弱、行为失控,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使犯率增高,犯罪年龄降低,这都是整个社会只顾发展经济,而未能相对的提升国民文化教养所必然产生的后果。而要提升国民文化教养,读经是最可靠的途径,是培植根本的途径。

第六,从更深层次说,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读经,对于青少年从小熟悉经典,将来有利于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熊十力在《读经示要》第一讲开宗明义即说经者常道也。夫常道者,包天地,通古今,无时而不然也,无地而可易也。以其恒常,不可变改,故曰常道。所谓经是常道,是说经中包含了某些永恒、普遍的核心价值,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儒家经典中来的,诸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者爱人、贵和尚中、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与时携行、生生不息、诚信、民本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今天,这些价值观念依然是我们实现民族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的基本行为准则。今天,我们做的就是通过以读经为主的经典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儒家的道统,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七,儒学普及、国学推广要与重建中华文化主体性结合起来。主体性的失落是现代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借助“文化工业”、技术至上和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控制,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越来越互相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商品化,物化意识制约了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并且扼杀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的物化、异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本来意义上的主体已渐趋消失,而大众文化(电视、网络等)则通过对自主性的消融,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非主体化的趋势。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务之急是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层面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以文化复兴推进民族的崛起。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中国文化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使中国人在自己文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上陷入了迷茫徘徊,这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丧失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如何重建中华文化主体性?我曾经提出:一是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融会过程中,要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强调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等;二是在当今中国文化内部多元思潮和思想观念、学术流派纷杂的情况下,要确立儒学的主体性;三是儒学复兴的过程中,要确立儒者的道德人格主体性。

第八,儒学普及、国学推广要提高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当今中国人精神信仰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危机的状况,国人普遍缺乏精神信仰,在物欲中急急奔命,只知道追求眼前最直接最功利的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目标,跟着感觉任意游走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里。我们没有了判断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没有了追求正义、真理和光明的目标与动力,没有了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内心生活,没有了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精魂。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精神家园,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兼容诸子百家、融合道教、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对于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也许人们不尽相同的认识,我的观点是以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以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重建中华精神文明,重整道德标准,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425于古城西安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