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对社会各界人士一些问题的答复
1关于创办传统文化学校的答复
2关于家长想送孩子来学堂的答复
3关于民间文化活动的答复
二 有关第一个十年的简单过程
三 有关第二个十年的简单描述
四 一场有关生命科学和生活哲学的社会实践
——总干事在“新世纪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会议上的谈话纲要
五 “志愿精神的道德感召力” 小型经验座谈会
…………………………………………………………………………………………………………
对社会各界人士一些问题的答复
说明:从学堂2001年工作之初,即不断有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各种与文化、教育、公益相关的问题与困惑,希望从学堂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发,征询学堂的意见和建议。最近的一二年、二三年中,来访者中有不少是想办学校的,想送孩子来的,或者自己想做一摊子事情的,现简略答复,供参考。
1关于创办传统文化学校的答复
① 不吹牛皮、不说假话、不骗人。
例如,北京某“书院”,以“儒”标张,说是“读经”、“传承儒学”,实则一贵族寄宿学校,有欺世盗名之嫌。
办教育,首先是人格做基础、做保证,而不是喊出来的口号、打出来的旗帜。
不吹牛皮、不说假话、不骗人,是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② 不要排斥体制内教育的课程和方法等等,而是要虚心的学习其长处、优点,要在现行体制内教育基础上,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求完善、求提高、求创造。
教育没有唯一的形式,不要想着树典型、立标杆,这样求新求异是没办法走路的。
不要因为体制内教育的缺点,而想要和它判然对立、别出心裁。
③ 办教育如同办道,不是因为有地、有钱、有学生、有书本、有老师等等这些条件,而是因为自己想学习、想修行、想作学生。
2关于家长想送孩子来学堂的答复
① 我们是希望把课堂放在社区,放在熟人社会,放在基层的自组织环境中,而不是集中到哪一处封闭的场所,放些桌椅板凳,弄些教材,再找一二个教课的,站在前面说。
② 那些做父母的,你们可要想到,你们爱自己孩子,别的父母也爱自己的孩子,你们是一样的着急和焦虑,你在考虑自己孩子的时候,能否也为别家的孩子考虑些,小区邻里自己组织一个公益性的学习小组,孩子有伴、家长有交流不更好吗?!
③ 你的孩子将来是要和他同龄的小朋友渡过一生,你想你孩子好,你就当为别家的孩子做些好事。真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是首先愿意自己做一个义工,组织一个小朋友们共同的公益学习小组。
3关于民间文化活动的答复
要点如下:
① 做公益、做义工,本分做,看起来死路,走过去活路;
问道,只是一条“死去活来”的路。不问道,求伎俩,无是处。
② 春来草自青,立足草根最好、最实在。
③ 人都愿做老师,那你就做学生,其实是先有真学生,后有真老师;
人都愿处高位,那你就处低位,要明白学无高低,常用为要。
④ 传统文化是社区资源、社会资源,是公共的资源和大众的福祉,应该为社会工作、社会建设服务,用来做社会动员和社会心理的修复,用来做社会教化工作。
要公心,不要私心。切勿私心自用。慎戒之!慎戒之!
十年间“弘扬传统文化”的,许多走坏的,变样的,为此作一注解。
⑤ 在基层做文教,跳出狭隘的“文化人小圈子”,多与志愿事业、公益事业活动结合,多与“劳苦大众”做结合。
------------------------------------------------------------------------------------------------------------------------
说明:《有关第一个十年的简单过程》、《有关第二个十年的简单描述》两篇小文字是总干事分别写给和基金会相关的两位朋友的,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经验和理念愿意无保留的向全社会公开和分享。近年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基金会成立,他们比较接近基层,有在地方做实事的愿望,和近日麻烦缠身的红基会、青基会、宋基会、慈善总会等不同,他们中的有觉悟者,是有可能成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的探索者和践行者的。
有关第一个十年的简单过程
十年,其实做的是一件事。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有良心人都是公益人,公益人也是修行人。
良心是公,不是私,是光明,不是黑暗,所以有良心人都是公益人,讲公理、行正道。做公益的人,对自己、对社会认真,关心是不是活的清楚、活的明白,所以公益人最大收获是认识人、认识生命,也是一个修行中的人。
静静观照今天中国社会、人类社会,有许多人心动行动,心中有所不忍而以行动改变其所不忍,一奋发而不能止,偶有一得更求精微,必亲身力行,念念如常,我也算其中一个吧。
2000年底我在北京招募博硕士,2001年1、2月发现博硕士求证真知的愿望和行动人生的勇气还不完备,2001年3月又增加招募本科生,到2001年6、7月间,我已经领着一百二十多名在校博硕本青年学生做义工了。
那时活动范围在小学、中学和大学。
小学是进入语文课堂,常规上课,一周一次或两次,这个活动范围最多至12个小学,而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工作最久,一直持续到2008年春季学期结束。这个“蒙学义教”的活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因为传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改、德育教育与志愿活动结合起来了,很具体、很丰富。虽然媒体是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看待这些,但根本是因为“青年人在行动”的义工精神感动了大家。
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常态的持续,并且蕴涵了后续的深度体验和精神空间。实际上,因为“文化+公益+青年”(或者“语言、人和社会”)的定位,学堂的每一个活动项目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属性):较低的成本(社会成本、心理成本)和比较有活力的生长性。
中学的“文史宣讲”和在大学的“公益讲座”主要在北京范围,在2001-2005年之间开展。
在农村的乡土实践主要是在2004年,每个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工作,大概四十多人在四十多个农村。同样的活动后来也搞过。
2001年暑期在清华社区,之后又陆续在其他社区有过尝试,直到2007年暑期集中的在北京大学三个社区实践。
青年是一个主线,主要是“提振正气”,青年工作在2004年以“高校晨读”为形式已经在北京略有规模,有二十个左右高校,到2007、2008已经形成一个小高潮,全国范围各省市有超过200所高校不同程度的参与和实施。
从2004年起,义工不只限于在校青年学生,社会人士不断增加,中老年人群比例逐渐提高。相应的社区工作产生了新的形式,比如“现代义塾”、“公益小组”和“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等。
“现代义塾”河北、陕西各一个,至今都有10年历史了。适合55-65岁老人,都到了可以初步总结、面向社会推广的时候了。
“公益小组”在5、6个城市探索,适合中年人,有1、2个做得比较好,尤以“广东茂名公益小组”做的好。
“社区公园市民公益健身晨读”比较适合目前大中城市,开展也还算顺利,走出第一步,有持续参与的有大概不到三十个城市,北京、鞍山都还可以,目前到创造第二步经验的时候了,对全国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青年到中、老年,从教育改革的关注到社群的自我教化,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观念宣导到生活实践,志愿精神的中国解读和本土公益的人文价值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完整的主线。
当然,这还是一根线,还不丰满,未尽其善,许多更深入的项目、项目群受限于主客观的条件,没有充分发展,社会作用也还有限。应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探索。
关于公益和文化的新形态、新内容,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草根路线是一个代表,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提升的地方,以为全社会的第二个十年做动员、做准备。
关于“一耽”的简介:
一耽学堂是道义实践的志愿者、义工团队,2000年12月21日逄飞在北京发起成立。
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以公益建设文化,以文教引领公益”,从“语言、人和社会的重建”出发,以“志愿精神”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以“社群生活的养成和改造”引领和创造中国公益事业的本土使命和当代价值,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现代公民社会的人文教化工作。
------------------------------------------------------------------------------------------------------------------------
有关第二个十年的简单描述
社会建设领域逐渐“成型”,成为“公共场域”。
第二个十年,它是中国在21世纪新一期发展中能否开辟新道路、能否创造新传统、能否主导新格局的一个“关键的、必要的开端和通道”。
直接看,是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的深度累积、堆叠挤压,往深看,是一个古老民族当今时代的精神自救和解放。“民生中国”走过去就是“文化中国”。
社会动员与价值引导、社会管理与公民自治、社会创造与文化自觉,已经不可分割的联结起来。
政府、社会、民间的合力作用,指向基层教化系统的重建。
这包括几个大方面的内容:1本土公益事业的使命与价值,2中国文化的传统现代转化,3微观社会(或社区)的自组织结构。在第一个十年过程中,每一个方面都已经有适当的“热身准备”,也都需要在“未来通道”中更合理、更自觉的“内化一体”。
怎样用13亿人的办法来做13亿人的工作,国民精神版图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志愿精神”、“义工精神”是一个根本。
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的理念、方法和项目群是一个具体有效探索,参照、发展第一个十年经验将有益于深化第二个十年的工作,甚至有利于制订清晰的、长远的规划。
全体社会的一系列实践创造,将产生许多现实命题:1母语重建,2市民社会的兴起,3不同传统的交汇、融合,4中西文明对话,5中特理论和治道理念的新发展,6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7中国学术复兴的初步转变,等等。
------------------------------------------------------------------------------------------------------------------------
2011年9月3日,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召开“新世纪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总干事受邀请发表讲话,以下即为谈话纲要
一场有关生命科学和生活哲学的社会实践
——从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十年经验漫谈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
——时光如一枝箭。人生在一念之中。
——第一个十年过去了,第二个十年开始了。
看清第一步,总结和反思,从自发到自觉,将有利于找到前进的方向和道路,知道下一步大致是怎样的情形,应做怎样的努力和准备。
——看清事实并不容易。
——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期,人生本就易于片面琐碎,更因为不堪负担的重压而常常显出仓皇、局限的一面。
——好象是思维穷尽了,好象是语言穷尽了,文明社会的理性申述和表达几乎失去效用。面对新世纪的提问,我们似乎空空如也。
——被逼迫着,语言、人和社会都要回到起点、回到原初的地方、回到之前的来时路上,打破迷障,重新认识自己。
——若要启发出真诚的思考、有意义的观照,应首先该有“充实饱满的人生与社会实践”。因“充实饱满”而滋长着精神振作,涵育着道义德性,至渐渐凝聚则有通天彻地与时代默默契会之感。
——概念经由反思,反思取决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反思开始的临界点和有效性取决于实践场域的“实时的、适度的精神觉醒”,而并不完全依赖于“空间的量的预估和等待”。
要之,基于现实关切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都应是从“生活现场”开始,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前推进。
——能够看清事实,也就是中国文化说的“修养功夫”,或者西方文化说的“哲学”。能够看清事实,就是真知,真知即真行,真行,就是能够做到、能够创生新的事实。
——健康的理性看得到信仰,病态的思想迷惑于感官现象。在中国哲学领域说话的学者尤其要有反省、反思的意识,用想象、猜测,或者简单现象例举的方式,都是不足取的。
——很多高校的朋友、文史哲的教授们,他们也赞扬和褒勉一耽学堂的工作,但往往也是知之不详、道听途说,他们只是需要例子,按照他们的想象和需要,甚至缺少基本的对于事实的诚意和兴趣。比如,学术界很有公认的陈来先生(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也有这样的情况。
——一耽学堂用节俭的方式办了一件事。
没有用太多的东西,没有太浪费,没有制造太多不好的、负面的东西。虽是很努力的人为,却也很自然,或可近于道。
——孔子识陈庭肃慎之矢(《孔子世家》)。孔子之博闻强记,是有道有德的作用性,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好学的问题。
——有道有德的作用性,主要一个功夫是“心念的减省”。
在今天,社群心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面临全社会性的精神危机,从人心起作上用功夫,做人文教化的社会工作,犹当以此为根本注意的方面。
——社会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前奏和接引。
社会变了,文化才要现代化,才有传统现代转化的问题。
社会发展了,而且还在继续发展;
有好的社会学认知,是人文领域有效工作的大前提。
——社会工作,就像一个个实验室,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微观社会中,进行着一场场“人性人心感格相交”的试验、培育工作,这里有希望发展出未来文化传统的原始要素、基因组,乃至于有生命形态的胚胎。
——基层社会的自组织,公益事业的本土化,以及转型期社会的强烈的道德感的激发,是人文教化工作与社会工作可以融合一处、一起来做的几个重要条件。
——这是一个通道,一个必经的路口。
传统文化的连绵接续,和新传统的形成,都要在这个“文化社会通道”中完成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制,包括传统的新生,精神的复活,乃至制度化的、常态化的落实等。
——这个“文化社会通道”是历史和社会形成的,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是一个特别的、也是很关键的时期。
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独特的进路。
——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是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化资源的充分化合过程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紧密相互伴随,并且因此而发生一系列持续深远的作用。
它的过程约在一、二百年间。
——“文化社会通道”,从历史的漫长过程来讲,是一个“极小的点”,可它又同时关系着历史的“极大的方面”,对于所谓传统甚至是历史本身我们会有新的认识。
——“文化社会通道”的主要内容应归属于“道义实践”,
公益和义工是“道义实践”的主要形式,
而“义工”是时代精神分析的最好样本。
——普罗大众的精神自觉、精神自救开始了,我们将看到一场有关生命科学和生活哲学的社会实践。
------------------------------------------------------------------------------------------
“志愿精神的道德感召力”
——以义工和公益的形式在基层做文化扎根和转化工作的小型经验座谈会
7月22日座谈会后合影,后左三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李景林教授。
7月22日、25日,学堂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会议室组织小型座谈会:“志愿精神的道德感召力”——以义工和公益的形式在基层做传统文化扎根和转化工作的小型经验座谈。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韩海燕主讲,总干事逄飞主持。
韩海燕部分讲话:
1、文化隔了三代,人就“异于禽兽几希”了!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救亡的责任感。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什么?精神家园没有了!
2、曾有教授提出弘扬国学要分清精华与糟粕,我反对。精华与糟粕能分吗?谁能分?这就像水果,你吃进去了,身体自然会吸取与代谢,何况不同的人吃同样的水果吸取与代谢的都不一样。传统文化也一样。
3、读懂文言文的训练有个过程,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自己读原文,更能把其内在的意义读出来。
4、知之深、行之切,隔了几代人,这有个漫长的过程。慢慢来,现在是迈出第一步。
5、道德的提升文化的提升有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要求孩子背了就马上能做到。这需要有个感悟的过程。
总干事部分讲话:
1、有人说我是“新儒家”(今年6月23日,美国汉学家罗思文与我约见,见面时彼自称“新儒家”,说我也是“新儒家”,虽然我尊敬他,他年长我一倍,也很知道一些我和学堂的经历,但是这种说法我是不能接受的),令人哑然,我不是这样看的。
2、现在政府与民间要找到共同的道路。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做文化工作的方向。文化建设要走群众路线。
老义工郭玺铨部分讲话:
1、要有信心。“将来的时代,是义工的时代”。我们十三亿人,如果有一亿人是义工,那社会将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那就是大同啊!
2、要清醒。现在上面有认同,底下老百姓有热情,但中间这一层工作还是很难做。我自己在社区居委会就碰了无数钉子。